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

殷勇:金融市场存在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需求
殷勇:金融市场存在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论坛上表示,从贸易、投资、国际地缘的变化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从一年、两年的发展变化来评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成败。[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2:51
范文仲:"一带一路"要重视投资规模和有效控制风险
范文仲:"一带一路"要重视投资规模和有效控制风险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不是我们自己发展的唯一需要,而是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一个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能光看投融资规模统计数据的高低,还要看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风险。[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2:25
孙晓霞:中国国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孙晓霞:中国国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国债在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与中国共享、共创发展机遇,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2:01
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备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备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花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不能急于说取得一时之果,同时要有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1:43

专题研讨一:资管新规下的行业挑战与机遇

张承惠:限制保本理财会给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影响
张承惠:限制保本理财会给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承惠在论坛上表示,资管新规未来一定要消除刚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保本理财有可能会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出现下降,进而对银行产生比较大的流动性冲击。受冲击最大的有可能是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城商行。[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6:06
陈继武:资管新规核心是对中国资源分配方式做调整
陈继武:资管新规核心是对中国资源分配方式做调整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武在论坛上表示,资管新规核心是对中国资源分配方式做调整。在严监管的背景下,很多行业的金融市场创新开放领域上还是要适当的开放,适当的疏解。[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6:25
刘晓春: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刘晓春: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海新金融研究所常务理事、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在论坛上表示,。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除了一些少数的专业的投资机构有很好的投资能力以外,大多数都是纯粹的通道,实际上自身没有任何资产管理的能力,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也是一个很大的现象。因此在统一市场统一规则之下,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6:15

专题研讨二:经济转型与财富管理新趋势

管涛: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
管涛: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

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在论坛上表示,去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都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即便出现净流出也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7:49
鲁政委:非标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估值的障碍
鲁政委:非标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估值的障碍

非标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估值的障碍,你至少可以用参与成本法方法。银行的理财本质上是有定开的基金或者封闭式基金,比照低评级的债券在公募基金中的管理要求,允许一定非标存在定开或者封闭式的理财之中,或许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8:00
范华:新时代的财富管理已步入了财富传承的周期
范华:新时代的财富管理已步入了财富传承的周期

系统化的财富管理采用的是账户的资产负债表,其实更多的是在做好资产负债表项下的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资产负债表在代际传承方面做出一个安排实施,其实也就是解决上一代在构建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如何形成下一代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8:06
汤淑梅: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未充分发挥应用
汤淑梅: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未充分发挥应用

汤淑梅表示,要制定一个统一财富管理的监管政策,明确客户与机构之间适用的法律规则;第二个就是明确规定财富管理机构的准入条件;第三就是以个人高净值客户需修为中心,调整银信合作中心,共同推动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第四是完善信托配套制度建设;第五是加强客户风险教育。[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8:15

嘉宾致辞

江敦涛:金家岭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新金融中心
江敦涛:金家岭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新金融中心

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青岛金家岭金融业金融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江敦涛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金家岭金融区已迅速成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区域性新金融中心。[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1:31
刘建军:青岛连续三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
刘建军:青岛连续三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

青岛市副市长刘建军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2017年,新增贷款再创新高,证券期货代理交易额增速同比大幅提高,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规模居全省首位。青岛连续第三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1:22

报告发布

唐宁:投资母基金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新的趋势
唐宁:投资母基金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新的趋势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宜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唐宁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新趋势》报告。母基金的投资方式可以帮助中国高净值、超高净值投资者,通过风险分散帮助个人投资者,传统经济创造的巨大财富。[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4日  14:00

最新新闻

汤淑梅: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未充分发挥应用
汤淑梅: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未充分发挥应用

  中诚信托副总裁汤淑梅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诚信托副总裁汤淑梅在论坛上表示,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应用。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汤淑梅: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发言之前先向大家报告一下,其实本来今天计划出席这个会议的不是我,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但是临时他有其他的事情,所以不能前来参会,委托我代表参会,也表示一下歉意。 我虽然是代为参会,但是收获还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听了前面的专家的演讲,茅塞顿开,而且从视角、思维上也上了一个新高度。谢谢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我们现在这个主题是“经济转型与财富管理新趋势”,我看到了这个题目之后,我第一反应我想起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案例是一个实际发生的,有一个人当时他所在的企业进行股改,他作为员工有资格参加这个股改的,他自己也筹了一些钱,把这个钱交给一家信托公司,也签了信托合同,信托公司拿到这个资金之后就以信托资金参与了这个企业的股改,同时以信托公司的名义持有了股份,后来这个人结婚生子,结果很不幸过了几年他生病去世了,这个时候正好信托也结束了,因为信托有几年的期限。信托结束,大家知道结束要涉及到返还财产,当时信托财产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企业的股权,这个财产应该向谁返还呢?这个人现在已经去世了,他的家属对这个事发生了争议,他的父母一方或者兄弟姐妹一方就认为这个股权,这个财产,是属于这个人的婚前个人财产,他的妻子不同意,他妻子说这个股权是我们的婚后所得,应该属于婚后共同财产。到底应该是属于哪种财产呢?其实这个问题拿到法院,法官一致认为其实这个和什么有关系呢?这个人和当初信托公司建立的关系性质有关系,到底是委托关系还是信托关系,不同的关系是决定了不同的结果的。 所以在财富管理过程当中,客户与财富管理机构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以什么样的法律关系约束客户与财富管理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就是“推广信托制度运用,助力财富管理,拥抱新时代”。分三个部分,一个是跟大家一同回顾一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现状和特点,第二部分是简要分析一下目前财富管理市场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我们现状和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现状和特点。毋庸置疑,第一个特点,这个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是规模大,增速快,潜力巨大。这个在咱们“十九大”报告当中其实也有体现,“十九大”报道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国的居民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财富,而且可投资的资产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量,无论是从总量,从增速,都显示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是巨大的,潜力也是巨大的,这是现状和特点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就是参与财富管理的机构主体比较多,这个在其他国家也一样,除了金融机构还有一些独立的第三方都参与,在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我们国家所有的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财富管理的业务,比方说商业银行,从2005年有一家外资的私人银行在上海落地之后,国内的商业银行也都开始纷纷设立私人银行部,专门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到现在应该是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家银行有专门的部门。另外像证券公司,一些大型的证券公司从2012年以后,也在开始设立财富管理中心,然后并以财富管理中心作为桥梁,负责整合公司内外资源,汇总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基金公司更不用说了,他们通常采取的模式是直接设立财富管理公司参与市场管理。 另外还有一些非金融机构也在这个市场中非常活跃,我们大家知道的独立财富管理公司,还有一些私募基金,还有互联网P2P,在这里说一下互联网P2P,它虽然起点比较晚,基数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形成的社会问题相对也多一些,但是从占有的份额上来讲银行还是排在第一把交椅。 第三个问题,目前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体系,按照人们的财富多少大致分了这么四类,不一定很科学,超高净值、高净值、富裕人群、其他,针对不同的人士现在的市场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和不同的金融产品,从高往低,家族办公室、私人银行服务,贵宾理财还有普惠金融服务,现在这个体系基本上已经达成。 第四方面,就是从趋势上看,刚才范总也讲了一些财富管理的趋势,我是从客户和机构的角度来讲,从客户来讲,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且要求定制化服务,全权委托管理越来越多。从机构上来讲,他对财富管理是越来越重视了,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基础业务,很多机构把财富管理作为发展目标,而且建立了专业的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是归纳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特点。我们这个市场大,增速快,潜力也大,当然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第一个缺少统一和明确的监管政策和要求,财富管理活动适用的法律规则模糊,导致当事各方的权利义务不清晰。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案例,双方已经约定了信托合同,但是并没有法律规定你做财富关系要适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所以在关系不清的时候,各方的权利义务也就不是很明确,如果发生了争议,司法机关也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当然了,客户的权益也未必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那么客观上对于我们参与财富管理市场这些机构来讲,风险就增加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财富管理机构的准入门槛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参与财富管理的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财富管理公司的名义进行高息揽储,非法集资,以庞氏骗局模式迅速做大规模,大家知道2015年有e租宝,非法集资500亿,涉及人数超过了90万。去年,就是上个月,钱包网的实际控制人向公安局自首,他涉案金额和e租宝差不多,也是500亿,但是涉及人数超过了百万,这实际上是干扰了正常的秩序,破坏了财富管理机构形象,也影响了我们财富管理机构正常的发展脉络。 第三方面的问题,就是现在财富管理机构虽然多,但是他们目前还仍然是以提供产品为主,依然还是处于营销金融产品为主的初级阶段,我能够适应客户私人定制的需求。其实呢,在西方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通常是被人们看成是财富的忠实守护者,所以财富管理机构不是简单给你提供一个产品,我这儿有一个产品能有多高的收益,你们是不是可以投资一下。其实他要负责的给客户,尤其给一个家庭提供消费开支、子女教育,乃至退休,甚至财富传承一系列的规划服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家庭信托或者家庭办公室是财富管理的最高形式,也正是因此,先知先觉的信托公司在几年之前率先设立了家族信托办公室,来从事这个财富管理的业务。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配套制度现在还不是很健全,刚才提到我们对国家,对财富管理,客户和机构之间法律关系到底应该适用什么法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但其他方面呢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导致财富管理的初始标的大多以货币为主,比方说你是参加信托计划买银行的理财,加入证券公司的资管,等等,全部都是以货币的形式。其实呢,咱们国家居民手中可供投资的资产不仅仅是货币,刚才提到说房产能够占到投资量的60%以上,除了房产比方说货币基金、股票、股份,这些也都是有的,但是这些现在目前由于法制的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配套制度缺位,没有办法把它作为财富管理的最开始设立的一个标的。 那么这个我们现在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和我国居民我的可投资的投资种类不相匹配的,这个导致了一些什么呢?就导致一些客户把资产转移到境外设立信托,或者采取离岸信托的架构,这个当然对我们不是很有礼。 我从信托的角度,也是一个客观的现象,就是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应用,虽然说信托制度和财富管理联系非常紧密,为什么呢?因为信托制度它生来就是管理财产的一种设计安排,就像我们说谁能做受托人?信托公司就是天然的受托人,那么信托制度它实际上也是天然的管理财产的一个工具。为什么这么讲?可以从三方面解释一下,从信托企业上来看,信托虽然是因为财产传承和转移而产生,但与之向伴的则是对财产的管理,这个当年当骑士们离开家园去参加东征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土地委托给朋友管理,就是为了他自己和家人持有土地,目的是在他回来之前,他的朋友能够对这个土地加以管理,同时防止外来的入侵者。所以信托实际上是财产转移和管理的法律设计和一种安排。 那么从信托当事人地位来看,信托是按照委托人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的安排,这种安排和财富管理需要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是相契合的,财富管理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大致基本内涵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信托本身是按照谁的意愿设立呢?一定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设立,所以你信托的目的什么的,都是由委托人决定,而不是由受托人决定。另外,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的管理,他要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服务,而且方式也是由委托人确定的。所以信托这些与生俱来的安排,它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财富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这是从信托当事人的地位来看。 我们还从信托的特点和功能上来看,信托制度它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财富管理日益丰富多彩的需求的。当居民和机构只是一段时间持有一定量的资金的时候,他有可能会选择我去做一下存款,买一些银行的短期理财等等,但是当他资产量、资金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需求不仅仅限于这个,他希望财富管理机构能给他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以实现财务规划的需求。信托正好又和它相契合,信托的灵活性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财产配置、资金使用、财富安排等多方面需求的,另外信托管理的独特性和长期性,也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家庭财富之树常青。虽然我们说信托制度生就是为财富管理的设计和安排,但是从我国目前实践看,明确采用信托模式或者信托架构,除了信托公司推出的信托计划或者信托项目之外,在其他场合还很少见到信托的字样,这是我归纳的几个问题。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个建议:第一个,就是针对刚才的问题,要制定一个统一财富管理的监管政策,明确客户与机构之间适用的法律规则。第二个就是明确规定财富管理机构的准入条件。第三就是以个人高净值客户需修为中心,调整银信合作中心,共同推动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银信合作以后还会有,但是不会像以前一样一推到底,而是各有分工。第四就是完善信托配套制度建设,目前一个是信托税收还有税收财产登记,还有信托财产转移。还有就是加强客户风险教育,这个我不展开了。但是从资管新政下,我们感觉实际上更要对客户加强提倡契约精神,加强风险教育。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8:15
管涛: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
管涛: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

