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道投资孙建冬解密18年投资经:宏观驱动 趋势交易

鸿道投资孙建冬解密18年投资经:宏观驱动 趋势交易
2018年01月14日 22:47 中国基金报

  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监孙建冬拥有超过18年的证券从业经验。

  1999年从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后,他先到了嘉实基金当研究员,随后去了华鑫证券、银河证券做投资业务,2004年7月加盟华夏基金,先做基金助理,很快独立管理产品,这才到了做投资的“主战场”。

  2005年6月30日,孙建冬开始担任华夏红利基金经理,到2009年四季度末,创造了超过500%的投资回报率,该基金规模接近300亿,是市场上最大的公募基金;2008年1月23日,他开始管理华夏复兴基金,两年间华夏复兴净值增长率总排名第一位。

  2010年,孙建冬从华夏基金投资副总监的位置辞职,创立了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名字寓意“鸿图有道、智者无疆”,他希望把鸿道发展成一个大的投资平台,大家和而不同。

  孙建冬的投资理念更接近于索罗斯,着眼于宏观驱动、做趋势交易。根据宏观、行业环境,分析趋势的展开、加强、反馈及转折。

  孙建冬说,对投资重要的事情在于寻找趋势性的大机会,还有,投资信号的辨别和投资时机的选择。有时候第二个加仓点会比第一个更甜蜜。投资更像是卡尔波普的“非决定论”,任何投资事件的判断都存在不确定性,需要不断证伪。

  在基金圈,孙建冬被称为“元老级”人物,但这些年他十分低调,将满腔热情倾注在投资事业上,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每当发掘一家好企业,跟优秀的企业家交流,听到他们对产业升级的看法、对治理结构的认识、还有改革的勇气,他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企业是“因势成事,一将难求”。

  近期,鸿道投资孙建冬接受中国基金报的专访,在两个半小时的交流中,他详细讲述了这些年的投资经历,还有他对宏观形势的看法,对战略新兴产业、供给侧改革等大方向的投资,他的投资理念和感想,纵横捭阖,非常精彩。

  从基金研究到投资主战场 宏观驱动做投资

  中国基金报:你是在什么契机下开始对投资感兴趣?

  孙建冬:我在博士生第二学期就去了华夏证券研究部实习,先做宏观研究,后做基金研究。1998年我在华夏证券做了开放式基金的研究、参与了开放式基金的设计等,对当时基金行业蓬勃向上的情况有切身体会。

  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关于基金的,名字叫《基金与金融动荡》,探讨对冲基金的运作投资和政府政策调控等的关系,当时美国走过的道路,比如401K养老金体系是市场化的管理运作,通过委托机构进行投资。

  我通过对基金的研究,开始了解投资领域,并且对投资感兴趣。

  同时,因为我硕士学的是国际政治,博士是世界经济,所以,我比较喜欢从大的框架去思考问题,但很多大的想法没法落地。我发现投资跟国际政治不一样,投资可以把你思考的东西,最后拿来做兑现,证明你到底看得对不对。

  投资给了思考框架,发展成投资案件,做落地的思想实验,这些都很有意思。

  中国基金报:你后来去了华夏基金,如何走上基金投资的道路?

  孙建冬:我上学的时候做基金研究,当时很想去做基金投资,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是去嘉实基金当研究员。后来去了华鑫证券、银河证券,我比较喜欢做创新性的事情,当时负责并购、二级投资方案设计等,比较有挑战性,但券商的环境没有做投资的充分条件,所以后来去了华夏基金,我觉得那才是做投资的主战场。

  2004年我到华夏,先做了华夏大盘的基金助理,主要负责跟基金经理一起进行组合构建和股票选择,2005年我开始独立管理产品。

  中国基金报:2005年管理华夏红利基金,任期内回报超过500%,规模接近300亿,怎么做到的?

  孙建冬:2005年市场调整了半年,2006年才进入牛市。刚开始基金费了千辛万苦才发了7个多亿,后来在牛市中规模才涨起来。我深刻感受到,这个行业机会真正来的时候,公司如果能抓住机会、把握好,变化是非常大的。

  当时华夏红利基金能有这样的成就,首先,整个华夏基金的品牌和队伍起到核心作用,大家有更好的机会;再者,跟A股大的环境和走势有关系,那几年是宏观驱动、大起大落的趋势性的走法。

  中国基金报:为什么说是宏观驱动、大起大落的市场?

