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加息预期下如何掘金理财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15:31 南方日报

  引言

  常言道,无利不起早。逐利或许是现代人的“天性”,与此同时,规避风险则是逐利性的“硬币另一面”。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随着股票指数连日在高位振荡,越来越多的人对“春节前的行情”看不懂,逐渐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据记者了解,虽然证券公司开户“人满为患”、申购新基金大排长龙,但也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安于投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

  由

商业银行设计并推出销售的各种理财产品,大部分属于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当于银行受托理财。在这些产品中,银行行不一定保证客户收益,只能在合理风险范围内给予较高的预期收益率,银行一般从中获取手续费用和结构性收益利差。在近期股市和基金金等投资产品“火爆”的情况下,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以说是“小富即安”的人。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主要适合于那些“厌恶风险”的人,因为这些理财产品预期的平均收益益率只是比现行的定期储蓄利息收入略高。

  近期,包括专家和金融业人士在内,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都预期今年内央行会提高存款利率。在加息的预期下下,如何操作主要是用于避险的银行理财产品,是相关投资者在2007年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创新型产品大多挂钩股市

  在加息预期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会出现更多的创新。

  近期,由多家银行推出的理财新品中,出现了不少准备分享股市收益的理财产品,包括主攻打新股、挂钩表现优异的

股票等。

  毛丹平认为,以往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是跟货币市场等挂钩的,在加息预期的前提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会出现更多的创新。

  近期以来,由多家银行推出的理财新品中,出现了不少准备分享股市收益的理财产品,包括主攻打新股、挂钩表现优异的股票等。某银行的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这主要受到去年大牛市余波的影响,如果今年股市能继续这个趋势,银行理财产品将会跟股市更紧密结合。

  “这些做法有利于理财产品规避将来加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首先,打新股理财产品有了很好的推动。例如,民生银行在今年1月份前半个月中推出的“民生财富。好运理财2号”和中信银行人民币理财之“新年计划”2号,都是原理财产品的升级版或第二代,前者与前次产品推出时隔3月,而后者与1号产品只相隔了1个月。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