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职场是非名利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02:47 第一财经日报
陈雪频 俞雷在《第一财经日报》中的专栏结集成书了,书名和专栏名称相同,叫做《公司名利场》。当初,俞雷提出要开一个专栏,写一些和我们经常看到的职场励志类的书籍不同的专栏时,我们便欣然愿意进行尝试了,而且专栏名称很快取得共识,就叫“公司名利场”。 专栏一篇一篇写下来,读者的反响也越来越好,读者都觉得这个专栏写得真实。这些专栏文字不是让人寻找心灵慰藉的“心灵鸡汤”,也不是鼓励人如何在职场上左右逢源的“厚黑学”,他只是描述了一些职场中常见的现象,讲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道理而已。这些现象和道理读者大都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 这是一本“职场新人不宜”的书,那些刚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年轻人,看到这些文字可能会有些不安,因为这本书揭示的一些现象可能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职场前途感到失望。不过对于那些在职场上已经久经历练的人来说,看到有些章节会莞尔一笑,因为它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的如此之像,以至于我们以为他在讲我们的故事。 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往往对职场有一些比较天真的想法,比如说对“最佳雇主”的迷信,认为那些“最佳雇主”会主动帮助他们做职业规划。结果到了这样的公司之后,很快会觉得失望,因为这个公司的内部形象和外面看到的差异甚大,公司内部充满着办公室政治和明争暗斗,上司可以指着下属的鼻子咆哮:你不想干就给我滚! 有的人可能会对“名利场”这个说法有些不愉快,我们以前经常说“公司就是我的家”,怎么公司就成了一个“名利场”了呢?过去几年,一些职场管理书籍大行其道,什么“加西亚的信”、“没有任何借口”、“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为公司管理者用来教育员工的典范版本,他们强调员工的奉献和执行,而获益者往往是公司领导者。 俞雷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讲公司如何变成一个名利场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出来工作,说到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公司就是一个名利场。这个真相没什么不好,把这个道理点穿了,让职场现出它的本质,剥掉那些口号式管理理念的画皮,让管理更有的放矢,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在职场上发展得更好。 其实,经济学早就对这个问题有过解释。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的公司理论,公司或者组织存在的理由在于节省交易成本,将以前人与人之间的外部交易成本转化为内部交易成本。因此,每个人在公司里都是利益交换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供应商”或者“客户”,只不过,他们都是以你的同事的名义出现而已。 因为这些缘故,每个人的工作其实就是在和别人做生意,只不过是公司内部的交易而已,并且获取相应的报酬。经常有企业家说“我养活了多少多少人”,其实那些员工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养活的,他们之间是一种价值交换的关系,虽然员工依赖于组织来实现价值交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由组织养活的,组织只是实现价值交换的平台而已。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公司和组织的形式也在发生极大的变化。以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依附于一个组织,但现在,那些知识员工则不一定要依附于一个组织,他们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之间自由流动,因为知识本身只属于他们,不属于组织。知识员工就像乐手一样,他们需要和他人的合作才能演奏得很好,但他们可以自由挑选组织。 对知识员工的管理也必须和传统上对蓝领工人的管理有所不同,组织对他们的管理更像是乐队指挥对乐手的管理一样。组织不是一种静止不变的形态,而是一种让人们能富有成效地在一起工作的手段,一个让人们获得“名利”的平台——一个“名利场”。管理就是为了让这个“名利场”更富有成效,能让组织的成员协作得更有效率。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可以对“名利场”这个词更加坦然面对,如果一个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对“名利”有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屈从于时髦的管理理念和一些无原则的口号,那么这个组织的管理会更富有成效。追逐名利也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组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然重要,但基于利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往往更加持久。 孙虹刚有个观点:人在职场,其实就是投入精力希望得到“名”和“利”,名和利两种需要在人的职业成长过程中交替主导,成为驱动和保持其行为的能量来源。一般情形下,是先要名,后要利,有名之后,一定要有利,有利之后,又希望更大的名……企业激励员工,也是因应员工的这些需要变化而已,管理关键就在于对名和利的管理。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