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受俄乌冲突和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影响,全球能源危机逐步加剧,对各国能源安全、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都造成严重挑战。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推高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对全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夏季高温天气推升额外的制冷消耗,提高了电力消费需求,对各国能源供应节奏造成干扰。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各国都采取了一定应对措施,可总结为两大方面:保障传统能源稳定供应和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替代。由于各国遭受危机情况不同,两个方面各有侧重。
由于欧洲与俄罗斯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欧洲能源进口结构中俄罗斯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欧盟的措施重点落在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即时能源安全问题,更加关注能源多样化供给,清洁能源转型的主要目的也是让能源供给可以独立于俄罗斯。针对这一情况,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名为“REPowerEU”的能源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化石能源依赖。主要措施分为两部分:一是多样化能源供给,增加来自美国、加拿大、挪威、埃及、以色列等国的液化天然气供应,继续与海湾地区的主要产油国以及澳大利亚合作,探索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石油出口潜力;二是加快新能源部署,加快推出太阳能、风能和可再生氢气项目,增加生物甲烷产量,促进工业脱碳,将欧洲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从40%提高到45%。
美国通过多年页岩气革命事实上已成为石油生产第一大国,因此俄乌冲突对其短期能源供给影响十分有限。保供石油方面,美国最重要的举措是自今年4月接连6个月每天释放约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石油供给紧张局面。相比短期应对石油价格冲击,转型清洁能源是美国更重要的举措。拜登政府计划在2035年实现100%清洁电力供应,进行以下措施进行转型:投资新技术研发,促进太阳能等科技商业化落地;加快太阳能、变压器和电网部件、热泵、绝缘材料以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发展并确保新能源供应链安全;改造升级工业减碳、分散化储能和地热发电等新能源设施。
日韩能源虽然高度依赖进口,但主要进口来源集中在中东地区,仅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其国土面积狭小,可再生能源储量并不大。综合来看,两国的能源政策主要侧重优化本国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新能源方面主要侧重技术研发和出口。日本政府的能源应对措施较为多样,包括开展资源外交与中东国家保持持续合作以保障传统能源供应,与产油国合作建立储备基地,大力推行节能标准、节能材料在房屋、汽车、家电中的应用,加速引入海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制氢等可再生能源。韩国政府的能源政策方向有四个方面:一是重建可行而合理的能源结构,提升核电比例,合理淘汰煤炭;二是制定资源安全特别法,建立预警系统,完善能源供应链;三是按照市场原则优化能源需求和市场结构,放松电价管制;四是加强新能源产业如核能、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出口,并利用它们作为增长引擎。
虽然中俄经贸往来没有欧洲和俄罗斯密切,但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仍较高,尤其是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从中国应对措施来看,一方面将大力保障油气煤充足供应作为应对当前能源危机的重点;另一方面不断推动清洁能源使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扩大国内煤炭、原油和天然气产能;提升煤炭、石油运输能力,建设煤炭储备和天然气储气设施;推进和中亚、俄罗斯能源进口合作,多元化进口来源;稳定煤炭长协价格,确保民生用煤需求;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何 青)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