  图为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在论坛上表示,去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都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即便出现净流出也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管涛: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谈资产管理,我主要是来学习,结合我自己的研究,谈谈对资产管理的理解和看法,我想谈中国新时代的资产管理业务应该放在一个开放的框架下,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大家都知道“十九大”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对于老百姓来讲其中一个不充分就是,老百姓的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还有一块在新时代要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的开放,资本双向有序的流动。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理解、展望资产业务怎么发展。大家知道8.11汇改以后,人民币面临比较大的下跌压力,但是去年人民币止跌回升,全年升了6%左右,但是这只是一个总体的印象,如果我们把细节回放,过去两年多时间,这种涨涨跌跌的过程做一个还原,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清楚的2016年下跌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带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人民币从6.5跌破6.7这个时期用的时间非常长,到10月份跌破6.7,6.5到6.7是两毛钱,然后跌破6.8、6.9是非常快的,这是2016年单边下跌的时候,2017年人民币从单边下跌转向双向波动,这个升值也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人民币从2016年底的6.9到6.7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走的比较快的,比较犹豫,但是当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以后开始加速升值,到8月初升到6.7以后,发现人民币升了两毛钱以后,升值的速度已经成一个加速的状态。所以人民币无论是升3%4%还是贬3%4%,都是一种加速的状态,为什么是这样?实际上跟我们跨境资本流动的结构有关系,一部分是资本多元化的配置,藏汇于民,对外投资,还有纯外资,利用外债资本项下的出现流出。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实际上资本流出,负债项下净流出仅有四个季度,看年度数据,只有2015年是资产项下和负债项下都净流出,所以我们资本流出主要压力是来自资产多元化配置的原因。实际上给我们的经济和政策含义是什么呢?现在市场关注的是财富的保值增值,稳定汇率的关键在于稳定境内机构和家庭对本币资产信息,把前面这个图和人民币走势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当人民币跌了3%、4%,就意味着三四个百分点就是人民币和美元资产无风险的收益差,当美元下跌的时候,跌了3%4%以后,就以为着拿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把它换成美元,就形成做空人民币。 另外我们看为什么人民币升了3%4%以后又形成人民币加速升值呢?这个是另外一个,当人民币升值以后,这个是对持有美元资产的人来讲在考虑他的收益,大家都知道企业的出口利润大概是三四个百分点,当人民币升值3%4%以后,就意味着出口企业没有结汇,就把你的利润亏掉了,企业就会减少它的美元头寸,进一步用数据分析,会发现去年一年人民币的升值,总体上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但是只有一个月我们结售汇出现了顺差,就是8月份,就是8月份的时候人民币出现了一轮加速的升值,那一波的时候是典型的一个做空人民币的逼空行情,所以我们可以说前面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和我们这张表反映的经济和政策是吻合的。 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非常重要,实际上跟我们的微观市场基础结构有关系,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家庭跨境收付将近90%都是美元,我一直讲从理论上来讲有管理浮动的管理选择的中间体有两个软肋,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透明度的问题,我们在2016年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公式以后,解决了透明度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公信力的问题。但是去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解决了阶段公信力的问题,我们从外汇收支数据可以看到什么是公信力,2016年也是加强了外汇管理,我们看到银行的代客汇结减少了14%,但是2017年不一样,人民币从2017年初就升值了,就解决了公信力的问题,我们看到代客结汇5月份以后管理政策在放松,更重要的是银行代客结汇从年初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是正增长,前11月正增长是16%。 所以说我的结论是你解决了公信力的问题,有可信的价值信号作为支持,你的管理效果更加显现,如果一味靠管理,没有价值符号支持,管理会事倍功半,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然后很多人说去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也有可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为什么?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但是实际上去年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三个口径的人民币指数都是基本稳定的,CFETS指数变化是0%,BIS指数下跌0.3%,SDR指数升值0.5%。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多边汇率,不是双边汇率,根据我们跟周边国家的出口可能是用美元计算,去年人民币对泰铢是怎么走的?2016年是一个人民币可以换5.17个泰铢,但是去年年底变成了5个,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在泰国市场上更加有个价格竞争力,所以人民币对泰铢反而是贬值了,从出口竞争力来讲更加有竞争力了,但是由于中国和泰国企业做进出口,它收付是用美元做计价结算的,而且2016年底大概率事件收了美元以后没有结汇,但是非常不幸的去年人民币升了。 在2016年底当时是比较危急的时候,是保汇率还是保储备,去年人民币升了,储备稳住了,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了,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保汇率和保储备都不是保具体的水平或者规模,背后都是保预期,保信心,所以说你人民币汇率升值,稳定了市场预期,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当讨论保汇率和保外储的时候,当时假定的前提是二选一,但是事实上我们不是二选一,是三个选项里面选一个或者多个,除了汇率和外汇储备以外还有资本管制,这个对于实现去年保汇率、保储备的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些基本的结论,对于中国的资产管理会有什么影响?我的看法,第一就是回去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将来央行是要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为什么这样讲?“十九大”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所以这是基本的共识,但是有共识不意味着马上有行动,具体怎么做,还要有一些合理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既然央行退出外汇市场干预,对中国来讲必然意味着贸易是顺差,资本必然就是逆差,像中国在2014年以前,我们出现的双顺差的局面是不正常的,是有很多副作用的,只有一个顺差和逆差,才能平衡,央行才有可能退出外汇市场。资本项目净流出,逆差,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是必然部分的贬值,为什么?无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都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即便出现净流出也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我们2016年遇到的情况是什么?外资不敢进来,国内的资金在恐慌性的流出,造成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从中国的历史上看,当这种汇率不是单边的上涨或者下跌,而是双向波动以后,国际收支就有可能趋于平衡,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不是去年发生的,历史上发生的,一次是2012年,一次是2014年,2012年由于受到欧债危机,当年我们的资本市场出现了净流出,很好对冲了项目顺差。2014年年初的时候人民币也有很强的升值压力,但是3.17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转向双向波动以后,当年我们也是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贸易项目逆差,外汇波动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可以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从去年人民币由单边下跌转向双向波动的实践看到,汇率出现双向波动,市场预期开始分化以后,国际收支是能够基本平衡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经常项目顺差或者贸易顺差能够应付正常的对外投资的需要。 对我们资产管理行业来讲两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怎么更好的支持境内机构和家庭资产的海外配置,在这个方面我们要记住,不要把海外的资产配置等同于炒外汇,因为有一定的本土投资的偏好。还有我们的机构和家庭要更好的去对外投资的话,还要做一些家庭作业,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管理好相关的风险,法律风险,了解相关的政策,包括外汇管理政策,税收政策,现在跟国际接轨以后,反洗钱、反避税,实际上有很多要求,在国外这方面的规定非常苛刻,很多情况下一旦触犯了相关的规定,一夜会让你回到解放前。然后还要控制好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这些市场风险。今天早上专家领导都谈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用人民币对外投资,好像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但是我个人认为用人民币做进出口的计价结算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但是做对外投资不一定,比方说人民币到美国买股票,肯定把人民币要到美国兑换成美元,仍然要面临着人民币和美元错位的汇率风险,这个汇率风险有对外投资负债错配的风险,这是天然要承担的,还有信用风险。 对我们国内资产行业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境外资产要配置到境内,这是对我们国内的资产管理行业来讲就是怎么样熟悉国际规则,讲好中国故事,怎么样能够在外资进入中国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包括其他的相关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分享这方面的机会。 我就讲这么多,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7:49
刘晓春: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刘晓春: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图为上海新金融研究所常务理事、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上海新金融研究所常务理事、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在论坛上表示,在统一市场统一规则之下,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刘晓春:谢谢,各位下午好。刚才听了刘总和张所长的演讲,启发很大,我想我可能要换一个角度来谈,我也是代表个人,不代表机构,纯粹和大家做一个探讨。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在融资当中的比重,这个是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是两端,我们今天是把它当成一个业务来看,资管是直接融资的一个渠道,在直接融资市场,直接投资相对来说更多会体现为委托投资,资产管理业务是其中的重要一块,也就是说委托投资主要是通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这样的渠道来实现直接投资的。所以资产管理是否健康、有序、有效的发展,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基础前提,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牵涉到方方面面,风险也不小,就从我们国家现阶段来看,我觉得最关键是防止直接融资市场变成变相的间接融资市场这样一个风险,现在我们议论的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大的难题,刚才刘珺总也专门介绍了从2004年我们资产管理元年开始,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十多年我们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我们从最初有许多理财产品,到近几年理财产品虽然名称很多,但是基本上是同指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我们把直接融资工具变相的变成间接融资工具,或者我们基本上这段时间所做的资产管理业务也好,财富管理业务也好,又回到了10年20年前的银行规模理财的圈圈里了。 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银行无论从规模、机构、人才、信用,都占有绝对的优势,除了银行自身参与直接融资市场建设本身有强烈的意愿以外,更是由于投资人对于其他受委托机构的信任问题,造成投资人相对更愿意把银行作为受委托人,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现实,也会产生我前面讲的这个情况。由此又造成了其他市场参与者募资的困难,于是转向银行资产管理来融资,这样也就造成什么呢?投资人依然是将资金投向银行产品,社会融资的风险依然集中在银行体系内,同时各类机构因为成了纯粹的通道,投资管理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除了一些少数的专业的投资机构有很好的投资能力以外,大多数都是纯粹的通道,实际上自身没有任何资产管理的能力,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也是一个很大的现象。从宏观上来讲,也对国家,对经济的分析,也带来了一个难题,我们现在社会融资总额,其中到底多少是真正的直接融资,恐怕很难算出来,因为非银行的社会融资总额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资金依然是通过银行这个体系出去的,由于刚兑的问题,实际上我讲这是一个变相的间接融资,依然还是间接融资,所以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或者说这段时间出台的这些政策也是要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那么要改变这个状况,我想必须在统一市场统一规则之下,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实际上刚才刘珺总和张所长也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只能这么说,从我们银行来讲,你不能把自己当做是资产管理公司,也不能把自己当成基金公司,或者说信托公司,你还是银行。那么在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规则下,应该产品不能统一,所以我想我们在监管当中,这个方面可能是要注意的,就是产品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产品出台、执行的规则是一样的,这就是刚才刘珺总提到的信息披露问题,因为你信息披露清楚了,规则是清楚的,接下来就是投资者自己的选择问题。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市场上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业务,但是对各类参与者来讲,在遵循统一的规则进行活动的同时,不等于说你什么产品都可以参与,什么业务都可以参与,至少在风险偏好上来说,我刚才讲从我们银行来讲,可能我们要选择的相对要更加安全、保守一类的资产,或者说为客户为投资者提供保守的安全的理财产品。那么其他的一些参与者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特长,来选择他们擅长的领域,他们的风险偏好。比如说我们讲债券市场,可以有国债,有地方债,有银行债,有企业债,信用的级别上也可以有垃圾债,所以对每个参与者来讲自己的市场定位要定清楚。 但是前一段时间来讲,可能各个机构对这方面考虑不够,往往什么都想干,包括我们银行,都想混业经营,好像混业经营什么都可以干,但是我觉得即使是混业经营,银行依然在自己的业务上应该有自身的定位和选择。如果这个定位选择清楚了,我觉得打破刚兑也不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也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这个能不能做到,我想反过来讲也是可以做到的,大家都在讲投资者教育问题,如果说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讲,中国这20多年的发展,实际上投资者对怎么投资,投资有风险,我觉得是清楚的,但是投资者反过来会跟机构跟政策进行博弈,或者投资者他也会对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位,好比说我们在家里面做父母的对管理孩子可能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是你们的孩子什么事情找母亲,什么事情找父亲,他是有数的,作为我们客户来讲他心里也有数,到我银行来无论是存款还是买理财产品,他首先觉得你银行是相对安全的,是保险的,这个无论你怎么跟他教育,怎么跟他签合同,都是没有用的,即使在香港,2008年的迷你债,很多客户亏损了,照样游行,照样去闹,当然这个后面有一些政治势力搅和,这个说明什么?就是他也认为银行对风险的敏感度比其他机构高,所以他可能会闹到好的结果,银行相对来说实力强一点,但是如果是能力比较差,资本比较差的公司,他也不闹了,因为他得不到什么东西,所以从客户角度来讲,他实际上对机构也是有一定认识的。所以我们作为机构来讲,没有必要把自己看成是自己是万能的,而是要把自己的定位定好。客户选择上不存在对客户的分类问题,因为每个客户对自己的资产会分类,包括机构客户也会分类。所以反过来来讲作为我们机构自身的定位也是必须的,这个才能解决我们目前碰到的这些挑战,这是根本的问题。 所以我想正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面,我们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中,统一的规则下面,依然还是需要相应的分业管理或者分业监管,对进入统一的市场,不同的机构应该有不同的监管要求,不是说因为市场一样,大家公平竞争,公平是在规则上来讲,但是对不同的机构还是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对这一段时间监管机构出台的不同政策是非常有道理的。好比说对我们银行来讲,你资产管理业务总要在你整个资产负债表一定的比例之内,你不可能无限做大,否则的话你表内资产无法承担你的表外资产。 在资产管理业务当中,各种风险业务的比例,也是要有一些基本的规定,除了银行,或者说我们参与者自身要有规定以外,我想监管还是需要的,因为不同的金融机构它的特点不同,它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应该要有不同的监管要求。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面,我想就是说我们整体的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才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基础,从我们银行来讲就要调整我们的业务逻辑出发点,要改变现在是为了做资产或者为了给融资人融资而来找客户的问题,或者说做资产管理业务的问题,应该是反过来,是为投资人的理财需求,或者说他的财富管理需求,来找相应的资产。所以要把这个逻辑关系搞过来。 总而言之,因为刚才两位讲的很全面,我还是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把定位因清楚,这样才能形成不同的参与者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大家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方式,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所以也希望各位把你们的资产也分分清楚,想要安全的都放到我们银行,想要高收益的,投到我们刘珺总,投到我们陈总这边去,这样才能有真正的直接融资,而不是说都通过银行储蓄,这样我们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6:15
张承惠:限制保本理财会给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影响
张承惠:限制保本理财会给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影响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承惠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承惠在论坛上表示,资管新规未来一定要消除刚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保本理财有可能会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出现下降,进而对银行产生比较大的流动性冲击。受冲击最大的有可能是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城商行。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张承惠:刚才刘总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发言,而且我觉得他的发言立意非常高远,我讲的比较具体,我的题目“资管新政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他讲的是长期,我是侧重于短期。我觉得这次资管新政对银行业的挑战是最大的,而且从目前来看,挑战是远远大于机遇,这些挑战表现在至少三个分析,我总结的也不是很全面,CF40也做过专门的研究: 第一个挑战,我觉得我们要小心流动性风险的冲击。因为这次资管新规提出来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而且在兑付困难的时候也不能变化垫资兑付。这个发展趋势未来一定是要消除刚兑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保本理财有可能会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出现下降,进而对银行产生比较大的流动性冲击。我看到的2016年的年中万得数据,银行理财的保证收益率的占比是8.5%,保本浮动收益的占本是14.7%,去年7月份银行理财余额是28万亿,按照这个比例估算,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余额大概是3.75将近4万亿这么一个规模,4万亿的资产如果说全部取消保本保收益的话,有可能就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我觉得受冲击最大的有可能是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城商行,下面这张表也是万德数据库上的,银行业的理财资金占负债的比例,全行业是13%,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接近29%,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城商行是16.63%。这两大群体,特别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这几年发展理财、发展资管行业非常之快,所以对他们的冲击也可能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财大气粗,资本金雄厚,而且占比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说腾挪余地比较大,因此受到冲击可能会相对比较小。还有农村金融机构,本来就很少有理财业务,还有新设立的民营银行,也是由于种种的客观因素的限制,它很难开展理财业务,所以比重很小,因此受到的冲击反而会比较小。 第二个可能的冲击,或者说挑战,是会影响银行业的利润。最近这几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是在快速增长的,我们说资管的监管加强,短期之内可能会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产生比较大的冲击,下面这张图也是中间业务收入中不同的类型,中间有收入占比,红色这条线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它的比重也是最高的,最近这几年增长也是最快的,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受到的冲击也可能是最大的。下面这张图是上市银行的ROA和ROE,从上市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情况来看,应该说过了2013年的高点之后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所以在这样的对于银行业来说,随着利差的收缩,随着新入市数量不断增加,还有互联网金融,新崛起一些类金融服务的挑战,所以他们未来遇到的在盈利方面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第三个挑战就是对银行内部的管理体系调整的压力,这里我也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新规定了明确资管关系要分为公募和私募产品,同时要按照固定收益、权益类等等这些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而且提出了80%的比例要求,目前银行理财一般是按照普通零售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分类的,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可投资资产范围上面也和新规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要适应新规定,对银行来说内部管理的调整压力是比较大的。还有私募,200人的限制,绝大部分银行理财都超过200人,如果说按照新规进行调整的话,实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还有对公募产品投资,新规定进行了限制,究竟什么是风险低、流动性强的债券资产,这个标准不是特别清晰,也可能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会不会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还不清楚。这次新规对资管产品非标资产给予了限制,这个限制和银监会的8号文是存在冲突的,比如说我们说银登中心,还有债券交易所的融资计划,还有私募债等等,这些资产是不是属于非标资产是不清楚的,而且要解决非标清楚期限错配的问题,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大量非标资产是投入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于“一带一路”项目的,还有有些是地方的大型的基础设施。这样一些期限错配,如果把它全部转为标准产品的话,不仅对银行来说难度比较大,对实体经济可能也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 还有在管理方面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做到每只资管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等等,有一些要求,对银行管理运营也会带来比较大的问题。还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这次新规对资产的集中度也做出了规定,对于银行来说它没有办法获得其他投资机构的信息,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它没有办法去判断它是不是超过了相应的比例,等等,有很多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再举一个例子,对于杠杆比例的限制,现有契约如果说很多契约已经到期了,如果说由于杠杆比例的限制提前结束契约,这可能是有悖于契约精神的。 新规来说金融机构不能提供通道服务,对于银行来说目前没有放开对银行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银行资管产品的入市资格,如果取消通道业务的话会对银行这一类的资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外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中的管理人,这是天然嵌套的,所以怎么解决这两类产品,也还着问题。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市场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以及下一步业务开展的难度在加大,这次资管新规提出来刚兑认定标准,在债券市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市场配置比例较高,大约是50%的理财资产配置在债券市场,而50%里面又有80%到90%是配置在信用债市场,如果说限制保本理财,有可能会对债券市场,特别是信债市场的资金供给关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可能引发剧烈的市场波动和流动性风险。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私募机构的资管产品是不是处于新规的监管范畴呢目前也不明确,如果不纳入的话,对持牌金融机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纳入,2.2万家的机构意味着要给它发牌,成为金融机构,这个也是很纠结的一件事情。 还有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按照这个要求的话,如果说信托计划认购超过200人会作为公募产品进行管理,进行监管,投资范围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业务是没有办法开展的。 另外这次新规也强化了对资本金和准备金计提的要求,要求按照资管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进行风险准备金,这个有可能会出现重复计算,比如说信托公司已经提了大概五类的风险准备金,再提风险准备,对他们的压力比较大,而且可能会存在重复计算。新规对资管产品的净值化管理的要求,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一些困惑,有一些场外的固定收益类的资产本身是没有市场价格的,你要求它实行净值化管理难度比较大,还有一些流动性比较差的资管产品,它可能一笔交易就会对整个的产品估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这个时候市场价值不一定能代表公允价值。 还有新规规定资管产品持有人不得质押融资,这点对资管产品持有人来说,对金融机构来说,都还是有比较大的挑战性的,因为质押融资是资管产品获得流动性的重要方式,所以金融机构提出来期限错配的问题和质押融资的问题,如果这两点同时管住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你要么放开期限错配,要么放开质押融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渡期内,现在大概一年多的时间,由于资管产品规模非常庞大,一年多的时间对于银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难完成业务的转型,有关产品的切换,还有内部的电脑程序、模型,这些转换都比较困难。 那么机遇在哪里呢?这个我没有想好,这次资管新规对金融行业的机遇,我觉得首先一个机遇就是这次资管新政出台本就是为了净化资管市场,使我们资管市场进一步的简洁化、规范化,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会有利于公平竞争,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义的,我刚才说的挑战还是短期的挑战。 还有一点,逻辑上通过消除了层层嵌套,会不会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呢,从逻辑上说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从我们目前金融形势的现状来看,恐怕这点难以做到,因为现在银行缺资金,在缺资金的情况下,资金成本不太可能降下来,还有中国这么多年的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有一批相当成熟的投资者,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不存在了,他不一定会把他的钱重新存到银行吃比较低的存款利率,他可能会更加积极主动寻找其他的投资渠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特别是有一些基金,可能会有更多投资者寻找基金的工具,来谋求自己资产的保值增值。 还有一个机遇,未来专业的投资机构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因为我们资管新政之后,对于中介机构来说,风控能力的要求更强,而且要更加善于利用市场的波动帮助投资者理财。因此呢,在未来的中国资管中,我觉得专业化的分工会不断的深化,而且专业性的机构会出现的。 我就说这些,谢谢各位。[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6:06
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圆桌讨论文字实录(一)
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圆桌讨论文字实录(一)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 以下为嘉宾圆桌讨论环节文章实录: 张越: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我叫张越,是宜信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其实刚刚加入这家公司,去年5月份在这里参加这个会议,我的身份是波士顿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听各位领导讲话的非常非常有感触,谈到国际化,因为在我个人十年的工作经验中起初在德国,之后在中国,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化这个议题是有非常深的感触,我记得2011年的时候,我在工作中那个时候跟中国的商务部合作了一个中国企业国际化走出去的手册,当时很有这个感觉,国际化这些事情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商业走出去的时候专业实力、治理能力、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系。我们在国内是你是你,我是我,但是走到国际化我们共同的身份是中国,而且这个时候每个纬度上我们都可以放到放大镜底下看。我个人做这个职业选择的转换,从一个全球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到一家互联网金融的领军企业,其实当时很大一个自己的感觉,当年从国外回来到中国就是希望能多做一些事情,但是做事情是需要一个平台需要把手弄脏。所以就到行业里面来。 今天向跟大家分享专业性这个问题,我们当年很多企业走出去,风风雨雨,很重要的感觉就是专业性,刚才范主任说的非常认同,实际上我们对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议题具体的钻研、研究是将来我们走出去成败的一个基础性的事情,而这件事是远远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我举个非常非常小的例子,在我们宜信公司做一个简单的基金尽调的时候当时合作伙伴在美国,当时是纽约当地的我们的团队尽调到了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就是这个基金的实际操盘人若干年前受过监管处罚的,其实他的展业是有瑕疵的,虽然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操盘手、基金负责人。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当地团队有广泛的人脉和专业精神,我们是不可能在遥远的北京或者上海知道的,但是如果这点不知道,若干年基金推出的时候是一定会让投资人遭受困难的。这些事情做与不做,做到什么程度,是没有任何一个法律法规或者很明确的要求可以限制规定的,所以在这点上,其实对于整个行业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专业性要求,这是能力,也是态度,更是方法论。 所以今天在这个论坛上,大家都是各个行业的前辈和专家,我觉得探讨这个话题是非常有前瞻性和责任感的主动,在这点上作为一个技术顾问,现在在行业里担任高管,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不管是什么背景的机构,我们在各个纬度各个领域里面真的是需要携起手来汇集资源,把这个专业性问题提升到极致,而且这是一条无止境的路。 当时在咨询公司,我们在40几个国家其实去拓展业务,跟今天我们中国各个企业往外走,跟今天宜信走到各个国家去,这条路径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都经历过这些风风雨雨,所以在今天的话,这是一个观点,也是一个希望,非常希望这个会议是一个起点,是之后我们所有在行业智库层面,在企业展业方面,在各个方面,不管从底层设计还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一定一定一定大家要知道走出去的时候,对于专业性的要求是完全另外一个量级,而且它并不是一个可做可不做、做到什么地步都好的事情,它是关乎生死的,关乎我们自己企业和客户的生死的问题,这是我想分享的一点,谢谢。 王锋:我来自青岛金融办王锋,也是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委的,也是东道主,在这里也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们在工作实践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个算是“三难”的问题,作为青岛财富管理的实验区,它首先在目标上,就是在未来希望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财富管理中心,这就面临着对财富或者对资本的一个全球化的配置,希望能够在青岛这里做一些先行先试的改革,应该说在人民银行、外管局包括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可以进行QFLP,也就是境外有限合伙人,包括境内有限合伙人这么一些政策的试点。但是我们也感受到,这些试点在实际运行当中受到国家宏观的这些战略也好,政策也好,这种影响是比较大的。应该说一碰到我们外汇政策趋紧的时候,我们这些地方上的创新很难实质性的推开,这也是作为国家总体要求,我们是一个先行先试的工作,要服从国家的战略。 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碰到么一个“三难”问题,也向大家具体汇报一下:一个就是我们如果是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加强人民币资本项下的运用,这是必须的一个实现途径,也就是说全球各国、各种企业、人士来使用人民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这恐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体会到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进行人民币资产也好,整个的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好,这种资本项下逐步的来进行自由流动,确实这个也感受到在外汇管理上是有压抑的,也就是说影响到我们的汇率,影响到我们的外汇储备。 那么如果是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还希望人民币是一个坚挺的货币,汇率不要太低,在这个情况下又碰到了另一个难题,如果汇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咱们国家的出口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压抑,从企业这个角度还是希望汇率在某种情况下适度的降低,可能有利于出口,对于国内的产业发展是有帮助的,这就存在另一个难题,就是资本项下的运用逐步放开,和汇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这之间是两难的一个选择。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也感受到,我们是双向放开,我们希望国外的资本能够通过境外有限合伙人的方式进来,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我们也感受到,境外的基金管理者他们对中国的境内市场应该说是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者是不了解,感受到还是文化上也好,包括对企业的认识也好,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也好,对中国境内还是产生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者是疑问。所以说在设立境外有限合伙人这种方式上,我们现在设立了几单,但实际上都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境外成为这个基金管理人之后把基金管理人注册到青岛,变成一个境外有限合伙人的一种架构,但是实际上境外大的资本、基金管理人来中国境内设立基金管理机构还少之又少,也就是说进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说我们刚才听到殷行长说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际上我们也感受到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三难”问题怎么解决,一个是怎么人民币更好的走出去,再一个就是怎么保持和汇率之间的均衡平衡的互动,再一个就是我们怎么有序引导资本进来,我觉得这个恐怕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的一些战略上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说我们也感受到可能在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命题上,比如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对境外的一些其他主权货币来讲,他们可能是不是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是带来其他的某个或者某些主权货币的较少运用,或者减少运用,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样也造成一些在资本项下双向放开的这么一些彼此之间都会有一些戒备。 在这种情况下可不可以把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命题改成一个人民币市场化,或者是人民币有效运用这么一个命题,这样的话可能对这种资本的双向流动会带来一些促进。这是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的浅见,我们也是请各位大家来不吝赐教,对我们进行指导。 主持人:王锋提出来“三难”,提出来人民币不叫国际化,叫市场化,这都是非常开放的问题,关键是能不能立得住,我们请殷行长简要的回应一下。 殷勇:这个命题比较大,我觉得刚才王锋提的挺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看我们几个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实际上也都是相辅相成一致的,说到汇率的问题,我们汇率的改革方向就是建立于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揽子货币浮动汇率,所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机制不断完善,你刚才提到的汇率难,会逐步的消减。 关于资本账户,我们一直提的都是稳步推进资本账户的对外,这样一个进程过去几年也是不断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国际形势的变化,有时候流进的压力大,有时候流出的压力大,我  觉得都是正常的,正是这样一种流进流出的变化,才会使得我们市场的参与者有不同的预期进行相应的管理,我们金融管理制度体系才会进行顺应调整,才会更好的应对不同情况的发生。这样两个大的政策的目标,我觉得应该是非常清晰的,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推进以后,人民币的国际化就会有更加好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什么说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也是从我们这样一些方方面面的情况出发恩的综合考虑的一种选择。 刚才你提到的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法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提的很好,最开始我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我们说的是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不管我们怎么说,但是国际上基本上把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归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而且在其他货币在国际中的发展进程也叫做国际化的进程,所以不管我们叫它货币的市场化还是叫货币的国际使用,还是说叫国际化来说,其实它都有具体的政策含义。我想这一点最后我们也是顺应市场和国际社会这样一种共识,或者是惯例,或者是选择,我们实质的工作内容和它的含义是没有变化的。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刘世平:大家好,非常感谢崂山区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参加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上一次第一次参加了,这一次也参加了,首先有几点:第一点,提一个建议,我刚才听范主任介绍这个东西,他的演讲讲的非常好,但是他讲了几个数字,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他讲我们的投资有4000亿,余额2000亿,投资2000亿,但是单位都是美元,既然我们讲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是不是有可能逐渐的在美元的同时也把人民币加上,因为我们的汇率是波动的,因为我参加过很多国际组织,既然我们讲国际化,今后是不是用美元作为单位的同时,是不是也把人民币加上,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来讲的话,刚才殷行长和孙司长讲的那个非常好,有几点,尤其国别类型风险,还包括反主任,我同事是兴业银行的独立董事,也是泰州银行的独立董事,这个银行也多在过去一两年里面研究国际化的问题,兴业银行我们知道研究国际化问题很自然,但是泰州银行只有1400亿的规模,它在中小微企业做的非常好,所以它也提出来我们如何做国际化,但是对这样的银行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包括兴业也是一样,就是国别风险的问题,那么就是说我们金融四十人论坛能不能做这盲从的研究,这些国别的风险、汇率的风险,比如我们给国家开发银行去年做的融资空间,就是大型央企的融资空间的分析,第一个最大的就是铁路,铁路总局有7000多亿,这很大一部分资金用来干吗?也都是投向国外。那么汇率的风险和国别的风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个研究是作为金融四十人论坛很好的方向,同时也能帮助一些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我给大家说的像泰州银行只有1400亿规模银行,它也在谈国际化的问题,但是你要让它出很好的研究报告,显然是难度太大,这样的话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组织,或者一个机构,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第三个,我觉得刚才唐宁总谈到的关于母基金,我觉得他这个提的也非常好,这个是整个这么多年来,我以前在IBM工作,2002年回来,我现在是中国科学家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刚才提到母基金的问题,我们国家目前在金融科技方面,我们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我们跟国际上差别已经不大了,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我们只是说我们在应用方面做的还可以,但是我们的基础研究很差,我们的基础研究为什么很差呢?你去查大部分基金的时候,基金基本上都要三年,最长五年的时间,他要退出的。但是大家想一下,包括唐宁总刚才谈的,一般要十年,我认为十年还不一定够,但是这样的话你一个基金三年到五年推出的时候,试想怎么可能研发出来更加优秀的产品,所以这方面我觉得有些工作可以做做。 这里面呢有一点,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私募基金有2.2万家,现在所有基金的信息都要报送到证监会的基金业协会,洪磊会长,报送平台是我做的,所以我建议这方面有没有可能跟私募基金业协会做合作,看看他们2.2万家基金整个的投向和方向,跟长期的基金,刚才唐宁总说的母基金,能不能形成一个对接,我觉得这是一点。 还有金融四十学院,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们国家还急需这样一批高端的人才,金融四十人学院,这个非常好,我有说这些。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两个课题我们最近也都在着手做,刚才范主任的演讲稿应该就是四十人论坛课题的一部分内容,不过刚才没有讲的特别直白,否则的话接下来他的课题评审不太合适了,等于是先公布了一部分,洪磊会长也是刚刚参加了我们的一个课题,我们也在探讨基于基金业协会的需求我们开展哪些研究,包括您说的学院,学院是立足于青岛的,也希望一方面结合青岛的需求做一些贡献,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整个金融界的人才培养,还有教育界的创新做一些贡献。好,谢谢。 郭新忠:结合今天这两个议题简单游两点体会,做一个分享,第一我们现在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我想做一个呼吁,最近这几年资金引进来做的步子是比较大的,但是资金的走出去感觉这几年的步子比较小,作为一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一个很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让我们的客户充分分享到美国十年债券的牛市,所以这也是说明了我们资金走出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呼吁下一步有更多的举措。这是第一个想分享的。 第二个想分享的,今天的会议叫财富管理,我想说一下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这两个范畴是有区别的,以我个人的理解,财富管理是一个上游,它直接面对投资者,根据投资者的画像推荐一个完整的投资组合,资产管理行业更多是接受财富管理行业卖产品所获得的资金,在某一个策略和某一个资产领域来做好专业的资产管理,我觉得这两个行业模式有一个上下游的关系,我想说财富管理转型是资产管理转型的前提,下一步在财富管理这个行业从两个方面加强教育,一个是投资者教育,一个是从业者教育,投资者教育就是逐渐引领投资者树立一个资产配置、长期投资这样一个理念,而不是过去只是追求刚性兑付的产品,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从业者的教育同样很重要,我们做财富管理也好,资产管理也好,我们将来不管做什么样的产品应该是从投资者的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不是把机构的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不是医生不能把医院的利益放在最前面,而应该把病人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有这样一个从业的教育过程,就会减少现在很多短期的资产推荐,或者是让投资者做了过多频繁交易,这样的财富管理上游资金转型了,能够为资产管理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了,那资产管理行业才会有一个转型的基础。我分享这两点,谢谢。 以下为嘉宾圆桌讨论环节文章实录: 蔡涛:刚才听到几位领导发言,也有点体会,刚才刘珺总提到的“度”,我个人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讲,结合这次的资产新规,我觉得也是这个“度”非常重要,这个“度”的把握无论对监管者,对政策的制定者还是对从业者来讲,其实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也是非常难的课题。 一个是这个“度”的把握,刚才讲到做正确的事情还是正确的做事,其实都是“度”,在这次资管新规的讨论过程中,大家感觉我们对一些本身中性这个词可能会带有一些负面看法,比如说非标、、通道、资金池、期限错配,不是说它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果从一个不正确的前提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的作用,实际上在这里面也是一个“度”的把握,你究竟什么样的非标融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什么样的通道,什么样的嵌套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什么样的资金池,应该也是一个“度”的把握。我刚才听到第一个题目就是所有这些在资管新规的讨论当中,无论是非标还是通道还是资金池,还是期限错配,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把它控制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而不是简单的说能做还是不能做。 第二个“度”的把握,其实现在讲的监管是统一监管,我个人认为统一应该是相对的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融资者的需求、投资者的需求都是多元化的,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绝对的统一,比如要求银行理财按照公募基金的做法去做,其实它可能没有兼顾到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求的差异化,也没有考虑到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的管控,在产品的设计,在渠道的管理等等这方面的差异,所以我们也是建议在资产新规,特别是后续细则出台的时候,可能也是这个“度”的把握,就是怎么把握好统一监管和保持差异化的度。这是第二个“度”。 第三个“度”,我们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是要防止的,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周末越来越充实,特别是从业者这种会议也很多,另外每个周末都有新的文件,新的要求,这两天我们一边参加这个会议一边在关注着银监会发了4号文,4号文应该说也是强监管非常强的一个信号,我感觉政策很多,从资产新规开始到流动性管理的办法,到委托贷款的管理等等,包括现在的4号文,以及2018年开始要实施的增值税的办法,等等,监管政策是一道接一道,我们感觉每一项政策的肯定本身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真的叠加在一起,这个“度”的把握其实非常重要了,会不会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这个政策出来之后和监管者的初衷是不是能够一致,我们监管者的初衷就是前面提到的三个初衷,要防范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我们感觉这些政策,我们从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确确实实能够达到。 我举个例子,降低融资成本,我们感觉这些政策的叠加,可能就不一定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所以我们感觉这个其实政策的整体评估也是一个“度”的把握,所以从这么三个方面,我们也是建议政策的制定者在出台的过程当中能够考虑这几个方面“度”的把握。 另外我们也希望这个政策能够尽快的落地,能够降低不确定性,在这段时间我们是很痛苦的,这个方向也不太明确,虽然说已经出来了,但是因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觉得没有方向感,另一方面产品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这可能跟资产新规一直没有落地是相关的。 主持人:感谢蔡总。关于这次资产新规,我们应该觉得幸运,最近我们四十人论坛在天津、北京、上海,我们内部已经搞了三次研讨会,这是第四次,为什么觉得幸运呢?因为资产新规,包括细则落地的过程是整个大讨论的过程,我知道监管部门也都吸收了我们的一些建议,所以会觉得每一步都有收获,所以比较大。但是呢,对比比如有些行业,什么现金贷、网络小贷,那就没商量,直接就出来了,所以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审慎的。 下一位是金总。 金树良:大家下午好,刚才各位专家也是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做了很多探讨,我从一个务虚的角度谈谈我的认识,我们从资管新规的背景来谈一点看法,是不是能够对于我们无论做好资管新规,还是更重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我们各个金融机构的业务转型发展,配合国家金融战略做挑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刚才刘珺总在发言的时候提到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的,金融是国家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知道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的一项任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比较大的角度。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看,在郭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银监会去年做了很多防范风险的问题,上半年提出了四不当,在12月份提出了资产新规,昨天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从8个方面,22个要点提出来一个不当的治理。我觉得这些事情看似好像关系不太大一些重要的点,其实他们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刚才张所长说资产新规对行业冲击的时候,说对银行业冲击最大,我想我理解可能主要是基于银行业资管业务的主体、主要载体,从内容、资产规模角度是这样,但是我想说我个人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资产新规和对银行合作比较密切的信托公司,乃至于基金公司冲击会更大,因为银行业有很多的业务类型,而很多基金、券商子公司,乃至于资管通道比较多的信托公司,在资管新规下,尤其在昨天晚上发布的不当治理的22项要求下,很多金融机构面临生死,不是过的好和坏的问题,是面临生死的问题。 所以从那么多因素理解,我们说资管新规可能要解决金融风险问题,而这其中就是要降杠杆,其中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推动金融往实体经济方向转,乃至于在这个基础上要实现金融回归本源,我们应该看到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的创新,是中国这十几年来GDP飞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微观动力。但是我刚才说了,立足于国家对金融的定位来说,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的政府意识到了金融发展到今天的一些做法,它不仅仅是乱象,它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乃至于进一步上升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再往上提升高度就是影响到了中国梦前提下的发展第一要务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想我们对资管新规的理解,我们首先可能需要立足于资管新规的具体要求,做一些规范的调整,来做好我们资管的业务,但我觉得我们需要更重要的,我们是要深度的宏观思考,那就是在金融定位和金融的服务实体经济回归本源的背景下,无论是银行还是我们信托,还是其他金融机构,我们需要从转型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从我们信托公司,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提出来,要加大主动管理业务,主动管理业务其实有两大类,一类是非标,另外一类是贷款业务,我个人判断在资管新规下主动管理的非标业务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反过来说我信托公司为未来发展的主营业务必须往主动管理的标准化业务方向发展。可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多难的事!市场上像陈总那样有实力、专业能力强、口碑好的主动管理的投资机构有多少,刚才说了2万多家私募资产管理机构,有多少能够适应转型下的主动管理,更何况这个市场的主角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我想说的是,在围绕着资管,我们一方面是要加强信托和银行之间,围绕着资管业务调整下的规范经营的探讨和合作,我们更需要在一个宏观的战略的条件下,探讨我们金融机构在新的战略转型下的转型。 简单总结一下,要立足于资管业务谈资管新规,更要离开资管业务谈我们以银行为主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战略发展,推动金融回归本源,更好的支持中国梦的实现。谢谢大家。 白一凡:关于估值和非标的问题,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我觉得估值这个事情,其实可能在新规里面更多涉及的是净值化的改造,这个净值化的改造,刚才的嘉宾提到净值和市值是不一样的,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但是从标准化的东西来讲,这个关系到公允估值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个公允估值按照银行的准则确定的东西去实现,,对于银行理财改造的话,大资管提出了要净值化,但是一旦都按照中债估值定义为公允估值的话,可能会引起一些恶性循环,这个也是当时我们希望监管能去采纳的。再有一个从风险指标来看,我希望有两个风险指标,第一个估值偏离度,公允估值现在是102,我的估值值105,这种情况是最难受的情况,也就是眼下正在发生的这种情况。再一个就是合适缺口,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封闭式产品或者定开产品不太属于组合管理的范畴,它是属于资产负债管理,这中间有一个合适的缺口,这个是需要的,这个合适的缺口只要存在,只要市场没有这种巨大的变化,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讲还是可以打平的。 再有从非标的角度,刚才的嘉宾主要是从非标的定性考虑,我更多从非标的功能角度考虑,实际上大家定义非标,也就是说最近广受诟病的融资性非标,直接的非标来看,我觉得它其实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或者说合理性,因为我觉得是所有企业都可能适应这种东西,举个例子,比如说它现在企业的负债率相对比较高,它再去通过债券融资的可能性非常小,它做后续的融资也好,资本运作也好,首先需要把资产负债率降下来,这些可能是非标能够做的东西,非标本身是一个量身订作的东西,它可能有不同的交易结构的设计,这种交易结构的设计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最终也是在服务实体经济。 举个例子,比如我是个大胖子,我本来是定制衣服的,你非要现在让我买成衣,最后我穿上不好看,实际上对大家谁都没有好处,所以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银监会也好,交易所也好,基金业协会也好,都在考虑非标的具体范围和口径,我觉得这个东西也可以适当有一些松动,因为其实非标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渠道的防火墙领域,实际上如果你把这两个领域掐死,我觉得其实非标存在应该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谢谢大家。 刘世平:我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刚才汤总提到,钱包网和e租宝500亿的问题,它也属于理财,它到底是因为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我国前几年的金融问题是从哪儿爆发的?温州,但是这温州在这两个问题是没有,怎么样从政府的角度加强监管,怎么要求这些企业,为什么呢?温州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方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架构,他们开出了很多这样的罚单,包括担保行、典当公司、小贷公司,我觉得信息披露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另外前几天我去河南,河南有一家公司是做农业大数据的,叫做农信托,它给我讲河南这个地方,其实我今天没有听到这一点,农民也有理财的需要,农民属于被骗子割了好几岔了,我觉得这也是国家的政策应该去做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大家提到一个,刚才有一位提到我们信息披露要完整,另外还有提到最差的情况,这个可以借鉴银监会要求我们所有的银行经常要做一大批测试,实际上就是说在各种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可以给这些机构做一些建议。 还有一块就是说关于基金这块,我再介绍一下,200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公募基金,洪磊说他晚上睡不着觉,因为他监管的所有这些基金,当信息来的时候往往是两到三周之后,这些基金到底做的怎么样?我不知道,所以他提出了如何对这些公募基金进行一个有效的信息披露和监管,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到了私募基金,做了会长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全国两万多家私募基金进行报备问题。 早上还有一位老师讲了,理性和工具性,除了理性思维以后,另外怎么把工具性的落到实处,这里面牵扯到一个统一标准。 还有,刚才我们提了很多理财的问题,无非就是回到的CIM原点,把适当的产品送到合适的人手上,其实好多东西可以借鉴。谢谢。 赵众:刚才说到基金备案,我刚好想到一个,现在基金备案主要变成了管,我觉得基金业协会应该是基金的服务机构,我们是宏观基金,宏观基金做的时候感觉做风控的手段,对股票期货这些东西现在有很多限制,就是因为股灾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你也要看到不同的基金类型有的时候不是说做这个肯定有什么问题,你既然让我们备案,我们过来备案了,你知道了我们的类型,你只要在原来监控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可以考虑留一个适当的口子。现在监管,大家都强调管,包括什么穿透,包括服务实体,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整个行业的发展到最后不是靠管,一方面要把规范控制起来,第二方面应该给那些规范运作的一些机会,否则的话我们感觉到资管行业发展那么多年,实际上人才很少,做的很好的其实很少,这一方面可能跟年份不多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跟整个大环境有关,因为现在整个这一块的话,你要有很多想法,你并不能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实现,这一块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做的话就是说现在可能因为大环境需要管,但是我觉得作为我们这些资本市场的“一行三会”的领导在管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个放的问题,这个放不是放开,你现在越来越明晰了,越来越有制度了,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你要让更多有想法的,它能实现合规的东西要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整个行业才能发展。 因为你不管怎么说,你说作为我们资管行业为实体服务,这个只不过是一个手段,但是最后的我们作为资管行业,主要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价值不是空的价值,我们一定要通过大家一定的技术,一定的市场,推动市场发展,其实也是让本身行业能够有不断更好的收益。像去年那样,虽然说A股市场大家看起来指数好,但是其实这个行业内很惨,这个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如果这个市场一直这样下去,对这个行业不但是一个打压,而且更多是在这个行业最后就是说一个体系没有形成,然后你只是考虑管,到最后的话,你肯定人才培养不起来,或者人才大量的流失,这个我觉得可能也是一个非常可能的结果,也是一个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我刚好听到刘老师说起备案的事情,我觉得无论怎么样,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一刀切,可能需要好好的分类管理;第二个就是说政策持续性、延续性也要有一些,不能今天这个是合理的,明天就说是违法的,要给大家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向,大家都愿意守法,但是你要告诉我这个守法的界限,只要在这个界限里面做够没有问题,大家不用担心我们会碰到什么监管上的处罚什么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整个资管新的趋势非常多,我们一起在摸索当中,大家一起努力。我就说这些。[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4:20
唐宁:投资母基金是中国财富管理业的新趋势
唐宁:投资母基金是中国财富管理业的新趋势

