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东明马军曹章武谈商学院EDP与企业关系(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15:45 新浪财经
对于EDP项目来讲,对于商学院来讲,师资是真正的核心价值,特别是EDP。 MBA也好,EMBA也好,是一个套餐制的,课程和老师是标准化的,来这里上课就按照标准化课程上下去。EDP是随着市场的变化,随着市场的热点,随着行业的热点,需要随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对于人大EDP来讲,您如何打造教授团队? 刘东明:教师应该说是EDP培训的灵魂,一门课程如果教师不得力,整个课程90%就砸锅了。教师的选择和开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对教师的评价指标有三类,第一类是精神面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样一门课程本身重视和不重视,讲课效果截然不同。第二个是讲课形式,再好的内容也需要一个很好的形式表达出来,才容易被学员接受。第三类指标是课程内容。精神面貌、讲课形式、讲课内容这三部分构成了对师资的评价体系,我们实际上也是围绕这三类评价体系去设置一些具体的指标。 对EDP老师的训练我历来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客户导向和市场选择。有一些老师的专家打分很高,但是企业家打分比较低,这种老师可能是学院派,不一定非常适合EDP。我们要做两方面的工作,对老师要给他多灌输一些实践的东西来尽快适应EDP的课堂。另外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更多是在课程中追求一些热点,追求一些学了马上就可以用的东西,对理论基础重视不够。这个需要我们去沟通,使两者尽量达到一个融合。 我们历来主张EDP应该是一个高端培训,随着培训的深入,培训呈现高端化,新颖化。这就导致我们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老师的评价指标体系有了,同时也要严格的执行。我们设计的指标非常简单,老师讲完课以后当场评估,老师当场签字确认,当场决定老师的报酬。很残酷。这些结果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课程对学生的感受也不一样,有的课程比如营销,就好讲也比较风趣,这种课程比较容易打高分。另外一些课程,比如像会计、财务,比较抽象,很难讲好,可能就要打低分。在推行这个制度的时候,很多老师提出这个意见,任何一个措施和制度的推出肯定不是完美的,要在实践当中完善它。我们现在要相信学员,学员付这么高的学费,既没有学位也没有学历,肯定是要内容的。学员已经是非常高的层次,有自己的评价能力,评价标准有时候超过我们学校的想象,如果学员感觉收获很大,照样给你评分很高。我们有些课程,比如会计、财务,打分并不低。有些课程比较好讲的,大家松懈了,不重视了,打分也并不高。再一个是好讲的课,大家对他的要求也比较高。实际上我们在推进这个工作,我们感觉效果是不错的。 曹章武:我们接触的几个商学院对老师的要求是更严格的,如果对老师打分不及格,下一次就没有机会上EDP的课程了。中欧从学院的角度已经把重心转移到EDP项目开发了,他认为一个商学院真正有竞争力的是把EDP做好。EDP是检验一个商学院教授是不是真的有很高的教学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标准。在国外已经对商学院的EDP有评估体系了。国外有个第三方机构每年召开论坛,商学院的EDP有没有竞争力是要每年排名的,也分专业性,综合性。我觉得这是对的,商学院从自身的角度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质量,否则你的学员这次交了钱,下一次就不来了。优秀的商学院肯定会把师资的质量控制的很严格,他希望学员来了以后,今后成为终身的学员。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