  孙建冬:当时的宏观环境是朱镕基改革以后的红利。2003年开始出口、投资部门趋势越来越强,叠加2005年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产生了2006、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出现宏观和金融的双方面调整,2009年初出台了4万亿,是大的国家政策推动市场大的V型反弹。

  所以,我觉得那几年的市场本质上是宏观驱动的、大起大落的趋势性走法。当时股票市场剧烈的波动,最核心的推动因素是宏观,跟我的投资方法比较契合。因为我是趋势交易、宏观驱动的投资者,偏向于自上而下,这种环境比较适合我。

  当时由宏观经济指导行业配置,尤其在规模上百亿以后,我主要是从大的方向出发来定行业的结构,在不同的趋势阶段,选行业和选股差别很大。

  2008年我开始管理华夏复兴基金,当时对宏观经济很谨慎,看空房地产市场,我在较短时间内把重仓股换掉了好几个。因为经过2007年的大牛市,大家持股高度一致,都是万科、平安、招行等,我当时非常担心房地产会出现大的下跌,在年报中写到要去找跟宏观经济不相关的、有阿尔法的行业,所以迅速把仓位调整到中兴等跟宏观相关性低的行业、股票。

  中国基金报:如何理解宏观驱动、趋势交易的投资方法?

  孙建冬:当你有一定规模时,判断操作都要有前瞻性,才能抵消规模和流动性的影响。

  我觉得自己是趋势投资者,但是我的趋势投资和大家理解的追涨杀跌、动量投资不同。我的投资理念更接近索罗斯,我会根据当时的宏观、行业环境,分析趋势的展开、加强、反馈及转折。既要思考行业重要的信号、拐点什么时候出现,主动进行把握和投资;也要关注转折点的出现,什么样的转折对仓位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地产在上升期的时候,我参与得比较多,但是在顶部的时候,我也是剁的最坚决的。

  2006、2007年地产行业经历一轮大牛市,有两大因素造成:一是行业基本面好,二是叠加了国内特有的再融资机制,推动好的地产公司的每股收益加速上升。但是到2008年初,一方面地产出现疯狂量价上涨难以为继的信号,另一方面地产公司通过疯狂的再融资去推动每股收益增长的过程,可能被政策切断了,当时表明要停止再融资的过程。我意识到地产行业可能会跌得很厉害,因为趋势的正反馈是行业好,做再融资,但是行业不好,且无法做再融资,就是一个双杀的过程。有这种可能性,仓位的调整幅度要更坚决一些。

  宏观由总量到结构改革 军工将带动制造业升级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这几年的宏观环境,你关注宏观的重点在哪里?

  孙建冬:在大的环境中,宏观给的信号是大而全的,但是在不同阶段看到的重要因素是不一样的。

  在2006到2010年,投资和信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2008年以后,如果金融市场政策不会引起太大的波动,看得长一些,应该是体系的改革带来的变化,比如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等。现在是从总量的政策转向结构的政策,但是前提是总量不要偏离太大。

  除了供给侧改革,这两年还有一些战略新兴产业是集合国家战略和资源去推动的,比如新能源汽车、军工、半导体等。这些结构性政策不光是在一个行业中,也可能集合了所有的方面,比如军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我觉得是几个行业中力度最大的。第一,军工最重要的是研究所,我们过去二十年重研制、轻装备,现在进行科研院所的改制;第二,军民融合不是虚的,反映在招标、对外协作、技术补贴等多个方面;第三,军工的资产证券化,涉及证监会、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只有我们国家能够集国家的意志去打通各个部门;第四,军品定价改革是行业内的大政策,2018年必须做,会对行业生态链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基金报:为什么看好军工领域,但是这几年其市场表现似乎一直不达预期?

  孙建冬:军工有这样的苗子,可以成为大的趋势投资的机会。

  但是,一个趋势的展开需要一个过程,这些事情需要非常周密的计划和特别长的时间,就像雄安新区,4月份给出八个字“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大家对雄安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定位都是没有怀疑的,但经历前期的主题炒作之后,到现在雄安的规划没有最终出台,定位很高,不求马上见效,过程中要反复论证,军工也是如此。未来军工作为新兴制造业,将带动整个制造业升级,这是很大的趋势,但目前节奏可能没有那么快,需要耐心等待。

  另外,你觉得是很大的趋势,跟市场看见是很大的趋势,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重要是想清楚投资的信号是什么,如何把握投资的信号很重要。因为大部分人是看见了才相信,但也有些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相信而看见,不意味着你要很早、很高的仓位投资进去。

  中国基金报:那么,做趋势投资如何做前瞻性判断,把握投资信号?

