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徐彦6年公募投资反思录
来源/维基揭秘 文/柯智华
9月13日,作为公募基金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之一,徐彦结束11年的公募生涯,接下来在私募战场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根据公开资料,他曾就职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2007年加入大成基金研究部,曾任中游制造行业研究主管,2011年7月29日至2012年10月27日基金经理助理,2012年10月31日起正式出任大成策略基金基金经理。
在近6年的时间里,代表之作大成策略的累计收益为150.05%。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接手之后的大成策略,在连续的5个完整的年度(2013年到2017年),每一年都跑在前列,收益从3.65%(2016年)到43.5%(2015年)不等,证明了自己持续且超强的赚钱能力。
圈子一直流传着徐彦的有趣传说。
基金经理,通常都是某个观点某个价值观的鼓吹者,最成功的如巴菲特,身后跟着全世界的信众,但是徐彦却是个例外。
他有时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像那个不懂皇帝新装的孩子,说着那些不合时令的发现;有时又像一个哲学家,富含深意的三言两语,精确的表达直抵人心。
所以有点遗憾,因为去了私募,我们可以能以后很少机会听到徐彦的睿智和真诚的旁观者语了。
1
2018年半年报(8月29日披露)
点评:
在当下,具体的市场涨跌观点已经不重要,徐彦回到起点,回到各种关系的起点,重新揭示参与这个市场同时所携带的各种关系。
即于市场对于徐彦所管理的基金而言,是竞争关系,是契约关系,有风险,也有专业,当然还有责任。持有人、基金、基金经理以及市场,每个角色都由好几种关系来联接。
2
2018年一季报(4月20日披露)
点评:
不看好今年的市场,从3月份披露的2017年年报就已表达,一季报再度委婉的强调。
2017年年报(3月30日)
3
2017年半年报(8月24日)
点评:
当市场为价值而欢呼时,作为一个观察和记录者,徐彦泼来一盆冷水,大象起舞之后,投资只会变得更难。
因为本质上,是很多人并不认为经济复苏可持续所以在短暂的复苏期抓紧时间“炒股票”;是趋势投资者,一个个出来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的表现。
在价值投资者真伪难别的时候,徐彦抛出了自己的价值投资标准,有意无意和市场的喧嚣进行区分,即长期趋势不变的行业方向+有转型升级能力的公司。
2017年一季报(4月21日)
4
2016年年报
点评:
寻找优秀公司,持有优秀公司,最终让徐彦在最艰难的2016年获益。
这也再次验证了徐彦的投资原则,不参与主题投资,坚信常识和基本规律,做价值投资者,寻找且持有优秀的公司。
2016年4季报
2016年半年报
2016年1季度
5
2015年年报
点评:
15年徐彦的感触很多,诚意的文字值得反复阅读。
希望那些在基金报告中写指数和行业涨幅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基金经理,是不是也偶尔走走心,不要一直套路?
2015年4季报
2015年2季报
点评:
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涨大跌之下,徐彦确认了自己的投资原则。
6
2014年年报
点评:
14年是展现徐彦投资特点的一个很好年份,不跟风不忽悠,认识理性而清醒。年报是总结,而一季报、二季报和三季报,则描述了徐彦的心理状态和过程。
2014年三季报
2014年半年报
2014年1季报
7
2013年年报
点评:
2013年是徐彦交上的第一份完整年度基金业绩成绩单,业绩不错但没有惊艳到市场,因此该年最好的基金收益超过80%。
这一年里,徐彦的反思和感悟很多,比如买股票抛弃配置的想法,从正收益出发;把关注度放在长期关键变量上,放弃预测一些东西;同时也记录了自己投资中的矛盾和平衡,以及对投资中明显风险的厌恶,不冒火中取粟的风险,对投资人金钱负责。
2013年四季度
2013年3季度
2013年半年报
2013年2季报
2013年1季报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