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并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并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2018年01月14日 11:43 新浪财经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在线投诉】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花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不能急于说取得一时之果,同时要有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隆国强:非常荣幸参加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举行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我按照大会的要求围绕着全面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个主题讲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提出的新的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个重大收获,就是对外开放必须按照国内发展的要求,按照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们比较优势的转换进行不断的调整,经济全球化和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是个双刃剑,有的国家在开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比如中国,有的国家在开放中不像中国这么成功,甚至未得其利,先受其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变换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开放战略是不是能够把握住外部的机遇,是不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是不是能够防范开放带来的风险。所以我们这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开放战略要与时俱进。

  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提出推进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是基于这样重要的考虑,首先它要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十九大”提出来,我们国家主要矛盾已经演变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升级,除此以外对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和美好环境这方面的要求也在快速的上升,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做了非常全面深入的阐述。要解决社会矛盾,就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在供给侧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

  其次也是适应我们新的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九大”提出来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个发展目标是非常全面,尤其“强国”,强国是跟自己比呢?是国际比较比出来的,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不开放,自娱自乐能叫强吗?必须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跟全世界的资源一直强调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来加速我们的发展,把我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这个宏伟目标,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

  同时,它还是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大家知道国际环境我们讲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使得我们在开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和以往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2008年以前全球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繁荣,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市场机遇,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深入调整,我们在这个变化中看到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比如说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针对中国各种各样的保护,贸易投资保护措施在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出现了很多新的机遇,以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革命带来了重大的产业革命机遇期,对我们后发追赶期的经济来说,我们把握好这个机遇就可能实现后来居上,以前有人说弯道超车,后来有人说换道换车,对后发国家来说就是重大的机遇。你回顾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人类领先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发的国家怎么变成强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及时把握因为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就可能后来居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机遇,比如说跨境投资的变化,比如说人才的流向,比如说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等等,这都要求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才能把握好这些机遇。

  当然最后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适应我们国家比较优势的转换,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为全球制成品的出口大国,引资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低成本的劳动力,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近些年我们的人口红利在快速的削弱,2012年的时候我们劳动力总量达到了峰值,此后有上千万劳动力人口减少,我们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好事,发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更好的日子。但是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看到过去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是在削弱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新的优势正在涌现出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人口质量方面的优势,每年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有300万是理工科的学生。所以对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通过科技进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还有我们形成的这种完备的产业配套优势等等,这些要把我们的新优势转换成全球竞争的优势,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提出来要推动形成一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际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全面在哪儿?我个人理解,首先是我们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我们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开放,我们首先是对发达国家、西方市场开放,引进投资也好,扩大出口也好。现在全球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贸易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力度,这也就是“一带一路”提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第二个,是我们自身开放的空间布局要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均衡,我们的开放是一个从沿海、沿边、沿江、省会城市向内陆推进的渐进式开放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各地区之间开放的政策落差其实是越来越小,但是因为起步的早晚不一样,因为各地的比较优势不一样,因为各地的开放理念、管理的能力不一样,投资环境不一样,客观上是存在着地区之间比较大的开放上的落差。

  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要求我们在沿海率先开放的地方,进一步提供开放的经验,我们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大内陆地区的开放力度,形成地区之间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开放的新格局。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开放的内容要更加全面,我们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开放,从引进来的角度大家可以看到制造业的开放相对来说力度比较大,服务业的开放相对滞后,所以这轮开放要把服务业作为引进来的一种重要的领域,特别是老百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集中在服务领域,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城市居民对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各方面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我们服务业到底怎么样?中国服务业在经济的比重也相继提高,这也是适应变化的需要。但是放在全球来看,我们服务业的竞争力还不够强,我们服务贸易的逆差逐年快速扩大,从满足老百姓需要来看应该说服务业的质量和老百姓需要是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

  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服务领域里面深化改革,同时也要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开放领域,中央已经提出来要对一系列的服务领域有序的开放,包括刚才殷行长讲的金融领域的开放。在“十九大”以后,我们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力度。除了我们说引进来以外,中国迅速成为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在走出去方面我们怎么适应企业在全球来整合资源,提供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需要扩大开放。

  所以我们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需要贸易投资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特别要强调实体经济的开放和在全球治理规则方面的开放要有所作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治理加速调整的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贸大国,我们怎么能够为全球治理的变革、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导全球化,继续朝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贡献中国的智慧,这也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题中之意。所以说在“十九大”以后,“十九大”我们提出来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二点,就是“一带一路”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中之重,这是在总书记的报告里面明确提出的,为什么是这样?刚才我讲到,首先它是适应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变化的一个重大举措。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的贸易投资活动,但是近十几年来全球的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的提升,在全球投资中的份额也迅速的提升,在去年发达国家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再往前连续好几年发展中国家超过发达国家,它的份额最大。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说中国的开放,我刚才讲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我当然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所以刚才殷行长不也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倡议覆盖了60多个国家,现在范围可能还要进一步扩大,为什么呢?“一带一路”倡议以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热烈的反响,现在很多非洲国家说也要加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是适应全球发展格局变化,我们说也是对我们自己来说是补短板,因为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很大,64个经济体人均的GDP,在2012年的时候才到5050美元,这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这个地区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它的发展速度也是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的速度。同时在这个地区里会发现相互之间合作的基础条件是很好的,资源互补性很大,有自然资源、能源富足的国家,也有劳动力富足的国家,产业结构也不一样,所以互补性是很强的。

