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南存辉:学生告倒老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1:16 《浙商》

  [获奖理由]

  2007年9月下旬,“正泰”起诉全球500强之一——施耐德电气专利侵权案,以施耐德一审败诉而告一段落,施耐德需向正泰集团支付高达3.3亿多元的赔偿,并被勒令停产侵权产品。这是正泰多年坚持科技创新的结果。迄今为止,正泰拥有200多项国家专利,投资5000万元的荷兰KEMA实验室,形成了以温州为基地、上海为中心、北京和美国硅谷为龙头,相关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和技术开发体系。

  此外,南存辉为公益事业总计捐款超过1亿元,2007年为“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基金”捐款1000万元。企业连续多年排行温州民企纳税榜第一位。

  站在领奖台上的南存辉笑得很灿烂,也许这是十二年来他笑得最灿烂的一次——2007年9月,正泰状告全球500强施耐德电气专利侵权,以施耐德一审败诉而告一段落,施耐德需向正泰集团支付高达3.3亿多元的赔偿,并被勒令停产侵权产品。

  “我们完全是被‘逼’出来的,施耐德从1995年开始告我们,告了我们20多次。现在我们终于把他反‘告’回去了。”发表获奖感言时,南存辉感慨万千,而组委会颁给他的锦旗上,书有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卧薪尝胆。就连施耐德恐怕也没有想到,这个“学生”的忍耐力和领悟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在十二年后现学现卖,一把就把“老师”告倒下去。 1994年,施耐德的谈判代表在正泰看到了一个样品,认为它仿制施耐德的产品,并在1995年正式起诉正泰,一场长达十二年的“抗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抗战”的初期,正泰无疑处于守势。南存辉说,创业初期没有先进的制造能力,工艺、设备、团队都欠缺,知识产权意识非常淡薄。“施耐德的起诉,对我们是非常深刻的教育,我们才知道知识产权是受保护要尊重的。” 施耐德一边索要巨额赔偿,一边抛出了收购的“香饵”,但南存辉不为所动。“合资并不是坏事,但我要创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所以我不能容忍被全盘收购。”在接受《浙商》记者的采访时,南存辉如是说。

  在南存辉看来,施耐德对包括正泰在内的中国竞争者都采取了相同的“套路”:先诉讼再谈合资,合资不成则再诉讼,并以诉讼促成合资。于是,摸准了施耐德“套路”的南存辉没有关上和施耐德谈判的大门,他和施耐德“谈归谈,打归打”,并在十二年间默默蓄势,对科技创新不断投入。

  2006年8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后,正泰以专利侵权为由反诉施耐德。在被施耐德的知识产权大棒穷追猛打了12年后,正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南存辉终于从“被告”转成为了“原告”。

  “我不仅在中国告赢,在法国巴黎也告赢了!我要告诉全世界,中国民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也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人不侵权!”南存辉对记者如是说,“中国的企业要树立自信,不要迷信大公司,它们也是从小企业起来的。”

  “施耐德想收购正泰,所以要告你们。你们现在状告施耐德……哦,我知道了,你们是想收购这家全球五百强吧!”在颁奖的末尾,主持人白岩松不忘和南存辉“幽默”一把。

  闻听此言,南存辉笑了:“这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记者手记]

  “国际市场的竞争,世界品牌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南存辉的这个体会,来源于多年来同跨国公司争夺制造权利的多起专利诉讼。要想打破跨国公司通过专利垄断的制造权利,中国企业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凭借有效的专利战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当成功带给他越来越多的荣誉和头衔时,南存辉去掉了名片上众多的“名号”,选择了收敛低调地做人,专心致志地做事。他是这样解释“正泰”的:正直做人,泰然处事。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