  图为宜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唐宁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 宜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唐宁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新趋势》报告。 唐宁表示,中国高净值、超高净值投资者,他们是传统经济的赢家。但是今天他们极度焦虑,一方面他们的企业何去何从,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自己的财富如何能够战胜通胀,如何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成为持续的财富赢家,非常非常的困惑。母基金的投资方式可以帮助这些人,通过风险分散帮助个人投资者,传统经济创造的巨大财富。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唐宁: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会做一个汇报发言。我是一位企业家,一位实践者,所以会从实践的角度上分享我们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和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些观察,有一些趋势、未来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一个就是新时代的新经济需要不一样的钱,“十九大”讲我们未来的增长会是更高质量的,会是更可持续的,我们未来的企业会更加科技驱动,会更加创新驱动。那么15年前我是一位天使投资人,一位从事创投,帮助早期企业成长的投资者,那个时候早期企业家问我,你能给我钱吗?我有好想法,但是缺钱。我为这些好想法所吸引,我为他们的激情所感动,所以我投了他们。刚刚把钱给他们之后,他们就说,其实你知道吗?我们还缺好多别的东西,我们还缺人,您能帮我们建团队吗?我们还缺客户,能帮我们打单吗?我们还缺合作伙伴,我们的商业模式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亲身经历了把钱投入,把身心注入,把手弄脏这样一个过程,所有当年我投资的企业都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之后有可能上市了,有可能被上市公司收购了,不会再短。 所以今天我们讲消费手机,我们讲大数据、云计算,我们讲健康医疗,我们讲教育培训,这些新经济的引擎行业,他们的创新创业企业需要十年以上的发展,他们需要十年的钱去支持他们成长。这样的钱其实在我们的金融体系之中还是非常稀缺的,如果仅仅是一两年的投资期限,如果是固定收益的投资方式,如果还要有相应的抵押担保,需要各种政府的刚性兑付承诺,这样的资金与双创的要求,与新时代企业的要求,是不匹配的。所以这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之中看到新时期、新经济对于金融的一个重要的需求。 第二点,我想给大家汇报分享的就是在财富管理领域我们看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我们的客户,我们宜信财富,我们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是中国高净值、超高净值投资者,他们是传统经济的赢家。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例如在青岛有几万名他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从事外贸,从事制造业等等。但是今天他们极度焦虑,一方面他们的企业何去何从,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自己的财富如何能够战胜通胀,如何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成为持续的财富赢家,非常非常的困惑。 那么怎么办呢?有一种模式,有一种母基金的投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的财富管理的客户、传统经济的赢家,把他们的资金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市场化运营的母基金,投入到顶级的创投机构之中,创投机构再去投资那些双创企业、健康医疗、大健康、云计算、消费升级,这样的一种方式要远比我们的理财者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单一项目、单一基金之中风险低的多,因为十年以上的投资极高风险,团队的风险、策略的风险、基金管理人的风险。过去一两年,有大量的风险事件发生,说明我们的理财者,我们的财富管理、个人、非专业投资人把自己的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基金、单一项目、单一企业之中有多么的不靠谱,多么的高风险。 所以我这儿有一页向大家展示一下母基金的运营方式,大家看在左边,我们的理财者,传统经济的赢家,通常都是企业家、企业主,在我们青岛有一半以上的高净值人士都是从事传统经济,并且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右边就是各种新经济的双创企业的需求,有科技的需求,健康医疗、消费升级、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等等等,这些今天还是小微,15年后20年后成为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等等这样的企业,他们需要10年15年有耐心的钱、长期的钱、有价值的钱,而不是一两年的钱,固定收益的钱,而是权益类投资,同时能够帮助他增值的钱。那么谁在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呢?就是这些顶级的创投,人民币创投,但是这些人民币创投的钱从哪儿来呢?可以来自于机构,那么这样的机构一定一定也要有耐心,也要长线,不可能刚一两年就要回报,固定回报、抵押担保,这些企业是没有抵押担保的。所以用母基金的方式,我们做到位的、全方位的投资者教育,告诉我们的传统经济的赢家,您打造您的企业需要10年20年30年,那么新的下一代的创业者在新经济之中打造他们的企业也需要10年20年。所以您要长期支持他们,理财者、个人、非专业投资人把钱投入到母基金之中,母基金风险分散的把钱投入到五到十家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顶级创头基金之中,有的擅长投这个行业,有的擅长投那个行业,有的擅长投A轮早期,有的擅长投B轮成长期,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配置。 我们在实践之中,大比例给白马,例如说像IDG资本等等这样的有20年历史的优秀的创投机构,还有一部分配置到黑马,就是在过去几年做的非常出色的、更加年轻一代的创投机构,他们的冲劲更足,但是明显风险会更高。所以通过这样的风险分散能够帮助我们个人投资者,我们传统经济创造的巨大财富,可以来支持我们缺长期的钱、耐心钱的新经济。在实战过程之中,这样的一个现象已经在中国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市场发生着。 当然,大家说有很多的政府的引导基金似乎也在从事类似这样的事情,的确政府引导基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是从不同的视角,比如某一个地区的政府引导基金通常会有很多支持本地的这样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非常合理,对本地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但是从一个个人投资者的角度上,它诉求的会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更加均衡的、更加合理的配置,那么市场化母基金就能够更好的满足这样的一个需求。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有这样一种母基金的方式,可以把新旧经济的资源、需求得到有效的匹配。 那么一会儿呢,我们是怎么做母基金投资的,特别是如何利用金融科技的方式去做,在休息的时候会有一个小短片,大家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我们把三万个投资基金,有两万个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他们一共投了几百万家企业,这些数据这些信息可以集合起来,一秒钟处理1000万条数据项,可以把一个投资基金的60多个纬度有机的能够生成科学的投资建议,到底现在这些投资机构在投哪些新的趋势,哪些新的经济方向,他们之中有很多都说领头了某家知名企业,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个基金是领头者,其他的都是不准确的说法,如何能够识别这些风险,我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对数据加以搜集,加以分析,加以整理,做出帮助我们的老司机、老师傅进行判断的这样的一个努力。所以一会儿会有我们如何在金融科技方面做母基金投资的分享。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4:00
殷勇:金融市场存在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需求
殷勇:金融市场存在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论坛上表示,从贸易、投资、国际地缘的变化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 他表示,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中已经占有了很重要的份额。但是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殷勇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从一年、两年的发展变化来评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成败。同时,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没有必要以替代其他货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为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服务好中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和其他涉外经济活动。 最后殷勇谈到,通过审时度势,及时破除影响人民币便利使用的一些制度障碍;二、积极拓展,不断搭建人民币便利使用的基础设施;三是注重引领,带动人民币更广泛的使用等一系列的引领措施,人民币一定会在中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殷勇:谢谢海明,尊敬的刘市长、江书记,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按照这次大会的主题,我谈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结合以上要求,谈一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我谈三点体会。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远低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所占的体量比重。中国GDP目前占全球GDP大约在15%以上,我们的进出口总额也占全球进出口总额大约11%以上,我们的净国际投资头寸在全球也超过了11%。所以说,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中已经占有了很重要的份额。 但是,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例如,在国际清算总量当中,人民币使用量大概只有1.8%左右;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按可比口径调整后,人民币大约在2%左右;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也才刚刚超过1%。可以说,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的使用程度和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相比的确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市场存在着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人民币在中国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只有1/4左右。 实际上,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会带来很多便利,最明显的就是可以降低通过第三方货币进行转换的汇率成本,同时也相应减少汇率风险,也能够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的融资依赖。例如,在次贷危机时,由于美国爆发了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全球美元流动性紧缩,资金大量流出新兴市场,给新兴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国际贸易正常开展带来很大冲击,目前全球贸易的增长水平还低于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从进一步减少汇率风险、汇兑成本和提高融资可靠性的角度来说,市场都有继续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需求。 从全球投资组合、优化全球投资配置的角度来看,市场对人民币资产也有巨大需求。我们知道,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在全球排第二,中国的很多金融市场目前也在全球排名非常靠前,比如股市大概排全球第二,债市也在全球第三,创新创业投资也处在世界前列。这些巨大的金融市场和巨大的经济体量,使得人民币计价的一些金融投资与其他币种计价的金融投资之间,有着独特的相关关系。把人民币加入全球投资组合以后,肯定会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2017年7月3号,我国开通了债券通,这是在我国已经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础上,引入的一个新通道。至去年11月末,我们已有212家机构通过这一机制入市,目前债券的托管余额已经接近800亿元。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市场确实存在对人民币使用的巨大需求。 此外我们也看到,由于国际地缘关系的一些变化,尤其是一些国家滥用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片面谋取单边利益,利用国内法搞长臂管辖,例如实行单边的国际金融制裁等等,这些做法也促使不少国家和地区把眼光投向了更负责任的货币,人民币也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选择。 总体来说,从贸易、投资、国际地缘的变化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 我们看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涉及到64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口占全球的43%左右,有很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前景。在这个区域中,人民币的实际收付金额占中国和这些区域贸易总量的比例目前只有14%,低于总体25%的水平。尤其是其中55个国家,人民币的使用占比还在5%以下,继续发展空间非常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同时对中国也有大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需求,如果我们能够扩大人民币的使用,人民币就可以通过资本输出的形式输出,反过来又可以用于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形成一种回流的机制,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安排。 综合前面我们谈到的中国经济地位与人民币目前使用状况的差异,考虑到市场对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的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长期战略。 我们知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的主要货币,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的GNP大约在1872年时就超过了英国,但直到1954年时,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才超过英镑,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些学者也把这一年看作是美元正式取代英镑、走向国际主导货币的标志性年份。此后,美元地位仍然还在经历一个上升的趋势,直到7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出现了高通胀,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随着德国马克、日元在国际使用中的逐步上升,美元才达到了顶峰并在那之后出现了下滑。所以说,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虽然与其在国际经济、贸易、投资中的占比有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不是线性的,也并非瞬时的,而往往是非线性和滞后的。新兴大国往往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地位提高以后,才会实现货币的国际化。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从一年、两年的发展变化来评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成败。 同时,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没有必要以替代其他货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为目标。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到,历史上也有存在两种或者以上的主要货币共同存在、共同发挥主导作用的时期。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但欧元也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日元、英镑、人民币等一些主要货币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货币国际化也不是大国的专利,历史上包括澳大利亚、韩国、南非等国家,也都尝试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用途之内实现本国货币国际化。 展望未来,我认为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演进,出现几种主要货币共同存在、共同发挥主导作用的局面是有可能的。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主要是便利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和其他涉外经济活动当中发挥作用,我们不应该以人民币的排名作为国际化的目标。 事实上,过去几年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到去年11月末的时候,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是1.75%,而五年前这一占有率只有0.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国际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调查,截至去年9月末,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大概是1.12%,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把人民币纳入到他们的外汇储备篮子中,而五年前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也开始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至2017年末,已经有超过25万家企业和245家银行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的业务,和中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195个。 综上,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服务好中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和其他涉外经济活动。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几年的确已经取得了较好进展。 第三,我想谈一下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有三大主要职能,即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不同的参与主体,如企业、居民、政府、金融机构等,对这三大职能的使用和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总的来看,使用一种货币节约的成本越多(这一成本也包括便利性的程度),这种货币就越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围绕这一点,我国从三个维度开展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工作: 首先是审时度势,及时破除影响人民币便利使用的一些制度障碍。如今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明确了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贸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明确了银行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为个人办理包括雇员报酬、社会福利、赡家款等其他经常项目的人民币跨境汇入、汇出业务。我想,沿着从过去事实上的外币优先、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再到进一步发挥本币作用的思路,人民币的使用会越来越便利。 第二是积极拓展,不断搭建人民币便利使用的基础设施。我国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在海外的网络化布局,拓展人民币境外清算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使用,以及电子支付等支付渠道的建设;健全与相关国家的货币互换、现钞跨境调用等制度性安排,推进人民币与更多国家货币之间直接挂牌交易;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准入,建立了债券通,完善了股票连通机制,构建了大宗商品人民币交易平台;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推动了更多的国家接纳和使用人民币。 第三是注重引领,带动人民币更广泛的使用。在去年的“一带一路”峰会上,中国宣布为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支持,中国向丝路基金新增人民币1000亿元,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目前,这两项以人民币作为资金的出资安排进展顺利。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了特别提款权篮子,这一里程碑事件极大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认可度。通过这一系列的引领措施,人民币一定会在中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2:51
范文仲:"一带一路"要重视投资规模和有效控制风险
范文仲:

  图为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在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不能光看投融资规模统计数据的高低,还要看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范文仲:我想先跟大家介绍一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些进展情况,再跟各位来分析一下自己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个人思考。 刚才也听了前面几位领导的这些发言,都非常受启发,我想首先在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方面,银监会也做了一些工作,今年银监会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金融开放的要求,银行业对外开放迈出了新步伐,有些措施已经对外宣布,可能大家也已经听到了。例如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机构的持股比例大幅放宽,实施内外一致的规则,下一步还将放宽外国银行商业存在形式的选择范围,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多样化发展,扩大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空间、提高金融体系活力,优化监管规则,引导外资银行发挥经营优势,提升竞争力。 除此以外,一些其他的银行业对外开放规则也在研讨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相信一个更加透明、更加规范、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才会更加稳定。 第二个方面,在关于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的进展方面,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变化,主要体现在银行的机构布局迅速拓展,融资的规模大幅上升,监管合作不断加强,首先从机构布局来看,我们最近更新了一下数据,截止到去年底,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68家一级机构,这其中包括18家子行,40家分行和10家代表处,其中25家一级机构是在2014年以后设立的,从机构类型上看,5家大型银行依然是中资银行海外布局的主力军,开发银行、进出口行则通过工作组的形式开展项目融资,据初步统计,在过去三年里,在融资规模方面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近2700个,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金及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相关贷款余额约2000亿美元,是非常大的规模。在监管合作方面,截止到2017年末,银监会与32个“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监管合作备忘录,仅去年一年我们就与波兰、泰国等签署了备忘录,为银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欣喜的方面。 第三个方面关于“一带一路”我们如何做的更加完善,有一些个人的思考,今天与大家交流,有几个方面的感受:第一个方面的感受,“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它是中国担当世界责任的必然选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它既是我们中国发展需要,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更加开放、更加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要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真正走出来,实现强劲的复苏,国际贸易就需要有一个更大的交易市场,投资收益的增长就需要在全球的更大范围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需要在全球的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产业链中能够寻找到更多的机会,这些其实都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建设跨国,甚至跨大洲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要打破现在我们看在不断的反复,甚至有所加强的贸易壁垒中,要把国际的这些资金更多的分配给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国际工程,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工程实现之后有非常大的正面外部性,但是要启动这样一个工程非常困难,它需要一个强大的发动机,一个牵头者,这个牵头者必须是一个经济强国,它还需要是一个贸易大国,还必须要在基建方面是一个强国,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有担当国际领导责任这样一个坚强的意愿。 所以这些要求如果同时满足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很多国家都有关于国际合作方面的发展计划,有欧亚的合作计划,有东南亚的,但是这些计划都不具备实现这样大规模的影响全球贸易、资金、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的这样一个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些计划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计划,而中国我们认为几乎是唯一现在满足这样一个发动机或者牵头者条件的国家。而且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向世人表明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意愿。 所以从这些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一带一路”不是我们自己发展的唯一需要,而是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一个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现在与“一带一路”的合作不仅仅是建一条公路、大桥,更重要的是分享发展经验,其实在过去40年中国的发展经验有非常多可圈可点的,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多新的经验,比如基础设施先行,比如设立经济特区,先试点再拓宽,摸着石头过河,比如我们国家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政党、政府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在国际上需要走很多的弯路,需要很多的磨炼才能获得的经验,所以这些方面我们要与其他国家共享。 第二点,关于“一带一路”的感受,就是金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血脉,我们要多维度更加全面审慎的来衡量我们金融服务的效果,金融服务“一带一路”不能光看投融资规模统计数据的高低,还要看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还有项目投资都需要金融,金融的目标不是私立的,它是通过促进贸易发展,提供给社会、民众更多的商品选择,来提高每一个个体的福利。同时通过投资,分配经济资源,未来能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提升整个经济体系内社会福利水平,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国际资源的分配效率,这就是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一个根本性目标。 但是“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不是搞慈善,我们不是坐在直升飞机上洒钱,衡量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成果不能光统计金融机构投出去了多少钱,提供了多少融资,还要看这些项目的实际社会效益和潜在风险,目前如何做好这个风险管理是个大挑战,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例如金融机构、银行业机构贷前可行性研究一定要扎实细腻,贷后更要注意持续管理,和国内的业务相比有些不同点,“一带一路”的投资要更注重国别风险、合规风险、汇率风险。 此外金融机构一定要培养懂当地语言的国别管理人才,有些我们的分支机构连当地的报纸都看不懂,还要建长期的项目,搞中小企业融资,这些出风险是迟早的事。随着中资银行走出去的趋势势头加快,风险的事件也必然的上升,其中机构要注意与当地政府、监管、企业、社会组织的关系,不能总在华人圈还有中资企业圈子里转,我们的金融家也要是外交家,这样才能提前预知风险,化解风险事件也有更多的资源和途径。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拓展业务,金融服务不能是蜻蜓点水,不能赚钱就走,还要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艰苦奋斗,要走群众路线,要做长期扎根的打算,要服务当地的社会发展。 那么项目已统计收益、回报,但是在“一带一路”一些不发达国家,尤其不能光讲经济效益,要发挥社会责任,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不能犯那些光追求GDP,光追求财税收入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金融机构盈利一定比例应该拿出来要做公益活动,要反馈当地社会,共同发展。 第三点感受是“一带一路”建设里面,我们的中资机构不能光唱独角戏,一定要搭平台,拉队伍,要带动其他国家的队伍一起唱。目前在“一带一路”的融资统计中,我们主要统计中资机构的融资机构,其实还应该统计每一个项目带入了多少当地的资金和国际资本共同投入,我们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应该尽量尝试以国际银行贷款的模式进行,来吸引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和外资银行一起参与,我们现在发起“一带一路”债券,也要尽量吸引除中资机构之外的国际投资者,如果咱们的一些项目都有中资机构包揽,风险很大,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些在香港有些市场发债尤其要注意,不能买来买去还是我们中资金融机构自己在那儿买,要发动国际的金融力量一起参与,我们中资的机构要学会小资金来撬动大项目,这样有助于扩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在一些风险时刻、危机时刻,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分担风险。 此外我们还要多打造国际合作机制平台,在这些机构中中国力争要发挥带头作用,刚才晓霞司长提到了我们有亚投行,还有丝路基金,还有金砖国家银行,我们去年还有一个组织叫亚洲合作协会,这个组织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有新兴市场经济体主导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金融组织,它是市场化的国际金融组织,同时它是明确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的国际组织,这个和其他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有非常大的区别。此外它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行业、金融协会和大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组织,我们希望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点感受,我们现在觉得“一带一路”要做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统计还有国别研究是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后期的建设往往事倍功半,国别的研究一定要专,一定要细,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坦率说有些过于宽泛,大多很多都是浮于表面,我们到处都是“一带一路”的研究中心,但是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一些报告信息量还是有限。其实国内的科研机构应该设立国别、有行业、更针对性的区域研究中心,不一定每一个都着眼于大局,我们住在那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外使领馆也可以定期发布一些系统性的国别研究报告,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提供一些基础材料,大幅减少前期尽调成本,减少在后期投资的成本。 此外“一带一路”的经济金融投机体系也要更加全面、准确、及时,还要提高一致性。现在很多机构的统计口径不一,报表是各种各样,没有细分领域,所以现在很难对“一带一路”业务发展有一个整体性的现状,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宏观审慎的管理,所以一个好的管理一定要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和全面统计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动完善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的统一体系,我们希望能够夯实金融服务的基础。 第五点感受,金融服务“一带一路”不光是推进经济发展,刚才几位领导在谈话中都讲到了,我们也还是要促进人文和社会交流。新世纪,新时代的中国,要有广阔的胸襟,创造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不仅要打造开放型的经济体,我们更要成为一个开放型的国家,我们之所以提出“一带一路”,是因为我们在历史上有一条辉煌的丝绸之路,但是如果你看看历史就知道,古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它也是一条文化交流创新之路,汉唐时代我们的丝绸、瓷器西去,西域的宗教、香料、食品东来,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在那个时代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可能大家都很多去过敦煌的莫高窟,我去敦煌的时候非常受震撼,我们的敦煌它是一个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交汇点,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见证,是当年开放最主要的前沿。还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我们都说长安是一个中国的政治中心,长安当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在长安有一个西市,西市就有很多国际金融机构,我们在唐朝就创新了飞钱,世界上最早的官方汇兑体系,我们确定了贸易规则,在西域现在的考古学发现,很多的契约都是由汉文来写成,然后再翻译成其他国家的文字,我们在当初就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现在很多历史都已经忘掉了。 那么历史上日本的遣唐史,在唐54年,他跟诗人李白、王维都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希望回到日本去,渡海,被风吹到了越南,李白写了一说非常有名的诗悼念他,包括后来马可波罗游记,虽然现在没有强烈的记载能够印证这段历史,但是同时期波斯人在朝廷任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十九大”之后,为落实党中央的决定,中国要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觉得应该在经济上开放创新,在文化上包容进取,在人才上海纳百川。我们的目标目前,我们应该鼓励政府企业建立各种人文的交流基金,包括四十人论坛这样智库的交流,对基础设施的项目而言,10亿美元不是大项目,应该算是中等项目,但是10亿美金每年就可以资助1万名“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10亿美金也足以资助一万名中国的学生学者到“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研究交流,这些领域都是小投资,可以产出大效益。以前咱们中国的学生都去发达国家留学,都抱着救国图强的决心,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现在要去发展中国家交流,我们应该抱着奉献、传播文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目标。 中国如何能回到世界经济文化舞台中心,如何能真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觉得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要吸引鼓励全球的优秀人才来中国,要鼓励他们优秀人才在中国居住,来去自由,不仅企业,政府部门也可以完全开放顾问职位给国际人才。新时代的中国一定要有这样的开放气质。 以上是对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山东是全国的经济金融大省,也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青岛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所以今天在青岛探讨这个主题我认为非常有意义。我预祝我也相信山东和青岛一定会在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2:25
孙晓霞:中国国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孙晓霞:中国国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国债在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与中国共享、共创发展机遇,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孙晓霞:尊敬的殷行长,隆主任,刘市长,还有江书记,还有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实际上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非常好,无论是新时代资产管理的新趋势,还是“一带一路”,都是市场非常关注和大家热议的话题。刚才殷行长和隆主任两位领导就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还有人民币国际化,讲的非常深刻,谈几点认识,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还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一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际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就是对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战略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发挥好“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现在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已经转变为现实了。现在大家各行业都在不懈的努力,在推动建设,首先政策性和开放性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支持一些重点项目,通过产业信贷、产业保险、产业基金为这些项目提供一个重长期的融资。 从2014年以来,光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签约有1000多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贷款已经发放了800多亿,项目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项目领域也包括设施连通、产业投资、能源、资源合作等。中信保是通过全担保,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承保项目基本涵盖“一带一路”沿线的60几个国家,支持中资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了合作国的建设。再一个是适应国际新格局,拓宽融资渠道,在财政部的推动下,相继成立了亚投行,还有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些多边的金融机构,同时人民银行也推动丝路基金,这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中长期的资金。 现在统计亚投行已经为24个项目提供了42亿美元的贷款,主要涉及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丝路基金也签约了十几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是600亿美元,涉及项目总投资额超过了800亿美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总金额已经超过30亿美元。 第三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刚才两位讲的应该说两方面都有政府这个有形的手在后面做支撑,还有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在发挥作用,商业的金融机构是以多种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刚才殷行长也讲了支持这些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机构提供多种服务。现在已经有九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设置一级机构,同时保险、融资租赁、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各自领域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例如太平保险在“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劳务输出承揽工程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机构,工程租赁也是在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租赁业务。 通过上述探索,中国国债在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与中国共享、共创发展机遇,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下一步的工作实际上更难,一个是复杂的国际金融,还有“一带一路”周边国家风险等等,应该说面临着很多挑战,先说IMF的定义,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刚才殷行长讲有64个,刚才隆主任讲会越来越多,因为有很多国家在响应这件事,所以现在这个数有说64、65、68的,但是现在IMF定义是65个里面只有7个是发达国家,剩下都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话可能有一部分沿线国家的风险就会比较高。 针对我们面临的挑战,积极稳妥的推进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还必须得尊重几个原则:一是尊重金融创新的原则,刚才隆主任讲一定要勇于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方面的合作,是要通过金融为重要载体推进,注重金融支持,推动区域合作,提高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国家众多,情况各异,相对国内来说金融机构面临的投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有必要通过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满足企业更加多样化的投融资的需要。 同时通过加强风险管控力,刚才隆主任讲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年的“十九大”也特别强调这一点,要创新,但是更重要要防范风险,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担保结构和保险产品,要通过市场化的产品促进稳健发展,这样为中资企业有序参加国际项目合作提供一些保障。 二是要遵循投融资体系多样化的原则,除了我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还要充分发挥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推动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这些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继续发挥银行信贷支持作用,创新各种融资工具,促进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三是要遵循合作交流的原则,要依托由政府、咨询机构、高校和各大商会组织的智库,对所在国进行更深层次的、更富前瞻性的了解,开展政策研究、行业评估、投资评价等,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力合作,为沿线国家智力融合提供一个咨询的平台。同时,以智库交往带动人民交流,通过中外智库共同发挥作用,增进“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对倡议的准确理解,增进民心相通。 实际上遵循上述这几个原则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个是要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关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结合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增长的趋势,要提前去研判这个国家总体的需求,谨慎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我国企业可以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经济、产业基础等相关条件,从平台设计、模式选择、政策制定等方式与合作国共商经济发展的经验,围绕产能合作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建议,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合作。刚才讲的苏丹模式、安哥拉模式我都去考察过,都是和当地经济发展、当地的资源是密切相关的,风险也都有所锁定。通过合理布局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处理好“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各方的协调合作的关系。“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倡议,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建议,它不以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作为标准,而是秉承开放包容的原则,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互利共盈的格局,并不取代现有合作机制,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补充和完善,是各区域内国家确定和维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对于相关国家的政策利益与其他大国的既得利益要多边谋事,双边谋利,同时在建设中遵循包容性发展这样一个理念,主动参与完善现有国际规则,统筹考虑经济金融与政治外交的协调配合。 三是处理好金融风险防范与项目资金需求这么一个关系。构建“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效分析、监测和预警,及时去发现风险隐患,确保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投资贸易安全稳健的运行,确保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安全稳健运行。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理的制度安排,协调各方的组织行动,共同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金融稳定,同时我们还是重要的资金提供方,实际上也是在发挥,这样发挥各金融机构的合力,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财政的延伸,应该在市场失灵方面发挥先导作用,主要支持期限长、收益少的项目,特别是对项目所在国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性项目,有良好盈利能力的商业性项目应主要依靠市场资金,推广PPP等多种模式,吸引私人资本参与,由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和服务,引导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行、世行等多边机构利用资金成本低、市场信誉高等优势为一些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要处理好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的构筑起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突出抓好相关重要的生态主导的产业,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在“一带一路”各个国家,形成绿色共享的环保经济带,构建系统全面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积极建立“一带一路”的绿色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益。 这是我的一点点体会,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2:01
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并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并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花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不能急于说取得一时之果,同时要有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隆国强:非常荣幸参加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举行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我按照大会的要求围绕着全面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个主题讲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提出的新的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个重大收获,就是对外开放必须按照国内发展的要求,按照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们比较优势的转换进行不断的调整,经济全球化和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是个双刃剑,有的国家在开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比如中国,有的国家在开放中不像中国这么成功,甚至未得其利,先受其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变换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开放战略是不是能够把握住外部的机遇,是不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是不是能够防范开放带来的风险。所以我们这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开放战略要与时俱进。 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提出推进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是基于这样重要的考虑,首先它要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十九大”提出来,我们国家主要矛盾已经演变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升级,除此以外对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和美好环境这方面的要求也在快速的上升,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做了非常全面深入的阐述。要解决社会矛盾,就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在供给侧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 其次也是适应我们新的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九大”提出来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个发展目标是非常全面,尤其“强国”,强国是跟自己比呢?是国际比较比出来的,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不开放,自娱自乐能叫强吗?必须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跟全世界的资源一直强调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来加速我们的发展,把我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这个宏伟目标,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 同时,它还是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大家知道国际环境我们讲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使得我们在开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和以往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2008年以前全球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繁荣,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市场机遇,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深入调整,我们在这个变化中看到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比如说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针对中国各种各样的保护,贸易投资保护措施在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出现了很多新的机遇,以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革命带来了重大的产业革命机遇期,对我们后发追赶期的经济来说,我们把握好这个机遇就可能实现后来居上,以前有人说弯道超车,后来有人说换道换车,对后发国家来说就是重大的机遇。你回顾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人类领先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发的国家怎么变成强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及时把握因为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就可能后来居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机遇,比如说跨境投资的变化,比如说人才的流向,比如说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等等,这都要求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才能把握好这些机遇。 当然最后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适应我们国家比较优势的转换,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为全球制成品的出口大国,引资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低成本的劳动力,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近些年我们的人口红利在快速的削弱,2012年的时候我们劳动力总量达到了峰值,此后有上千万劳动力人口减少,我们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好事,发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更好的日子。但是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看到过去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是在削弱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新的优势正在涌现出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人口质量方面的优势,每年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有300万是理工科的学生。所以对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通过科技进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还有我们形成的这种完备的产业配套优势等等,这些要把我们的新优势转换成全球竞争的优势,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提出来要推动形成一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际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全面在哪儿?我个人理解,首先是我们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我们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开放,我们首先是对发达国家、西方市场开放,引进投资也好,扩大出口也好。现在全球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贸易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力度,这也就是“一带一路”提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第二个,是我们自身开放的空间布局要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均衡,我们的开放是一个从沿海、沿边、沿江、省会城市向内陆推进的渐进式开放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各地区之间开放的政策落差其实是越来越小,但是因为起步的早晚不一样,因为各地的比较优势不一样,因为各地的开放理念、管理的能力不一样,投资环境不一样,客观上是存在着地区之间比较大的开放上的落差。 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要求我们在沿海率先开放的地方,进一步提供开放的经验,我们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大内陆地区的开放力度,形成地区之间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开放的新格局。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开放的内容要更加全面,我们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开放,从引进来的角度大家可以看到制造业的开放相对来说力度比较大,服务业的开放相对滞后,所以这轮开放要把服务业作为引进来的一种重要的领域,特别是老百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集中在服务领域,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城市居民对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各方面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我们服务业到底怎么样?中国服务业在经济的比重也相继提高,这也是适应变化的需要。但是放在全球来看,我们服务业的竞争力还不够强,我们服务贸易的逆差逐年快速扩大,从满足老百姓需要来看应该说服务业的质量和老百姓需要是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 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服务领域里面深化改革,同时也要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开放领域,中央已经提出来要对一系列的服务领域有序的开放,包括刚才殷行长讲的金融领域的开放。在“十九大”以后,我们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力度。除了我们说引进来以外,中国迅速成为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在走出去方面我们怎么适应企业在全球来整合资源,提供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需要扩大开放。 所以我们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需要贸易投资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特别要强调实体经济的开放和在全球治理规则方面的开放要有所作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治理加速调整的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贸大国,我们怎么能够为全球治理的变革、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导全球化,继续朝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贡献中国的智慧,这也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题中之意。所以说在“十九大”以后,“十九大”我们提出来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二点,就是“一带一路”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中之重,这是在总书记的报告里面明确提出的,为什么是这样?刚才我讲到,首先它是适应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变化的一个重大举措。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的贸易投资活动,但是近十几年来全球的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的提升,在全球投资中的份额也迅速的提升,在去年发达国家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再往前连续好几年发展中国家超过发达国家,它的份额最大。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说中国的开放,我刚才讲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我当然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所以刚才殷行长不也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倡议覆盖了60多个国家,现在范围可能还要进一步扩大,为什么呢?“一带一路”倡议以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热烈的反响,现在很多非洲国家说也要加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是适应全球发展格局变化,我们说也是对我们自己来说是补短板,因为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很大,64个经济体人均的GDP,在2012年的时候才到5050美元,这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这个地区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它的发展速度也是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的速度。同时在这个地区里会发现相互之间合作的基础条件是很好的,资源互补性很大,有自然资源、能源富足的国家,也有劳动力富足的国家,产业结构也不一样,所以互补性是很强的。 那么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说“一带一路”倡议,无论是对这些沿线的国家,还是说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刚才殷行长讲了,“一带一路”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空间,一个非常重大的契机,我非常赞同。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和“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合作,对于我们保障我们能源资源的安全,对于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我们企业在全球整个资源,对全球开展布局,对于我们把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出口到国际市场,来改善和提升我们的出口结构,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当然,对这些国家的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平等互利的合作,加速这些地区的发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一带一路”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这么高的热情一个基本原因。 那么对全球来说呢,我觉得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它所蕴含的丝路精神,平等、互利的合作,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这是丝路精神,对于我们引领全球的经济治理的演变、改善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说我们在中央提出来“一带一路”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中之重。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也就四年多的时间,去年开了“一带一路”的高峰论坛,应该说短短的时间,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超出我们想象的进展,习主席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提出“五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货币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大家可以从这“五通”中看到“一带一路”是一个内容非常的广泛,目标极其宏大的区域合作的倡议,“五通”里政策沟通讲的就是国家之间要进行发展战略对接,加强政策沟通。从设施连通讲的是把基础设施作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从完善基础设施来为经济贸易的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提供基础。贸易畅通实际上讲经济贸易的合作。金融合作,刚才讲了货币融通。最后还讲了民心相通,这是最重要的,既要有利还要有益。所以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除了经济贸易的合作、基础设施的合作、金融合作,还要到文化合作、旅游合作,真正通过“一带一路”推进全球,形成一个我们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理解首先要打造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在经济利益上大家相互连通,相互融合,然后责任的共同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所以“一带一路”的提出这么广泛的合作内容,这么宏大的目标,它对于无论是所在国家,还是对我们自己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中央提出来“一带一路”是我们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 最后一点我想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勇于创新,趋利避害,“一带一路”是一个目标非常重大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合作倡议,那么我们推进“一带一路”首先要有战略眼光,我们在早期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收获,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反响,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到,“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花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不能急于说取得一时之果,同时要有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一带一路”虽然这些国家发展的潜力很大,合作的基础很好,但是有不少的国家也是风险比较高的地区,怎样在这样一个地区来推进合作,我觉得首先你就得树立一个风险意识,要有底线思维,我们“十九大”强调三大攻坚战,其中一条就是防范金融风险,我觉得防范金融风险不仅仅是讲在国内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其实我们的国际合作也同样要注意防范风险。 其次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勇于创新,就是“一带一路”这些国家里,你看条件都挺好,为什么这么多年合作的不够好,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呢?那我就觉得原因很多,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才能把它发展的潜力发挥出来,其实这些年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恰恰是我们根据这些合作对象的国家它的特点,和我们自身的优势,我们在创新一些发展的模式。你比如说在非洲我们有一个“苏丹模式”,就是把苏丹的石油开采和资源的深加工一体化,我们中石化帮它建了炼油厂,一下子把苏丹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东道国非常高兴,企业也很高兴,这对保证全球能源安全,尤其中国能源安全都有贡献。还有安哥拉模式,安哥拉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很多人想不到,安哥拉模式是什么?安哥拉政府以资源换贷款,拿那些贷款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设施开采不出来石油,开采出来也运不出来,我们很多中国的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修路、修桥、修石油管道、建电站,我们都有全套的能力,东道国政府拿了贷款完善基础设施,有了基础设施以后,我们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和东道国的合作去开发资源,把这些资源从地下挖出来,才能变现,形成这个国家的开采业,才能创汇,才能进一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它的工业化。 这实际上就是说,我们针对东道国和我们自己国家企业的优势,我们创造性地来探索的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对“一带一路”也是如此,我们的企业要相互配合,来探索这些新的合作方式,才能够趋利避害,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比如工业园区的建设,我们在“一带一路”建了16个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初见成效,这是我们怎么把制造业和当地的市场优势,当地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探索,我觉得“一带一路”建设还需要我们政府、企业进一步去探索新的模式,来使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实现趋利避害,能够尽可能的降低风险。 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14日 11:43
汤淑梅: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未充分发挥应用
汤淑梅: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未充分发挥应用

