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1年度报告(16)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 16:07  私募排排网

  图二十一

图二十一图二十一

  任何一个行业在成长中都需要经历阵痛,疯狂后肯定会面临一定时期的冷落期。经过7年快速发展,中国私募基金已经茁壮得足以抵挡风雨的冲击和洗礼,经历过大洗牌后,私募基金会反思自己产品操作的模式,真正去走符合自己模式的路。

  经过洗礼后的私募基金,会越发壮大,破茧成蝶,诞生大型的私募基金公司,让中国的资本力量真正站上世界的舞台。

  三足鼎立 34.09%私募愿意在深圳发产品

  全国私募分布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广深、北京三足鼎立之势,其他城市相对较少,但也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大城市的政策、环境和财富理念都不同,私募基金最喜欢在哪些城市发行产品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深圳备受私募欢迎,34.09%私募表示愿意在深圳发行产品,27.27%私募则愿意在上海发行产品,北京也受到11.36%私募青睐,其他城市则占据25%的份额(如图二十二)。

  图二十二

图二十二图二十二

  私募传统三强城市受到欢迎的最主要是私募行业相对成熟、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较大、投资者理念相对成熟、理财观念相对超前,让私募发挥的空间更大。

  但随着理财观念的传播和财富的增长,部分内地城市逐步向前赶,发展速度较快,如杭州、大连、武汉等城市,私募在各地广泛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60.47%私募认为税收成本高是有限合伙最大障碍

  信托证券账户重开遥遥无期、阳光私募参与股指期货受限使得有限合伙私募公司在2011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有限合伙私募产品涌现。然而,使用有限合伙发行产品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60.47%私募认为使用有限合伙发产品最大的障碍是税收成本高,双重征税使得收益大幅缩水;46.51%私募认为有限合伙法律地位的不明确也阻碍着其发展;25.58%私募认为投资者认可度低也是有限合伙快速发展的障碍之一(如图二十三)。

  图二十三

图二十三图二十三

  从海外市场看,有限合伙是私募的主要形式,未来,有限合伙在中国也必然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成为私募基金的重要力量。

  合法地位和信托账户困扰私募行业发展

  私募基金在2011年面临着较大的困境,遭遇了各种难题,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步履蹒跚。那么,在私募基金的眼中,私募行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62.22%私募认为私募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合法地位没有得到确认,《新基金法》修改会改善这一局面;51.11%私募认为政府在私募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46.67%私募认为信托账户问题困扰着行业的发展,使得经营成本过高;募集困难、人才流动性大和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也备受私募关注(如图二十四)。

  图二十四

图二十四图二十四

  一个行业由起步到成熟,需要经历不同阶段的考验,目前,私募行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也在帮助着私募更加茁壮的成长,但是,部分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解决,才能让私募行业更加健康规范的发展。

  私募依赖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在募集中发挥作用

  在私募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强做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在这过程中,银行对私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89.13%私募认为银行渠道在其资金募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0.87%私募则认为银行渠道对其而言可有可无,但没有私募否认银行的作用(如图二十五)。

  图二十五

图二十五图二十五

  银行独大也使得私募的收益被瓜分,加重了私募的经营难度,导致私募诸多怨言。未来,随着第三方的壮大,银行的话语权或会逐步下降,但目前,银行独大的局面无法撼动。

  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使得第三方机构纷纷崛起,欲分食理财市场的一杯羹。而第三方机构的快速发展,使得私募在资金募集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私募行业的发展。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86.67%私募认为第三方机构在其资金募集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33%私募认为无所谓,没有私募否认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如图二十六)。

  图二十六

图二十六图二十六

  第三方机构进入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疯狂发展的状态下,也必然会面临着洗牌。而随着第三方机构的成熟,对私募行业的发展也必然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十三部分 2011年阳光私募大事件

  文/张鹤

  2011年,受股市和外围市场环境影响,私募业绩节节败退,清盘危机迅速蔓延,私募们猝不及防的跌进了“大洗牌”的风口浪尖;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和行业监督机制,“老鼠仓”事件频频出现,给私募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新产品募集困难、私募创新步履维艰,私募人才流失严重等等,让年轻的私募们越发觉得这个冬天寒意凛然。

  然而,我们也欣慰的看到:这一年,基金法修订的脚步越走越快,2012年将会正式进入审议程序,届时,阳光私募将会被纳入监管,从此有法可依。面对生存困境,私募们积极的寻求突破,私募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拓宽了行业发展空间。

  行业洗牌和分化让私募行业重新优化组合,阳光私募再度扬帆起航。此外,基金第三方销售起航,阳光私募正式试水股指期货、转融通办法正式发布等等一系列的新规出台,也给阳光私募点燃了腾飞的热望。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走过的2011年。

  1、阳光私募将有法可依

  私募将会被纳入监管 基金法修订已进入实质阶段

  新的基金法修订草案将监管范围拓宽至私募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并放宽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证券、公募基金投资重大利益相关方股票等限制,允许员工持股计划。这意味着阳光私募基金将有法可依。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目前《基金法》修改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明年将会正式进入审议程序。”

  2、阳光私募基金行业有了“娘家”

  中国第一家私募基金行业协会成立

  2011年3月30日,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通过了深圳市政府、市民政局的审核和批准,正式更名为“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这是国内第一家私募基金行业协会。据悉,该协会将承接政府委托职能,将制定私募基金行业资金募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披露、合规管理、社会责任等行业指引。私募基金协会成立后,更重要的职能是私募基金行业自律和监管工作,还将致力于投资环境的优化,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同时,协会拟为私募机构建立项目资源共享数据库,为会员提供丰富的投资机会。

  3、年度行业盛会如期召开

  第五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召开

  第五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于2011年3月24日到26日在深圳召开。逾百位私募基金管理人、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中国私募基金立法与监管,深度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并就资本市场一系列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为全国的私募老将新兵们提供了一个结交圈子。在不断举行的“圈内人饭局”上,投资信息的流动,招兵买马的伏笔,都在这几天里快速发酵。有志于成为“全国财富管理中心”的深圳市政府也不失时机向参会的私募大佬们宣讲政策优势,并表示“希望将此论坛在深圳永久办下去。”

  4、私募人才战打响

  人才争夺战 私募如何化解劣势?

上一页 1 2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