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的疆域极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9:47 《小康·财智》

  文|《小康•财智》记者 罗远山

  美国曾成立了一个“四疆域”(4Frontiers)公司,太空企业家们把火星看成是太阳系未来的经济中心之一,他们计划到火星上开采建筑材料和能源,然后运往月球或其他星球的太空站出售。有媒体将此事进行了题为“美国公司拓展地球外疆域”的报道。

  好一个雄心勃勃,想象力丰富的商业计划!一个企业的“疆域”,已经延伸到广袤的宇宙空间。

  谋求无限广阔的“企业疆域”者,又何止是“四疆域”(4Frontiers)公司一家?放眼商业领域,我们看到,一个个雄心勃勃的商业帝国,从前,现在和未来,都开始其庞大的疆域扩张计划。从一个山村小镇中崛起的沃尔玛,分店已经¬开满全球,其财富超过了全球90%以上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福特汽车轰隆的车轮,已经在五大洲的广袤土地上扬起漫天烟尘;微软帝国的产品,几乎占据了全球所有的办公室;格兰仕的微波炉,更是雄霸中国市场的70%和世界市场的30%。

  在很多企业的宣传册里,都会有一幅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布局图,企业产品所至的地方,都打上红星,那里,藏着企业的疆域图腾。

  有没有一个帝国,可以拥有无穷的疆域?无数伟大的英雄遥望海天尽头,在人生有限和疆域无穷的双重遗憾下含恨而亡。同样,对于无数的企业家,也存在一个终极的疑问:企业的疆域在哪里?一个企业可以无限强盛和发展吗?企业强盛的极限在哪里?是什么力量决定企业的疆域?

  神秘的商业“天命”

  沃尔玛无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企业,这个“疆域”广阔的庞大商业帝国,也成为无数企业的榜样,在中国大陆赫赫有名的国美,就声称要做中国的沃尔玛。

  让我们来看看沃尔玛到底庞大成什么样子。据统计,沃尔玛在2003年销售总额高达2560亿美元,年利润额达到90亿美元,其销售总额超过了波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把沃尔玛视为一个国家,那么斯科特领导的是一个世界上排名第19位的庞大经济体。此外,沃尔玛的雇员多达150万,他们身着统一服装,几乎可以重造整个美国军队!

  未来。如果沃尔玛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不出10年,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资产上万亿美元的公司。那就意味着,它每年的收入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班牙三个发达国的GDP之和相比,也依然绰绰有余。不仅如此,它的雇员总数将达500万左右,几乎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全部人口。

  展望一个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的确让人热血澎湃。这是一个美丽的梦。问题是,十年之后,沃尔玛真的可能变得如此庞大吗?未来的十年它是否能够每年都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它是否会受到某种企业本身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扼制?

  知过去者,知未来。在世界商业史上,每个时期,都诞生过那个时代最庞大的商业帝国,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命运。

  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曾经¬雄霸全球200年的商业帝国,在英国战胜老牌世界霸主荷兰后,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商业帝国。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在国内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剥夺了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1858年,英国议会又通过法案撤消东印度公司,除股本外,公司的全部财产归国家所有。由于过于庞大,乃至造成恐慌性的垄断,东印度公司死于商业帝国本身以外的力量。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商业奇才约翰-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所建立的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世界最大商业帝国。在其巅峰时期,它控制了90%的国内石油界,正当它继续雄心勃勃地准备继续收购最后的10%,成就一个石油终极帝国的时候,却成为美国政府反托拉¬斯的头号目标,在1911年被最高法院拆解成34个独立公司。当今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龙(Chevron)、亚美(Amoco)公司均是其后裔。纵使是不世出的天才洛克菲勒,也无法建立一个拥有无限疆域的终极商业帝国。

  也许那些商业事件已经¬是遥远的故事,而从1997年持续到2001年,在一个过去的世纪的结尾和一个未来世纪开头所发生的“微软垄断案”,则给一些商业帝国以巨大的震撼,虽然微软最终没有被分拆,但是,神秘的铁幕已经从天际降落,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网住自己。

