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中小企业B2B金融服务合作论坛实录(2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5:15  新浪财经

  高佳卿:可能跟这个主题扣不上,因为你现在想做的业务,并没有切入到或者关联到你的这批客户里面的核心业务,所以如果你掌握不了它核心业务的交易,它的环节,你也无法监控它业务的进展,实际上来讲,你也很难有机会去做这方面的公司。

  陆奇捷:它实际上想做类似风投这样的融资方式,不管你要投哪一个产业,最终你是想通过风投也好,通过银行融资也好,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你对这个产业本身的了解,或者说你这个产业与你原来在做的这个公司的关联程度,你可能就这个新的投资本身,要形成一个可行性的分析。然后说,你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获得融资呢?我想可能目前我们社会各界,包括有些政府部门,对风投、中小企业的融资,它的意义我觉得有些过分的夸大。大家可能知道在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整个融资体系里面,银行的间接融资从总量上来说是占到98%的,其他的融资加起来总共2%。从数据来看,最终最踏实的要做的就是探索如何跟银行能够建立逐渐走向更好的融资合作的这样一种合作关系。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风投为什么说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会被过分的夸大呢?我们觉得很大程度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银行本身它应该做的这块市场,它的风险把握这块认识不到位,导致它让步的很大的市场给了风投。这导致风投本身获得同样收益回报的前提下,它会承受更多的风险。我们认为这样的模式、状态可能会导致几个不好的结果。

  一个可能会误导中小企业。

  大家都去追求所谓的明星效应,而忽略了更加有意义的普惠效应。最终能够获得风险投资,最终能够闪亮出来的成为明星的是少之又少的。

  第二个,大家对风投银行进来之后,它的融资成本可能还会有一些误解。大家会认为你的风投进来之后,是一个股权投资,必须要付利息,可能不用企业承担过多的负担。但是大家要知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宝贵的可能是它的成本,它的经营权、管理权,而不是你短期里面支付多少的利息,这个可能还是需要有积极的认识。

  再有目前的状态,大家去过多的宣导这样一种效应,对风投本身未来的发展可能也会有一些负面的作用。最明显的它存在一个溢出效应。大家都在做风险很低,风险又是一样的这样一些业务,使得风投原本应该有的控制风险的模式,在逐渐的弱化。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在目前的风投体系里面,它的占比那么低。

  提问: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支付,是能够达成交易的,就是B2B之间的交易,目前还是没有太多的工具。目前银行有没有在B2B支付方面有没有什么工具?另一方面,第三方的支付平台有没有支付接口,提供给行业网站来整合?

  陆奇捷:银行在B2B当中以信贷的方式介入,我想各家银行在这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尝试。大家可能会关注到在浙江、杭州都有一些国有银行的尝试,它把企业在B2B交易过程中,在电子交易过程中的信用,加入到这个体系里面来,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把这个作为评价企业资讯的很重要的我们认为是非常有益的。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我们国内的银行体系,目前对中小企业,对企业的资讯,更多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来进行分析。但是在国外,更多是在日常结算当中形成的商业信用。因为我们的国民经济跟西方的经济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许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也会走上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以电子交易为代表的这样一种商业信用引入到银行的支付评估体系里面来。当然实际上在电子商务里面不仅仅电子商务代表着企业的商业信用,还有各种各样的,比如光大银行在电子查单方面也做了很有意义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