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1年度报告(7)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 16:07  私募排排网

  海外基金评级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主要业务和盈利模式已经基本成熟,目前国际主要的海外基金评级机构包括标准普尔、晨星、理柏,从他们的发展途径来看,基金评级盈利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金评级的权威性。

  如晨星公司就凭借其强大品牌优势和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在全球建立了强大的客户群,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晨星的重要收益来源于其向机构投资者提供客户服务系统和解决方案,包括基金交易数据、投资分析工具、研究报告、在线服务等。晨星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的服务并不是主要的盈利来源。

  另一著名的基金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公司赢得了另一类收益客户群体——基金管理公司。标准普尔公司在对基金业绩扫描之后,会精选出少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深入跟踪分析和评级,这种评级要获得基金管理公司的认可,并会收取一定的评级费用,因为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对被选中评级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是一种荣誉,进一步增强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表3、美国的主要基金评级机构及特点

英文名 中文名 成立时间 公司特点  
S&P Micropal 标准普尔 1985 基金业绩评估应考虑更广泛因素,精选基金进行深入的跟踪分析
Morningstar 晨星 1984 不直接从基金评级中获取收入,通过基金评级衍生数据服务获利
Lipper 理柏 1973 对投资者提供最广泛和精确的基金分析与比较服务

  资料来源:私募排排网

  中国目前的第三方私募评级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照搬国外的盈利模式还不现实,这需要基金评级机构结合中国市场进行相应的市场开拓。

  从长远的角度看,当第三方私募评级机构确立了自身的品牌和影响力之后,可以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基金评级衍生服务来获得收益,主要的衍生服务可以包括提供研究报告、提供投资分析软件、投资咨询、在线服务、基金跟踪评级、数据监测等等。

  私募评级机构一方面服务于投资者,另一方面所做的评级又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它既可以服务于私募管理公司,为私募管理管理公司了解竞争对手,改善投资绩效提供重要的反馈机制;又能成为私募管理公司吸引投资者、扩大市场营销效果的利器;同时也可以服务于投资咨询机构、媒体甚至监管部门等各种机构,为他们提供一些延伸服务和必要的工作只持。

  第六部分  2011年度信托产品发行报告

  文/蒋新月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今年以来共成立了710只阳光私募产品,同比去年新增34只。在全国可统计的61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历史以来共发行了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2230只(包括已清盘),其中结构化产品933只,非结构化产品1228只,私募组合基金TOT69只。目前仍在运行期的产品共有1789只,其中非结构化产品1113只,结构化产品608只,68只,总体规模在1600亿元左右。

  1. 历年发行情况

  自2003年第一只产品发行以来,阳光私募产品发行数量逐渐递增,截止2011年12月31日,私募产品已发行2230只。其中,2011年发行产品710只,达到历年最高水平。随着发行数量的逐年增加,产品发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有初始规模数据的产品统计,平均规模已经从2006年的7155万到2011年的12280万,踏上了新台阶。

  早年的阳光私募产品中,主要以结构化为主,自2007年以来,非结构化产品开始抢占主导地位,TOT产品发行数量在后三年也不断增加,其中2010年发行最多,达到38只。

  截至2011年12月31日,2011年以来共成立了710只阳光私募产品,其中有TOT20只,非结构化产品381只,结构化产品309只;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产品均创历史新高,TOT产品数量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

  外贸信托是2011年发行阳光私募产品数量最多的平台,自2007年发行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以来,其发行数量单调递增,至2011年,在信托发行平台中,发行总量稳居第二。

  在投顾方面,上海数君投资以28只产品位居发行榜头位,全部以定增为主,上海证大投资和数君一样,今年成立了9只定增类产品。老牌私募尚雅、重阳、淡水泉发行势头依然强劲,尚雅在今年发行了12只产品,重阳有11只,而淡水泉也有9只,今年的私募冠军呈瑞投资也顺着业绩风发行了7只产品,如表1,

  图1: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历年发行数量图

图1: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历年发行数量图图1: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历年发行数量图

  图2:近年来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与规模趋势图[1]

图2:近年来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与规模趋势图[1]图2:近年来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与规模趋势图[1]

  表1:2011年全国投资顾问发行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前8名

序号 投资顾问 2011发行数量 发行总数
1 上海数君投资有限公司 28 31
2 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 35
3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1 16
4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9 20
5 深圳市利升锐华投资有限公司 8 8
6 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7 27
7 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7 8
8 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 7 7