  回头看看当今世界最大的商业帝国沃尔玛,在其企业外部疆域不断扩张的时候,扩张中所以产生的巨大压力传导到企业内部,目前,沃尔玛饱受诉讼之苦。据统计,沃尔玛每分钟面对员工或者前员工的投诉高达8000件,而且由于雇员数量不断增加,公司还要面对更多的集体诉讼。

  在沃尔玛的疆域之外,也存在种种变数,关于沃尔玛未来十年的假设引起整个世界广泛关注,假如沃尔玛真的庞大到如此地步,它真会存在吗?当它在各个国家都扩张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反垄断的利剑即刻会伤其锋芒。假使沃尔玛能够延伸到一切商业领域,并且在世界各个市场区域都均衡,它的极限也只能达到世界经¬济总量50%,那么另外一半呢?将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市场以外的很多因素,都不是一个商业帝国所能控制的,纵使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商业帝国。

  于是,一切商业帝国,都陷入一个可怕的悖论中,自由的市场使它们可以向无限的商业空间扩张,但是,当它们的“疆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要被企业本身以外的力量所制约。它的内部压力承受度有多大?它被社会允许的生存空间是多大?

  企业的疆域从来都是广阔无垠,但却从来没有人到达尽头。也许这是一个悖论。正如隋唐演义中的故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人才是天下第一高手,但是天下第一高手李元霸却被苍天所杀。无数曾经¬最庞大的商业帝国,也正是被“天命”所亡。

  小国之君与大国之臣

  世界上最大的河,也无法跟世界上最小的海洋相比。纵使是滔滔黄河,也只能望洋兴叹。 同样,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它所从事的行业,已经¬决定了其疆域的极限。

  一个做纽扣的企业家,两年前企业规模是1000万,在行业内已经¬是数一数二,有一次,他也很困惑地问“在我的有生之年,我的企业到底能够做多大?”在他的未来宏图中,该企业的目标是在10年之内,当他60岁退休的时候,达到1个亿,十年翻¬十倍,年均增长25%,这个速度,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不快。

  两年过去了,该企业目前仍然停滞在1000万的规模,莫非,这就是企业的极限?而在整个行业,纵使世界行业龙头,美国的EMSIGMAFGCORP公司,也不过是几亿美金的规模而已。

  俗话说,小国之君,犹如大国之臣,“大国”永远是少数,悲哀的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从一出生开始,就决定了其疆域的大致版图,除非是遇到不世出的天才,或者改弦更张,改投“他国”,如10年前的格兰仕,忍痛与以前的老根据地羽绒行业彻底告别,另投家电行业,才能造就今日的微波炉帝国。

  我们来看一下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或许能够得到某些启示。排在前十位的是分别是Wal-MartStores(沃尔玛)、BP(英国石油)、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RoyalDutch/ShellGroup(壳牌石油)、GeneralMotors(通用汽车)、FordMotor(福特汽车)、7DaimlerChrysler(戴姆勒克莱斯勒)、8ToyotaMotor(丰田汽车)、GeneralElectric(通用电气)、Total(道达尔)。

  在世界最大的10家商业帝国中,我们看看所在的行业,4家来自石油行业,4家来自汽车行业,一家来自零售行业,剩下的多元化企业通用电气,也主要涉及电气、金融等主流行业。

  在所有的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情况也差不多。基本被石油、能源,金融,汽车,家电、通讯、食品,交通、零售、IT、航天,制药、电力、房地产等核心产业所占据。

  在这些行业之外,还存在着无数的非核心行业,而且,正是这些行业,才是构成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对于多数行业内的企业来说,也许只能做一个所谓“隐形冠军”才更现实,广东有个叫圣雅伦的指甲剪企业,做到2个亿,已经在行业内顶天,天外天又在哪里?不知道。

  平庸的“大国之臣”,有时候或许比优秀的“小国之君”更为强大。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理性的企业家,一项很重要的素养之一,就是知道企业发展的“天命”。

  可惜的是,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不知“天命”,特别是在多元化的过程中,只知开疆拓土而不衡量自身实力者,比比皆是。万家乐豪赌空调的失败,巨人进军地产后坍塌,乃至近期宣布彻底放弃汽车行业的奥克斯,都是犯的这种错误。此行业的大老,去彼行业则泯然于众人乃至沦为小弟。逆势的多元化,最后莫不以失败告终。宏图霸业的抱负,最终要向实力低头。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