  孙建冬:我觉得,对投资更重要的事情是在于信号的辨别和投资时机的选择。

  有些行业的基本面、股价都进入上升通道,要做的事情是紧跟行业的动态变化;但也有些行业刚刚进入基本面趋势上升的阶段,比如新能源汽车;还有些行业可能还没进入基本趋势向上的阶段,比如军工,但是你前瞻性觉得它会进入趋势转折的阶段。所以,你可能需要想明白两个问题:一是行业趋势转折的重要事件和信号是什么,二是对股价而言,最重要转折的信号和事件是什么。这两方面有时候是重叠的,有时候是不一样的。

  以军工为例,它的行业景气度和价值,与股价两个层面是相对来说比较重合的。现在大家是注重基本面和业绩的阶段,目前军工股票没有处在上升趋势上,我觉得先要看基本面、业绩订单的变化,部分公司有业绩反转的趋势苗头出来,要盯住主战装备订单的拐点,2018年可能有机会。

  这是方法论的讨论,如何尝试去做趋势投资。如果投资还没有进入趋势的行业,第一要看转折的信号,第二要看自我加速的信号。

  N年没看的钢铁行业令人惊艳

  中国基金报:你刚才说这两年宏观更偏向于结构性政策,2017年看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

  孙建冬:回头看过去那么多年,总结来说,总量的波动不是很大。其实这几年更多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情况,最后反映到公司业绩上面,起到最大的作用的是结构性的政策。

  从宏观驱动的趋势投资来看,我们更关注宏观来自于哪里,比如我们今年重点看两个结构性行业,新能源汽车和钢铁,都是结构性政策引起的。

  本质上来说,钢铁行业的景气度、利润变化跟货币发行量、信贷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引起的。我们在2017年7、8月讲过的观点是“相信变化”,这是年度的观点,其中第一条是“相信政府”。

  2017年大家都看到去产能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但是对环保政策的决心和力度、进一步限制行业的产能,大家认识不到位。这点上我们跟踪研究力度更大,产能的限制、供求关系的改变,效果会比大家的想象得更好,会相对更加稳定提升行业中长期的利润中枢。去年春节就出台了京津冀2017年采暖季“限产令”,钢铁产能限产50%,当时证券市场基于历史经验,觉得无法做到,但是我们相信变化,相信政府做事情的力度。

  中国基金报:当时你亲自去调研了湖南某家钢铁公司,发现了哪些变化?

  孙建冬:起初我基于供给侧改革,看好钢铁行业,挑选了这家企业,因为性价比最好,但是去了以后对我和研究员触动都非常大。我们说未来五到十年是中国新的黄金上升期,趋势在国内不在国外,没想到中国在重要行业中的提升力度超乎我们的想象。

  第一,担当重任的企业家水平非常高,公司跟外资合作,企业掌舵者有很好的国际视野;第二,国企改革力度超出想象,对内部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得到国资委等管理部门的支持,核心的工厂特批做员工激励试点;第三,其产业提升的速度和程度超出预料,他们的汽车板业务,已经进入全球领先公司行列,和全球汽车板巨头合资的工厂,新投资厂房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已超过其欧洲老厂;第四,现在公司尝试做月度报告披露,朝着钢铁行业治理和信息披露最好的企业迈进,既能约束公司管理层行为,也能让投资者更了解他们。

  原来我N年都没有看过钢铁企业了,认为钢铁都是比较传统的企业,但是看完这家公司后,一个企业家的眼界,对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对重要领域、产品升级的认识,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预期。

  这是对我们触动很深的例子,未来五到十年一定要抓住中国这波机会,像这家公司就相当于管中窥豹,在中国内陆的湖南省的一个钢铁企业,它的领导者的视野、对治理结构的认识,以及改革的勇气、产业升级的高度,你真的能够看到明确的希望和变化。我相信往后看五年,中国的一些重要企业,真正能够成为跟美国企业比肩的龙头。

  中国基金报:可以看得出来,你比较关注人和公司,他们能不能做成这件事,除了自上而下选行业,你也会自下而上看公司?

  孙建冬:钢铁行业如果环保能够把产能减掉50%的话,那么对价格的看法会更加乐观,本质上买哪只钢铁股没有太大差异,但我觉得,一定要落实到公司上,对整个团队和他们的执行力进行判断和跟踪。最终成败与否取决于团队做事情的执行力。

  福特车起来前的沙特油田 新能源汽车前景远大

  中国基金报:2017年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比较成功,请问如何把握机会?

