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兼任央行党委书记:金融“严监管”如期而至

郭树清兼任央行党委书记:金融“严监管”如期而至
2018年03月26日 16:56 新浪综合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在线投诉】

  重磅!郭树清兼任央行党委书记:金融“严监管”如期而至

  来源:支付界

  2018年3月26日下午3点,在原央行行长周小川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返回北京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局级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了由郭树清出任央行党委书记的决定。

  郭树清出任央行的党委书记,负责人事、行政、党务和改革等,行长易纲分管央行的具体业务。

  “这种安排,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行两会的协调问题如何解决?机构改革目标如何实现?既起到协调作用,又不伤筋动骨。效果有待观察,总之很新颖。”一位接近央行的业内人士评价。

  此前的3月21日,郭树清已经出任了刚刚组建的银保监会主席和党委书记的重任,而易纲则在3月19日的两会上宣誓就任了央行行长一职。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在金融监管方面,银监会、保监会将不复存在,组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银保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重要立法权及审慎规制权移交给央行。这一机构改革方案已于3月17日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3月26日的会议上,中组部有关领导充分肯定和感谢了周小川过去15年为央行做出的卓越贡献,宣布61岁的郭树清出任央行的党委书记,负责人事、行政、党务和改革等,行长易纲分管央行的具体业务。

  分析指出,这一人事安排,是为配合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中国金融监管格局已经从原来的“一行三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升级为“一委一行两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与此同时,此次改革方案还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3月21日下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干部大会。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班子成员任职的决定,党委书记郭树清,党委委员王兆星、陈文辉、黄洪、曹宇、周亮、梁涛、祝树民、李欣然出席会议。

  同时,去年成立的、旨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央行,“这也意味着央行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随着郭树清和易纲正式履新,央行的领导班子还包括:三位央行副行长为52岁的陈雨露、55岁的潘功胜和54岁的范一飞,中央纪委驻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组组长是51岁的徐加爱,行长助理为2016年12月履新的刘国强。

  郭树清的从政履历颇为丰富,从国有四大行行长,到监管机构负责人,再到主政地方,颇为全面。而在他任职期间内,在其主管领域,无论是治理水平抑或改革推进,都有明显建树。

  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郭树清担任首任中国银保监会主席并不令人意外。郭树清也因面相谦逊儒雅、办事雷厉风行,而享有两个称号——“学者型官员”和“郭旋风”。值得注意的是,郭树清履新银保监会主席之职时,乃是中央将强化金融监管、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作为工作任务,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更是被提高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都将是新设立的银保监会和郭树清需要明对的重要工作任务和课题。

  “严监管”如期而至

  2017年3月2日,郭树清正式以银监会主席身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亮相。彼时,他刚从山东省省长调任银监会,刚一上任,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说,“部分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层层嵌套,底层资产看不见底,最终流向无人知晓。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监管制度缺失,就是所谓‘牛栏里关猫’,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银行业经营必然引发严重的风险暴露。”

  随着郭树清的到来,银监会开启严监管模式,以数以百计的罚单,造成了相当的威慑力。3月末的“三三四十”专项整治行动让银行业高度紧张。

  所谓“三三四十”专项整治行动,是指在银行业全系统开展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大检查。其中,“三违反”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十乱象”指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等十个方面市场乱象。

  银监会连发七文表明处理金融乱象的决心,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掀起一场监管风暴。这些政策将主要针对银行同业、理财等业务。

  据银监会相关统计数据,在该专项检查中,银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决定2095件,处罚银行业机构1171家,罚没合计5.5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899人,罚款合计1851万元。

  对于“不听话的坏孩子”,银监会的罚单也颇具郭氏风格,其高压态势令机构对违规颇具敬畏。

  数据显示,2017年,银监系统开出了3452张罚单,涉及1877家机构和1547名被处罚责任人员,罚没金额近30亿元,这个数额是2016年的10倍。2018年前两个月,各地银监机构的罚单总数量均超百张,处罚机构遍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并接连开出亿元级的天价罚单。

