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宇:新实体经济天生就具有全球化特性

王广宇:新实体经济天生就具有全球化特性
2018年10月20日 17:18 新浪财经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宇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宇

  新浪财经讯 “《新实体经济》新书发布会”于10月20日在上海举行,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宇出席并演讲。

  王广宇认为,讨论新实体经济重点关注几个要点:

  第一是新实体经济必须问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发展经济的根源是为了干什么,毫无疑问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第二,必须研究跟科技含量挂钩的问题,高科技含量。第三容纳现在的人才就业,最后生态环保可持续。

  新实体经济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新技术,另外是新商业模式。我们过去简单理解商业模式是资源输入和输出,今天商业模式是意味着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利益相关者包括很多角度,股东和员工,政府和社群,客户,供应商,今天的商业模式一定要考虑利益相关者怎么形成价值分配。

  “天生全球化也是一个新实体经济的非常重要的特点,”王广宇称,新实体经济自诞生那天开始,创意、原材料、社会团队、技术人员都来自全世界,产品也可能销往全世界,生下来就是全球化公司。怎么竞争?需要布局全球战略,重构新实体的价值链。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广宇: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要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在周末这么晚的时间下来倾听发布会,听听老师们的一些观点,向大家特别表示感谢。也感谢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的各位领导、老师、专家,感谢我华软集团的很多同事在这本书问世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启迪,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这本书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得到了很多人的指点和帮助,特别感谢大家。也要特别感谢以乔总为代表的中信出版集团对这本书的厚爱,编辑做了很多工作,最后感谢今天主持和组织这个会议的各位同仁,来自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同仁和同学们,谢谢大家组织这个活动。

  这本书已经摆在面前,具体内容我不多介绍了,我更多谈一点我的思考。与其说实体经济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像一个现实中的挑战。就像大家听了一整天的经济分析会,大家讨论经济形势无非讨论今天的股市怎么样或者讨论宏观表现,大家今天都会聚焦一个词,股市非常低迷,实体经济非常差。实体经济为什么变的这么火热?从某种意义上可能实体经济的概念是经济学理论里少数的重要但是较少研究的范畴或者概念。今天大家都意识到这个东西重要,实体经济到底是什么?这方面的研究非常非常少。

  实体本身是一个哲学范畴,实体是讲讲实实在在,物质性的,具体的,客观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实体经济有什么内涵,这个内涵是不是固定的,它会不会变化或者有没有变化?经济产生的主要动力就是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我们最常见的消费需求是衣食住行,在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衣食住行的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中,经济是不是一直用实体的方式满足,它有没有发生变化,人们吃的东西,几千年前吃的东西和今天吃的东西和未来吃的东西有没有变化?我们穿的衣服有没有变化,产生的方式有没有变化?我们眼前看到的所有物质都是实体经济产生出来的,实体经济部门有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未来有什么变化?其实它一直变化,我们看到这间房子里这么多的座椅,这么多桌子,墙壁、材料、灯光、电子设备,各种各样的东西既是物质的实实在在的,反过来讲它有没有虚拟的特征?都有。我们必须要看到和了解这种变化。比如我们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某个企业家或者某个发明者脑子里的一个理想,一个梦想,通过他的努力,通过社会的分工今天变成了现实。

  举个现实的例子,今天会议室有这么好的灯光,几千年来人类对灯光,对照明需求一直客观存在,但是实体经济供给了哪些产品或者服务?可能大家都没有仔细想过。一两千年以前都是靠火,靠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的油脂,过去500年以前的解决方案就是靠油灯,

  作为经济的一部分,产生油灯,制造各种各样的蜡烛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1417年在英国最早出现了以蜡烛出现的路灯,城市夜空照亮,当时一个市长提出来要把伦敦的夜间变成白昼。1807第一次在巴黎出现了以煤气为燃料的路灯,巴黎变成欧洲最繁华的不夜之城。随着现代工业出现,1858年人类第一次出现了碳丝制的灯泡,可以把灯光放到我们生活中来,这个技术在欧洲大陆、美洲大陆被很多发明家、科学家、企业家追逐,1913年钨丝灯泡在爱迪生手里变成美国的发明专利,这些人的梦想,变成现实生活中实体经济的供给。到了60年代人们又发现新的发光二极管,这个技术2010年变成LED芯片,今天已广泛供给。照明需求在实体经济中发生了根本变化,既有实体因素,又有虚拟因素,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我们实实在在的需求,这是第一个问题,实体经济的内涵变化实实在在的发生。贵州深山里的农民生活的方式就是种一点东西自给自足,从来没想到山里种的东西可以迈出大山,可以走向更多的消费者,直到今天有了互联网,种的东西可能没变化,但是有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实体经济的形态就转变了。

