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11:24 新浪财经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2007年10月20-21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日本应用区域科学理事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承办、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协办的“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图为杨开忠教授主持开幕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7年10月20-21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日本应用区域科学理事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承办、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协办的“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主席冯之浚教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教授,日本应用区域科学理事会会长小林洁司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京文教授,著名区域经济学家、空间经济学主要开创者之一藤田昌久教授出席了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教授主持。

  此次会议是中日区域科学界首次联合举办的、在全亚洲区域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一次盛会,共有来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民盟中央、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筑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31家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00余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就中日区域科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政策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区域科学是产生于

二战后的以区域经济学为核心,同时整合地理、建筑、规划、
能源
、交通、环境、土地利用等的跨学科、跨领域、多方法的新兴学科。在国际区域科学协会的主持和召集下,国际区域科学协会年会每年召开一次,是全球范围内区域科学界的重要交流平台。随着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区域科学的兴起、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强,举办高层次、广覆盖的亚洲层面的区域科学学术交流活动显得尤为迫切。此次研讨会即本着促进中日区域科学研究与决策的交流、整合亚中日区域科学研究资源、引导中日乃至亚洲范围内区域科学发展趋势的尊旨,对中日区域科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对当前区域科学研究与实践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对区域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探讨。

  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研讨会共设大会主题报告7个、分会场3个、分组发言48个,内容涵盖产业集聚、城市与区域模拟、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城市增长、区域规划与政策、区域交通、地方财政、城市

房地产市场、城市与区域治理、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等理论前沿和实践热点领域。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如就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而言,与会代表提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目标包括构筑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家园,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区域差距缩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四大目标,并且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划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策配套体系来保障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贯彻落实;就区域交通而言,与会代表系统提出了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定价和投资方案以及东亚航空运输市场的跨界一体化的方案;就城市与区域环境问题而言,与会代表探讨了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的方案设计以及气候变化对人口经济分布情况模型分析平台的构建;就区域协调发展而言,与会代表对我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来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运用区域规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就我国区域科学的回顾与展望而言,与会代表对我国区域科学产生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发展阶段以及当前的四大前沿方向即经济集聚、区域增长与差距、区域政策理论、空间模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指引。此外,中日两国区域科学界在产业集聚、城市与区域模拟等前沿性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也在本次会议中得以首次披露。

  作为综合性的区域科学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注重、强调和引导区域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学术性、创新性,提倡区域科学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推动中国、日本区域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是中日区域科学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隆重活动,势必对中日乃至亚洲范围内区域科学研究资源的整合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论坛现场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论坛现场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日本应用区域科学理事会联合主办、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承办、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协办的“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0-21日在北大召开, 新浪财经进行了录播。
  10月20日上午论坛实录 下午论坛实录
  日本应用区域科学理事会会长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相互交换礼物。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提出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科学发展理念落实到“十一五”规划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
冯之浚谈科学发展与区域经济
  去年10月和今年7月,国务院就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了两个文件,就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做了部署。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又先后3次提到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有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杨伟民:构筑协调和谐和可持续的家园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自1826年德国古典经济学者杜能(J.H. Von Thunen) 发表《孤立国》以来,区域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前艾萨德(Walter Isard)(1826至-1940年代)、艾萨德(1950年代至1980年代)和后艾萨德(1990年代以来)三个不同时期,共计有了180年历史。
杨开忠的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我到北大做过一些短期的教学的活动,所以我荣幸再次能够来到北京大学,我对北京大学非常有感情,我相信通过今天我们的活动,目前来讲北京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时期。那么我们党的十七大正在进行当中。此外,明年的时候北京还会主办我们的奥运会,那么我想届时我就把鸟巢给大家展示了出来,我也很荣幸能够作为特别的来宾今天和大家见面。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藤田昌久发言实录
  所谓的PPP项目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最近一些年都有所增长,那么在这个领域,比如说我们在城市的排污的工程处理方面,就是这样BOT的项目,在日本就有很多这样的项目。那么我相信在这个方面日本应该有很多的经验,我们对于BOT如何的开展,特别是在中国,我想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
日本应用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小林洁司发言实录
首届中日区域科学研讨会10月20-21日在京召开
  我今天谈论的是东亚产业结构物流的最新变化,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应用。我的这个论文是我和我的同事一起来写的论文,我们都是来自北九州市立大学的教授,所以我就代表我们位来讲我们的论文。 我们东亚地区是受到关注的一个领域,刚才藤田教授也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就是经济联系和知识联系的一个问题。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井原健雄教授发言实录
  我认为中国在这个区域科学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因为中国和日本有不同的具体的情况,那么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进行的一种研究,我们也开发了很多的这种经济学的一种模式,能够让我们分析在经济社会里边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以及衡量未来的经济增长。

日本爱媛大学柏谷增男教授发言实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