  2.北京、上海、深广和其它地区的信托比较

  北京、上海、深广这三个主要经济发达地区是阳光私募的主要发行聚集地,截至2011年,这三个地区共发行各类型阳光私募共346只、675只、464只,占全国总发行量的66.6%;其中上海已成为全国阳光私募基金最为集中的地区,发行总量远远超过北京、深广。

  表2:北京、上海、深广与其它地区年度发行数量表

  北京 上海 深广 其它
2003 - - - 11
2004 - - - 17
2005 - 1 1 3
2006 1 16 5 9
2007 12 62 41 39
2008 36 57 48 43
2009 89 151 94 108
2010 128 201 165 182
2011 80 187 110 333
总计 346 675 464 745
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                                

  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                                

  图3: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主要发行城市分布图

图3: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主要发行城市分布图图3: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主要发行城市分布图

  3. 主要信托发行平台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55个信托公司统计结果显示,历年发行数量最多的前十家信托公司如下表所示。中融信托、外贸信托、深国投、中信信托等10家信托公司历年来共发行信托产品1615只,占发行总数的72.4%。

  其中,2010年(527只)与2011年(558只)发行数量远远超过前几年,这两年的总数占发行总和的67.2%。2010年,中融信托(137只)发行总量过百,而2011年发行总量过百的是外贸信托。

  表3:全国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平台前10名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数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 - 3 21 62 137 73 296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 - 4 7 26 90 115 242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1 4 39 33 64 33 27 200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1 3 5 50 99 42 200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4 13 7 22 49 53 148
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 - - - - 42 89 131
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 - - 11 51 25 23 110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 13 18 8 28 18 17 102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1 5 12 6 15 56 95
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 - - 2 7 19 63 91
总计 1 23 85 106 316 527 558 1615
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

  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

  4. 托管券商平台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参与托管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的券商共82家。在排列前十券商中,所托管的产品最少为33只,最多为150只,数量相差较大。

  国信证券托管的信托产品数量(150只)名列第一,紧跟其后的是国际金融(144只),这两家是目前能统计到的托管产品数过百的券商公司。托管产品数量前十的券商名单如表3所示。

  表4:券商托管信托产品数前十名

序号 托管券商 产品数量
1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0
2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144
3 招商证券(微博)股份有限公司 82
4 国泰君安证券(微博)股份有限公司 72
5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3
6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3
7 申银万国(微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1
8 中信证券(微博)股份有限公司 61
9 海通证券(微博)股份有限公司 50
10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托管阳光私募产品的保管银行有21家,以下是托管信托产品数较多的10家银行。从下表可以看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微博)托管产品数超过200多只,兴业银行(微博)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微博)保管产品数过百。

  表5:保管银行托管信托产品数前十名

序号 保管银行 产品数量
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38
2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微博) 212
3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73
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67
5 中国建设银行(微博)股份有限公司 154
6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27
7 中国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7
8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0
9 中国农业银行(微博)股份有限公司 55
10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0

  第七部分 2011年度TOT产品运行报告

  文/何卫玲

  2010年,TOT作为新的理财配置产品获得了快速发展,短短一年的时间产品数量由8只迅速增加至44只。第三方作为TOT的主发行方在2010年也获得了极大发展。将2010年成为TOT高速发展的一年,一点都不为过。就在大家都对2011年同样充满期待的时候,却遭遇了市场困境。在内忧外患之下,股市不尽如人意,阳光私募业绩回落,也带动TOT整体业绩下滑。但是TOT做为阳光私募的组合投资形式,其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优势在弱势中得到极大发挥。下面就对TOT在2011年中的发行、业绩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注:本文所提到的TOT均不包含一对一穿透式TOT)

  一、TOT产品状况

  1. TOT产品发行数量

  2011年对于很多私募来说是非常难熬的一年,市场环境不见好转,股市跌跌不休,产品发行异常艰难,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回落。而TOT也无法独善其身。

  2011年1月,中金以金致一、二、三号三款产品的同时发行拉开了TOT的发行序幕。2011年全年共发行TOT产品19只。与2010年的36只相比,产品发行数量大幅减少。截止至2011年12月,运行中TOT产品共62只。具体的产品发行情况如图4-1所示。

  (注:2007年12月发行的平安财富·黄金组合一期二号由于前期业绩缺乏,以及管理者的变更,暂仅以其有业绩记录开始为统计日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6 17 下一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