  问题再稍微深入一点,有没有不是实体的经济,为什么有些经济会被认为不是实体,不是实体就意味着它有什么不好的吗?我们有没有深入想过为什么今天突然全社会进入到一个抑虚入实,提倡脱虚入实,到底因为什么?毫无疑问跟当下社会生活中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是直接相关的。比如我们发现今天这个金融风险,社会中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可能创造了GDP但是污染了环境。这些是过去实体经济或者经济发展中重大的挑战。它可能跟经济实体性有关。

  贾老师举了个特别好的例子,房地产,我今天也想跟大家讨论房地产是不是实体经济?它肯定是个典型的实体经济,为了修房子需要各种各样的建材,需要各种各样的建筑机械,修好房子需要各种各样的建筑装饰材料,每个人买了房子或者学校买了房子要装饰装修,涉及到生产环节里的钢铁、生产、水泥、建材、纺织。为什么大家觉得某种程度房地产又不是实体经济?说明今天的经济形态已经比我们一百年前、两百年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房地产在很多程度上又被认为不是实体经济,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是比较独特的,它土地的供应可能往往不是一个市场行为,是政府来主导的。开发商在中间的价值贡献,它的商业模型到底是这个房子租出去还是出售完全走了不同的商业模型。从交易的角度来讲,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认为房地产就是金融市场,建设房子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项目融资,今天货币在调控也有重要的措施,不让资金流向房地产。建设过程中需要融资,在消费过程中需要按揭,按揭本身是个典型的金融产品。在交易的环节中我们对房子到底是住的还是买的,每次的买卖又出现了交易行为,这又是典型的金融行为。所以,我们认为房地产具有金融的属性。

  从效用的角度,房地产承载了我们自住,安居乐业,除此之外它变成了大家的财产,很多人希望买房子获得财产性收益,出现了新的效用变化,它也成为养老的载体,它也成为社会遗产的主要载体。举房地产这么一个例子,今天客观讲它既有实体的性质,又具有非实体金融的属性,没有办法把它简单划分开。

  我举这个例子想说的问题,新实体经济本来是一个这么重要的话题,但是又不紧急,所以,说不清楚也没关系,反正日子在过。用乔总编的概念,实体经济如同一个灰犀牛,明明那么重要,但是没研究清楚也没关系,我们需要的时候把它拉出来。我们要脱虚入实,应该是个理论问题,实体经济其实理论这方面的讨论是比较少的。于光远在《经济大辞典》里说实体经济在经济系统中确定物体,是经济系统的研究对象。作为经济系统研究的对象一般是包括消费者、厂商的这些市场主体,更多的专指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主体。大家一致认为工业和制造为代表的载体就是传统的实体经济的载体,深入思考,这个理论研究已经跟现实不能吻合。第二类,具体对产业部门的分类,工厂冒烟制造业是典型的实体,那么农业是不是实体?一万年的历史中人类都是靠种植,靠农业生存的,今天的农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用现代工业的方式采摘和储存,用现代物流运送,用现代服务营销和销售。所以,在农业领域里有个概念,现代农业是一代加二代加三代产业的综合。简单从物质生产活动这个角度来讲,实体多是工业思想的延伸。第三类,对外延和对立概念的讨论,特别对虚拟经济的讨论。好多经济研究更多基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活动是虚拟经济。成思危先生等都提出虚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形式,往往是以金融或者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有波动性。与虚拟经济和金融挂钩,还有一类观点认为今天跟数字化挂钩是虚拟的,现实生活我们听到很多的争论,宗庆后先生批评因为阿里巴巴这样的虚拟经济,我们哇哈哈这样实体经济的命根子都掐掉了,你们的网店使我们实体经济不能得到发展。这也是几年前马云提出要有新零售、新制造的角度,不能简单地把数字技术或者网络信息技术跟实体经济对立起来。

  从现实层面来看,理论都比较苍白,真实社会更丰富多彩。用理论解释今天的现实还远远没达到,我们有可能要建构或者思考现实中怎么解决实体经济认知的问题。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不管国内的资源配置还是今天国际市场的竞争,做大做强实体是唯一的选择,不光中国这么想的,国际社会也是这么想的。

