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是顶级策划大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10:51 财富时报 | |||||||||
文/海 阔 在我国部分企业家的眼中,策划人就是企业的门客、寄生虫,是在向企业讨钱。这种尴尬的境地,使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进入这一领域的“妙玉”们,多数都会发出“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的慨叹。
在《红楼梦》里,有一位“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美眉——妙玉,是曹雪芹最钟爱的“三玉”之一。因权势不容,在陇翠庵戴发修行,其超凡的才华受到宝钗黛的倾慕,可怜这位才女,却“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生活得十分痛苦,最后竟被贼人掠走,“玉遭泥陷”。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妙玉,会发现,她已具备了一个顶级策划大师的基本素质。 沉浮人生锤炼超人心智 妙玉的才华,得益于坎坷起伏的人生经历,以及在青灯古寺的苦读。生于侯门之家,使她有机会看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但这一“绣户侯门女”却因“不合时宜、权势所不容”而半隐于庙中。正像古人所说,宦海沉浮,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心智,经过大波大澜,人的修为才有可能达到了平常人难以启及的境界,变得如闲云野鹤一般。 如今,我们许多策划人的起点也很高,喝过洋墨水,在世界500强企业或国内名企任过要职,对经营知识也极其了解。但他们多数都是在享受企业鲜花锦簇时的风光,很少有人与企业一起共担风雨,所以他们对一个企业发展的理解是片面的、个性化的,而不是立体的、宏观的,这使得他们在为企业做策划时,极容易犯“左倾”错误。 策划人所要做的事情,不只是将优秀企业的经验一股脑地移植到别的企业中,而是对世事人情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在某些领域,他永远比常人具有前瞻性,使企业能先行一步,抢占大好商机。而这些,是那些温柔富贵乡里的盆花们永远难以达到的境界。 苦读书而不死读书 妙玉沦落于寺院中,使她免去世俗的许多纷扰,可以有许多时间读书学习,这使得她的学识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黛玉是大观园的诗魁,连元妃、宝玉这样才华横溢之人都极为尊崇,可对于妙玉的诗,黛玉却心悦诚服地叹道:“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因为黛玉深知,妙玉所学到的知识,不只是来源于书本,更多的是对家道兴衰、国家政变过程的所思所悟。 此外,妙玉绝不和现在的名牌院校大学生一样,只知苦读书,写那些东拼西凑的八股论文,她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且还深谙茶道,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贾府是皇亲国戚,几位才华横溢的千金能示其为知己,可见其水准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和妙玉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策划人的功底就显得太薄了,中国书读得少,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只能拿来几个外国营销大师的名字唬人。有的竟也染上了一些学者的怪病,写出一本本的营销八股文章,送与(因卖不出去,只能送人)他人,故弄玄虚,抬显身价。更有甚者,迷恋花钱买各种证书或到各种论坛上秀一把,抬升身价。殊不知,真功夫是要像诸葛亮及妙玉那样,半隐山中,苦苦修炼出来的,秀出来的名声,骗得了一时,怎能骗得了一世。 看破红尘爱红尘 像妙玉、诸葛亮这样的瘾士,凭其自身的修为,对世事红尘早已参透。正像诗里说的那样:“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种看透红尘的人多数有两种归宿:或走向绝路、或真正的归隐山中,难寻芳踪。而自称“槛外之人”的妙玉却不畏惧闲言碎语,喜欢与“世中扰扰之人”的宝玉、黛玉等人来往,且也有谈婚论嫁之心,可见其对红尘还是极其热爱的,她如果出山,会向诸葛亮那样,为伯乐与知己舍生忘死。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策划人,也因其修为极高,洞悉红尘之事,但却因此少了一份红尘之恋,单纯地为策划而策划,心里没有一丝人文关怀,全然不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意义及深远影响。这样的策划人,会使企业在竞争中稳住脚跟,但难有大的发展。因为他们所策划出来的东西,缺乏内涵及感染力,只是企业的敲门砖而已,而且还极易产生“副作用”。 那么,现实生活中,像妙玉式的才子为何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策划界为何始终难以出现超一流的策划大家?因素很多:我国策划业起步晚、国家重视不足、企业管理体制僵化、执行力不强等等。我想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以下因素也不可忽视。 棱角鲜明,口无遮拦 妙玉式人才在性格上梭角过于分明,不懂得圆滑变通。王熙凤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精,又有强大无比的娘家做靠山,纵是她这样的人,见了贾母,也要想着法子讨其欢心。可妙玉就少了这份变通,贾母带了一大家子人去吃茶,她给贾母吃的是旧年蠲的雨水,用成窑五彩小盖钟碗盛着,而给宝玉、黛玉、宝钗吃的却是窖存了五年的梅花雪,且都用古玩奇珍盛着,让贾母很没面子。 所以在贾府,人人都说:“讨厌她的为人。”其实她为人是十分真诚善良的,岫烟家很穷,租的是妙玉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她所认的字都是妙玉所授。用岫烟自己的话说:“我和她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可见其为人是极好的,只是坏在了口无遮拦上。而现在一些顶级策划人也大都有此通病,所以在企业里总是难逃“冷藏”劫难。 急功近利,杀鸡取卵 现在的企业,大都过于急功近利,企业好过的时候,不去组建自己强大的策划部门,或与专业策划公司联姻。等到企业生了重病或已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向策划人求助,并且希望能药到病除,甚至马上起死回生,不然就张口骂娘,把策划人说得娼妓不如。而一旦企业通过策划专家的巧手枯木逢春,策划人就成了他们的敲门砖,恨不得将其扔到月球上,见着谁都立马说自己如何如何高瞻远瞩、点石成金。 在我国部分企业家的眼中,策划人就是企业的门客、寄生虫,是在向企业讨钱。这种尴尬的境地,使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进入这一领域的“妙玉”们,多数都会发出“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的慨叹。 伯乐难觅,知已难求 在我国,人们信奉中庸之道,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名立腕,不仅要有才,还要有一流的情商:捧住上头的人,压住下头的人。如果没有这一能耐,那就得守株待兔,等待刘备式的伯乐三顾茅庐了。 可现实社会中,即便是诸葛亮那样神仙似的人物,赫赫有名的关羽竟认为他是徒有虚名,而张飞则觉得他是只个凡夫俗子而已。可见,刘备们虽有寻千里马之心,怎耐过身边小人暗中使绊,妙玉们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所以,妙玉式的策划人,不但要有伯乐提携欣赏,更重要的是这个伯乐也要是她的知已,不然,这种另类人物在公司里会时时遭受“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 可现实的情况是:妙玉式的营销人大都不喜逢迎拍马,而刘备似的伯乐也少得如大熊猫。所以,我们的策划界这么多年来一直缺少顶级策划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