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药业宫廷政变起底(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18:38 《英才》 | ||||||||
在杨维平离开双鹤之后,很多人都和杨维平半开玩笑,半批评的对杨维平说:“你的性格能和双鹤这种国企融合吗?”
杨来之后,双鹤药业已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媒体先后报道了:恒康双鹤财务黑洞、“清朗”事件、山西双鹤4000万资金被挪用、伊春药厂投资失败。2003年中期,双鹤药业盈利8000万元,但2003年12月底,利润只剩6700万元,从财务上显示整个下半年公司亏损。 面对如此情况,杨在进入双鹤之后,就开始对双鹤痼疾进行“手术”,以期恢复血脉流动。 “这就像男性得了ED,病理就是血流量不足,所以没法充血,而双鹤当时账面没有钱,我必须恢复现金流。” 经过一年的调整,双鹤总部的经营利润、以及双鹤药业的现金大幅增加,但无助于减轻双鹤的经营困境。公司内部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很多。 虽然很多报道中认为:杨与双鹤药业的国有体制冲突颇深,是造成其离开双鹤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人事矛盾,才最终造成了杨维平被赶出双鹤。 “我的英雄业绩就这样完成了” 在杨维平的最初改革中,杨得到了时任公司党委书记卫华诚的支持。 2003年11月,乔提出了新的改革战略——从体制上进行“开刀”,实行董事会和经营层权力分开,而这与乔俊峰原来的权力架构思路大相径庭。 杨维平说,这本是来双鹤的前提条件,“那时他一口答应,但我进来之后,乔俊峰绝口不提此事,我也不想逼得太紧,但后来公司出现问题太多了,我觉得只有尽早改革,公司才有希望。而此事当时也得到了卫书记的支持。” 但是,此后的事情并非如杨维平所想象的一帆风顺,杨维平希望脱离资本层面,只从经营层面达到改善公司业绩的目的最终没能实现。 “2004年4月22日董事会上,有两位董事要求乔总下台,便提到委托理财的事情,乔总没有答应。此后,卫书记亲自和乔总说,有人说你炒股,我们为了保护老干部,所以请你下台,这次谈话之后,乔总就下来了。” 卫华诚还直接找到杨维平,让他调查乔俊峰任董事长期间委托理财一事。 “他拿到证据,说我们老的董事长,拿公司的钱炒股,让我去查一查。后来我说,华诚,我们说好,我是业务干部,有几件事情我不管,人事、投资、基建、证券我不管。华诚说,你不用管,让你下面的审计部去查。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了解炒股的事。老板让你查,你能怎么做?” “此后,我们账上出现3800多万退款。我就和下面说了解一下情况。再后来,北京医药集团要对乔俊峰进行离职审计,这就成了杨维平要收拾人家。我没有主动。如果我要真查,我不会查到这。”杨维平用手比划着,他告诉记者只是查到了肘部,而没有再延伸。 “我没有把乔总的问题直接上报北京医药集团,因为是董事会让我查的,我只是把所找到的材料上报到董事会。” 但是,在乔俊峰辞职之后,他依然没有离开双鹤药业,却留在了双鹤药业的前身——北京制药厂。“乔总现在负责制药厂的工作,同时兼任双鹤药业董事、董事会下属的战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可是你说一个在战略上犯过错误的人怎么能兼任战略委员会的领导?而一个在财务上有疑点的人,又怎么能兼任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我曾经和卫谈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让乔就此退休?还要让他留下。” 而此后一连串的事情,让杨维平终于明白了如此安排的用意所在。 “后来理解了,一旦我们和他(卫华诚)有了冲突,这部分力量立刻启动起来:你看到没有?谁去查乔的?杨维平查的,谁让杨维平查的?没人知道。到这时,我也就不退不行了。这就是我为什么决定不辞职的原因。” “我要紧紧抓住双鹤不放,直到他把我用力踢走,”杨维平一边说着,一边摆出两脚用力踹的动作。 与老板五次不欢而散 虽然杨维平说是不会离开双鹤,但是他自己已经知道迟早他会被“开掉”。 “你想,你和你的老板谈了5次,每次都不欢而散,你觉得会怎样?我和德国人工作了15年,每次谈完后,我都会总结:咱们今天谈了什么,你的意见是什么,我的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