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8)”高峰论坛于6月30日在北京香山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摘编:
张平:大家下午好!今天以经济研究作为一个知识图谱解析一下中国的经济理论。大家都爱讲改革,但是传统体制就建了20年,我们今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0年。所以,改革确实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意思。它需要一整套有关改革的理论进行建构。要不然建了20年,改了40年还老说改传统体制,有点过分。
所以,真正的改革到今天不仅仅要改革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所谓的所有制问题,政府过度干预问题,也要改革大量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利益形成的一些固有的利益机制,比如我们依靠地方政府进行了GDP改造,但是同样也使得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自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寻租者。所以,这些行为都是我们要改革的新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传统体制。我们理论建构来看中国的情况,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不讲了,整个增长奇迹使得我们腰杆很硬,人家说你们一直在改革,一直在前进,但是其实我们改革的背后是一整套理论知识图谱在支撑着我们,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说我们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
我们的知识图谱不想给大家讲的那么复杂,早期肯定是从最传统的一些理论入手,比如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出来有大量的大家在“本本主义”之争,就是我们怎么引经据典批判原来的引经据典,这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通过新的引经据典,结合中国的国情批判传统的引经据典,完成了我们对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活用,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这是第一步。
但是这一步最大的推动除了形势以外,我想最重要的一个推动是调查和实证的清晰,过去中国的研究全是形式主义到形式主义,然后在80年代开始,包括杜润生的农村发展组开始进农村调研,写调研报告,最早改革发展组体改所,早期改革的这些研究机构,经济所也好,大量的人都走到了田间地头进行研究。
在我们能看到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的所谓改革战略之争,这就是所谓的三大体系之争,两条线之争也好,还是所有制中心整体改革,但这时候其实是一个建立市场体系和一个中国理论逐步形成规范的时代开始了,这个重要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是巴山轮会议,首先是东欧的市场化改革的特征,和国际的西方宏观管理的经验引进,这两个结合才是后面的改革战略大讨论的基础,这个是我们想给大家分享的一个,特别是宏观调整和宏观经济理论经过1988年价格闯关以后这个理论大家发现宏观定价对整个微观基础的促进非常重要。
我举一个例子,这也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一个我们用关健词一看1987年整个宏观经济研究也开始进入了新范式,连经济研究的栏目也在1987年后开始正式用“宏观经济”这个词,原来我们叫“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讲的是计划的概念。宏观经济第一次在关键词中开始我们引入了,大家看总供给和总需求,不要简单地看,原来我们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叫循环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供求关系的引入是真正的宏观范式的引入,而从这时候的引入到我们真正的建立宏观范式,已经又花去了很多年,我们经过了90年代开始的宏观范式引入使得我们大量的领导者和学者都心里已经非常的明确了一些他思维上的宏观概念,这时候才真正的启动了所谓的我们宏观体制的建立。
刚才大家讲了很多所有制,我在这里略微给大家详述一下中国是什么样的宏观管理理论和体制,在什么时期建立的,到现在我们应该干点什么。
中国的宏观体制非常有意思,是1994年、1995年彻底奠定的中国现代的整个宏观管理体制,这“现代”包含了两个含义,第一是跟国际接轨的现代宏观管理体制,第二是现在还在用的这个宏观管理体制。这个宏观经济理论非常有意思,大家老说很多人比较优势理论等等,很少人关注过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宏观定价对比较优势的伟大的贡献,没有宏观定价做不到比较优势。
大家知道中国有一个很绝的年叫1995年,在这年以前中国全是贸易逆差,在这之后中国全是贸易顺差到现在,这一年干了什么?就干了一件事情,干的事情就是人民币汇率并轨,从4.26并轨到1:8.3,大概4.7,并轨到8.3。这一次并轨相当于我们一次大的宏观定价的变革。所以,在之前我们也好好地有竞争力,但是在之后我们就有顺差了。所以,不能说全部靠微观改革,也要看到宏观改革的根本。
1995年我们启动了商业银行法,我们才从过去银行印票子我们都是贷款比存款多的时代开始转入了以存款为基础的贷款,我们滥发货币这件事儿到1994年结束了,而後我们是什么呢?通过外汇占款进行货币发行,我们2013年货币占款占整个央行资产表的83%。所以,人民币一直过度超发,其实这是不严肃的一个论题,其实中国是基于非常强大的中国从无价变有价的劳动力,无价变有价的土地市场的货币化过程进行的国际交换而创造了货币。还不是简简单单国内无价变有价,而是我们通过国内的无价变有价,这个价还是国际交换。
过去农村劳动力叫剩余劳动力,住家里还得吃饭,不但不挣钱还得消耗粮食,现在变成了工厂的工人,而且他的产品能出口,这个价格滚动。所以,我们能看到1994年开始我们的汇率改革了,我们的银行的发钞方式做了重大的改革,然后其他四大银行工农中建原来就叫四大出纳,你一听就知道农业的出纳找谁,现在变成商业银行法运转,我们的财政体制也是在同期进行了所谓的分税制改革,以我们增值税,而且就是以工业增值税为基础进行征收,直至去年我们把第三产业的增值税并在了一起,这样我们才形成所谓的财政框架。
所以,大家要记住我们整个宏观管理框架是1994、1995年基于中国工业化快速增长时代创立的,但是现在我们2019的年城市化率达到60%以后,我们这套的基于工业化的宏观管理框架是否应该变革,税收是不是应该从间接税向直接税改革,整个金融体系是不是还是应该以银行为基准的服务工业化还是转向更为不一样的东西,而我们的货币发行也很明显,外汇占款不断下降,我们货币发不出去了。所以,这套体制都是面临着我们的改革。所以,我们的理论一定要走在前面。
刚才说整个宏观理论1987年开始,到1994、1995年,因为社会都理解了这套汇率、供求关系、财政问题、税收,这个改革才开始。所以,理论的探索一定是超前于实践的。这点希望大家有所认识。现实问题成为了很多的焦点问题,确实很重要。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给大家的一些分类,这时候宏观研究非常重视。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我们进一步的大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赶超,中国从这一时期,1999年到2012年中国另一个学问词崛起,也是我们课题前途就此而崛起这就是“经济增长”,过去我们叫“经济发展”,大家知道“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概念按卢卡斯的名言经济发展能说得清的部分的就是经济增长,说的清的部分可以科学化、理论化,中国经济越来越从朦胧性的发展,各方面率先逐步纳入了整个基于经济增长核算框架的这么一套理论,从而也奠定了中国现在都用TFP,TFP写到了党中央的文件中。所以,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这时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科,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公司治理、人力资本成为主线,特别是我们能看到金融经济学也在这方面快速发展。
所以,中国其实现在我想跟大家讲的,我们的理论不但是越来越丰富化,我们的理论也越来越规范化了,我们的词语定义不是朦朦胧胧的,我们必须建立在理性思维的框架下,我们现实也丰富化了。
我们笼统地说改革,你说改革一个房地产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对,这个不是一改就灵,而且不是那么简单了。所以,我们需要在学科建设中有很多的,包括田国强教授一直拉扯着我们做机制设计,为什么呢?你现在的大量的改革是公共服务的改革,简而言之你用一个市场价格是很难定价的,你可能要设计一套机制使分配是公平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理论研究上的最重要的一系列贡献。
最后,一分钟时间我用最后一个总结,现在我们中国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国,我们现在也确实有资格向世界提供新的智慧,但是我们也要认真地反思我们自身的毛病和学科建设问题,使得创新引领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流。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