  中诚信托副总裁汤淑梅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诚信托副总裁汤淑梅在论坛上表示,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应用。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汤淑梅: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发言之前先向大家报告一下,其实本来今天计划出席这个会议的不是我,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但是临时他有其他的事情,所以不能前来参会,委托我代表参会,也表示一下歉意。 我虽然是代为参会,但是收获还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听了前面的专家的演讲,茅塞顿开,而且从视角、思维上也上了一个新高度。谢谢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我们现在这个主题是“经济转型与财富管理新趋势”,我看到了这个题目之后,我第一反应我想起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案例是一个实际发生的,有一个人当时他所在的企业进行股改,他作为员工有资格参加这个股改的,他自己也筹了一些钱,把这个钱交给一家信托公司,也签了信托合同,信托公司拿到这个资金之后就以信托资金参与了这个企业的股改,同时以信托公司的名义持有了股份,后来这个人结婚生子,结果很不幸过了几年他生病去世了,这个时候正好信托也结束了,因为信托有几年的期限。信托结束,大家知道结束要涉及到返还财产,当时信托财产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企业的股权,这个财产应该向谁返还呢?这个人现在已经去世了,他的家属对这个事发生了争议,他的父母一方或者兄弟姐妹一方就认为这个股权,这个财产,是属于这个人的婚前个人财产,他的妻子不同意,他妻子说这个股权是我们的婚后所得,应该属于婚后共同财产。到底应该是属于哪种财产呢?其实这个问题拿到法院,法官一致认为其实这个和什么有关系呢?这个人和当初信托公司建立的关系性质有关系,到底是委托关系还是信托关系,不同的关系是决定了不同的结果的。 所以在财富管理过程当中,客户与财富管理机构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以什么样的法律关系约束客户与财富管理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就是“推广信托制度运用,助力财富管理,拥抱新时代”。分三个部分,一个是跟大家一同回顾一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现状和特点,第二部分是简要分析一下目前财富管理市场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我们现状和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现状和特点。毋庸置疑,第一个特点,这个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是规模大,增速快,潜力巨大。这个在咱们“十九大”报告当中其实也有体现,“十九大”报道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国的居民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财富,而且可投资的资产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量,无论是从总量,从增速,都显示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是巨大的,潜力也是巨大的,这是现状和特点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就是参与财富管理的机构主体比较多,这个在其他国家也一样,除了金融机构还有一些独立的第三方都参与,在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我们国家所有的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财富管理的业务,比方说商业银行,从2005年有一家外资的私人银行在上海落地之后,国内的商业银行也都开始纷纷设立私人银行部,专门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到现在应该是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家银行有专门的部门。另外像证券公司,一些大型的证券公司从2012年以后,也在开始设立财富管理中心,然后并以财富管理中心作为桥梁,负责整合公司内外资源,汇总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基金公司更不用说了,他们通常采取的模式是直接设立财富管理公司参与市场管理。 另外还有一些非金融机构也在这个市场中非常活跃,我们大家知道的独立财富管理公司,还有一些私募基金,还有互联网P2P,在这里说一下互联网P2P,它虽然起点比较晚,基数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形成的社会问题相对也多一些,但是从占有的份额上来讲银行还是排在第一把交椅。 第三个问题,目前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体系,按照人们的财富多少大致分了这么四类,不一定很科学,超高净值、高净值、富裕人群、其他,针对不同的人士现在的市场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和不同的金融产品,从高往低,家族办公室、私人银行服务,贵宾理财还有普惠金融服务,现在这个体系基本上已经达成。 第四方面,就是从趋势上看,刚才范总也讲了一些财富管理的趋势,我是从客户和机构的角度来讲,从客户来讲,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且要求定制化服务,全权委托管理越来越多。从机构上来讲,他对财富管理是越来越重视了,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基础业务,很多机构把财富管理作为发展目标,而且建立了专业的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是归纳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特点。我们这个市场大,增速快,潜力也大,当然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第一个缺少统一和明确的监管政策和要求,财富管理活动适用的法律规则模糊,导致当事各方的权利义务不清晰。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案例,双方已经约定了信托合同,但是并没有法律规定你做财富关系要适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所以在关系不清的时候,各方的权利义务也就不是很明确,如果发生了争议,司法机关也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当然了,客户的权益也未必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那么客观上对于我们参与财富管理市场这些机构来讲,风险就增加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财富管理机构的准入门槛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参与财富管理的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财富管理公司的名义进行高息揽储,非法集资,以庞氏骗局模式迅速做大规模,大家知道2015年有e租宝,非法集资500亿,涉及人数超过了90万。去年,就是上个月,钱包网的实际控制人向公安局自首,他涉案金额和e租宝差不多,也是500亿,但是涉及人数超过了百万,这实际上是干扰了正常的秩序,破坏了财富管理机构形象,也影响了我们财富管理机构正常的发展脉络。 第三方面的问题,就是现在财富管理机构虽然多,但是他们目前还仍然是以提供产品为主,依然还是处于营销金融产品为主的初级阶段,我能够适应客户私人定制的需求。其实呢,在西方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通常是被人们看成是财富的忠实守护者,所以财富管理机构不是简单给你提供一个产品,我这儿有一个产品能有多高的收益,你们是不是可以投资一下。其实他要负责的给客户,尤其给一个家庭提供消费开支、子女教育,乃至退休,甚至财富传承一系列的规划服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家庭信托或者家庭办公室是财富管理的最高形式,也正是因此,先知先觉的信托公司在几年之前率先设立了家族信托办公室,来从事这个财富管理的业务。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配套制度现在还不是很健全,刚才提到我们对国家,对财富管理,客户和机构之间法律关系到底应该适用什么法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但其他方面呢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导致财富管理的初始标的大多以货币为主,比方说你是参加信托计划买银行的理财,加入证券公司的资管,等等,全部都是以货币的形式。其实呢,咱们国家居民手中可供投资的资产不仅仅是货币,刚才提到说房产能够占到投资量的60%以上,除了房产比方说货币基金、股票、股份,这些也都是有的,但是这些现在目前由于法制的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配套制度缺位,没有办法把它作为财富管理的最开始设立的一个标的。 那么这个我们现在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和我国居民我的可投资的投资种类不相匹配的,这个导致了一些什么呢?就导致一些客户把资产转移到境外设立信托,或者采取离岸信托的架构,这个当然对我们不是很有礼。 我从信托的角度,也是一个客观的现象,就是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应用,虽然说信托制度和财富管理联系非常紧密,为什么呢?因为信托制度它生来就是管理财产的一种设计安排,就像我们说谁能做受托人?信托公司就是天然的受托人,那么信托制度它实际上也是天然的管理财产的一个工具。为什么这么讲?可以从三方面解释一下,从信托企业上来看,信托虽然是因为财产传承和转移而产生,但与之向伴的则是对财产的管理,这个当年当骑士们离开家园去参加东征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土地委托给朋友管理,就是为了他自己和家人持有土地,目的是在他回来之前,他的朋友能够对这个土地加以管理,同时防止外来的入侵者。所以信托实际上是财产转移和管理的法律设计和一种安排。 那么从信托当事人地位来看,信托是按照委托人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的安排,这种安排和财富管理需要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是相契合的,财富管理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大致基本内涵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信托本身是按照谁的意愿设立呢?一定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设立,所以你信托的目的什么的,都是由委托人决定,而不是由受托人决定。另外,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的管理,他要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服务,而且方式也是由委托人确定的。所以信托这些与生俱来的安排,它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财富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这是从信托当事人的地位来看。 我们还从信托的特点和功能上来看,信托制度它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财富管理日益丰富多彩的需求的。当居民和机构只是一段时间持有一定量的资金的时候,他有可能会选择我去做一下存款,买一些银行的短期理财等等,但是当他资产量、资金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需求不仅仅限于这个,他希望财富管理机构能给他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以实现财务规划的需求。信托正好又和它相契合,信托的灵活性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财产配置、资金使用、财富安排等多方面需求的,另外信托管理的独特性和长期性,也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家庭财富之树常青。虽然我们说信托制度生就是为财富管理的设计和安排,但是从我国目前实践看,明确采用信托模式或者信托架构,除了信托公司推出的信托计划或者信托项目之外,在其他场合还很少见到信托的字样,这是我归纳的几个问题。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个建议:第一个,就是针对刚才的问题,要制定一个统一财富管理的监管政策,明确客户与机构之间适用的法律规则。第二个就是明确规定财富管理机构的准入条件。第三就是以个人高净值客户需修为中心,调整银信合作中心,共同推动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银信合作以后还会有,但是不会像以前一样一推到底,而是各有分工。第四就是完善信托配套制度建设,目前一个是信托税收还有税收财产登记,还有信托财产转移。还有就是加强客户风险教育,这个我不展开了。但是从资管新政下,我们感觉实际上更要对客户加强提倡契约精神,加强风险教育。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详情]

管涛: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
管涛: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

  图为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在论坛上表示,去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都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即便出现净流出也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管涛: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谈资产管理,我主要是来学习,结合我自己的研究,谈谈对资产管理的理解和看法,我想谈中国新时代的资产管理业务应该放在一个开放的框架下,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大家都知道“十九大”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对于老百姓来讲其中一个不充分就是,老百姓的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还有一块在新时代要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的开放,资本双向有序的流动。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理解、展望资产业务怎么发展。大家知道8.11汇改以后,人民币面临比较大的下跌压力,但是去年人民币止跌回升,全年升了6%左右,但是这只是一个总体的印象,如果我们把细节回放,过去两年多时间,这种涨涨跌跌的过程做一个还原,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清楚的2016年下跌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带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人民币从6.5跌破6.7这个时期用的时间非常长,到10月份跌破6.7,6.5到6.7是两毛钱,然后跌破6.8、6.9是非常快的,这是2016年单边下跌的时候,2017年人民币从单边下跌转向双向波动,这个升值也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人民币从2016年底的6.9到6.7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走的比较快的,比较犹豫,但是当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以后开始加速升值,到8月初升到6.7以后,发现人民币升了两毛钱以后,升值的速度已经成一个加速的状态。所以人民币无论是升3%4%还是贬3%4%,都是一种加速的状态,为什么是这样?实际上跟我们跨境资本流动的结构有关系,一部分是资本多元化的配置,藏汇于民,对外投资,还有纯外资,利用外债资本项下的出现流出。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实际上资本流出,负债项下净流出仅有四个季度,看年度数据,只有2015年是资产项下和负债项下都净流出,所以我们资本流出主要压力是来自资产多元化配置的原因。实际上给我们的经济和政策含义是什么呢?现在市场关注的是财富的保值增值,稳定汇率的关键在于稳定境内机构和家庭对本币资产信息,把前面这个图和人民币走势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当人民币跌了3%、4%,就意味着三四个百分点就是人民币和美元资产无风险的收益差,当美元下跌的时候,跌了3%4%以后,就以为着拿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把它换成美元,就形成做空人民币。 另外我们看为什么人民币升了3%4%以后又形成人民币加速升值呢?这个是另外一个,当人民币升值以后,这个是对持有美元资产的人来讲在考虑他的收益,大家都知道企业的出口利润大概是三四个百分点,当人民币升值3%4%以后,就意味着出口企业没有结汇,就把你的利润亏掉了,企业就会减少它的美元头寸,进一步用数据分析,会发现去年一年人民币的升值,总体上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但是只有一个月我们结售汇出现了顺差,就是8月份,就是8月份的时候人民币出现了一轮加速的升值,那一波的时候是典型的一个做空人民币的逼空行情,所以我们可以说前面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和我们这张表反映的经济和政策是吻合的。 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非常重要,实际上跟我们的微观市场基础结构有关系,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家庭跨境收付将近90%都是美元,我一直讲从理论上来讲有管理浮动的管理选择的中间体有两个软肋,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透明度的问题,我们在2016年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公式以后,解决了透明度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公信力的问题。但是去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解决了阶段公信力的问题,我们从外汇收支数据可以看到什么是公信力,2016年也是加强了外汇管理,我们看到银行的代客汇结减少了14%,但是2017年不一样,人民币从2017年初就升值了,就解决了公信力的问题,我们看到代客结汇5月份以后管理政策在放松,更重要的是银行代客结汇从年初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是正增长,前11月正增长是16%。 所以说我的结论是你解决了公信力的问题,有可信的价值信号作为支持,你的管理效果更加显现,如果一味靠管理,没有价值符号支持,管理会事倍功半,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然后很多人说去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也有可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为什么?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但是实际上去年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三个口径的人民币指数都是基本稳定的,CFETS指数变化是0%,BIS指数下跌0.3%,SDR指数升值0.5%。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多边汇率,不是双边汇率,根据我们跟周边国家的出口可能是用美元计算,去年人民币对泰铢是怎么走的?2016年是一个人民币可以换5.17个泰铢,但是去年年底变成了5个,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在泰国市场上更加有个价格竞争力,所以人民币对泰铢反而是贬值了,从出口竞争力来讲更加有竞争力了,但是由于中国和泰国企业做进出口,它收付是用美元做计价结算的,而且2016年底大概率事件收了美元以后没有结汇,但是非常不幸的去年人民币升了。 在2016年底当时是比较危急的时候,是保汇率还是保储备,去年人民币升了,储备稳住了,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了,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保汇率和保储备都不是保具体的水平或者规模,背后都是保预期,保信心,所以说你人民币汇率升值,稳定了市场预期,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当讨论保汇率和保外储的时候,当时假定的前提是二选一,但是事实上我们不是二选一,是三个选项里面选一个或者多个,除了汇率和外汇储备以外还有资本管制,这个对于实现去年保汇率、保储备的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些基本的结论,对于中国的资产管理会有什么影响?我的看法,第一就是回去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将来央行是要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为什么这样讲?“十九大”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所以这是基本的共识,但是有共识不意味着马上有行动,具体怎么做,还要有一些合理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干预是必然的趋势,既然央行退出外汇市场干预,对中国来讲必然意味着贸易是顺差,资本必然就是逆差,像中国在2014年以前,我们出现的双顺差的局面是不正常的,是有很多副作用的,只有一个顺差和逆差,才能平衡,央行才有可能退出外汇市场。资本项目净流出,逆差,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是必然部分的贬值,为什么?无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都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即便出现净流出也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我们2016年遇到的情况是什么?外资不敢进来,国内的资金在恐慌性的流出,造成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从中国的历史上看,当这种汇率不是单边的上涨或者下跌,而是双向波动以后,国际收支就有可能趋于平衡,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不是去年发生的,历史上发生的,一次是2012年,一次是2014年,2012年由于受到欧债危机,当年我们的资本市场出现了净流出,很好对冲了项目顺差。2014年年初的时候人民币也有很强的升值压力,但是3.17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转向双向波动以后,当年我们也是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贸易项目逆差,外汇波动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可以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从去年人民币由单边下跌转向双向波动的实践看到,汇率出现双向波动,市场预期开始分化以后,国际收支是能够基本平衡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经常项目顺差或者贸易顺差能够应付正常的对外投资的需要。 对我们资产管理行业来讲两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怎么更好的支持境内机构和家庭资产的海外配置,在这个方面我们要记住,不要把海外的资产配置等同于炒外汇,因为有一定的本土投资的偏好。还有我们的机构和家庭要更好的去对外投资的话,还要做一些家庭作业,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管理好相关的风险,法律风险,了解相关的政策,包括外汇管理政策,税收政策,现在跟国际接轨以后,反洗钱、反避税,实际上有很多要求,在国外这方面的规定非常苛刻,很多情况下一旦触犯了相关的规定,一夜会让你回到解放前。然后还要控制好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这些市场风险。今天早上专家领导都谈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用人民币对外投资,好像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但是我个人认为用人民币做进出口的计价结算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但是做对外投资不一定,比方说人民币到美国买股票,肯定把人民币要到美国兑换成美元,仍然要面临着人民币和美元错位的汇率风险,这个汇率风险有对外投资负债错配的风险,这是天然要承担的,还有信用风险。 对我们国内资产行业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境外资产要配置到境内,这是对我们国内的资产管理行业来讲就是怎么样熟悉国际规则,讲好中国故事,怎么样能够在外资进入中国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包括其他的相关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分享这方面的机会。 我就讲这么多,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详情]

刘晓春: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刘晓春: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图为上海新金融研究所常务理事、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上海新金融研究所常务理事、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在论坛上表示,在统一市场统一规则之下,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刘晓春:谢谢,各位下午好。刚才听了刘总和张所长的演讲,启发很大,我想我可能要换一个角度来谈,我也是代表个人,不代表机构,纯粹和大家做一个探讨。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在融资当中的比重,这个是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是两端,我们今天是把它当成一个业务来看,资管是直接融资的一个渠道,在直接融资市场,直接投资相对来说更多会体现为委托投资,资产管理业务是其中的重要一块,也就是说委托投资主要是通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这样的渠道来实现直接投资的。所以资产管理是否健康、有序、有效的发展,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基础前提,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牵涉到方方面面,风险也不小,就从我们国家现阶段来看,我觉得最关键是防止直接融资市场变成变相的间接融资市场这样一个风险,现在我们议论的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大的难题,刚才刘珺总也专门介绍了从2004年我们资产管理元年开始,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十多年我们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我们从最初有许多理财产品,到近几年理财产品虽然名称很多,但是基本上是同指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我们把直接融资工具变相的变成间接融资工具,或者我们基本上这段时间所做的资产管理业务也好,财富管理业务也好,又回到了10年20年前的银行规模理财的圈圈里了。 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银行无论从规模、机构、人才、信用,都占有绝对的优势,除了银行自身参与直接融资市场建设本身有强烈的意愿以外,更是由于投资人对于其他受委托机构的信任问题,造成投资人相对更愿意把银行作为受委托人,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现实,也会产生我前面讲的这个情况。由此又造成了其他市场参与者募资的困难,于是转向银行资产管理来融资,这样也就造成什么呢?投资人依然是将资金投向银行产品,社会融资的风险依然集中在银行体系内,同时各类机构因为成了纯粹的通道,投资管理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除了一些少数的专业的投资机构有很好的投资能力以外,大多数都是纯粹的通道,实际上自身没有任何资产管理的能力,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也是一个很大的现象。从宏观上来讲,也对国家,对经济的分析,也带来了一个难题,我们现在社会融资总额,其中到底多少是真正的直接融资,恐怕很难算出来,因为非银行的社会融资总额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资金依然是通过银行这个体系出去的,由于刚兑的问题,实际上我讲这是一个变相的间接融资,依然还是间接融资,所以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或者说这段时间出台的这些政策也是要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那么要改变这个状况,我想必须在统一市场统一规则之下,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实际上刚才刘珺总和张所长也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只能这么说,从我们银行来讲,你不能把自己当做是资产管理公司,也不能把自己当成基金公司,或者说信托公司,你还是银行。那么在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规则下,应该产品不能统一,所以我想我们在监管当中,这个方面可能是要注意的,就是产品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产品出台、执行的规则是一样的,这就是刚才刘珺总提到的信息披露问题,因为你信息披露清楚了,规则是清楚的,接下来就是投资者自己的选择问题。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市场上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业务,但是对各类参与者来讲,在遵循统一的规则进行活动的同时,不等于说你什么产品都可以参与,什么业务都可以参与,至少在风险偏好上来说,我刚才讲从我们银行来讲,可能我们要选择的相对要更加安全、保守一类的资产,或者说为客户为投资者提供保守的安全的理财产品。那么其他的一些参与者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特长,来选择他们擅长的领域,他们的风险偏好。比如说我们讲债券市场,可以有国债,有地方债,有银行债,有企业债,信用的级别上也可以有垃圾债,所以对每个参与者来讲自己的市场定位要定清楚。 但是前一段时间来讲,可能各个机构对这方面考虑不够,往往什么都想干,包括我们银行,都想混业经营,好像混业经营什么都可以干,但是我觉得即使是混业经营,银行依然在自己的业务上应该有自身的定位和选择。如果这个定位选择清楚了,我觉得打破刚兑也不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也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这个能不能做到,我想反过来讲也是可以做到的,大家都在讲投资者教育问题,如果说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讲,中国这20多年的发展,实际上投资者对怎么投资,投资有风险,我觉得是清楚的,但是投资者反过来会跟机构跟政策进行博弈,或者投资者他也会对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位,好比说我们在家里面做父母的对管理孩子可能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是你们的孩子什么事情找母亲,什么事情找父亲,他是有数的,作为我们客户来讲他心里也有数,到我银行来无论是存款还是买理财产品,他首先觉得你银行是相对安全的,是保险的,这个无论你怎么跟他教育,怎么跟他签合同,都是没有用的,即使在香港,2008年的迷你债,很多客户亏损了,照样游行,照样去闹,当然这个后面有一些政治势力搅和,这个说明什么?就是他也认为银行对风险的敏感度比其他机构高,所以他可能会闹到好的结果,银行相对来说实力强一点,但是如果是能力比较差,资本比较差的公司,他也不闹了,因为他得不到什么东西,所以从客户角度来讲,他实际上对机构也是有一定认识的。所以我们作为机构来讲,没有必要把自己看成是自己是万能的,而是要把自己的定位定好。客户选择上不存在对客户的分类问题,因为每个客户对自己的资产会分类,包括机构客户也会分类。所以反过来来讲作为我们机构自身的定位也是必须的,这个才能解决我们目前碰到的这些挑战,这是根本的问题。 所以我想正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面,我们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中,统一的规则下面,依然还是需要相应的分业管理或者分业监管,对进入统一的市场,不同的机构应该有不同的监管要求,不是说因为市场一样,大家公平竞争,公平是在规则上来讲,但是对不同的机构还是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对这一段时间监管机构出台的不同政策是非常有道理的。好比说对我们银行来讲,你资产管理业务总要在你整个资产负债表一定的比例之内,你不可能无限做大,否则的话你表内资产无法承担你的表外资产。 在资产管理业务当中,各种风险业务的比例,也是要有一些基本的规定,除了银行,或者说我们参与者自身要有规定以外,我想监管还是需要的,因为不同的金融机构它的特点不同,它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应该要有不同的监管要求。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面,我想就是说我们整体的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才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基础,从我们银行来讲就要调整我们的业务逻辑出发点,要改变现在是为了做资产或者为了给融资人融资而来找客户的问题,或者说做资产管理业务的问题,应该是反过来,是为投资人的理财需求,或者说他的财富管理需求,来找相应的资产。所以要把这个逻辑关系搞过来。 总而言之,因为刚才两位讲的很全面,我还是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把定位因清楚,这样才能形成不同的参与者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大家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方式,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所以也希望各位把你们的资产也分分清楚,想要安全的都放到我们银行,想要高收益的,投到我们刘珺总,投到我们陈总这边去,这样才能有真正的直接融资,而不是说都通过银行储蓄,这样我们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谢谢大家。[详情]

