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经济”的要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 16:26 《环球财经》杂志 | ||||||||||
——访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 - 本刊驻瑞士特约记者 刘克朦/文并摄影 20世纪90年代,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GDP的3%—6%。各国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越快,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会更加突出。
6月17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56届会议一致通过秘书长雅罗的提名,同意颜宏为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这是中国人在世界气象组织所担任的最高职务。 今年60岁的颜宏是位出色的大气科学家。他在担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的多年间,负责全国气象业务和服务、气象科研和技术开发以及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他曾领导了中国气象局发展战略和长期计划的研究和制定,负责中国气象局的国际合作及与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活动,出色的工作和组织能力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日前,在世界气象组织办公处颜宏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气象应纳入国家总体战略 颜宏首先强调,气候问题是一个牵涉到经济、政治、环保、外交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气候变化与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至关重要。统计数据表明,全球70%以上的自然灾害都与气象(气候)、水文直接相连。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自然灾害,其中90%死亡者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到的人口超过10亿。中国的统计数据同样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GDP的3%—6%。各国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越快,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会更加突出。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气候变化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在逐步减少。为了进一步阐述气候变化的后果,颜宏给了记者另外四组数据。据全球20世纪70至90年代针对灾害发生次数、受灾人数、经济损失和因灾死亡人数的四项统计,前三项均呈上升幅度,证明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但死亡人数却在减少。 他认为,这应归功于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气象现代化的发展。另外,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极不平衡。从1985年至1999年,发达国家的经济损失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经济损失占其GDP的相对值不足2%,而发展中国家则高达13%,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气象预防能力和基础设施差,防灾减灾能力也比较差,严重地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来在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和海地因热带气旋造成的洪灾使其经济水平至少倒退5至6年。气象问题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时间跨度可长达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国家应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气候变化问题,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中认真研究和采纳气象科学研究成果,将气象纳入国家发展总体战略之中。 如何做到“趋利避害” 颜宏指出,气候变化也应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对待气候变化应从“趋利避害”的原则出发。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气象部门就应考虑采取合理的战略去“适应气候变化”。 人们往往对“避害”给以了较多的关注,而忽视了“趋利”。实际上,在植物的种植规划方面就可以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正面效应。最简洁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水稻种植早已北移过黄河,古人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桎”的说法已被柑橘种植带的北移所改写。 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国发生洪水的年份往往粮食总产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提高,这是因为中国总体是干旱国家,洪灾年份使更多的地区得到丰沛的降水,土地底墒充足,为来年甚至今后几年的丰产奠定了基础。而一旦发生旱灾则对可能农业生产带来连续几年的减产。鉴于此,国家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如果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不了解,违背了自然发展趋势,超过了生态许可的极限值,不但无法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意图,而且会造成更大的人为破坏。 中国应建立专业气象频道 谈到中国气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时,这位曾长期担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的气象专家说,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气象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的认同。气象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政府和民众都应牢固地树立气象安全的新观念。现在他被选为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不仅证明中国人有能力担当这个重任,而且也是对中国气象界的认可。 颜宏说,到目前为止,人类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还没有全部掌握,国家应在气象基理研究领域投入精兵强将。中国气象部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应加强针对中国局部的、区域气候变化的研究。世界许多国家有过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谁先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谁就能取得成功。 此外,气象部门应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相关信息。他特别强调,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专业的气象电视频道,全天播放气象知识和信息,是收视率最高的频道。目前,中国已建立了许多专业电视频道,但一直没有专用气象频道,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颜宏同时指出,中国气象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这是制约中国气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靠天生财,掌控未来 颜宏说,近20年来,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不排除今后某个时期发生更坏的极端气候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将给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气象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世界气象组织在制定和帮助成员国预防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灾难方面大有可为。 世界气象事业要发展,首先要有发展眼光。世界气象组织存在了50多年,在组织、协调世界各国在发展气象、保障各国社会进步、人民生命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科学技术角度来看,世界气象组织在维持、发展和改进全球的气象观测网络上具有优势,在海洋、大气、环境等综合研究的组织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组织作用。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天气警戒网计划、大气研究与环境计划、世界气候计划、水文与水资源计划等都是在世界气象组织直接组织下开展的。 此外,世界气象事业要发展,还要满足新的需求。去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国际地球观测高峰会,重新评估了目前各国对气象的新需求,提出了“地球观测系统之系统研究”,加强对已经存在的各类观测系统的综合评判和协调。此外,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对有关数据进行每秒几十万亿次的计算,进行集合预防,并利用这个优势,组织世界各国气象机构开展更多工作,提高气象预测能力,改善预报方法。 最后一点就是扩大气象研究的层面,普及和应用气象知识,让更多的民众能够认识气象。 颜宏同时指出,从历史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曾经是有害气体的主要排放国。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有害气体和物质可在大气中存在数百年,现在的大气升温还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发达国家在减排和帮助发展中国家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世界气象组织应引导和鼓励发达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改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 同时,还要鼓励发展中国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世界气象组织花费很大精力搞发展培训计划,在世界各地设立教育培训中心。世界气象组织的8个技术委员会也加大对发展中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培训。相信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最终能够采取理智和合理的战略,趋利避害,迎接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