  孙建冬:我们的投资方法是想找有大趋势的行业,新能源汽车既有成长性的趋势,也有周期性的趋势,在这个阶段趋势会更大。

  新能源汽车的成长性趋势不言而喻,但在行业还没有形成自我推动的情况下,政府补贴等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很大。长期来看,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很支持,但是在每个阶段波动很大,尤其是2016年三季度以后,因为骗补等情况的出现,政策是压制行业、趋势往下的,导致行业景气度不高。

  但是,成长的趋势叠加政策周期反转的趋势,可能会形成比较大的机会。我们觉得存在预期差,2017年年初就觉得可能会出台双积分的政策,这个政策对行业的长期推动非常大。我们也做了海外的一些研究和比较,认为会形成非常强大的鲶鱼效应,一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有影响,另一方面会把传统造车的大企业推向新能源汽车领域。

  我们先投资了上游的锂矿,因为我们觉得,大家对上游的供给过于担心,新的矿开不出来,反而会涨价。比如某锂矿龙头,我们买的时候是认为,相当于福特汽车起来之前的沙特油田,沙特油田成本低、长期机会很大,因为能拿到平均成本之上的利润,而且叠加长期量的增长。

  但是短期主要是下游车的需求情况,目前反应过于乐观了,股价涨太快,短期预期打得太足了。但我们长期看好这家公司,因为它的成本最低,而且是最优质的矿。

  核心是我们想要找有大趋势的行业,新能源汽车叠加了政策从压制到往上推动的变化,所以它的趋势会比市场想象明显要大。

  中国基金报:长期看好的标的,如果短期股价波动,你们的处理方式?

  孙建冬:我们会考虑阶段性获利了结。因为新能源汽车属于初始阶段的成长性行业,行业波动会很大,确实可能在一个阶段透支了需求。

  中国基金报:2018年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趋势?

  孙建冬:我们特别看好两个大的预期差,一是双积分政策提升长期的确定性和估值,二是2018年是国际传统车大厂,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元年。2018年重要的事情是可能会出现有爆款潜质的车型,让你眼前一亮。但是放量可能要到2019年,因为国际大厂放量没有那么快。

  中国基金报:除了上游,你也很看好新能源汽车的中游,具体关注什么?

  孙建冬:我看好中游行业壁垒较高的领域——锂电池湿法隔膜技术,现在国内大部分用的是国外的设备,但我们认为,如果着眼于长远,选择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做的隔膜生产线,未来等到量能上来以后,最终会走向品质、价格相互比拼的阶段,到时候如果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动态响应客户不同要求,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的效果。

  我们从宏观结构变化的角度选择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既投资了上游的锂矿,也希望找到一些中游能够胜出的企业。我们觉得要找壁垒比较高的公司和行业,比如湿法隔膜,核心是动态壁垒,不断要求更高的性能、更高性价比。

  付费内容比游戏更好 第二个加仓点更甜蜜

  中国基金报:去年四季度你提出看好可选消费,选基本面预期明确、稳定成长的股票?

  孙建冬:我们比较看好付费内容、消费金融、游戏等领域,他们本质上都是新的一代消费方式的变化,他们现在有收入、有消费能力和独特的消费观念,他们的消费方式跟我们不一样。

  中国基金报:游戏行业这两年腾讯、网易比较强势,你们如何布局?同时,为什么更看好付费内容行业?

  孙建冬:这几年游戏行业增长不错,但是要看能否找到有阿尔法的企业。在腾讯、网易之外的企业是有机会的,但是机会的大小、性价比和选股,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比几个月前更加审慎,如果拿游戏和付费内容相比,我们更愿意投资付费内容。

  因为腾讯和网易的压制力量可能比想象的更大,而且这种压制可能是全方位的,比如腾讯新推出的吃鸡游戏,做1个亿的游戏的开发成本,要拿3个亿做营销,这种打法已经不是简单的东西好坏的问题,还要加上平台的流量和资源。

  所以,从行业比较的观点,考虑确定性和性价,我觉得不如去买做付费内容的头部公司。

  比如某传媒公司做内容,考虑风险调整后的性价比是比较好的。第一,付费内容行业已经分化出来几家公司,过去几年做得比较好,第二,它是最确定把自己的剧从电视台转向网络,其战略定位和产品特征都是坚定转型;第三,最重要的点是传统的格局已经很清楚了,现在大家害怕腾讯、爱奇艺的自制视频,但是我觉得从未来三年看,不构成真正的威胁。