张承惠:限制保本理财会给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影响
张承惠:限制保本理财会给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影响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承惠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承惠在论坛上表示,资管新规未来一定要消除刚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保本理财有可能会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出现下降,进而对银行产生比较大的流动性冲击。受冲击最大的有可能是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城商行。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张承惠:刚才刘总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发言,而且我觉得他的发言立意非常高远,我讲的比较具体,我的题目“资管新政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他讲的是长期,我是侧重于短期。我觉得这次资管新政对银行业的挑战是最大的,而且从目前来看,挑战是远远大于机遇,这些挑战表现在至少三个分析,我总结的也不是很全面,CF40也做过专门的研究: 第一个挑战,我觉得我们要小心流动性风险的冲击。因为这次资管新规提出来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而且在兑付困难的时候也不能变化垫资兑付。这个发展趋势未来一定是要消除刚兑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保本理财有可能会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出现下降,进而对银行产生比较大的流动性冲击。我看到的2016年的年中万得数据,银行理财的保证收益率的占比是8.5%,保本浮动收益的占本是14.7%,去年7月份银行理财余额是28万亿,按照这个比例估算,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余额大概是3.75将近4万亿这么一个规模,4万亿的资产如果说全部取消保本保收益的话,有可能就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我觉得受冲击最大的有可能是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城商行,下面这张表也是万德数据库上的,银行业的理财资金占负债的比例,全行业是13%,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接近29%,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城商行是16.63%。这两大群体,特别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这几年发展理财、发展资管行业非常之快,所以对他们的冲击也可能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财大气粗,资本金雄厚,而且占比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说腾挪余地比较大,因此受到冲击可能会相对比较小。还有农村金融机构,本来就很少有理财业务,还有新设立的民营银行,也是由于种种的客观因素的限制,它很难开展理财业务,所以比重很小,因此受到的冲击反而会比较小。 第二个可能的冲击,或者说挑战,是会影响银行业的利润。最近这几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是在快速增长的,我们说资管的监管加强,短期之内可能会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产生比较大的冲击,下面这张图也是中间业务收入中不同的类型,中间有收入占比,红色这条线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它的比重也是最高的,最近这几年增长也是最快的,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受到的冲击也可能是最大的。下面这张图是上市银行的ROA和ROE,从上市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情况来看,应该说过了2013年的高点之后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所以在这样的对于银行业来说,随着利差的收缩,随着新入市数量不断增加,还有互联网金融,新崛起一些类金融服务的挑战,所以他们未来遇到的在盈利方面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第三个挑战就是对银行内部的管理体系调整的压力,这里我也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新规定了明确资管关系要分为公募和私募产品,同时要按照固定收益、权益类等等这些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而且提出了80%的比例要求,目前银行理财一般是按照普通零售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分类的,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可投资资产范围上面也和新规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要适应新规定,对银行来说内部管理的调整压力是比较大的。还有私募,200人的限制,绝大部分银行理财都超过200人,如果说按照新规进行调整的话,实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还有对公募产品投资,新规定进行了限制,究竟什么是风险低、流动性强的债券资产,这个标准不是特别清晰,也可能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会不会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还不清楚。这次新规对资管产品非标资产给予了限制,这个限制和银监会的8号文是存在冲突的,比如说我们说银登中心,还有债券交易所的融资计划,还有私募债等等,这些资产是不是属于非标资产是不清楚的,而且要解决非标清楚期限错配的问题,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大量非标资产是投入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于“一带一路”项目的,还有有些是地方的大型的基础设施。这样一些期限错配,如果把它全部转为标准产品的话,不仅对银行来说难度比较大,对实体经济可能也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 还有在管理方面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做到每只资管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等等,有一些要求,对银行管理运营也会带来比较大的问题。还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这次新规对资产的集中度也做出了规定,对于银行来说它没有办法获得其他投资机构的信息,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它没有办法去判断它是不是超过了相应的比例,等等,有很多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再举一个例子,对于杠杆比例的限制,现有契约如果说很多契约已经到期了,如果说由于杠杆比例的限制提前结束契约,这可能是有悖于契约精神的。 新规来说金融机构不能提供通道服务,对于银行来说目前没有放开对银行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银行资管产品的入市资格,如果取消通道业务的话会对银行这一类的资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外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中的管理人,这是天然嵌套的,所以怎么解决这两类产品,也还着问题。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市场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以及下一步业务开展的难度在加大,这次资管新规提出来刚兑认定标准,在债券市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市场配置比例较高,大约是50%的理财资产配置在债券市场,而50%里面又有80%到90%是配置在信用债市场,如果说限制保本理财,有可能会对债券市场,特别是信债市场的资金供给关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可能引发剧烈的市场波动和流动性风险。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私募机构的资管产品是不是处于新规的监管范畴呢目前也不明确,如果不纳入的话,对持牌金融机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纳入,2.2万家的机构意味着要给它发牌,成为金融机构,这个也是很纠结的一件事情。 还有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按照这个要求的话,如果说信托计划认购超过200人会作为公募产品进行管理,进行监管,投资范围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业务是没有办法开展的。 另外这次新规也强化了对资本金和准备金计提的要求,要求按照资管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进行风险准备金,这个有可能会出现重复计算,比如说信托公司已经提了大概五类的风险准备金,再提风险准备,对他们的压力比较大,而且可能会存在重复计算。新规对资管产品的净值化管理的要求,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一些困惑,有一些场外的固定收益类的资产本身是没有市场价格的,你要求它实行净值化管理难度比较大,还有一些流动性比较差的资管产品,它可能一笔交易就会对整个的产品估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这个时候市场价值不一定能代表公允价值。 还有新规规定资管产品持有人不得质押融资,这点对资管产品持有人来说,对金融机构来说,都还是有比较大的挑战性的,因为质押融资是资管产品获得流动性的重要方式,所以金融机构提出来期限错配的问题和质押融资的问题,如果这两点同时管住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你要么放开期限错配,要么放开质押融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渡期内,现在大概一年多的时间,由于资管产品规模非常庞大,一年多的时间对于银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难完成业务的转型,有关产品的切换,还有内部的电脑程序、模型,这些转换都比较困难。 那么机遇在哪里呢?这个我没有想好,这次资管新规对金融行业的机遇,我觉得首先一个机遇就是这次资管新政出台本就是为了净化资管市场,使我们资管市场进一步的简洁化、规范化,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会有利于公平竞争,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义的,我刚才说的挑战还是短期的挑战。 还有一点,逻辑上通过消除了层层嵌套,会不会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呢,从逻辑上说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从我们目前金融形势的现状来看,恐怕这点难以做到,因为现在银行缺资金,在缺资金的情况下,资金成本不太可能降下来,还有中国这么多年的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有一批相当成熟的投资者,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不存在了,他不一定会把他的钱重新存到银行吃比较低的存款利率,他可能会更加积极主动寻找其他的投资渠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特别是有一些基金,可能会有更多投资者寻找基金的工具,来谋求自己资产的保值增值。 还有一个机遇,未来专业的投资机构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因为我们资管新政之后,对于中介机构来说,风控能力的要求更强,而且要更加善于利用市场的波动帮助投资者理财。因此呢,在未来的中国资管中,我觉得专业化的分工会不断的深化,而且专业性的机构会出现的。 我就说这些,谢谢各位。[详情]

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圆桌讨论文字实录(一)
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圆桌讨论文字实录(一)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 以下为嘉宾圆桌讨论环节文章实录: 张越: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我叫张越,是宜信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其实刚刚加入这家公司,去年5月份在这里参加这个会议,我的身份是波士顿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听各位领导讲话的非常非常有感触,谈到国际化,因为在我个人十年的工作经验中起初在德国,之后在中国,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化这个议题是有非常深的感触,我记得2011年的时候,我在工作中那个时候跟中国的商务部合作了一个中国企业国际化走出去的手册,当时很有这个感觉,国际化这些事情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商业走出去的时候专业实力、治理能力、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系。我们在国内是你是你,我是我,但是走到国际化我们共同的身份是中国,而且这个时候每个纬度上我们都可以放到放大镜底下看。我个人做这个职业选择的转换,从一个全球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到一家互联网金融的领军企业,其实当时很大一个自己的感觉,当年从国外回来到中国就是希望能多做一些事情,但是做事情是需要一个平台需要把手弄脏。所以就到行业里面来。 今天向跟大家分享专业性这个问题,我们当年很多企业走出去,风风雨雨,很重要的感觉就是专业性,刚才范主任说的非常认同,实际上我们对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议题具体的钻研、研究是将来我们走出去成败的一个基础性的事情,而这件事是远远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我举个非常非常小的例子,在我们宜信公司做一个简单的基金尽调的时候当时合作伙伴在美国,当时是纽约当地的我们的团队尽调到了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就是这个基金的实际操盘人若干年前受过监管处罚的,其实他的展业是有瑕疵的,虽然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操盘手、基金负责人。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当地团队有广泛的人脉和专业精神,我们是不可能在遥远的北京或者上海知道的,但是如果这点不知道,若干年基金推出的时候是一定会让投资人遭受困难的。这些事情做与不做,做到什么程度,是没有任何一个法律法规或者很明确的要求可以限制规定的,所以在这点上,其实对于整个行业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专业性要求,这是能力,也是态度,更是方法论。 所以今天在这个论坛上,大家都是各个行业的前辈和专家,我觉得探讨这个话题是非常有前瞻性和责任感的主动,在这点上作为一个技术顾问,现在在行业里担任高管,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不管是什么背景的机构,我们在各个纬度各个领域里面真的是需要携起手来汇集资源,把这个专业性问题提升到极致,而且这是一条无止境的路。 当时在咨询公司,我们在40几个国家其实去拓展业务,跟今天我们中国各个企业往外走,跟今天宜信走到各个国家去,这条路径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都经历过这些风风雨雨,所以在今天的话,这是一个观点,也是一个希望,非常希望这个会议是一个起点,是之后我们所有在行业智库层面,在企业展业方面,在各个方面,不管从底层设计还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一定一定一定大家要知道走出去的时候,对于专业性的要求是完全另外一个量级,而且它并不是一个可做可不做、做到什么地步都好的事情,它是关乎生死的,关乎我们自己企业和客户的生死的问题,这是我想分享的一点,谢谢。 王锋:我来自青岛金融办王锋,也是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委的,也是东道主,在这里也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们在工作实践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个算是“三难”的问题,作为青岛财富管理的实验区,它首先在目标上,就是在未来希望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财富管理中心,这就面临着对财富或者对资本的一个全球化的配置,希望能够在青岛这里做一些先行先试的改革,应该说在人民银行、外管局包括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可以进行QFLP,也就是境外有限合伙人,包括境内有限合伙人这么一些政策的试点。但是我们也感受到,这些试点在实际运行当中受到国家宏观的这些战略也好,政策也好,这种影响是比较大的。应该说一碰到我们外汇政策趋紧的时候,我们这些地方上的创新很难实质性的推开,这也是作为国家总体要求,我们是一个先行先试的工作,要服从国家的战略。 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碰到么一个“三难”问题,也向大家具体汇报一下:一个就是我们如果是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加强人民币资本项下的运用,这是必须的一个实现途径,也就是说全球各国、各种企业、人士来使用人民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这恐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体会到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进行人民币资产也好,整个的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好,这种资本项下逐步的来进行自由流动,确实这个也感受到在外汇管理上是有压抑的,也就是说影响到我们的汇率,影响到我们的外汇储备。 那么如果是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还希望人民币是一个坚挺的货币,汇率不要太低,在这个情况下又碰到了另一个难题,如果汇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咱们国家的出口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压抑,从企业这个角度还是希望汇率在某种情况下适度的降低,可能有利于出口,对于国内的产业发展是有帮助的,这就存在另一个难题,就是资本项下的运用逐步放开,和汇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这之间是两难的一个选择。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也感受到,我们是双向放开,我们希望国外的资本能够通过境外有限合伙人的方式进来,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我们也感受到,境外的基金管理者他们对中国的境内市场应该说是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者是不了解,感受到还是文化上也好,包括对企业的认识也好,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也好,对中国境内还是产生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者是疑问。所以说在设立境外有限合伙人这种方式上,我们现在设立了几单,但实际上都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境外成为这个基金管理人之后把基金管理人注册到青岛,变成一个境外有限合伙人的一种架构,但是实际上境外大的资本、基金管理人来中国境内设立基金管理机构还少之又少,也就是说进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说我们刚才听到殷行长说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际上我们也感受到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三难”问题怎么解决,一个是怎么人民币更好的走出去,再一个就是怎么保持和汇率之间的均衡平衡的互动,再一个就是我们怎么有序引导资本进来,我觉得这个恐怕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的一些战略上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说我们也感受到可能在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命题上,比如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对境外的一些其他主权货币来讲,他们可能是不是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是带来其他的某个或者某些主权货币的较少运用,或者减少运用,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样也造成一些在资本项下双向放开的这么一些彼此之间都会有一些戒备。 在这种情况下可不可以把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命题改成一个人民币市场化,或者是人民币有效运用这么一个命题,这样的话可能对这种资本的双向流动会带来一些促进。这是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的浅见,我们也是请各位大家来不吝赐教,对我们进行指导。 主持人:王锋提出来“三难”,提出来人民币不叫国际化,叫市场化,这都是非常开放的问题,关键是能不能立得住,我们请殷行长简要的回应一下。 殷勇:这个命题比较大,我觉得刚才王锋提的挺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看我们几个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实际上也都是相辅相成一致的,说到汇率的问题,我们汇率的改革方向就是建立于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揽子货币浮动汇率,所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机制不断完善,你刚才提到的汇率难,会逐步的消减。 关于资本账户,我们一直提的都是稳步推进资本账户的对外,这样一个进程过去几年也是不断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国际形势的变化,有时候流进的压力大,有时候流出的压力大,我  觉得都是正常的,正是这样一种流进流出的变化,才会使得我们市场的参与者有不同的预期进行相应的管理,我们金融管理制度体系才会进行顺应调整,才会更好的应对不同情况的发生。这样两个大的政策的目标,我觉得应该是非常清晰的,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推进以后,人民币的国际化就会有更加好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什么说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也是从我们这样一些方方面面的情况出发恩的综合考虑的一种选择。 刚才你提到的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法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提的很好,最开始我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我们说的是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不管我们怎么说,但是国际上基本上把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归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而且在其他货币在国际中的发展进程也叫做国际化的进程,所以不管我们叫它货币的市场化还是叫货币的国际使用,还是说叫国际化来说,其实它都有具体的政策含义。我想这一点最后我们也是顺应市场和国际社会这样一种共识,或者是惯例,或者是选择,我们实质的工作内容和它的含义是没有变化的。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刘世平:大家好,非常感谢崂山区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参加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上一次第一次参加了,这一次也参加了,首先有几点:第一点,提一个建议,我刚才听范主任介绍这个东西,他的演讲讲的非常好,但是他讲了几个数字,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他讲我们的投资有4000亿,余额2000亿,投资2000亿,但是单位都是美元,既然我们讲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是不是有可能逐渐的在美元的同时也把人民币加上,因为我们的汇率是波动的,因为我参加过很多国际组织,既然我们讲国际化,今后是不是用美元作为单位的同时,是不是也把人民币加上,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来讲的话,刚才殷行长和孙司长讲的那个非常好,有几点,尤其国别类型风险,还包括反主任,我同事是兴业银行的独立董事,也是泰州银行的独立董事,这个银行也多在过去一两年里面研究国际化的问题,兴业银行我们知道研究国际化问题很自然,但是泰州银行只有1400亿的规模,它在中小微企业做的非常好,所以它也提出来我们如何做国际化,但是对这样的银行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包括兴业也是一样,就是国别风险的问题,那么就是说我们金融四十人论坛能不能做这盲从的研究,这些国别的风险、汇率的风险,比如我们给国家开发银行去年做的融资空间,就是大型央企的融资空间的分析,第一个最大的就是铁路,铁路总局有7000多亿,这很大一部分资金用来干吗?也都是投向国外。那么汇率的风险和国别的风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个研究是作为金融四十人论坛很好的方向,同时也能帮助一些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我给大家说的像泰州银行只有1400亿规模银行,它也在谈国际化的问题,但是你要让它出很好的研究报告,显然是难度太大,这样的话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组织,或者一个机构,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第三个,我觉得刚才唐宁总谈到的关于母基金,我觉得他这个提的也非常好,这个是整个这么多年来,我以前在IBM工作,2002年回来,我现在是中国科学家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刚才提到母基金的问题,我们国家目前在金融科技方面,我们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我们跟国际上差别已经不大了,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我们只是说我们在应用方面做的还可以,但是我们的基础研究很差,我们的基础研究为什么很差呢?你去查大部分基金的时候,基金基本上都要三年,最长五年的时间,他要退出的。但是大家想一下,包括唐宁总刚才谈的,一般要十年,我认为十年还不一定够,但是这样的话你一个基金三年到五年推出的时候,试想怎么可能研发出来更加优秀的产品,所以这方面我觉得有些工作可以做做。 这里面呢有一点,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私募基金有2.2万家,现在所有基金的信息都要报送到证监会的基金业协会,洪磊会长,报送平台是我做的,所以我建议这方面有没有可能跟私募基金业协会做合作,看看他们2.2万家基金整个的投向和方向,跟长期的基金,刚才唐宁总说的母基金,能不能形成一个对接,我觉得这是一点。 还有金融四十学院,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们国家还急需这样一批高端的人才,金融四十人学院,这个非常好,我有说这些。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两个课题我们最近也都在着手做,刚才范主任的演讲稿应该就是四十人论坛课题的一部分内容,不过刚才没有讲的特别直白,否则的话接下来他的课题评审不太合适了,等于是先公布了一部分,洪磊会长也是刚刚参加了我们的一个课题,我们也在探讨基于基金业协会的需求我们开展哪些研究,包括您说的学院,学院是立足于青岛的,也希望一方面结合青岛的需求做一些贡献,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整个金融界的人才培养,还有教育界的创新做一些贡献。好,谢谢。 郭新忠:结合今天这两个议题简单游两点体会,做一个分享,第一我们现在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我想做一个呼吁,最近这几年资金引进来做的步子是比较大的,但是资金的走出去感觉这几年的步子比较小,作为一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一个很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让我们的客户充分分享到美国十年债券的牛市,所以这也是说明了我们资金走出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呼吁下一步有更多的举措。这是第一个想分享的。 第二个想分享的,今天的会议叫财富管理,我想说一下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这两个范畴是有区别的,以我个人的理解,财富管理是一个上游,它直接面对投资者,根据投资者的画像推荐一个完整的投资组合,资产管理行业更多是接受财富管理行业卖产品所获得的资金,在某一个策略和某一个资产领域来做好专业的资产管理,我觉得这两个行业模式有一个上下游的关系,我想说财富管理转型是资产管理转型的前提,下一步在财富管理这个行业从两个方面加强教育,一个是投资者教育,一个是从业者教育,投资者教育就是逐渐引领投资者树立一个资产配置、长期投资这样一个理念,而不是过去只是追求刚性兑付的产品,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从业者的教育同样很重要,我们做财富管理也好,资产管理也好,我们将来不管做什么样的产品应该是从投资者的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不是把机构的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不是医生不能把医院的利益放在最前面,而应该把病人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有这样一个从业的教育过程,就会减少现在很多短期的资产推荐,或者是让投资者做了过多频繁交易,这样的财富管理上游资金转型了,能够为资产管理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了,那资产管理行业才会有一个转型的基础。我分享这两点,谢谢。 以下为嘉宾圆桌讨论环节文章实录: 蔡涛:刚才听到几位领导发言,也有点体会,刚才刘珺总提到的“度”,我个人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讲,结合这次的资产新规,我觉得也是这个“度”非常重要,这个“度”的把握无论对监管者,对政策的制定者还是对从业者来讲,其实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也是非常难的课题。 一个是这个“度”的把握,刚才讲到做正确的事情还是正确的做事,其实都是“度”,在这次资管新规的讨论过程中,大家感觉我们对一些本身中性这个词可能会带有一些负面看法,比如说非标、、通道、资金池、期限错配,不是说它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果从一个不正确的前提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的作用,实际上在这里面也是一个“度”的把握,你究竟什么样的非标融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什么样的通道,什么样的嵌套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什么样的资金池,应该也是一个“度”的把握。我刚才听到第一个题目就是所有这些在资管新规的讨论当中,无论是非标还是通道还是资金池,还是期限错配,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把它控制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而不是简单的说能做还是不能做。 第二个“度”的把握,其实现在讲的监管是统一监管,我个人认为统一应该是相对的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融资者的需求、投资者的需求都是多元化的,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绝对的统一,比如要求银行理财按照公募基金的做法去做,其实它可能没有兼顾到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求的差异化,也没有考虑到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的管控,在产品的设计,在渠道的管理等等这方面的差异,所以我们也是建议在资产新规,特别是后续细则出台的时候,可能也是这个“度”的把握,就是怎么把握好统一监管和保持差异化的度。这是第二个“度”。 第三个“度”,我们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是要防止的,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周末越来越充实,特别是从业者这种会议也很多,另外每个周末都有新的文件,新的要求,这两天我们一边参加这个会议一边在关注着银监会发了4号文,4号文应该说也是强监管非常强的一个信号,我感觉政策很多,从资产新规开始到流动性管理的办法,到委托贷款的管理等等,包括现在的4号文,以及2018年开始要实施的增值税的办法,等等,监管政策是一道接一道,我们感觉每一项政策的肯定本身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真的叠加在一起,这个“度”的把握其实非常重要了,会不会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这个政策出来之后和监管者的初衷是不是能够一致,我们监管者的初衷就是前面提到的三个初衷,要防范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我们感觉这些政策,我们从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确确实实能够达到。 我举个例子,降低融资成本,我们感觉这些政策的叠加,可能就不一定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所以我们感觉这个其实政策的整体评估也是一个“度”的把握,所以从这么三个方面,我们也是建议政策的制定者在出台的过程当中能够考虑这几个方面“度”的把握。 另外我们也希望这个政策能够尽快的落地,能够降低不确定性,在这段时间我们是很痛苦的,这个方向也不太明确,虽然说已经出来了,但是因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觉得没有方向感,另一方面产品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这可能跟资产新规一直没有落地是相关的。 主持人:感谢蔡总。关于这次资产新规,我们应该觉得幸运,最近我们四十人论坛在天津、北京、上海,我们内部已经搞了三次研讨会,这是第四次,为什么觉得幸运呢?因为资产新规,包括细则落地的过程是整个大讨论的过程,我知道监管部门也都吸收了我们的一些建议,所以会觉得每一步都有收获,所以比较大。但是呢,对比比如有些行业,什么现金贷、网络小贷,那就没商量,直接就出来了,所以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审慎的。 下一位是金总。 金树良:大家下午好,刚才各位专家也是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做了很多探讨,我从一个务虚的角度谈谈我的认识,我们从资管新规的背景来谈一点看法,是不是能够对于我们无论做好资管新规,还是更重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我们各个金融机构的业务转型发展,配合国家金融战略做挑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刚才刘珺总在发言的时候提到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的,金融是国家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知道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的一项任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比较大的角度。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看,在郭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银监会去年做了很多防范风险的问题,上半年提出了四不当,在12月份提出了资产新规,昨天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从8个方面,22个要点提出来一个不当的治理。我觉得这些事情看似好像关系不太大一些重要的点,其实他们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刚才张所长说资产新规对行业冲击的时候,说对银行业冲击最大,我想我理解可能主要是基于银行业资管业务的主体、主要载体,从内容、资产规模角度是这样,但是我想说我个人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资产新规和对银行合作比较密切的信托公司,乃至于基金公司冲击会更大,因为银行业有很多的业务类型,而很多基金、券商子公司,乃至于资管通道比较多的信托公司,在资管新规下,尤其在昨天晚上发布的不当治理的22项要求下,很多金融机构面临生死,不是过的好和坏的问题,是面临生死的问题。 所以从那么多因素理解,我们说资管新规可能要解决金融风险问题,而这其中就是要降杠杆,其中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推动金融往实体经济方向转,乃至于在这个基础上要实现金融回归本源,我们应该看到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的创新,是中国这十几年来GDP飞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微观动力。但是我刚才说了,立足于国家对金融的定位来说,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的政府意识到了金融发展到今天的一些做法,它不仅仅是乱象,它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乃至于进一步上升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再往上提升高度就是影响到了中国梦前提下的发展第一要务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想我们对资管新规的理解,我们首先可能需要立足于资管新规的具体要求,做一些规范的调整,来做好我们资管的业务,但我觉得我们需要更重要的,我们是要深度的宏观思考,那就是在金融定位和金融的服务实体经济回归本源的背景下,无论是银行还是我们信托,还是其他金融机构,我们需要从转型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从我们信托公司,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提出来,要加大主动管理业务,主动管理业务其实有两大类,一类是非标,另外一类是贷款业务,我个人判断在资管新规下主动管理的非标业务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反过来说我信托公司为未来发展的主营业务必须往主动管理的标准化业务方向发展。可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多难的事!市场上像陈总那样有实力、专业能力强、口碑好的主动管理的投资机构有多少,刚才说了2万多家私募资产管理机构,有多少能够适应转型下的主动管理,更何况这个市场的主角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我想说的是,在围绕着资管,我们一方面是要加强信托和银行之间,围绕着资管业务调整下的规范经营的探讨和合作,我们更需要在一个宏观的战略的条件下,探讨我们金融机构在新的战略转型下的转型。 简单总结一下,要立足于资管业务谈资管新规,更要离开资管业务谈我们以银行为主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战略发展,推动金融回归本源,更好的支持中国梦的实现。谢谢大家。 白一凡:关于估值和非标的问题,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我觉得估值这个事情,其实可能在新规里面更多涉及的是净值化的改造,这个净值化的改造,刚才的嘉宾提到净值和市值是不一样的,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但是从标准化的东西来讲,这个关系到公允估值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个公允估值按照银行的准则确定的东西去实现,,对于银行理财改造的话,大资管提出了要净值化,但是一旦都按照中债估值定义为公允估值的话,可能会引起一些恶性循环,这个也是当时我们希望监管能去采纳的。再有一个从风险指标来看,我希望有两个风险指标,第一个估值偏离度,公允估值现在是102,我的估值值105,这种情况是最难受的情况,也就是眼下正在发生的这种情况。再一个就是合适缺口,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封闭式产品或者定开产品不太属于组合管理的范畴,它是属于资产负债管理,这中间有一个合适的缺口,这个是需要的,这个合适的缺口只要存在,只要市场没有这种巨大的变化,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讲还是可以打平的。 再有从非标的角度,刚才的嘉宾主要是从非标的定性考虑,我更多从非标的功能角度考虑,实际上大家定义非标,也就是说最近广受诟病的融资性非标,直接的非标来看,我觉得它其实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或者说合理性,因为我觉得是所有企业都可能适应这种东西,举个例子,比如说它现在企业的负债率相对比较高,它再去通过债券融资的可能性非常小,它做后续的融资也好,资本运作也好,首先需要把资产负债率降下来,这些可能是非标能够做的东西,非标本身是一个量身订作的东西,它可能有不同的交易结构的设计,这种交易结构的设计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最终也是在服务实体经济。 举个例子,比如我是个大胖子,我本来是定制衣服的,你非要现在让我买成衣,最后我穿上不好看,实际上对大家谁都没有好处,所以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银监会也好,交易所也好,基金业协会也好,都在考虑非标的具体范围和口径,我觉得这个东西也可以适当有一些松动,因为其实非标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渠道的防火墙领域,实际上如果你把这两个领域掐死,我觉得其实非标存在应该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谢谢大家。 刘世平:我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刚才汤总提到,钱包网和e租宝500亿的问题,它也属于理财,它到底是因为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我国前几年的金融问题是从哪儿爆发的?温州,但是这温州在这两个问题是没有,怎么样从政府的角度加强监管,怎么要求这些企业,为什么呢?温州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方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架构,他们开出了很多这样的罚单,包括担保行、典当公司、小贷公司,我觉得信息披露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另外前几天我去河南,河南有一家公司是做农业大数据的,叫做农信托,它给我讲河南这个地方,其实我今天没有听到这一点,农民也有理财的需要,农民属于被骗子割了好几岔了,我觉得这也是国家的政策应该去做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大家提到一个,刚才有一位提到我们信息披露要完整,另外还有提到最差的情况,这个可以借鉴银监会要求我们所有的银行经常要做一大批测试,实际上就是说在各种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可以给这些机构做一些建议。 还有一块就是说关于基金这块,我再介绍一下,200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公募基金,洪磊说他晚上睡不着觉,因为他监管的所有这些基金,当信息来的时候往往是两到三周之后,这些基金到底做的怎么样?我不知道,所以他提出了如何对这些公募基金进行一个有效的信息披露和监管,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到了私募基金,做了会长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全国两万多家私募基金进行报备问题。 早上还有一位老师讲了,理性和工具性,除了理性思维以后,另外怎么把工具性的落到实处,这里面牵扯到一个统一标准。 还有,刚才我们提了很多理财的问题,无非就是回到的CIM原点,把适当的产品送到合适的人手上,其实好多东西可以借鉴。谢谢。 赵众:刚才说到基金备案,我刚好想到一个,现在基金备案主要变成了管,我觉得基金业协会应该是基金的服务机构,我们是宏观基金,宏观基金做的时候感觉做风控的手段,对股票期货这些东西现在有很多限制,就是因为股灾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你也要看到不同的基金类型有的时候不是说做这个肯定有什么问题,你既然让我们备案,我们过来备案了,你知道了我们的类型,你只要在原来监控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可以考虑留一个适当的口子。现在监管,大家都强调管,包括什么穿透,包括服务实体,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整个行业的发展到最后不是靠管,一方面要把规范控制起来,第二方面应该给那些规范运作的一些机会,否则的话我们感觉到资管行业发展那么多年,实际上人才很少,做的很好的其实很少,这一方面可能跟年份不多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跟整个大环境有关,因为现在整个这一块的话,你要有很多想法,你并不能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实现,这一块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做的话就是说现在可能因为大环境需要管,但是我觉得作为我们这些资本市场的“一行三会”的领导在管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个放的问题,这个放不是放开,你现在越来越明晰了,越来越有制度了,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你要让更多有想法的,它能实现合规的东西要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整个行业才能发展。 因为你不管怎么说,你说作为我们资管行业为实体服务,这个只不过是一个手段,但是最后的我们作为资管行业,主要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价值不是空的价值,我们一定要通过大家一定的技术,一定的市场,推动市场发展,其实也是让本身行业能够有不断更好的收益。像去年那样,虽然说A股市场大家看起来指数好,但是其实这个行业内很惨,这个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如果这个市场一直这样下去,对这个行业不但是一个打压,而且更多是在这个行业最后就是说一个体系没有形成,然后你只是考虑管,到最后的话,你肯定人才培养不起来,或者人才大量的流失,这个我觉得可能也是一个非常可能的结果,也是一个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我刚好听到刘老师说起备案的事情,我觉得无论怎么样,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一刀切,可能需要好好的分类管理;第二个就是说政策持续性、延续性也要有一些,不能今天这个是合理的,明天就说是违法的,要给大家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向,大家都愿意守法,但是你要告诉我这个守法的界限,只要在这个界限里面做够没有问题,大家不用担心我们会碰到什么监管上的处罚什么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整个资管新的趋势非常多,我们一起在摸索当中,大家一起努力。我就说这些。[详情]

