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近期大豆市场评估报告(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00:13 中瑞金融

  2008年2月以来,豆粕仓单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之中。截至到2008-3-21,豆粕期末注册仓单为7510张。

   近期大豆市场评估报告(4)

大商所豆油仓单走势图。(资料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豆油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时期,豆油仓单也有所增加,可见市场在此价格区域存在一定的分歧。截至到2008-3-21,豆油期末注册仓单为3609张。

  (五)CFTC公布的基金持仓

   近期大豆市场评估报告(4)

07-08年CBOT大豆基金持仓走势图。(资料来源:CFTC)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CBOT大豆持仓情况:2008年2月份以来,大豆总持仓持续减少,目前已经下降到2007年9月份以来的水平,次级贷款危机导致资金持续从商品市场撤离。在这种背景下,基金净多也在逐步减少,且减少的速度很快,但在价格跌至年初的水平后有所企稳。

   近期大豆市场评估报告(4)

07-08年CBOT豆粕基金持仓走势图。(资料来源:CFTC)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CBOT豆粕持仓情况:豆粕价格在豆油大涨期间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资金撤退的时间明显较大豆和豆油提前;另外,从持仓的数量来看,资金对豆粕的追逐明显缺乏激情,往往是缓慢入场,快速撤退。这些无疑例外的都印证了豆粕趋弱的基本局面。

   近期大豆市场评估报告(4)

07-08年CBOT豆油基金持仓走势图。(资料来源:CFTC)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CBOT豆油持仓情况:总持仓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基金净多单相对于总持仓来说下降幅度略大,且自2007年11月份以来,基本是在不断下降的,可见高位明显缺乏有利的支撑。相对于其他品种(大豆和豆粕)来说,资金对豆油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这也印证了豆油是此论牛市的龙头的基本观点。

   三、对现状的认识

  (一)对当前现货情况的几点认识

  从国内情况来看,大豆的现货价格普遍在4800(进口成本)以上,且具有不断上涨的条件;而豆粕的进口成本则在3100-3200之间,供应相对旺盛。这是造成两者价差不断扩大的最关键原因。下面,我们就对这点着重评述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未来一段时间,大豆的价格有没有可能降下来。从目前的国际金融局势来看,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愈演愈烈,众多的投资机构纷纷倒闭,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这已经不是投资基金用商品保值的问题了,而是大家都从金融市场抽身的问题了。这也是我们在后期最需要关注的了。虽然说近期其金融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其中最为本质的影响因素依然存在。

  其次,我们来看看大豆的成本,目前美国大豆的价格已经基本回到了2008年初的水平,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大豆的成本跌到4800,从南美进口的大豆跌倒4800以下,也就是说,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已经在下降了,特别是在预期丰收以及对未来经济的担忧的时候,现货商高位入场套期保值的意愿更加强烈。因此,笔者可以预见,如果国际大豆价格重回前期高点,那么前期没有来得及参与套期保值的投资者将会在这个时间入场。

  第三,我们来看比价,4800/3100=1.5484,此水平比它们的历史最高水平要高出许多。另外,我们将豆油考虑进来,就12000元/吨的合理价格来说,压榨大豆的理论利润为-222元/吨,也就是说厂商是亏损的;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看,豆油的价格明显处于国家重点监控的目标里面,因此后期的价格维持弱势的可能性很大,而对豆粕的监管则明显要松很多,且养殖业的复苏更为其增添不少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后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豆粕的相对价格涨上去。即相对于大豆和豆油的价格。

  (二)对近期国际金融形势的解读

  从前期外盘的情况来看,多头集中出逃是造成此次大跌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从其几度跌停就可以看出来,而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这种状况依然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

  虽然,最近几个交易日美元指数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从而造成以美元为计价商品的价格大幅度回落,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反弹是缺乏后劲的,因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出现很到程度的改观,我们甚至可以说,危机还在继续加剧。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恶化或者陷入一定程度的衰退,市场基金会不会重新选择商品进行保值?我们的观点是,长期来看,这种趋势依然存在;但是,短期内由于市场处于一个挤压泡沫的阶段,因此,各种商品价格均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压,也就是说,在较短的时间内(3个月左右),商品价格依然是存在下行风险。

  (三)对2007年中国大豆进口数据的再认识

  下面是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大豆进口有关情况的评述,主要呈现以下4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进口占绝对比重。2007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大豆2976万吨,占当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6.6%。二是自美国、阿根廷、巴西3个市场进口量合计占去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8.7%。其中,自美国和阿根廷进口保持增长,自巴西进口明显下降。三是以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为主。2007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大豆2000万吨,占当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64.9%。四是进口均价持续走高,达每吨372美元,同比增长40.3%。2007年我国大豆月度进口均价自1月份突破每吨300美元后一路上扬,到12月份攀升到495美元的历史新高。

  笔者将上述信息解读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油脂油料的整体需求是很旺盛的,所以,丝毫不要怀疑市场的需求因素;其次,养殖业的逐步扩大进一步支撑国内大豆价格;第三,相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外商在产业链上拥有诸多优势,因此整体利润相对丰厚,且这种状况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得以持续。第四,也是笔者要提出的最为重要的观点,在高价格区域,中国进口大豆的速度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犹如给国际大豆价格火上浇油,所以当我们的进口平静下来以后,国际大豆价格不跌就怪了。后期,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大豆(油脂类)的进口情况。

  另外,从技术上看,价格在创出历史的最高位后大幅度回落,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添油加醋,技术形态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其价格回到前期起始区域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针对上述结论,我们为参与套期保值的投资者给出的评估结论就是,在国内大豆期货(809合约)价格处于4900-5000元/吨的区域,果断入市操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近期大豆来说,我们的整体观点是三、四、五月份,大豆将在比前期价格较低的一个水平震荡调整,而五月份以后,南美的影响将成为关键。

  另外,我们还在大豆的跨期套利以及大豆与豆粕的跨商品套利上做了相当多的研究,亦可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中瑞金融信息研究中心  周小球

[上一页] [1] [2] [3] [4]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