  那么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说“一带一路”倡议,无论是对这些沿线的国家,还是说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刚才殷行长讲了,“一带一路”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空间,一个非常重大的契机,我非常赞同。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和“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合作,对于我们保障我们能源资源的安全,对于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我们企业在全球整个资源,对全球开展布局,对于我们把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出口到国际市场,来改善和提升我们的出口结构,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当然,对这些国家的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平等互利的合作,加速这些地区的发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一带一路”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这么高的热情一个基本原因。

  那么对全球来说呢,我觉得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它所蕴含的丝路精神,平等、互利的合作,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这是丝路精神,对于我们引领全球的经济治理的演变、改善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说我们在中央提出来“一带一路”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中之重。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也就四年多的时间,去年开了“一带一路”的高峰论坛,应该说短短的时间,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超出我们想象的进展,习主席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提出“五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货币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大家可以从这“五通”中看到“一带一路”是一个内容非常的广泛,目标极其宏大的区域合作的倡议,“五通”里政策沟通讲的就是国家之间要进行发展战略对接,加强政策沟通。从设施连通讲的是把基础设施作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从完善基础设施来为经济贸易的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提供基础。贸易畅通实际上讲经济贸易的合作。金融合作,刚才讲了货币融通。最后还讲了民心相通,这是最重要的,既要有利还要有益。所以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除了经济贸易的合作、基础设施的合作、金融合作,还要到文化合作、旅游合作,真正通过“一带一路”推进全球,形成一个我们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理解首先要打造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在经济利益上大家相互连通,相互融合,然后责任的共同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所以“一带一路”的提出这么广泛的合作内容,这么宏大的目标,它对于无论是所在国家,还是对我们自己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中央提出来“一带一路”是我们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

  最后一点我想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勇于创新,趋利避害,“一带一路”是一个目标非常重大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合作倡议,那么我们推进“一带一路”首先要有战略眼光,我们在早期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收获,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反响,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到,“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花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不能急于说取得一时之果,同时要有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一带一路”虽然这些国家发展的潜力很大,合作的基础很好,但是有不少的国家也是风险比较高的地区,怎样在这样一个地区来推进合作,我觉得首先你就得树立一个风险意识,要有底线思维,我们“十九大”强调三大攻坚战,其中一条就是防范金融风险,我觉得防范金融风险不仅仅是讲在国内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其实我们的国际合作也同样要注意防范风险。

  其次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勇于创新,就是“一带一路”这些国家里,你看条件都挺好,为什么这么多年合作的不够好,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呢?那我就觉得原因很多,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才能把它发展的潜力发挥出来,其实这些年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恰恰是我们根据这些合作对象的国家它的特点,和我们自身的优势,我们在创新一些发展的模式。你比如说在非洲我们有一个“苏丹模式”,就是把苏丹的石油开采和资源的深加工一体化,我们中石化帮它建了炼油厂,一下子把苏丹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东道国非常高兴,企业也很高兴,这对保证全球能源安全,尤其中国能源安全都有贡献。还有安哥拉模式,安哥拉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很多人想不到,安哥拉模式是什么?安哥拉政府以资源换贷款,拿那些贷款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设施开采不出来石油,开采出来也运不出来,我们很多中国的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修路、修桥、修石油管道、建电站,我们都有全套的能力,东道国政府拿了贷款完善基础设施,有了基础设施以后,我们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和东道国的合作去开发资源,把这些资源从地下挖出来,才能变现,形成这个国家的开采业,才能创汇,才能进一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它的工业化。

  这实际上就是说,我们针对东道国和我们自己国家企业的优势,我们创造性地来探索的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对“一带一路”也是如此,我们的企业要相互配合,来探索这些新的合作方式,才能够趋利避害,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比如工业园区的建设,我们在“一带一路”建了16个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初见成效,这是我们怎么把制造业和当地的市场优势,当地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探索,我觉得“一带一路”建设还需要我们政府、企业进一步去探索新的模式,来使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实现趋利避害,能够尽可能的降低风险。

  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谢海平

格局 战略 发展中国家 眼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7X24小时

夏斌 夏斌 新金融新六巨头浮出水面 牌照布局比BATJ还强?把握好“稳中求进”和“防控风险”两个底线。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