  专项整治行动收官后,银监会自我评价称:“这是对银行业经营管理标准的一次全面梳理和体检”、“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郭树清多次在公开场合坦言,对于严监管从未放松,甚至明确表示希望能得到大家理解。譬如:2017年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召开讨论会。十九大代表、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今后整个金融监管趋势会越来越严,监管部门会严格执行法规。风险是可以化解的,矛盾也是可以解决的,但需要付出各方面的努力,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另一个围绕郭树清的关键词就是“高频发文”。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3月以来,银监会系统提出了70项制度调整政策。仅银监会官网公开发布的各项通知、征求意见稿等监管文件就有19条。进入2018年,中国银行业强监管态势仍在继续,开年不到1个月时间,监管文件纷至沓来。1月13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明确2018年将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等八个方面的乱象。

  “在监管整治银行业乱象之前,看似繁荣的行业背后其实风险重重。在经济大环境不错的情况下,这些风险并不会显现出来。但是,经济下行的同时让银行业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而郭树清的角色正是相当于一名救火队长临危受命。”一位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大刀阔斧的整治是阵痛,有利于银行业更长远的发展。

  对于一年来执掌银监会治理金融乱象的成果,郭树清在3月17日仅仅评价了三个字“还可以”。

  挑战何在?

  郭树清这样的铁腕治理一年来,包括信贷、票据、理财、同业、房地产贷款在内的金融乱象都得到有效治理。

  郭树清自己称,去年以来的治乱象,补短板效果很好,同业资产和负债大幅度下降,理财增长缓慢,今年1月理财产品规模比去年同期只增长1%,野蛮生长的产品和金融交叉的业务已经得到约束,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也都在减少,银行资金脱实向虚趋势基本上得到遏制。

  随着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出炉,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银保合并,只是迈出了金融改革的第一步,是形成新的监管体制的重要诉求,摆在郭树清面前的将是更艰巨的挑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澎湃新闻表示,职责重新划分后,央行将主要负责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为整个金融业制定发展方向和规划;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将在机构和市场层面贯彻微观审慎监管,从机构监管到行为监管来统一把控,金融机构可以由此统一地建立金融监管标准,金融监管套利、投机空间出现的可能性会因此大大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澎湃新闻表示,金融业综合经营、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需要加强综合监管,这是迈出的第一步。此外,金融监管规制和执行分离,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的职责分离,未来能够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加专注于监管,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好地防范风险。

  “银行和保险业都属于间接融资,监管规则和方式比较接近,合并有其合理性。比如银行有资本充足率要求,保险公司有偿付能力的要求,合并之后有利于效率提升,”董希淼表示,“银行和保险由同一个机构监管,监管套利的机会就会大大下降,也能减少监管交叉的地方。”

  身为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任主席,郭树清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解决银行业的沉疴,还要挑起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违纪被查之后,群龙无首的保险业监管的重担。

  对于下一阶段的整治目标,郭树清表示,将继续聚焦在影子银行上,包括同业、理财、表外、交叉金融风险,“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到,信托也是薄弱环节,互联网金融也是薄弱环节,要加强整治。”

  从体量上讲,2017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52万亿元,而同期保险业总资产16.75万亿元。虽然体量上差异明显,但保险业的问题也极为棘手。

  除了资产规模的上升,郭树清接手后不得不面临的还有中小险企由于“超发”理财型保险产品而带来的偿付压力。更甚者,或许还有隐匿在保险机构背后的“大鳄”。

  此外,险企大股东“紧箍咒”——《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3月初刚刚发布,激进保险公司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如股权结构复杂、实际控制人凌驾于公司治理之上;资本不实,挪用保险资金自我注资、循环使用、虚增资本;违规代持、超比例持股,把保险公司异化为融资平台等。

责任编辑:谢海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