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钱颖一: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16:11 新浪财经

  2008年1月12日,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同步报道。以下是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精彩演讲。

  钱颖一:今年是2008年,今年是一整年的时间使我们来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一起来评价这30周年,同时来展望未来的30周年,今天我就从一个角度,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国的经济。

  我想没有一张图能像这张图这样,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在过去的30年发生了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我用经济史学家的数据,估算一些,有的是猜测的过去历史上的数据,大致勾画了过去1千年中国人均GDP按1900年购买力评价的不变价格来算,我们从这个图里就说明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就是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中国过去1千年历史上从未见到的这样快速的增长,当然我们要再仔细看一下是有两个拐点,一个是1950年以后有一个,当然最低的是59、60、61年期间的饥荒,刚才都提到了,但是最重要的拐点是1978年,所以我想这个是历史上也许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30年后我们进行思考,我在这里是想从国际比较的这个角度来做三个观察,并且最后做一个粗浅的对未来的判断。

  从国际比较角度的三个观察

    第一个观察,刚才的图向我们显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令人惊喜,也非常引以为自豪,特别是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在过去人们并不认为中国是可以做到这样的成绩的情况下,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作为一个需要冷静的分析数据和观察事实的人来说,我们在这里也想说明的是,我的一个观察,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讲,并不是独一无二,它的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其实要得到这个结论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比如如果我们跟世界上其他的转轨国家做比较的话,我们举出波兰和俄罗斯两个典型的东欧国家,我们的结论当然就是中国会很特殊,中国的增长你看是遥遥领先,尽管俄罗斯和波兰也都在衰退之后,在过去的若干年有了明显的起色,但还是不及中国的增长,这个里面我们也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国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中国似乎是很特殊的。

    下面的这一张图让我们感觉到也许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个图我把中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另外在这三个部分之外我加了越南,从这一组图你会发现,实际上这四个地区大致的形态是很类似的,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什么提示呢?中国不同的地区或者说越南与刚才看到的与东欧国家相比有两点不同,第一点不同是中国和越南都处于东亚,地理上的不同。第二个不同是这两个国家与东欧国家发展阶段上的不同,这两个国家都属于在改革初期是低收入国家,而东欧的国家已经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所以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也许这两个因素或许能够起到一些解释作用,但是也不这么简单,比如说我们拿世界上在过去30、40年发展最快的一组国家或地区拿来对比的话,当然他们是东亚国家和地区,在这个图上我们如果从1978年开始,把这个增长的图画上的话,这里面有韩国、台湾、日本也有中国,中国这边有两条线,我们不追究它的具体东西,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我们对GDP上下的一个范围,上可能不会超过上面这条红线,下可能不会低于下面的这条红线,因为对它的估计总是有不同的争论,在这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中国是增长最快的,这也是我们通常所用的数据。

  但是经济学家当然需要稍微想得仔细一点,不能被简单的一个图或者统计数据拿来,像报纸上一样的把它列出来,把图画出来,就能够相信里面的一些结论,因为往往有的时候会被误导,事实上在这里面确实有值得关注的地方,什么关注的地方呢?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视角,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在1978年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就是说,每一个国家他们在发展的起点上是不同的,而且他们的人均的收入和发展的阶段也是不同的。当然在计量经济学上我们可以通过变量的方法,但是在这个图上不能,很简单的办法,如果我们日本以1950年为原点,而台湾以1958年为原点,韩国1962年为原点,中国1978年为原点,当然这个调整主要是想说明人均收入的起点,发展的起点各个国家不一样,需要有所控制,只是做了这么一个简单的联系,我们就会发现,还是同样的刚才的数据,只是把原点重新调整,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是很令人振奋,也引以为自豪,但是在这一组的国家和地区中没有什么特殊,所以按照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发现,不错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确是非常的令人振奋,但是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进一步讲,不仅中国的增长速度至今为止没有什么独一无二的,而且它的直接因素也非常的与东亚的国家和其他的地区相似,我这里讲的直接因素就是经济学家在计算或者说在估算增长的时候用的方法,我在这里想重提一本书,《94年世界银行东亚奇迹》,当然这本书后来在东亚危机的时候被认为是可能写错了,但是10年以后再来看一看,其实并没有错,这些东亚的国家照样创造了非常重要的经济的增长,即使一些国家和地区遭受了97、98年的危机,但是那只是一个暂时的挫折,现在仍然是非常健康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8个高经济增长国家,在这本书里面并没有包括中国,这就更有意思,因为这些国家的增长在前,而当时这本书里提出的一些主要的直接因素是宏观的稳定,也就是物价的稳定,低通货膨胀,高储蓄高投资,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人口红利,以及重视基础教育,我今天讲的直接因素,直接因素的背后还有改革开放制度变化,那是下面一层的因素。如果我们看到这一个单子,我们现在任何人都会承认,中国的情况是一致的,中国也是维持了一个宏观的比较稳定的低通货膨胀,整体而言在过去30年的物价的稳定,非常高的储蓄,在过去几年超过了东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非常高的投资,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我们至今仍然在享用人口红利,重视基础教育,尽管我们的高等教育可能不能同印度的一些学校相比,但是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同其他的东亚国家相当的相同。

