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度中国高峰论坛对话上午实录(9)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16:07  青岛新闻网

  我要特别介绍一下我们的商业明星张瑞敏先生,我发现他是战略者学家,他也最近被评为《金融时报》全球50名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商人排行榜第26名,他是海尔公司的CEO,海尔也是全球公认的大众品牌。

  坐在中间的是埃森哲大众化区合伙人刘允,他旁边的是罗兰•贝格合伙人、大众化区副总裁丁杰先生,这位是G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先生。今天的主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在金融危机尾声的时候,谈一谈中国企业全球化和走出去。首先我想让张总谈谈海尔走出去的经验,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是问一下最早走出去的动机是什么?

  张瑞敏:其实海尔当初走出去,我们主要的动机就是所有的产品、设备都是引进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都是引进的,当初海尔最初是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的产品、技术和设备。我对走出去最大的一个刺激,就是1984年我到德国谈判的时候,当时的德国人就是说有一次在开欢迎酒会上,他说现在你们中国改革开放了,你们会很快地发展起来。我估计如果你们很快地发展,再有50年的时间,如果你们像现在这样发展,再过50年,我们德国就是不动的话,你们可能50年以后会赶上我们西德现在的水平。

  当时这个话对我们的刺激很大,就是我们中国与人家的差距这么大。另外在一次宴会上,当地举行一个庆祝活动,他们开一个晚会,放个焰火,他就说在西德我们没有你们中国的产品,但是这个焰火是从你们中国进口的。所以当时我有一种心里流血的感觉。就是到21世纪,我们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只有靠老祖宗的四大发明。所以我想我们不能走引进、落后、再引进的道路,而是应该走引进、国产化,然后再出口的道路。

  所以那时候第一次我们出口的产品就是到德国去的,我提出一个先难后易的策略,就是先到发达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检验,经受住他们的检验再到发展中国家去。这是我们90年代初第一次出口的动机。

  John L Holden:我们回到海尔公司的经验,我问一下在座的嘉宾,现在中国公司的全球化,还有哪些动机呢?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在海外买资源、找技术、找人才、找市场,也找利润。我首先李为冲先生,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为冲:我觉得中国的企业要有全球化的战略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从我们公司来讲,最近我们做了一个研究,就是所谓的多极化的世界。多极化世界的框架,就是所有的企业,将来在全球的市场上竞争,是在五个纬度。一个是资金,一个是资源,人才,你的客户,还有一个研发。另外,假如你不在五个纬度上,你整合全球的资源,你提升在本身的实体,你在全球化的进展当中,你是不会再有优势的。

  全球化的进展,无非是这三方面的动力,一个随着技术的进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第二个,由于各地政府所谓的接触管制,使得互相进入彼此的市场变得容易了。第三个动力,就是大量的跨国公司,现在由于需要扩充他公司的规模,在全球的范围内扩张,比方像我们张总的企业,就要面临世界上所有大公司的竞争,所以他的全球化是被逼出来的。

  另外我想给大家两个数据,就是到今年为止,新兴市场的GDP已经跟发达国家一样了,大家50:50。由于金融危机以后,可以预见的将来,发达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进一步放慢,而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所以这个GDP新兴市场将来是在全球的经济上占非常大的一块。

  第二个数据我想给大家的就是,财富500强前几年新兴市场的公司非常少,到去年为止新型市场的跨国公司在财富500强已经占到89家,而且这个数字也在进一步扩展当中。所以从总的趋势来讲,全球化这个趋势,不会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改变。

  John L Holden:谢谢。刚才谈到研发问题,科技公司最有名的科技公司之一,就是Google公司。问一下刘允,你怎么看待中国公司走出去和研发科技的问题?

  刘允:是,谢谢。这次经济危机之后,Google从全球互联网技术来看,觉得有一个概念可能我们要做一个补充,就是以前的全球化可能一定要物理意义上的走出去,要去建厂,要去建立销售部门,要去建立这种跨国的机制。事实上,由于互联网,由于整个技术发展,事实上互联网已经到达了世界上几乎可以到达的所有地方,当然非洲一些落实国家还存在障碍。

  实际不用物理意义上的大投资,生意照样可以做到,互联网无论是资金的扁平,商务的崛起,未来像张总的海尔,基地在哪里制造,销售在哪里做,事实上把网络作为新兴的渠道和平台,实际是更大的补充。在这个意义上,南美的人在网络上搜寻和看到的时候,看到海尔的产品,可以即时,最快速的比较以后就下一个订单,东西就可以以某种方式运到办公室或家里。所以我一定建议国内的企业,特别是有竞争力的企业,不要低估新兴的技术和平台,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带来的变化,如果我们不改善这一点的话,反而其他市场的敏锐企业,会抓住机会,抓住营销和扩张机会,反而我们又走回物理意义上的所谓全球化的路上去。所以这一点我希望提醒国内很多企业去重视的。

  John L Holden:谢谢刘先生。丁先生怎么看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和挑战,从罗兰•贝格公司的角度怎么分析?

  丁杰:我认为刚才几位嘉宾说得都非常有意义、有道理。全球化不仅仅是产品的简单出口,而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调用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刚才谈到的一些资金、人力资源、研发等等,为经济策略服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其实很多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在国内就可以开始。

  今天上午头一个论坛的观点,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在后危机之后,我们不可能回到危机之前的这种常态。也就是过去30年用这种高速增长的出口来拉动中国的经济,这个可能在未来相当时间都不会再重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有的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必然要有一个重新的思考,因为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有盈利的增长。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为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做出贡献。在实现有盈利增长的时候,必然要面临一个选择,我究竟选择在什么样的市场来实现盈利的增长。如果过去30年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出口的机会,未来30年我们很多的企业,可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把目光投向中国国内市场。如果继续要看国外市场的话,也要从我们传统以量为导向的出口增长模式中跳出一条新路来。谢谢。

  John L Holden:谢谢丁先生。张总,海尔公司在海外经济是最丰富的,您有哪些经验想跟我们分享一下?

  张瑞敏:其实海尔自己要走到国际市场上去,到现在在海外已经建了很多工厂,也有很多的研发公司,还有销售公司。我自己体会,就是说我们自己的观念上首先要解决一些误区,我自己体会就是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品质不等于品牌,一开始我们觉得中国产品可能是价格比较低,如果你品质质量再高的话,一定会占领国际市场。但是你真正到海外去了之后,感觉不是这么回事。比方说在法国,到商店里面去,我说我们的产品经过法国的检测,质量各方面都很高,价格也非常好,我们是不是可以到你这个店里来?店主说得很简单,我这个店就销售这五个品牌,你要进来的话可以,也就是说你必须进来代替哪个品牌都可以,但是你必须创造那个品牌比它带给我更大的效益,就这么简单。

  但是你要说你这个产品,你说好没有用,当地的用户不认同你。比方说我在德国再一次晚宴上,一位先生带了他的太太,我说你知不知道海尔产品,他说知道,我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她说知道,但是我不会买你们的产品,我还是会买米勒的,是德国很知名的品牌。我说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比米勒的质量不差,而且价格还好。她说因为米勒的产品是艺术品,她把米勒的产品看做是一种艺术品,如果在当地消费者心中做成艺术品的印象,我觉得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我觉得中国企业真正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很长时间。

  John L Holden: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有一些市场更容易打进?是哪些原因?比如说法国、德国,美国更容易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