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钢铁业最大外资购并案米塔尔入股华菱落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15:00 国际商报

  “米塔尔”入股湖南华菱,实现以股权转让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合作

  本报记者 李凤发

  就在业界纷纷揣测全球钢铁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米塔尔钢铁公司怎么入股湖南华菱钢铁集团的一家子公司华菱管线的时候,1月14日上午,这两个钢铁巨头却闪电般地在位于
长沙市芙蓉中路的华菱大厦举行了股权转让签约仪式。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签约仪式,不仅有米塔尔公司董事会主席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出席,湖南省省长和省委主要负责人也赶来捧场,我国钢铁行业最大外资购并案终于正式落定湖南。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华菱集团将拥有华菱管线74.35%的法人股权转让37.17%给米塔尔钢铁公司,共计转让股份6.5625亿股,转让基本价为每股人民币3.96元,总金额达到25.99亿元人民币。股权转让完成之后,米塔尔钢铁公司将与华菱集团并列成为华菱管线的第一大股东。

  为何借力米塔尔

  经了解,华菱集团是湖南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其控股公司华菱管线年钢材生产能力达到850万吨,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达到80亿元人民币。而且按照其发展规划,到“十一五”初期,华菱管线将实现钢产量1000万吨,钢材970万吨,铜材5万吨,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板管比达到55%以上,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值得骄傲的是,2002年,华菱管线还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境内外上市公司百强(排名第29位)。

  如此优质的公司为何要进行股权转让呢?按照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的说法,转让股权的主要目的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华菱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是迎合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引进境外投资者作为加快湖南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重点思路。

  李效伟说,钢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刻离不开投资,而钢铁行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一个项目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面对这么大的投资上不上?如何上?这就需要树立科学的投资发展观,把握引资机会,有胆识有勇气,敢于决策。

  李效伟坦言,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是价格冲击大,常规品种都跌到了亏损线以下,其他品种价格下跌也很历害,企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二是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严格用地管理、信贷投放和项目审批等,我们从银行谋求新的信贷支持的难度空前增大,资金风险开始显现。但是,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把握机遇坚定不移地往前跑,这个时候谁能冲到前面,谁就掌握了主动。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了资金,谁就拥有了发展空间。因此华菱集团只有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向境外战略投资者转让华菱管线的国有股权。

  李效伟表示,华菱集团已实现钢铁业务的渐进式整体上市,主要钢铁产业已基本进入上市公司华菱管线。华菱集团通过7年多的以品种结构调整为主的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已经实现了板、管、线的专业化分工,主体设备全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技术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引进米塔尔钢铁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将给公司带来技术生产支持、采购支持、营销配合及管理知识共享,促使其借助米塔尔钢铁集团的国际平台,加速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中国的钢铁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今年全国钢产量将达3亿吨,这也意味着加速企业的国际化合作,抢占国际市场,将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米塔尔“觊觎”中国钢铁市场已久

  而米塔尔公司也是大有来头。该公司由拉克希米.米塔尔于1976年创立于印度尼西亚,米塔尔出生于印度的钢铁世家,目前担任集团董事长。该集团通过敏锐投资和收购实现发展,自1997年在纽约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先后投资或收购了美国、法国、罗马尼亚、南非、捷克共和国以及波兰的钢铁企业,使集团规模迅速扩大,目前米塔尔钢铁公司钢铁年产量已达6000——6500万吨,大大超过世界头号钢铁企业卢森堡阿赛洛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这次对华菱管线的并购,更使米塔尔一举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居民。

  事实上,据有关资料显示,米塔尔“觊觎”中国钢铁市场已将近10年。从1995年开始,米塔尔公司已在中国设立了三个销售办事处,分别位于北京、广州和乌鲁木齐,通过这些办事处,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进口商:2003年米塔尔公司为中国提供了大约200万吨钢铁,2004年对华出口钢材超过200万吨。该公司设在哈萨克斯坦的工厂已新上了2条连铸生产线,将在中国市场形成新的卖点。此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共建天然气管道的协议,米塔尔集团将为此增设钢管生产线。

  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乐观预期,米塔尔公司还计划将其在中国的销售网络,从边疆向内地中心地区不断拓展,拟在中国形成销售、采购和制造三大中心。