  所以基本的因素也很类似,举一个例子像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个是讨论很多的话题,当然我们现在讨论总是从规范的角度,认为它是不是太高了?在这个图上我们看到,日本、台湾、韩国、中国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确实都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有趣的是这么高的投资并没有带来资本回报的下降,在最近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做的一个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最底下的红线是资本的回报率,事实上在过去的30年中并没有下降的趋势,甚至还略有上升,当然这个背后有很深层次的制度原因,我们在这里从宏观的角度讲,我们也是支持了中国的增长,尽管很多经济家批评,是不是效率低,但是在这个阶段他确实是维持了相当高的增长,并且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投资回报率是下降的,所以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观察,我们为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感到自豪,但是我们如果采用一种比较合适的国际视角,我们也发现里面有并不特殊的一面。

  第二个观察,中国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在目前来看仍然相当的不健全。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也有,但是我想说的另一句话是,就是如果我们采用国际比较的方式,我们也会发现,这一种制度的不健全或者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他们的程度大致与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并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这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当我们看到我们的问题的时候,尽管我们希望我们的制度更好,希望我们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更少,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比较中,我们会发现里面也有它的一般性。

  下面举三个例子,一个是法治指标,是世界银行每年都公布的法治指标,你可以看到中国是40.6分,满分是100分,当然对于这样一个比分我们并不感到满意,也许这个比分也可能就反映了我们现在大致的一个情况,比我们好的有墨西哥、巴西、印度,比我们差的有俄罗斯、秘鲁、乌克兰等。第二个就是腐败的感受指标,这个指标当然最清廉的是芬兰,像新加坡、香港等等,但是中国是排到第71,在100多个国家当中也是排得比较靠后。像墨西哥、泰国这些都在中国之前,像土耳其、罗马尼亚、俄罗斯在中国之后,大概是这么一个位置,当然这个也可能反映了一部分中国的现实,也是我们感到中国在廉政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第三个指标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基尼系数指标,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基尼系数,无论在农村,农村之内还是城市之内还是总的都是有上升,而且程度还很大,如果只看中国自己的情况来讲,我们希望是能够收入更加平等,我们希望的是腐败更加少,我们希望法治更加健全,我想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愿望,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然想问一下,跟我们所有的,我们周围或者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是不是特殊呢?这里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的因素,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阶段,这个图用的是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人均收入,当然最近世界银行要有所调整,会把这个数字有所减少,但是大致的排序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定性地来讲,我们国家现在的人均GDP,这里写的是5800美元,6000美元,可能修改以后会是4000多美元,但是仍然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巨大进步是从当时跟肯尼亚差不多的水平,低收入的国家现在变成了低中等收入的国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确实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具体的表现是我们的人均收入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所以这也是基本上刻画了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考虑到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如果跟其他的国家来做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有趣的现象,首先我们法治的指标与人均的GDP,确实我们发现大致是有这样的相关,当然不知道里面的因果关系,只知道越发达的国家,法治程度越好,越落后的国家法治程度越低,中国基本上在回归线的稍微偏下一点点。腐败的指标与人均GDP,这比较巧合,正好在回归线上面,大致也是反映了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的水平。基尼系数与人均GDP,库兹涅茨的方式,当经济发展的时候,在这个里面是略在曲线的上面一点点,这三个图象的表示,是的,中国是有很多我们制度不健全,对社会的问题非常的关注,而且越来越关注,我想也是非常对的,不过里面如果有我们不知道的一些规律的话,那么这几个图像我们至少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上告诉我们,大致是与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和发展水平相一致。只是说是对准备的描述,我觉得描述也很重要,因为很多的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或者政治家、评论家,经常会抓住中间的一些问题,我想这些问题可能是对的,腐败的问题,收入差距的问题,政治的问题,非常快的提出一个结论,中国将崩溃,至少向我们说明,中国并不是这么特殊,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

  第三个观察,中国取得的至今为止的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因素,具体有很多很多的路径上的具体的做法,但是在我看来也是通过很多的研究,我觉得其基本推动力是三条并不特殊的经济的基本规律。一是把激励搞对,二是让市场起作用,三是实行对外开放,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想是有道理的,前面两项就是改革的内容,后面一项是开放的内容,当然这里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有很复杂的具体的形式,但是我想根本的规律要我自己的理解的话,应该就是这三条。

