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小强:广东化解金融危机十年回首(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 02:26 经济观察报

  大陆当局虽然不能直接干预香港的经济事务,仍然对主权回归的香港负有责任。对香港金融危机的关注,深深影响中国处理危机的决策选择。在解释为什么广东省政府决定广国投破产而粤海重组时,王岐山说中国政府对待这个问题,“超过了纯粹的经济考虑”。他特别指出:“粤企是境外集团公司,涉及五家上市公司,我们要考虑香港市场的稳定。”(王岐山纵论广信粤企事件,《财经》1999年第3期,第20页)不仅 “不想给香港的股市添加混乱”,而且“中国应该为香港的稳定作出贡献”。从后来的结果看,股票价格下降88%以上的32家红筹企业,只有属于广国投的“广信企业”一家因广国投破产而清盘。正是由于中国大陆当局以及各地政府和机构参照粤海重组的模式,纷纷拿出巨额现金,注入大量优质资产,挽救了这些濒临破产的巨无霸杨白劳,从而在实质经济层面挽救了濒临崩溃的香港经济。

  广东省的支付危机

  香港贸易和出口加工订单减少,直接从外商投资、贸易和加工订单三个方面冲击广东经济的擎天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加工工业。根据粤海金融控股研究部 (粤海重组后解散)当时组织的调研,1997年7-12月,深圳、保安73家出口加工企业,订单比1-6月下降4.6%,价格下降5.3%。1998年,深圳和东莞92家主要向东南亚出口的企业,订单平均减少30%,日本订单减少20%。1998年一季度,江门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减少35.4%和11.2%,广州对东南亚、韩国的出口减少25%和78%。出口减少的同时,自然是外来直接投资减少。1997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只有2.2%的增长,深圳出现从未有过的1.9%负增长。1998年1-2月,东莞外资新项目比上年同期下降一半。结果,广东省GDP的增长速度,从1993年的22.3%下降到1997年10.6%。这是在要求全国GDP保持增长8%的背景下上报的官方数据。

  广东省的出口加工工业靠廉价的外来民工支撑。加工工业景气全面萎缩,虽然会造成欠薪失业等社会麻烦,但不会对全省经济马上产生灾难性影响。消化不了的是,经济景气急剧恶化的严峻现实,让金融游戏中所有超常规高额回报的神话从根基上丧失了依据。“水落石出”的确切含义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潮已退。没有了20%以上的真实增长做背景,再也无法编排30%、40%、50%的高额回报。国际国内的债权人开始担心投资一去不返,纷纷要求马上还钱。1998年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在广东全省引发了一场存款从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四大商业银行的大规模转移。这是广东省正式陷入支付危机的转折点。疑虑造成的存款大转移,使全省大大小小苦苦支撑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靠提高贴水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再也玩不下去了。接着,挤提在许多机构和项目上频繁发生。一些机构发生支付困难,采取限制提款的临时措施,造成更大范围的信用动摇,引发更广泛、更急切、更大规模的挤提,形成更严重的支付困难,最终演化成为一场自我强化的信用危机。

  早在1996年,恩平建设银行支行和农村信用社先后发生严重挤提。接着,中山阜康镇城信社、高科技开发区城信社发生挤提。1997年5月,湛江、揭阳等地农金会出现支付危机。到1998年,湛江、茂名、汕头、汕尾农金会普遍发生支付危机。各地国投则从个人存款到外债,从证券营业部到委托发行的企业债券,全线告急。“先是限制取钱,从每天几千降到几百,后来连十块钱都拿不出来,诱发了大规模的挤提,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爆发了。”在汕头,大规模挤提波及到国有商业银行。在花都,一家城信社遭到群众围堵,拿不出钱就断水断粮,乃至发生暴力殴斗。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支付危机迅速蔓延全省(张继伟:《广东金融业排雷》,《财经》2001年5月号,第73页)。大规模挤提发生了60余次,多次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骚乱。愤怒的存款人在广州省政府门口安营扎寨,请愿抗议。

  从香港传过来的国际债务压力,更是迫在眉睫。王岐山第一天走进广东省政府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广国投和粤海的紧急债务。广国投和粤海,负债不仅远远超过两家企业的资产价值,而且超过省政府可以考虑的支付能力。找中央政府帮忙?中央政府要考虑的,不仅只有一个广国投,全国还有329家满世界借钱的国投;不仅只有一个粤海,在香港,股票价格下跌超过88%以上的32家红筹企业,29家不属于粤海企业集团。中央政府救得过来吗?

  危机向大陆蔓延的危险

  经过大力压缩整顿,到1999年,中国各地还有国投329家,资产500亿美元。有分析指出,这些国投官方登记的外债300多亿美元,没有登记的国际借款也是300多亿美元。除了国投,香港红筹的国际借款,还有190-250亿美元。也就是说,国投和红筹的外债规模达到8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外汇储备的60%左右。

  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城信社和农金会,问题更严重。广东省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债务,高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1997年,整个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包括国投,资产总额1450亿美元,占中国金融机构全部资产的11%。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中央政府正在全国各地艰苦地清理财务处境难以为继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面对各省市国投和红筹的国际债务,各省市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国内债务,中央政府显然没有足够的一次性支付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