唐宁:投资母基金是中国财富管理业的新趋势
唐宁:投资母基金是中国财富管理业的新趋势

  图为宜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唐宁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 宜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唐宁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新趋势》报告。 唐宁表示,中国高净值、超高净值投资者,他们是传统经济的赢家。但是今天他们极度焦虑,一方面他们的企业何去何从,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自己的财富如何能够战胜通胀,如何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成为持续的财富赢家,非常非常的困惑。母基金的投资方式可以帮助这些人,通过风险分散帮助个人投资者,传统经济创造的巨大财富。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唐宁: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会做一个汇报发言。我是一位企业家,一位实践者,所以会从实践的角度上分享我们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和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些观察,有一些趋势、未来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一个就是新时代的新经济需要不一样的钱,“十九大”讲我们未来的增长会是更高质量的,会是更可持续的,我们未来的企业会更加科技驱动,会更加创新驱动。那么15年前我是一位天使投资人,一位从事创投,帮助早期企业成长的投资者,那个时候早期企业家问我,你能给我钱吗?我有好想法,但是缺钱。我为这些好想法所吸引,我为他们的激情所感动,所以我投了他们。刚刚把钱给他们之后,他们就说,其实你知道吗?我们还缺好多别的东西,我们还缺人,您能帮我们建团队吗?我们还缺客户,能帮我们打单吗?我们还缺合作伙伴,我们的商业模式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亲身经历了把钱投入,把身心注入,把手弄脏这样一个过程,所有当年我投资的企业都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之后有可能上市了,有可能被上市公司收购了,不会再短。 所以今天我们讲消费手机,我们讲大数据、云计算,我们讲健康医疗,我们讲教育培训,这些新经济的引擎行业,他们的创新创业企业需要十年以上的发展,他们需要十年的钱去支持他们成长。这样的钱其实在我们的金融体系之中还是非常稀缺的,如果仅仅是一两年的投资期限,如果是固定收益的投资方式,如果还要有相应的抵押担保,需要各种政府的刚性兑付承诺,这样的资金与双创的要求,与新时代企业的要求,是不匹配的。所以这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之中看到新时期、新经济对于金融的一个重要的需求。 第二点,我想给大家汇报分享的就是在财富管理领域我们看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我们的客户,我们宜信财富,我们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是中国高净值、超高净值投资者,他们是传统经济的赢家。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例如在青岛有几万名他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从事外贸,从事制造业等等。但是今天他们极度焦虑,一方面他们的企业何去何从,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自己的财富如何能够战胜通胀,如何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成为持续的财富赢家,非常非常的困惑。 那么怎么办呢?有一种模式,有一种母基金的投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的财富管理的客户、传统经济的赢家,把他们的资金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市场化运营的母基金,投入到顶级的创投机构之中,创投机构再去投资那些双创企业、健康医疗、大健康、云计算、消费升级,这样的一种方式要远比我们的理财者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单一项目、单一基金之中风险低的多,因为十年以上的投资极高风险,团队的风险、策略的风险、基金管理人的风险。过去一两年,有大量的风险事件发生,说明我们的理财者,我们的财富管理、个人、非专业投资人把自己的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基金、单一项目、单一企业之中有多么的不靠谱,多么的高风险。 所以我这儿有一页向大家展示一下母基金的运营方式,大家看在左边,我们的理财者,传统经济的赢家,通常都是企业家、企业主,在我们青岛有一半以上的高净值人士都是从事传统经济,并且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右边就是各种新经济的双创企业的需求,有科技的需求,健康医疗、消费升级、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等等等,这些今天还是小微,15年后20年后成为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等等这样的企业,他们需要10年15年有耐心的钱、长期的钱、有价值的钱,而不是一两年的钱,固定收益的钱,而是权益类投资,同时能够帮助他增值的钱。那么谁在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呢?就是这些顶级的创投,人民币创投,但是这些人民币创投的钱从哪儿来呢?可以来自于机构,那么这样的机构一定一定也要有耐心,也要长线,不可能刚一两年就要回报,固定回报、抵押担保,这些企业是没有抵押担保的。所以用母基金的方式,我们做到位的、全方位的投资者教育,告诉我们的传统经济的赢家,您打造您的企业需要10年20年30年,那么新的下一代的创业者在新经济之中打造他们的企业也需要10年20年。所以您要长期支持他们,理财者、个人、非专业投资人把钱投入到母基金之中,母基金风险分散的把钱投入到五到十家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顶级创头基金之中,有的擅长投这个行业,有的擅长投那个行业,有的擅长投A轮早期,有的擅长投B轮成长期,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配置。 我们在实践之中,大比例给白马,例如说像IDG资本等等这样的有20年历史的优秀的创投机构,还有一部分配置到黑马,就是在过去几年做的非常出色的、更加年轻一代的创投机构,他们的冲劲更足,但是明显风险会更高。所以通过这样的风险分散能够帮助我们个人投资者,我们传统经济创造的巨大财富,可以来支持我们缺长期的钱、耐心钱的新经济。在实战过程之中,这样的一个现象已经在中国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市场发生着。 当然,大家说有很多的政府的引导基金似乎也在从事类似这样的事情,的确政府引导基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是从不同的视角,比如某一个地区的政府引导基金通常会有很多支持本地的这样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非常合理,对本地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但是从一个个人投资者的角度上,它诉求的会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更加均衡的、更加合理的配置,那么市场化母基金就能够更好的满足这样的一个需求。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有这样一种母基金的方式,可以把新旧经济的资源、需求得到有效的匹配。 那么一会儿呢,我们是怎么做母基金投资的,特别是如何利用金融科技的方式去做,在休息的时候会有一个小短片,大家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我们把三万个投资基金,有两万个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他们一共投了几百万家企业,这些数据这些信息可以集合起来,一秒钟处理1000万条数据项,可以把一个投资基金的60多个纬度有机的能够生成科学的投资建议,到底现在这些投资机构在投哪些新的趋势,哪些新的经济方向,他们之中有很多都说领头了某家知名企业,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个基金是领头者,其他的都是不准确的说法,如何能够识别这些风险,我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对数据加以搜集,加以分析,加以整理,做出帮助我们的老司机、老师傅进行判断的这样的一个努力。所以一会儿会有我们如何在金融科技方面做母基金投资的分享。 谢谢大家。[详情]

殷勇:金融市场存在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需求
殷勇:金融市场存在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论坛上表示,从贸易、投资、国际地缘的变化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 他表示,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中已经占有了很重要的份额。但是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殷勇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从一年、两年的发展变化来评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成败。同时,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没有必要以替代其他货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为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服务好中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和其他涉外经济活动。 最后殷勇谈到,通过审时度势,及时破除影响人民币便利使用的一些制度障碍;二、积极拓展,不断搭建人民币便利使用的基础设施;三是注重引领,带动人民币更广泛的使用等一系列的引领措施,人民币一定会在中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殷勇:谢谢海明,尊敬的刘市长、江书记,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按照这次大会的主题,我谈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结合以上要求,谈一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我谈三点体会。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远低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所占的体量比重。中国GDP目前占全球GDP大约在15%以上,我们的进出口总额也占全球进出口总额大约11%以上,我们的净国际投资头寸在全球也超过了11%。所以说,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中已经占有了很重要的份额。 但是,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例如,在国际清算总量当中,人民币使用量大概只有1.8%左右;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按可比口径调整后,人民币大约在2%左右;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也才刚刚超过1%。可以说,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的使用程度和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相比的确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市场存在着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人民币在中国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只有1/4左右。 实际上,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会带来很多便利,最明显的就是可以降低通过第三方货币进行转换的汇率成本,同时也相应减少汇率风险,也能够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的融资依赖。例如,在次贷危机时,由于美国爆发了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全球美元流动性紧缩,资金大量流出新兴市场,给新兴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国际贸易正常开展带来很大冲击,目前全球贸易的增长水平还低于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从进一步减少汇率风险、汇兑成本和提高融资可靠性的角度来说,市场都有继续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需求。 从全球投资组合、优化全球投资配置的角度来看,市场对人民币资产也有巨大需求。我们知道,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在全球排第二,中国的很多金融市场目前也在全球排名非常靠前,比如股市大概排全球第二,债市也在全球第三,创新创业投资也处在世界前列。这些巨大的金融市场和巨大的经济体量,使得人民币计价的一些金融投资与其他币种计价的金融投资之间,有着独特的相关关系。把人民币加入全球投资组合以后,肯定会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2017年7月3号,我国开通了债券通,这是在我国已经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础上,引入的一个新通道。至去年11月末,我们已有212家机构通过这一机制入市,目前债券的托管余额已经接近800亿元。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市场确实存在对人民币使用的巨大需求。 此外我们也看到,由于国际地缘关系的一些变化,尤其是一些国家滥用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片面谋取单边利益,利用国内法搞长臂管辖,例如实行单边的国际金融制裁等等,这些做法也促使不少国家和地区把眼光投向了更负责任的货币,人民币也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选择。 总体来说,从贸易、投资、国际地缘的变化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 我们看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涉及到64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口占全球的43%左右,有很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前景。在这个区域中,人民币的实际收付金额占中国和这些区域贸易总量的比例目前只有14%,低于总体25%的水平。尤其是其中55个国家,人民币的使用占比还在5%以下,继续发展空间非常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同时对中国也有大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需求,如果我们能够扩大人民币的使用,人民币就可以通过资本输出的形式输出,反过来又可以用于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形成一种回流的机制,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安排。 综合前面我们谈到的中国经济地位与人民币目前使用状况的差异,考虑到市场对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的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长期战略。 我们知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的主要货币,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的GNP大约在1872年时就超过了英国,但直到1954年时,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才超过英镑,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些学者也把这一年看作是美元正式取代英镑、走向国际主导货币的标志性年份。此后,美元地位仍然还在经历一个上升的趋势,直到7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出现了高通胀,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随着德国马克、日元在国际使用中的逐步上升,美元才达到了顶峰并在那之后出现了下滑。所以说,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虽然与其在国际经济、贸易、投资中的占比有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不是线性的,也并非瞬时的,而往往是非线性和滞后的。新兴大国往往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地位提高以后,才会实现货币的国际化。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从一年、两年的发展变化来评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成败。 同时,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没有必要以替代其他货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为目标。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到,历史上也有存在两种或者以上的主要货币共同存在、共同发挥主导作用的时期。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但欧元也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日元、英镑、人民币等一些主要货币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货币国际化也不是大国的专利,历史上包括澳大利亚、韩国、南非等国家,也都尝试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用途之内实现本国货币国际化。 展望未来,我认为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演进,出现几种主要货币共同存在、共同发挥主导作用的局面是有可能的。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主要是便利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和其他涉外经济活动当中发挥作用,我们不应该以人民币的排名作为国际化的目标。 事实上,过去几年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到去年11月末的时候,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是1.75%,而五年前这一占有率只有0.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国际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调查,截至去年9月末,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大概是1.12%,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把人民币纳入到他们的外汇储备篮子中,而五年前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也开始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至2017年末,已经有超过25万家企业和245家银行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的业务,和中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195个。 综上,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服务好中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和其他涉外经济活动。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几年的确已经取得了较好进展。 第三,我想谈一下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有三大主要职能,即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不同的参与主体,如企业、居民、政府、金融机构等,对这三大职能的使用和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总的来看,使用一种货币节约的成本越多(这一成本也包括便利性的程度),这种货币就越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围绕这一点,我国从三个维度开展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工作: 首先是审时度势,及时破除影响人民币便利使用的一些制度障碍。如今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明确了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贸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明确了银行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为个人办理包括雇员报酬、社会福利、赡家款等其他经常项目的人民币跨境汇入、汇出业务。我想,沿着从过去事实上的外币优先、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再到进一步发挥本币作用的思路,人民币的使用会越来越便利。 第二是积极拓展,不断搭建人民币便利使用的基础设施。我国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在海外的网络化布局,拓展人民币境外清算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使用,以及电子支付等支付渠道的建设;健全与相关国家的货币互换、现钞跨境调用等制度性安排,推进人民币与更多国家货币之间直接挂牌交易;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准入,建立了债券通,完善了股票连通机制,构建了大宗商品人民币交易平台;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推动了更多的国家接纳和使用人民币。 第三是注重引领,带动人民币更广泛的使用。在去年的“一带一路”峰会上,中国宣布为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支持,中国向丝路基金新增人民币1000亿元,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目前,这两项以人民币作为资金的出资安排进展顺利。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了特别提款权篮子,这一里程碑事件极大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认可度。通过这一系列的引领措施,人民币一定会在中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详情]

范文仲:"一带一路"要重视投资规模和有效控制风险
范文仲:

  图为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在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不能光看投融资规模统计数据的高低,还要看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范文仲:我想先跟大家介绍一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些进展情况,再跟各位来分析一下自己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个人思考。 刚才也听了前面几位领导的这些发言,都非常受启发,我想首先在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方面,银监会也做了一些工作,今年银监会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金融开放的要求,银行业对外开放迈出了新步伐,有些措施已经对外宣布,可能大家也已经听到了。例如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机构的持股比例大幅放宽,实施内外一致的规则,下一步还将放宽外国银行商业存在形式的选择范围,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多样化发展,扩大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空间、提高金融体系活力,优化监管规则,引导外资银行发挥经营优势,提升竞争力。 除此以外,一些其他的银行业对外开放规则也在研讨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相信一个更加透明、更加规范、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才会更加稳定。 第二个方面,在关于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的进展方面,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变化,主要体现在银行的机构布局迅速拓展,融资的规模大幅上升,监管合作不断加强,首先从机构布局来看,我们最近更新了一下数据,截止到去年底,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68家一级机构,这其中包括18家子行,40家分行和10家代表处,其中25家一级机构是在2014年以后设立的,从机构类型上看,5家大型银行依然是中资银行海外布局的主力军,开发银行、进出口行则通过工作组的形式开展项目融资,据初步统计,在过去三年里,在融资规模方面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近2700个,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金及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相关贷款余额约2000亿美元,是非常大的规模。在监管合作方面,截止到2017年末,银监会与32个“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监管合作备忘录,仅去年一年我们就与波兰、泰国等签署了备忘录,为银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欣喜的方面。 第三个方面关于“一带一路”我们如何做的更加完善,有一些个人的思考,今天与大家交流,有几个方面的感受:第一个方面的感受,“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它是中国担当世界责任的必然选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它既是我们中国发展需要,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更加开放、更加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要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真正走出来,实现强劲的复苏,国际贸易就需要有一个更大的交易市场,投资收益的增长就需要在全球的更大范围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需要在全球的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产业链中能够寻找到更多的机会,这些其实都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建设跨国,甚至跨大洲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要打破现在我们看在不断的反复,甚至有所加强的贸易壁垒中,要把国际的这些资金更多的分配给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国际工程,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工程实现之后有非常大的正面外部性,但是要启动这样一个工程非常困难,它需要一个强大的发动机,一个牵头者,这个牵头者必须是一个经济强国,它还需要是一个贸易大国,还必须要在基建方面是一个强国,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有担当国际领导责任这样一个坚强的意愿。 所以这些要求如果同时满足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很多国家都有关于国际合作方面的发展计划,有欧亚的合作计划,有东南亚的,但是这些计划都不具备实现这样大规模的影响全球贸易、资金、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的这样一个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些计划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计划,而中国我们认为几乎是唯一现在满足这样一个发动机或者牵头者条件的国家。而且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向世人表明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意愿。 所以从这些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一带一路”不是我们自己发展的唯一需要,而是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一个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现在与“一带一路”的合作不仅仅是建一条公路、大桥,更重要的是分享发展经验,其实在过去40年中国的发展经验有非常多可圈可点的,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多新的经验,比如基础设施先行,比如设立经济特区,先试点再拓宽,摸着石头过河,比如我们国家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政党、政府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在国际上需要走很多的弯路,需要很多的磨炼才能获得的经验,所以这些方面我们要与其他国家共享。 第二点,关于“一带一路”的感受,就是金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血脉,我们要多维度更加全面审慎的来衡量我们金融服务的效果,金融服务“一带一路”不能光看投融资规模统计数据的高低,还要看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还有项目投资都需要金融,金融的目标不是私立的,它是通过促进贸易发展,提供给社会、民众更多的商品选择,来提高每一个个体的福利。同时通过投资,分配经济资源,未来能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提升整个经济体系内社会福利水平,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国际资源的分配效率,这就是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一个根本性目标。 但是“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不是搞慈善,我们不是坐在直升飞机上洒钱,衡量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成果不能光统计金融机构投出去了多少钱,提供了多少融资,还要看这些项目的实际社会效益和潜在风险,目前如何做好这个风险管理是个大挑战,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例如金融机构、银行业机构贷前可行性研究一定要扎实细腻,贷后更要注意持续管理,和国内的业务相比有些不同点,“一带一路”的投资要更注重国别风险、合规风险、汇率风险。 此外金融机构一定要培养懂当地语言的国别管理人才,有些我们的分支机构连当地的报纸都看不懂,还要建长期的项目,搞中小企业融资,这些出风险是迟早的事。随着中资银行走出去的趋势势头加快,风险的事件也必然的上升,其中机构要注意与当地政府、监管、企业、社会组织的关系,不能总在华人圈还有中资企业圈子里转,我们的金融家也要是外交家,这样才能提前预知风险,化解风险事件也有更多的资源和途径。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拓展业务,金融服务不能是蜻蜓点水,不能赚钱就走,还要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艰苦奋斗,要走群众路线,要做长期扎根的打算,要服务当地的社会发展。 那么项目已统计收益、回报,但是在“一带一路”一些不发达国家,尤其不能光讲经济效益,要发挥社会责任,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不能犯那些光追求GDP,光追求财税收入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金融机构盈利一定比例应该拿出来要做公益活动,要反馈当地社会,共同发展。 第三点感受是“一带一路”建设里面,我们的中资机构不能光唱独角戏,一定要搭平台,拉队伍,要带动其他国家的队伍一起唱。目前在“一带一路”的融资统计中,我们主要统计中资机构的融资机构,其实还应该统计每一个项目带入了多少当地的资金和国际资本共同投入,我们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应该尽量尝试以国际银行贷款的模式进行,来吸引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和外资银行一起参与,我们现在发起“一带一路”债券,也要尽量吸引除中资机构之外的国际投资者,如果咱们的一些项目都有中资机构包揽,风险很大,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些在香港有些市场发债尤其要注意,不能买来买去还是我们中资金融机构自己在那儿买,要发动国际的金融力量一起参与,我们中资的机构要学会小资金来撬动大项目,这样有助于扩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在一些风险时刻、危机时刻,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分担风险。 此外我们还要多打造国际合作机制平台,在这些机构中中国力争要发挥带头作用,刚才晓霞司长提到了我们有亚投行,还有丝路基金,还有金砖国家银行,我们去年还有一个组织叫亚洲合作协会,这个组织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有新兴市场经济体主导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金融组织,它是市场化的国际金融组织,同时它是明确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的国际组织,这个和其他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有非常大的区别。此外它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行业、金融协会和大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组织,我们希望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点感受,我们现在觉得“一带一路”要做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统计还有国别研究是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后期的建设往往事倍功半,国别的研究一定要专,一定要细,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坦率说有些过于宽泛,大多很多都是浮于表面,我们到处都是“一带一路”的研究中心,但是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一些报告信息量还是有限。其实国内的科研机构应该设立国别、有行业、更针对性的区域研究中心,不一定每一个都着眼于大局,我们住在那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外使领馆也可以定期发布一些系统性的国别研究报告,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提供一些基础材料,大幅减少前期尽调成本,减少在后期投资的成本。 此外“一带一路”的经济金融投机体系也要更加全面、准确、及时,还要提高一致性。现在很多机构的统计口径不一,报表是各种各样,没有细分领域,所以现在很难对“一带一路”业务发展有一个整体性的现状,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宏观审慎的管理,所以一个好的管理一定要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和全面统计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动完善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的统一体系,我们希望能够夯实金融服务的基础。 第五点感受,金融服务“一带一路”不光是推进经济发展,刚才几位领导在谈话中都讲到了,我们也还是要促进人文和社会交流。新世纪,新时代的中国,要有广阔的胸襟,创造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不仅要打造开放型的经济体,我们更要成为一个开放型的国家,我们之所以提出“一带一路”,是因为我们在历史上有一条辉煌的丝绸之路,但是如果你看看历史就知道,古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它也是一条文化交流创新之路,汉唐时代我们的丝绸、瓷器西去,西域的宗教、香料、食品东来,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在那个时代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可能大家都很多去过敦煌的莫高窟,我去敦煌的时候非常受震撼,我们的敦煌它是一个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交汇点,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见证,是当年开放最主要的前沿。还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我们都说长安是一个中国的政治中心,长安当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在长安有一个西市,西市就有很多国际金融机构,我们在唐朝就创新了飞钱,世界上最早的官方汇兑体系,我们确定了贸易规则,在西域现在的考古学发现,很多的契约都是由汉文来写成,然后再翻译成其他国家的文字,我们在当初就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现在很多历史都已经忘掉了。 那么历史上日本的遣唐史,在唐54年,他跟诗人李白、王维都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希望回到日本去,渡海,被风吹到了越南,李白写了一说非常有名的诗悼念他,包括后来马可波罗游记,虽然现在没有强烈的记载能够印证这段历史,但是同时期波斯人在朝廷任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十九大”之后,为落实党中央的决定,中国要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觉得应该在经济上开放创新,在文化上包容进取,在人才上海纳百川。我们的目标目前,我们应该鼓励政府企业建立各种人文的交流基金,包括四十人论坛这样智库的交流,对基础设施的项目而言,10亿美元不是大项目,应该算是中等项目,但是10亿美金每年就可以资助1万名“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10亿美金也足以资助一万名中国的学生学者到“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研究交流,这些领域都是小投资,可以产出大效益。以前咱们中国的学生都去发达国家留学,都抱着救国图强的决心,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现在要去发展中国家交流,我们应该抱着奉献、传播文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目标。 中国如何能回到世界经济文化舞台中心,如何能真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觉得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要吸引鼓励全球的优秀人才来中国,要鼓励他们优秀人才在中国居住,来去自由,不仅企业,政府部门也可以完全开放顾问职位给国际人才。新时代的中国一定要有这样的开放气质。 以上是对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山东是全国的经济金融大省,也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青岛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所以今天在青岛探讨这个主题我认为非常有意义。我预祝我也相信山东和青岛一定会在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详情]