  根本规律之一是把激励搞对,这也是构成了改革的两条主线之一,这里边有很多很多的形式,放权让利是形式,承包是形式,产权是重要的形式和制度安排,公司治理也是更为复杂的形式,但是所有这样最后它都体现成一种制度安排,而这种制度安排都是为了,为经济人提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激励。今天上午以及刚才的各位在演讲中非常强调产权,强调制度安排的作用,最后它是体现在把激励搞对上,在这一方面我觉得中国在改革中,不仅是对个人的激励,家庭的激励,对企业的激励也包括对政府的激励,今天上午也提到地方政府等等,实际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地方政府的问题,但是也不可否认地方政府积极地参与经济改革,发展地方经济,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把激励搞对应该说在中国体现的非常的清晰。

  根本规律之二是让市场起作用,这也是改革的主线之二,什么是市场起作用?就是用看不见的手,也就是由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引导资源配置,这里面也是实现它有不同的方式,比如中国采取了双轨制,那么看上去它好像离标准的市场不太一样,但是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也发现,在边界上确实是起到了有效的或者说有限的有效的资源配置的作用,所以尽管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发展市场,培育市场,但是市场的作用仍然是不变的,特别是在这里面像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等等,每一个市场发展的成熟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特别想提到的是,中国至少到目前为止有世界上最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之一,不能不说是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济的根本规律之三就是实行对外开放,这是改革开放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在有些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速度甚至超过对内的改革,当然这里面有很有意思的现象和原因值得研究,比如说我们如果比较中国对外开放,最右边的一个是衡量自由贸易的程度,你会发现在这里面中国是与最快速的像美国或者其他的最开放的国家最接近的,其他的大致都是与中国的,大概在中间位置,这也反映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和GDP之比,现在这两个加起来与GDP之比,尽管我们通常所说占GDP比例,其实这不对的,他不是占GDP比例,因为分子分母不是一个量级,现在大概在66甚至到70之间,可能香港、新加坡可能是200%,但是不要忘记那是小国,大国的比例自然是小的,省和省之间的贸易不计入国际贸易之间。美国进出口总量与GDP之比是美国是25,这个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之中,也许开放的力度是比改革还要大。

  下面的三个观察其实都是一个信息,我们通常会觉得,我们增长很快,这是引以为自豪的,同时我们也会觉得问题很多,也引起我们的忧虑,也会说我们很复杂,中国的改革里面过程很复杂,但是我觉得不能说全部,但是大多数的事实我们可以发现,至少我们应该以此为开始来想中国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特殊,它会有特殊的,但是并不是通常想的这些因素。

  对未来的判断

    最后我想做一个判断,也可能是猜测,过去的30年中国的成绩是在30年前没有预测到,我想说的今后的30年将比过去的30年可能有更丰富多彩的结果,但是有一点就是似乎将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当然在过去的30年当中也有很多不确定性,我说的这个不确定性是基于三个基本的主线上,我们可以想像未来30年的情况,第一是在发展这条主线上,过去的30年,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变成了一个低中等收入国家,未来的30年国家,将从低中等收入将要跨越世界平均水平而成为高中等收入,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第二个是改革,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到基于法治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是开放,中国经济从部分开放的经济发展到融入全球的经济,这三个中的任何一点,我们都会想到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发展到高中等收入国家意味着多数人数将成为城市居民,而不再是农村人口,意味着多数人口将成为中等收入者,这是中国希望在2020年十七大希望达到的目标,而这有大量的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间会出现很多困难和挑战。

  第二我们的市场经济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经济改革不能倒退或停滞,制度水平要与经济发展至少同步,所有这些都说,但是今天上午的讨论,经济学家对一些倒退停滞的迹象表示了忧虑,对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表示了担忧,所有这些都是在向我们示意,难度相当之大,特别是最近我在另外一个场合讲到,我们空前的繁荣让我们所有的官员、企业家,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同时也会为进一步的改革,是否有进一步的动力我们也感到忧虑。最后经济体制改革同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协调推进?这都将是在议事日程上。

  第三,我想这一条恐怕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条,或者说更没有先例可寻的一条,就是全球经济当中的大国,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大国,这是美国之后的第一例崛起中的开放大国,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开放的,他们谈不上大国,前苏联是一个大国但谈不上开放,那么在100年前美国超过英国以后,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家,也是开放的大国以后,中国将是第一粒正在崛起的开放大国,在后面可能还有印度,而且在未来的30年中,中国的GDP总量是有可能超过美国,即使是按照市场规律,只要假定,如果未来的30年,中国的增长速度每年超过美国的5个百分点,中国的人民币升值率每年是2个百分点,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的世界经济的格局中,中国又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如何能够达到新的平衡?我想这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题目。如果说特殊的话,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或者对自己的影响和对全球的影响,将是下一个30年中非常巨大的挑战,也是在座的很多同学们将亲自接受考验的挑战,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