  付费内容70%收益来源于付费网站,30%来自电视台,付费网站用户收入以40%的复合增长速度在提升,相当于客户的资金池是40%的增长,而且没有看到结束的迹象。

  它们的模式本质上是B2B2C,2B本质上来说是定制的业务,好处在于事先利润的确定性会比2C更高一些,比如拍电影要靠票房,是2C的,如果票房不行,有可能会亏。然而,2B实际上买单的能力是C端决定的,包括腾讯视频、爱奇艺、土豆等视频网站,他们的能力取决于掌握的总量的付费的池子有多大,企业投的网络广告的池子有多大。但2B还是比2C更确定。

  中国基金报:消费金融领域是怎么看的,现在对互联网金融要求比较严格?

  孙建冬:我们选了某家百货行业上市公司转型做消费金融的。它的传统业务本身就很有价值,经过这几年的“修身健体”,把亏损的业务剥离了,留下来有盈利能力、竞争能力的部分。同时,公司也公告国企改革,但还没有最后落地。另外,它投资了某互联网金融公司,切入消费金融领域。

  经过过去两年大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推动,新一代人借消费贷去消费的习惯被培养出来了,而且到了渗透率加速的时候,已经形成人群中的口碑扩散。但是供给方面却不多,未来做消费金融都要有金融牌照,目前持牌机构只有二十几家,它们在竞争上有很大优势。

  金融工作会议给的方向是各守本分,目前持牌企业不多,本身持牌就在竞争上有很大优势,未来几年要把没有牌照的公司和业务进行进一步规范、抛弃。有效的、不多的供给,相对来说,会导致需求会更加集中。

  中国基金报:问个投入比例的问题?同样是2018年看好趋势性机会,为什么有些公司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有些公司却买得比较少?

  孙建冬:这是投资节奏的问题。我的方法是做趋势投资,首先要判断趋势的级别有多大,如果股票只有涨30%的机会,应该一次性多拿一些,后面追性价比没有那么好;但有的股票趋势比较大,能涨一倍甚至两三倍,我不见得现在要买很多,等到我觉得信号出来的时候,可以在右侧加仓,因为我觉得它的空间比较大,不在意前面的百分之十几我没有赚到。

  中国基金报:左侧加仓比右侧更好?如何选择投资的信号?

  孙建冬:我觉得主要看趋势的级别,如果这个公司是一倍或者以上的空间,我有可能会越涨越买。因为在越涨越买的过程中,风险性价比更好,同时,涨起来以后再买,我觉得投资的风险会更低。相比第一个加仓点,第二个加仓点从投资的风险性价比来看,可能是更好的加仓点,是最甜蜜的加仓点。

  中国基金报:为什么第二个加仓点是更好的买点?

  孙建冬:我的投资理念更接近于卡尔波普的“非决定论”,任何投资事件的判断都存在不确定性,需要不断证伪。此外,跟打德州扑克一样,即使有一手好牌,但如果对手抽了一张2%概率的牌,也可能把你彻底击败。因为第一你可能看错,第二你可能看对了,但市场在某个阶段没有反映出你是对的。

  所以,即使我很看好,觉得确定性很高,我也可能会错。我觉得,我需要有进一步的产业信号来验证,提高我的胜率。如果是大的趋势,比如能翻倍的、两三倍的趋势,重要的事情不是你能赚百分之多少的收益,而是你能在趋势里面压了多大的头寸。

  投资的事情不是赌博,赌企业家、行业和运气,而是你需要不断拿事情去验证。我们的方法:第一是去找大的趋势,第二如果是比较大的趋势,尽量投入更多仓位,第三这个过程还要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我们需要有进一步的验证信号,再把仓位加上去。

  我们认为军工、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等行业有大的趋势,要基于对行业、监管环境、公司等的理解,去想清楚什么是重要的加仓信号、什么是减仓信号。信号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业本身的信号,另一种是股价、市场反应的信号。要找到验证信号,需要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对公司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GARP策略为核心辅之趋势投资框架去优化

  中国基金报:2018年蓝筹白马行情能否持续,如何看待市场风格?有人说A股到了价值投资新时代?