  我们国内改革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三大攻坚战。今天的实体经济既要考虑从形态上,从规模上在发生变化,但是另外一个角度质量上,结构上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环保重视程度这么高。所以,是不是要生产那么多钢铁、水泥、划归,反过来是不是因为我们蓝天、碧水的需求就一定压制钢铁、水泥、化工,把所有的钢铁、水泥厂都关掉。我们对效率的追求,所有工厂变成无人工厂,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工厂里工作,将来我们使用机器,有一天物联网、智能制造、云计算替代了人,人们不工作了干什么?经济和人的关系怎么重构,人到底做什么劳动?今天对合规的要求已经深入到每个人角度,过去我们最大的资产可能是我们房子,可能是储备的黄金。今天每个人最大的资产都是数字资产,怎么保护好你的数字资产,怎么合规的保护好你的数字资产,怎么在合规的框架下保护好这些资产。包括对电子商务,对税收运营方式全新的挑战。所以,新实体经济走到这么一个阶段,从它的自身变化,实体经济需要升级转型,是一种垂直型的进步。但是同样的实体经济也必须关注一些外在的变化。所谓的外在变化就是摒弃虚和实之间的争议,特别不要简单把实体决定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应该树立一种融合的愿景,不光是垂直的进步,更是层级的进步。如果垂直的进步被称为实体经济的创新,层级的进步就可以被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新发展是主要的命题。

  讨论的新实体经济重点关注几个要点,一个是新实体经济必须问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发展经济的根源是为了干什么,毫无疑问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第二,必须研究跟科技含量挂钩的问题,高科技含量。第三容纳现在的人才就业,最后生态环保可持续。世界各国都在实体方面走的非常领先,也非常积极。特朗普上任的一个重要讲话里讲到这么一句话,沉重的美国税收压在每一件美国制造的产品上,所以,美国企业过去纷纷把制造业工厂搬到海外,我们要减免美国税收,在国内创办重要企业,把重要的制造业岗位带回美国。以色列在军民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举措,德国打造工业4.0,日本推动新机器人战略和智能制造的战略都是中国要学习借鉴的。

  新实体经济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新技术。另外是新商业模式。我们过去简单理解商业模式是资源输入和输出,今天商业模式是意味着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利益相关者包括很多角度,股东和员工,政府和社群,你的客户,你的供应商,今天的商业模式一定要考虑利益相关者怎么形成价值分配。

  天生全球化也是一个新实体经济的非常重要的特点,诞生那天开始,创意、原材料、社会团队、技术人员都来自全世界,产品也可能销往全世界,生下来就是全球化公司怎么竞争?全球战略重构新实体的价值链。最后,一个企业中有一个重要的人是企业家,这些人承担很多的风险,很多时候非理性的,很难用简单的经济行为衡量他们的努力,我们坚信,今天中国迫切需要这么一批创新者和创业者带动新实体经济的振兴。

  新实体经济有几个环境保障。一个是投资,为什么今天金融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投资者是跟企业股东、企业家之外唯一跟他共同承担风险,风险最高的社会主体,银行这些间接融资手段是债权融资。未来投资范式对新实体经济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推手。以投资效率衡量新实体经济,新实体经济怎么好,如果这个行业不挣钱大家也不会把钱投到这个行业。社会整个考虑在整个金融体系或者社会经济体系中怎么赚到更多的钱。产权环境是实体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话题,做了一些事情,有好的创意怎么保护,有这么多财富怎么保护,不光企业家需要保护,中小投资者怎么保护,风险投资怎么保护,知识产权怎么保护。在我们看来,中国七大领域,传统制造,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新一代现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与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七大领域萌发向上,蓬发生机。

  金融部门携手共赢,不要把金融资产简单进入到资产泡沫或者金融空转,导入到实体经济中,支持普惠金融、创新金融,通过金融科技推动产业和金融更好的融合,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新实体经济中独角兽的概念,2018年遭遇了冰火爆两重天,一季度所有人都追独角兽,四季度都摒弃独角兽,好公司就是好公司,差公司就是差公司,我们要支持真正的好公司改变我们的生活。总体来讲,新实体经济追求一个目标就是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赋能,培育新动能,推进人才体制的改革,改善金融的生态环境,为增长带来新的动力。这也跟新供给提出的八双五并重的观念是非常吻合的。

  我们作为投资者或者作为企业家来讲,一直觉得一个社会成功的三个新生产要素就是资本、科技,包括创造精神。需要更多人倾注自己的投资,靠科学技术的演变,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人文关怀,才能把一个社会变成更好的社会。

  特别感谢这么多的嘉宾。书中有很多错误和不足之处,需要下来再向大家学习和完善。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再次感谢,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相关专题: SAIF金融E沙龙专题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5 新疆交建 002941 --
  • 10-24 宇信科技 300674 --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