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淡马锡如何打破国企宿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18:04 《董事会》 | |||||||||
淡马锡正试图把自己的发展与亚洲其他高发展地区的经济捆绑起来。在未来的10年里,淡马锡计划把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投放在亚洲市场 您也许听说过新加坡航空公司,听说过新加坡电信,也听说过莱佛士大酒店,但是,对它们的幕后机构淡马锡控股恐怕比较陌生。淡马锡控股这个全球投资额达到900亿美元的投资机构一直由新加坡政府幕后操控,2003年首次公布财政报表后才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详尽披露了主宰新加坡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淡马锡控股公司的发展新构想。该文指出,经济白热化发展的时代对新加坡而言已一去不复返,新加坡正发起一场“国家重建”运动:新加坡把整个国家当成亚太地区的“对冲基金”,越来越把自身命运与亚洲其他地区相结合。一个重要步骤是:淡马锡在未来5年中将向海外市场投下150亿美元巨资。 低回报率促生外向发展 自1974年成立以来,由新加坡政府控制的淡马锡控股成为了新加坡核心行业的把持者。它渗透在新加坡经济的各个角落,从电子行业到交通运输业甚至地方性的动物园都有其踪迹。 新加坡10家规模最大的企业中,淡马锡涉足7家。根据估算,淡马锡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价占到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47%,可以说是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然而,看起来完美的发展状况之下隐藏着一个秘密。2003年,淡马锡首次公布了财务报表。从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淡马锡的股东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3%,而同期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13%。实际上,淡马锡在过去的30年中,投资平均回报率也曾经高达18%。如此大幅度的投资回报率下跌使得淡马锡的高层决策者不得不考虑是否改变发展策略。 淡马锡发展受阻的原因是明显的。分析家指出,新加坡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新的高增长地区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果淡马锡仍然固守本土的话,将失去扩张的最佳时机。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淡马锡2002年新上任的总裁何晶调整了发展战略。她提出的 “三分之一战略” 目前已经开始实施。淡马锡正试图把自己的发展与亚洲其他高发展地区的经济捆绑起来。在未来的10年里,淡马锡计划把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投放在亚洲市场。淡马锡在北京和孟买建立的新办公室,以及即将建成的胡志明市办公室,都说明了其资金的流向。新加坡的市场分析家柯利弗德预测说,未来5年,淡马锡将在海外市场投下150亿美元,这是淡马锡迈向成功的新的一步。 外向发展带来双赢局面 淡马锡的操作早已经开始。凭着在新加坡本土多年的投资经验,从北京到班加罗尔,淡马锡可以在任何地区的投资中规避风险。从2002年年底开始,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和中国都有所获,平均4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让新加坡人惊喜。 这些举措作用明显。淡马锡在2003年的表现惊人,公司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创记录地高达46%,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何晶2002年出任淡马锡首席执行官后大胆扩张的结果。国际两家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与穆迪投资都在财务报表发表后给予淡马锡控股AAA的最高信用评级。 这些投资项目不仅仅给淡马锡带来了高的回报率,同时也使得其他亚洲国家受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不仅仅得到了最紧缺的资金,还开始学习淡马锡的经验,寻求作为国家控制的投资机构的发展新模式。 相关专题: 《董事会》最新封面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