  孙建冬:我觉得,这几年的市场是基本面的投资,大家都是注重基本面,这是比较确定的,其背后是A股市场机构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为什么A股机构化趋势明显,核心是开放性越来越强。第一,对内是大的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更加市场化、多元化,客观比较不同领域的投资风险收益比,更倾向于让市场化的机构管理资产;第二,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趋势,海外机构投资者进来,这种趋势会持续。

  做投资不能基于后视镜去看,而是应该往前看。以前A股是非基本面投资、主题投资比较多,但现在市场越来越注重基本面。基本面和非基本面投资的核心区别在于,你想怎么赚钱。非基本面投资不关心价值,而是指望别人买你的股票来实现收益;而基本面投资是公司的基本面、价值发生变化,可能来自成长性发生变化,也可能涉及重大的改革因素,比如行业或者公司治理结构发生变化,激励机制发生变化等。

  中国基金报:从宏观等因素,如何判断明年市场的环境?

  孙建冬:第一,未来几年宏观要多看结构性因素;第二,宏观不是单纯指宏观数据和总量数据;第三,国内影响因素会比海外更大一些,因为虽然海外有不确定性,但存在传递的时间,经过各种因素叠加以后,其实影响没有那么大,而国内结构性政策,包括金融改革、政府管基建等不同的政策影响会比较大,还有国家战略支持的行业,政策对不同方向、不同资产的影响,还有不同的改革因素带来的影响。

  中国基金报:2018年的投资,稳定成长和高成长兼顾做投资,小股票也值得看?

  孙建冬:我觉得中期看大小不是影响超额收益的因素,我觉得要看行业、公司成长性的比较。明年要淡化大小。

  在这种情况下,GARP(GrowthAtReasonablePrice)策略作为核心的投资策略,辅之以趋势投资的框架去优化,可能更适应于现在的市场环境。

  我们今年也买了不少白酒,因为我们认为白酒在2017到2019年有周期性因素推动往上的趋势,比如茅台的供应量未来增速不高,甚至有可能会放缓,是很重要的周期因素。本质上我们还是买有趋势的个股。

  中国基金报:你之前说,未来一年最大的变化是价值向成长的转换?

  孙建冬:第一,2017年部分股票在估值上把价格的东西反映比较充分,而大家比较在意绝对估值的大小,回头来看有些企业很便宜;第二,流动性环境比较匹配,我觉得明年流动性环境、利率没有那么紧张的话,大家对估值的要求会更放松一些,更看重成长空间。

  隐含意思是除了公司本身的增长以外,从证券市场大的监管环境看,资产证券化等会开始。过去是内生性增长和估值匹配的投资,但是未来两年有些领域会出现外延式的收购,会挑起比较大的趋势。我们的投资方法要与时俱进,这些股票估值还不低,外延式收购对估值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私募八年建立和而不同的投资平台

  中国基金报:2010年建立鸿道投资,为什么创业做私募?

  孙建冬:私募有更多投资方法和投资工具,有更丰富的运用空间,这样能将投资的想法更充分地去实现。这是我当时想出来做私募的出发点。

  中国基金报:2015年你们遭遇了一些挫折,私募基金如何控制风险?

  孙建冬:我的反思是要做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领域和事情。你可能会有终极的观点,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偏离了你的观点、你的能力,容易出现风险和损失。

  我的投资方式是去找有大趋势的机会,对行业和公司进行研究,进一步确认趋势的信号,想好投资计划。有时候市场会找到一两个机会,有时候会更多,但也有时候不明确。

  我觉得,你的投资仓位和决策,要根据你的投资方法来确定,而不是说跟着市场的涨跌、大的起伏来决定。你要守在跟你的方法、能力圈更加匹配的领域,不应该游离。因为在方法和能力之内,即使后面有回撤,也是可控的。

  首先回到每个人,要做自己看得清楚、擅长的事情,知易行难,投资需要磨练。

  中国基金报:对公司的定位和发展规划?

  孙建冬:我们希望把鸿道投资做成一个大的投资平台,大家在大的价值观和理念上是相通的,但是投资方法有差异、和而不同的平台。

  我是比较开放的,希望我们都是基于基本面做投资的,但是具体的方法和擅长的点不一样,有讨论的基础,但是最后做决策是独立的,和而不同。

  中国基金报:鸿道投资这两年也在主动投资以外,进行了量化投资的布局?

  孙建冬:我们有一个量化团队,布局量化,我们希望将来能做资产相互的组合配置。量化策略是资产的补充配置,另外,对我们在投资上有有益的借鉴作用,我们也希望看以后一些投资想法能否通过量化来实现。

  (中国基金报)

责任编辑:张恒

中国基金 钢铁行业 军工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7X24小时

夏斌 夏斌 新金融新六巨头浮出水面 牌照布局比BATJ还强?把握好“稳中求进”和“防控风险”两个底线。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