  更为重要的是,米塔尔公司对与中国钢铁企业的合作(包括兼并收购等)表现出浓厚兴趣,已分别与辽宁、湖南、河北的钢铁企业进行了广泛接触和洽谈。2004年7月,米塔尔公司高层人士宣布将在中国建立第一个钢铁制造投资项目时表示,“米塔尔公司毫不掩饰对中国钢铁业的并购市场的兴趣,如果有适当的商业机会,公司会与亟需资金和技术帮助的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有效合作”。

  对于此次并购华菱管线,米塔尔钢铁公司非常重视,把它当成是全球战略中很关键的一个收购交易。交易的结果之一就是米塔尔钢铁集团将为该公司提供生产技术支持、采购协助、销售和市场支持及管理知识的共享。他们相信,这笔交易所带来的协同增效作用和机遇,都将为该公司的所有股东创造长期利益。

  据了解,米塔尔公司将向中国证监会提出有关申请,并办理有关审批。如果一切顺利,交易将于2005年第二季度完成。

  董事长米塔尔先生在签约仪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华菱优秀的管理层,湖南省政府的大力推进,最终促成了这桩国际化购并”。

  优势互补促成跨国姻缘

  这笔交易同时标志着大型非中国钢铁制造商首次大规模投资于一家成熟的中国钢铁公司,此举也可以看出,西方企业对中国的兴趣正日益浓厚。

  199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华菱管线(000932)通过5年的高速发展,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成绩斐然。湖南省国资委主任周正坤认为,华菱的业绩跨越式增长,已经成为钢铁企业业绩保值增值的典范。米塔尔公司董事长米塔尔说:“我们生产版材、线材,华菱也生产这些产品,在许多方面我们可以和华菱合作”。

  实力强大、资产优良的华菱集团被米塔尔一眼相中,优势互补更是促成两个钢铁巨头跨国姻缘成功的关键。

  华菱管线总经理谢大可向记者透露,华菱集团和米塔尔公司的接触始于一年之前,双方分别聘请了国际知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和德意志银行作为中介机构。谢大可说:“米塔尔公司作为国际战略投资者此次进入华菱集团之后,将为华菱集团和华菱管线提供最好的国际化平台,有助于华菱集团走向全球市场。”据谢大可介绍,目前华菱集团的铁矿石等原料主要从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等国家进口,但在引入米塔尔之后,原材料的采购很可能被纳入米塔尔全球采购计划,并有望大大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购及运营成本。

  另外,对于本次股权转让比例的确定,此前坊间传闻的“1∶1∶1”的方案——即华菱管线现有的约占总股本74.35%的国有法人股中,华菱集团保留三分之一,管理层持股占三分之一,向国外战略投资者转让三分之一的方案得到进一步确认。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解释,在谈判之初,华菱曾有意与米塔尔公司“平分秋色”,原来设想的方案是渐进式形成并列第一大股东局面。但在历时半年多的谈判中,米塔尔公司实力快速增长,跃居世界第一大钢铁集团。基于合作方实力的快速增长,经湖南省政府同意,华菱集团决定一步到位,转让37.17%的股权,实现双方并列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权威人士看购并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中国钢铁业中,尚没有大中型国有企业被外资收购的先例。华菱集团是湖南省第一个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米塔尔此番最终完成收购,必将对中国钢铁行业在对外开放程度上产生深远影响。

  湖南省副省长贺同新见证了这起跨国联姻。他认为,华菱与米塔尔的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决策,而且这桩并购充分利用了湖南的优势企业和优质资产,使湖南企业在面向国际市场时,加快了国企战略重组和产业升级,是国企改革的战略突破。华菱以后将充分利用米塔尔遍及世界的销售渠道,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而面向世界市场,加入到国际钢铁大市场的生产、销售、技术的大循环中。因此,这次是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战略合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认为,这次华菱集团与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实现以实质性股权转让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合作,在中国钢铁行业中还是第一家,对于推进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全球钢铁企业,创建国际型大公司,意义重大。而且合作将对中国钢铁企业在战略重组、解决行业集中度不够的问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伟认为,华菱以海外融资为突破口,以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经过整合,华菱管线已逐渐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和内部管理科学化,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借助直接融资和自身积累,加快了企业技术改造、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开创了我国国际性钢铁企业强强联合重组成功的范例,为国企改革探索出一个全新的模式。

  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盛希泰认为,华菱管线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国际资本市场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只有遵守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才能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将产品经营的蛋糕越做越大。

  虽然华菱管线与米塔尔联姻的最终效果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我们期待着“1+1>2”效果的进一步显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米塔尔新闻 全部华菱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