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领导的轨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0:58 《管理学家》

  杨吉

  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关领导力的论文和书籍,但若从智识贡献而言,本尼斯的成就无人可及。他曾是四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团成员,并担任过多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顾问。1993年及1996年两度被《华尔街日报》誉为“管理学十大发言人”,被《福布斯》杂志称为“领导学大师们的院长”,而《金融时报》更赞誉本尼斯是“使领导学成为一门学科,为领导学建立学术规则的大师”。最后一个评价,对一生致力于研究组织理论和领导力的本尼斯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

  本尼斯领导力理论的前提是,你得确信领导者是后天造就的,而不是天生的,领导力终究是能够被教授的。作为本尼斯领导力系列著作中的一本,《领导的轨迹》仍然贯穿着这一思想。在书中,本尼斯一如既往地关注权力、变革、民主和官僚制度,并予以深入、升华。因为有担任过大型组织管理者的经历(本尼斯曾在辛辛那提大学担任校长),本尼斯对领导力本质看得尤为透彻,在他看来,“领导力最终涉及的就是个体领导者与组织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本尼斯所进行的自我探索和反思,对任何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来说都是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这个极具变化的时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使得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组织则朝着人们不可预知、不可掌控、不可理解的方向进化。这就意味着领导艺术的内涵必然要有所改变。“

  本书代表着过去三十多年来,我穿越各种领导力梦想的旅程。”正如本尼斯所说,《领导的轨迹》记录了他不懈地思索、求解、揭示领导力真谛的过程,这是一本最快时间掌握本尼斯领导力思想的入门读物。书中,本尼斯几大领导力原则被集中体现:①思维方式要像一位“有深度的杂家”,而不要像“专家”;②思考时多想想“应用生物学”和“生命系统”,少想“工程”和“力学”;③鼓励部属在工作中为自己创造意义;④遵循组织行为学专家卡尔·维克的建议,授人以罗盘而不是地图;⑤既要依靠经验,又要依靠“初生牛犊”式的思维方式;⑥对评分制、常规做法和规则持怀疑态度,注重“即兴创作”、“即兴演奏”式的思考;⑦承认自己易犯错误,渴求学习;⑧当今时代,适合于描述组织的缩略语不再是控制、命令和预测,而是联合、创造和授权;⑨听从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奉劝,让自己体验一下存疑的滋味。(济慈在1815年写给其兄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他之所以十分佩服莎士比亚,是因为莎翁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存疑能力,即“能够处于不确定、神秘不解和怀疑的状态,而不是非得焦虑不安地追求事实和理智不可。”)

  本尼斯承认,《领导的轨迹》充满了强烈地个人色彩,其中包括一段本尼斯的自传和学术经历。这样的安排,他无非是想和读者们分享自己历练、思维、领悟的过程,而不是居高临下、纯粹理论的说教。他是个疯狂的经验主义者,因此他更重视从实践得来的真理。本尼斯曾说:“研究和实践之间、观察真理和参与真理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亲身实践管理的这11年,让我对领导力的厚重感,其成功和失败,以及领导者个人体验到的磨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不难发现本尼斯往往能对领导本质给出一语中的、发人生省的评论。如,“只有当浪潮消退时,你才可以看到谁在赤身裸体地游泳”,“一个不断取得成功的领导者,其天才之处在于能感知环境的变化”,“伟大的领导者都是伟大的学习者”,“产生信任是领导者的重要特质,领导者必须正确地传达他们所关心的事物,他们必须被认为是值得信任的人”。就“怎样最有效地领导”这一话题,本尼斯说领导力的问题最后往往是人的问题。或许他能给领导者(包括其他人)最耐久的建议就是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保持机敏。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