孙晓霞:中国国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孙晓霞:中国国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国债在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与中国共享、共创发展机遇,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孙晓霞:尊敬的殷行长,隆主任,刘市长,还有江书记,还有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实际上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非常好,无论是新时代资产管理的新趋势,还是“一带一路”,都是市场非常关注和大家热议的话题。刚才殷行长和隆主任两位领导就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还有人民币国际化,讲的非常深刻,谈几点认识,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还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一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际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就是对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战略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发挥好“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现在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已经转变为现实了。现在大家各行业都在不懈的努力,在推动建设,首先政策性和开放性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支持一些重点项目,通过产业信贷、产业保险、产业基金为这些项目提供一个重长期的融资。 从2014年以来,光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签约有1000多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贷款已经发放了800多亿,项目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项目领域也包括设施连通、产业投资、能源、资源合作等。中信保是通过全担保,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承保项目基本涵盖“一带一路”沿线的60几个国家,支持中资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了合作国的建设。再一个是适应国际新格局,拓宽融资渠道,在财政部的推动下,相继成立了亚投行,还有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些多边的金融机构,同时人民银行也推动丝路基金,这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中长期的资金。 现在统计亚投行已经为24个项目提供了42亿美元的贷款,主要涉及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丝路基金也签约了十几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是600亿美元,涉及项目总投资额超过了800亿美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总金额已经超过30亿美元。 第三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刚才两位讲的应该说两方面都有政府这个有形的手在后面做支撑,还有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在发挥作用,商业的金融机构是以多种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刚才殷行长也讲了支持这些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机构提供多种服务。现在已经有九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设置一级机构,同时保险、融资租赁、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各自领域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例如太平保险在“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劳务输出承揽工程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机构,工程租赁也是在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租赁业务。 通过上述探索,中国国债在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与中国共享、共创发展机遇,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下一步的工作实际上更难,一个是复杂的国际金融,还有“一带一路”周边国家风险等等,应该说面临着很多挑战,先说IMF的定义,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刚才殷行长讲有64个,刚才隆主任讲会越来越多,因为有很多国家在响应这件事,所以现在这个数有说64、65、68的,但是现在IMF定义是65个里面只有7个是发达国家,剩下都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话可能有一部分沿线国家的风险就会比较高。 针对我们面临的挑战,积极稳妥的推进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还必须得尊重几个原则:一是尊重金融创新的原则,刚才隆主任讲一定要勇于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方面的合作,是要通过金融为重要载体推进,注重金融支持,推动区域合作,提高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国家众多,情况各异,相对国内来说金融机构面临的投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有必要通过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满足企业更加多样化的投融资的需要。 同时通过加强风险管控力,刚才隆主任讲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年的“十九大”也特别强调这一点,要创新,但是更重要要防范风险,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担保结构和保险产品,要通过市场化的产品促进稳健发展,这样为中资企业有序参加国际项目合作提供一些保障。 二是要遵循投融资体系多样化的原则,除了我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还要充分发挥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推动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这些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继续发挥银行信贷支持作用,创新各种融资工具,促进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三是要遵循合作交流的原则,要依托由政府、咨询机构、高校和各大商会组织的智库,对所在国进行更深层次的、更富前瞻性的了解,开展政策研究、行业评估、投资评价等,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力合作,为沿线国家智力融合提供一个咨询的平台。同时,以智库交往带动人民交流,通过中外智库共同发挥作用,增进“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对倡议的准确理解,增进民心相通。 实际上遵循上述这几个原则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个是要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关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结合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增长的趋势,要提前去研判这个国家总体的需求,谨慎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我国企业可以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经济、产业基础等相关条件,从平台设计、模式选择、政策制定等方式与合作国共商经济发展的经验,围绕产能合作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建议,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合作。刚才讲的苏丹模式、安哥拉模式我都去考察过,都是和当地经济发展、当地的资源是密切相关的,风险也都有所锁定。通过合理布局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处理好“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各方的协调合作的关系。“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倡议,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建议,它不以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作为标准,而是秉承开放包容的原则,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互利共盈的格局,并不取代现有合作机制,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补充和完善,是各区域内国家确定和维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对于相关国家的政策利益与其他大国的既得利益要多边谋事,双边谋利,同时在建设中遵循包容性发展这样一个理念,主动参与完善现有国际规则,统筹考虑经济金融与政治外交的协调配合。 三是处理好金融风险防范与项目资金需求这么一个关系。构建“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效分析、监测和预警,及时去发现风险隐患,确保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投资贸易安全稳健的运行,确保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安全稳健运行。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理的制度安排,协调各方的组织行动,共同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金融稳定,同时我们还是重要的资金提供方,实际上也是在发挥,这样发挥各金融机构的合力,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财政的延伸,应该在市场失灵方面发挥先导作用,主要支持期限长、收益少的项目,特别是对项目所在国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性项目,有良好盈利能力的商业性项目应主要依靠市场资金,推广PPP等多种模式,吸引私人资本参与,由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和服务,引导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行、世行等多边机构利用资金成本低、市场信誉高等优势为一些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要处理好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的构筑起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突出抓好相关重要的生态主导的产业,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在“一带一路”各个国家,形成绿色共享的环保经济带,构建系统全面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积极建立“一带一路”的绿色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益。 这是我的一点点体会,谢谢大家。[详情]

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并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隆国强:“一带一路”建设需兼并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花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不能急于说取得一时之果,同时要有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隆国强:非常荣幸参加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举行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我按照大会的要求围绕着全面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个主题讲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提出的新的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个重大收获,就是对外开放必须按照国内发展的要求,按照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们比较优势的转换进行不断的调整,经济全球化和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是个双刃剑,有的国家在开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比如中国,有的国家在开放中不像中国这么成功,甚至未得其利,先受其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变换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开放战略是不是能够把握住外部的机遇,是不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是不是能够防范开放带来的风险。所以我们这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开放战略要与时俱进。 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提出推进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是基于这样重要的考虑,首先它要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十九大”提出来,我们国家主要矛盾已经演变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升级,除此以外对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和美好环境这方面的要求也在快速的上升,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做了非常全面深入的阐述。要解决社会矛盾,就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在供给侧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 其次也是适应我们新的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九大”提出来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个发展目标是非常全面,尤其“强国”,强国是跟自己比呢?是国际比较比出来的,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不开放,自娱自乐能叫强吗?必须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跟全世界的资源一直强调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来加速我们的发展,把我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这个宏伟目标,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 同时,它还是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大家知道国际环境我们讲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使得我们在开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和以往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2008年以前全球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繁荣,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市场机遇,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深入调整,我们在这个变化中看到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比如说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针对中国各种各样的保护,贸易投资保护措施在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出现了很多新的机遇,以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革命带来了重大的产业革命机遇期,对我们后发追赶期的经济来说,我们把握好这个机遇就可能实现后来居上,以前有人说弯道超车,后来有人说换道换车,对后发国家来说就是重大的机遇。你回顾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人类领先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发的国家怎么变成强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及时把握因为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就可能后来居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机遇,比如说跨境投资的变化,比如说人才的流向,比如说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等等,这都要求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才能把握好这些机遇。 当然最后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适应我们国家比较优势的转换,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为全球制成品的出口大国,引资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低成本的劳动力,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近些年我们的人口红利在快速的削弱,2012年的时候我们劳动力总量达到了峰值,此后有上千万劳动力人口减少,我们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好事,发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更好的日子。但是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看到过去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是在削弱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新的优势正在涌现出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人口质量方面的优势,每年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有300万是理工科的学生。所以对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通过科技进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还有我们形成的这种完备的产业配套优势等等,这些要把我们的新优势转换成全球竞争的优势,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开放。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提出来要推动形成一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际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全面在哪儿?我个人理解,首先是我们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我们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开放,我们首先是对发达国家、西方市场开放,引进投资也好,扩大出口也好。现在全球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贸易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力度,这也就是“一带一路”提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第二个,是我们自身开放的空间布局要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均衡,我们的开放是一个从沿海、沿边、沿江、省会城市向内陆推进的渐进式开放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各地区之间开放的政策落差其实是越来越小,但是因为起步的早晚不一样,因为各地的比较优势不一样,因为各地的开放理念、管理的能力不一样,投资环境不一样,客观上是存在着地区之间比较大的开放上的落差。 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要求我们在沿海率先开放的地方,进一步提供开放的经验,我们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大内陆地区的开放力度,形成地区之间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开放的新格局。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开放的内容要更加全面,我们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开放,从引进来的角度大家可以看到制造业的开放相对来说力度比较大,服务业的开放相对滞后,所以这轮开放要把服务业作为引进来的一种重要的领域,特别是老百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集中在服务领域,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城市居民对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各方面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我们服务业到底怎么样?中国服务业在经济的比重也相继提高,这也是适应变化的需要。但是放在全球来看,我们服务业的竞争力还不够强,我们服务贸易的逆差逐年快速扩大,从满足老百姓需要来看应该说服务业的质量和老百姓需要是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 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服务领域里面深化改革,同时也要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开放领域,中央已经提出来要对一系列的服务领域有序的开放,包括刚才殷行长讲的金融领域的开放。在“十九大”以后,我们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力度。除了我们说引进来以外,中国迅速成为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在走出去方面我们怎么适应企业在全球来整合资源,提供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需要扩大开放。 所以我们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需要贸易投资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特别要强调实体经济的开放和在全球治理规则方面的开放要有所作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治理加速调整的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贸大国,我们怎么能够为全球治理的变革、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导全球化,继续朝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贡献中国的智慧,这也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题中之意。所以说在“十九大”以后,“十九大”我们提出来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二点,就是“一带一路”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中之重,这是在总书记的报告里面明确提出的,为什么是这样?刚才我讲到,首先它是适应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变化的一个重大举措。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的贸易投资活动,但是近十几年来全球的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的提升,在全球投资中的份额也迅速的提升,在去年发达国家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再往前连续好几年发展中国家超过发达国家,它的份额最大。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说中国的开放,我刚才讲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我当然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所以刚才殷行长不也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倡议覆盖了60多个国家,现在范围可能还要进一步扩大,为什么呢?“一带一路”倡议以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热烈的反响,现在很多非洲国家说也要加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是适应全球发展格局变化,我们说也是对我们自己来说是补短板,因为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很大,64个经济体人均的GDP,在2012年的时候才到5050美元,这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这个地区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它的发展速度也是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的速度。同时在这个地区里会发现相互之间合作的基础条件是很好的,资源互补性很大,有自然资源、能源富足的国家,也有劳动力富足的国家,产业结构也不一样,所以互补性是很强的。 那么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说“一带一路”倡议,无论是对这些沿线的国家,还是说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刚才殷行长讲了,“一带一路”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空间,一个非常重大的契机,我非常赞同。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和“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合作,对于我们保障我们能源资源的安全,对于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我们企业在全球整个资源,对全球开展布局,对于我们把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出口到国际市场,来改善和提升我们的出口结构,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当然,对这些国家的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平等互利的合作,加速这些地区的发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一带一路”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这么高的热情一个基本原因。 那么对全球来说呢,我觉得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它所蕴含的丝路精神,平等、互利的合作,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这是丝路精神,对于我们引领全球的经济治理的演变、改善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说我们在中央提出来“一带一路”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中之重。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也就四年多的时间,去年开了“一带一路”的高峰论坛,应该说短短的时间,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超出我们想象的进展,习主席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提出“五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货币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大家可以从这“五通”中看到“一带一路”是一个内容非常的广泛,目标极其宏大的区域合作的倡议,“五通”里政策沟通讲的就是国家之间要进行发展战略对接,加强政策沟通。从设施连通讲的是把基础设施作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从完善基础设施来为经济贸易的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提供基础。贸易畅通实际上讲经济贸易的合作。金融合作,刚才讲了货币融通。最后还讲了民心相通,这是最重要的,既要有利还要有益。所以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除了经济贸易的合作、基础设施的合作、金融合作,还要到文化合作、旅游合作,真正通过“一带一路”推进全球,形成一个我们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理解首先要打造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在经济利益上大家相互连通,相互融合,然后责任的共同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所以“一带一路”的提出这么广泛的合作内容,这么宏大的目标,它对于无论是所在国家,还是对我们自己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中央提出来“一带一路”是我们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 最后一点我想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勇于创新,趋利避害,“一带一路”是一个目标非常重大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合作倡议,那么我们推进“一带一路”首先要有战略眼光,我们在早期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收获,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反响,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到,“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花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不能急于说取得一时之果,同时要有战略定位和战略眼光。 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一带一路”虽然这些国家发展的潜力很大,合作的基础很好,但是有不少的国家也是风险比较高的地区,怎样在这样一个地区来推进合作,我觉得首先你就得树立一个风险意识,要有底线思维,我们“十九大”强调三大攻坚战,其中一条就是防范金融风险,我觉得防范金融风险不仅仅是讲在国内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其实我们的国际合作也同样要注意防范风险。 其次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勇于创新,就是“一带一路”这些国家里,你看条件都挺好,为什么这么多年合作的不够好,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呢?那我就觉得原因很多,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才能把它发展的潜力发挥出来,其实这些年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恰恰是我们根据这些合作对象的国家它的特点,和我们自身的优势,我们在创新一些发展的模式。你比如说在非洲我们有一个“苏丹模式”,就是把苏丹的石油开采和资源的深加工一体化,我们中石化帮它建了炼油厂,一下子把苏丹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东道国非常高兴,企业也很高兴,这对保证全球能源安全,尤其中国能源安全都有贡献。还有安哥拉模式,安哥拉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很多人想不到,安哥拉模式是什么?安哥拉政府以资源换贷款,拿那些贷款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设施开采不出来石油,开采出来也运不出来,我们很多中国的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修路、修桥、修石油管道、建电站,我们都有全套的能力,东道国政府拿了贷款完善基础设施,有了基础设施以后,我们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和东道国的合作去开发资源,把这些资源从地下挖出来,才能变现,形成这个国家的开采业,才能创汇,才能进一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它的工业化。 这实际上就是说,我们针对东道国和我们自己国家企业的优势,我们创造性地来探索的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对“一带一路”也是如此,我们的企业要相互配合,来探索这些新的合作方式,才能够趋利避害,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比如工业园区的建设,我们在“一带一路”建了16个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初见成效,这是我们怎么把制造业和当地的市场优势,当地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探索,我觉得“一带一路”建设还需要我们政府、企业进一步去探索新的模式,来使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实现趋利避害,能够尽可能的降低风险。 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详情]

江敦涛:金家岭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新金融中心
江敦涛:金家岭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新金融中心

  图为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江敦涛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青岛金家岭金融业金融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江敦涛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金家岭金融区已迅速成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区域性新金融中心。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江敦涛:尊敬的殷勇行长,隆国强主任,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石老人海滨,隆重举行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的资产管理新趋势。在此,我谨代表崂山区委、区政府和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委会,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崂山区和金家岭金融区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崂山是中国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区是青岛东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近年来,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多个国家级政策性区域优势,突出发展高端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正快速成为青岛的高端产业引领区。金融业是崂山重点打造的新兴支柱产业,青岛金家岭金融区是国家级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拥有国内一流的金融产业扶持政策和高端金融人才激励办法。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坚持一手抓金融载体建设和规模扩张、一手抓金融生态体系和风险防控,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7年预计达到96亿元;累计建成金融及配套载体650万平方米,集聚金融业态20类、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672家;大型法人金融机构15家、基金实缴规模427亿元,分别占青岛全市的79%和82%;已迅速成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区域性新金融中心。 新时代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一个金融业创新发展、稳健前行的春天,正向我们阔步走来。这次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有幸邀请到全国金融领域的有关领导、专家、知名金企高管,围绕新时代的资产管理新趋势这一主题,在崂山这片金融业创新发展的热土上进行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我们相信,这一定会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创新源泉,也必将成为崂山打造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的一次重大促进。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5年3月,青岛市政府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播下了合作的种子;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青岛四十人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已先后在金家岭金融区注册成立;2017年5月,首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成功举办;9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青岛金融学院又在北京签约,近期将在金家岭金融区挂牌运营。置身新时代、展望新征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携手合作、致力共赢必将为我们应对新挑战打开成功之门。下步,我们将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主旋律,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等新业态的培育发展,加快建设青岛金融科技中心,在占领未来金融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前沿上发力;我们将搭建多层次要素市场,打造青岛PE·基金中心,积极探索和推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新路子;我们将不断创新金融产业和金融人才激励政策,以产业组织的理念着力完善金融生态体系,打造功能完善、系统完备的金融生态圈;我们将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抓好财富管理改革创新试点政策的推进和落地,支持区内金融企业推出首创性、引领性金融产品,打造国际知名的财富金融中心。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为青岛金家岭金融区推介更多优质金融资源,衷心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关注崂山、投资崂山;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创造优质环境、提供一流服务,推动金融业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最后,预祝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辉煌! 谢谢大家![详情]

刘建军:青岛连续三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
刘建军:青岛连续三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

  图为青岛市副市长刘建军 新浪财经讯1月14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今日在青岛开幕。青岛市副市长刘建军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青岛连续第三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刘建军:尊敬的刘行长,隆国强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我谨代表青岛市政府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青岛金融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感谢! 2014年2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复。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一批财富管理改革创新成果。作为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自获批以来金融机构及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加速聚集,各具特色的财富管理要素市场相继建设运营,财富论坛等高端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先后向国家部委申请获批60项财富管理先行先试创新试点政策,多项创新经验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2017年,新增贷款再创新高,证券期货代理交易额增速同比大幅提高,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规模居全省首位。青岛连续第三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智库,10年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凭借不断自我创新和严格的竞争机制,注重政策研究与成果转化,在北京、上海、青岛和天津成立了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体系的研究院和基金会,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专业智库创新路径。 本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以“新时代的资产管理新趋势”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与动力,也要应对新的挑战和难题。在过去的首届论坛上,各位嘉宾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拓宽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信,本届论坛上,各位嘉宾的远见卓识、真知灼见,将再次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和帮助。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详情]

CF40专家齐聚青岛 共同探讨新时代资产管理新趋势
CF40专家齐聚青岛 共同探讨新时代资产管理新趋势

  新浪财经讯 1月14日消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于2018年1月14日在青岛举办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近百位来自一行三会、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高管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的资产管理新趋势” 。 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监管规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统一监管规制下的新时代。此后至今,银监会、证监会、基金业协会等机构相继就同业理财、通道业务等下发监管办法和通知,监管重拳密集来袭,对资管行业提出了挑战。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如何加快转型、回归本位?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未来资管行业又面临哪些新趋势?为深入探讨上述问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于2018年1月14日在青岛举办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近百位来自一行三会、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高管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的资产管理新趋势” 。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资金融通。“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以及活跃的跨境并购活动,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对资产管理机构开展跨境业务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在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CF40学术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CF40学术顾问、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CF40成员、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等就“全面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发表主题演讲。 以金融去杠杆为开端,金融“强监管”贯穿了2017年全年,而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防控金融风险摆在了三大攻坚任务的首要位置,严监管、强监管仍将是未来三年的金融领域关键词。此背景下,资管行业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财富管理又会出现哪些新趋势?14日下午,与会嘉宾围绕上述话题发表演讲、展开讨论。  本届论坛的举办地——青岛,拥有我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金家岭金融区正是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阵地,承担着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 2015年3月,为给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推动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四十人论坛与青岛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筹备中的四十人基金会、研究院、学院落户于试验区内。一年后,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先后在崂山区注册成立。去年4月,四十人论坛与崂山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支持四十人基金会、研究院发展。双方还于去年5月合作举办了首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 2017年9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青岛大学、崂山区人民政府、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十人金融学院的建设迈出重要一步。学院将于近日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青岛深化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由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由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青岛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协办,宜信提供支持。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建军,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江敦涛为本届论坛致辞,CF40秘书长王海明主持会议。 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简介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详情]

2018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议程
2018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议程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消息,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将于1月14日在青岛鲁商凯悦酒店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新时代的资产管理新趋势”。 2018年,中国迈入大资管严监管时代。随着居民财富迅速增加,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而监管规则的重构、资本市场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也加剧了中国资管业向更成熟市场的转型。 作为我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金家岭金融区正一步步发展壮大。2015年以来, CF40与青岛市政府及金家岭金融区、崂山区政府开展了深入合作。CF40先后在崂山区成立了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四十人金融学院,并主办“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助力提升金家岭聚集区的影响力。 本次会议由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承办,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青岛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协办,宜信提供支持。 本届钱塘江论坛的议程如下: 会议议程 全体大会:全面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 主持人:王海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 09:00-09:10 (每位5分钟) 致  辞 刘建军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江敦涛  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09:10-10:50 (每位25分钟) 大会演讲 殷  勇  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隆国强  CF40学术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晓霞  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 范文仲  CF40成员、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 10:50-11:05 专题报告:投资母基金,拥抱新经济——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新趋势 唐  宁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宜信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11:05-11:20 茶  歇 11:20-12:00 与会嘉宾圆桌讨论 12:00-13:30 午  餐 专题研讨一:资管新规下的行业挑战与机遇 主持人:王海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 13:30-14:00 嘉宾签到 14:00-15:00 (每位15分钟) 主题演讲 刘  珺  CF40特邀成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张承惠  CF40资深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刘晓春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浙商银行行长 陈继武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15:00-15:40 与会嘉宾圆桌讨论 15:40-15:50 茶  歇 专题研讨二:经济转型与财富管理新趋势 主持人:王海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 15:50-16:50 (每位15分钟) 主题演讲 管  涛  青岛市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鲁政委  CF40特邀成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范  华  CF40特邀嘉宾、中航信托副总裁 汤淑梅  CF40特邀嘉宾、中诚信托副总裁 16:50-17:30 与会嘉宾圆桌讨论 17:30-18:30 晚  餐 [详情]

会议介绍

论坛时间:2018年1月14日
论坛地点:青岛鲁商凯悦酒店
会议主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