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01:15 《现代广告》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低学历的外国人容易受媒体等信息渠道的影响,接触的信息有限,而高学历的人比较容易接触到关于中国的信息,并且善于理性的思考

  何辉 刘朋

  今年4月份,《时代》周刊公布了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环球扫描公司进行的国家形象调查结果,结论显示中国国家形象排名第五,在美国前面。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在奥运会来临之际。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万别,要说清楚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的确十分困难。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形象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点,它们是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关键的点描述出来,也就差不多呈现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国家形象了。这些关键点,也是构成国家形象的维度。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形象的关键点存在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纵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体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的横向维度。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直被外国人所描绘着。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但是,启蒙运动过后,西方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他们眼里的中国变得落后而愚昧;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家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被轻蔑的时代,英国诗人丁尼生说:“欧洲的50年,胜过了中国的一甲子。”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西方人才开始正视中国,但也是在迷惑中反复。周宁在《天朝遥远》一书中叙述了新中国半个世纪国家形象的沧桑巨变:新中国一成立,在西方人眼中,中国陷入了共产主义的专制和奴役。但是,20世纪60年代在“左翼”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又成了朝圣者的乌托邦,而文革则打碎了这种迷梦。到了改革开放,中国复活了西方的“中国市场”的神话。

  横向来看,将国家形象划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比较便于分析每个领域的关键点。就中国国家形象的这些方面而言,笔者在“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现状及对策”课题中,进行过调查研究,并在《中国形象》和《镜像中国》两书中进行了探讨,这里我们借用相关数据,从几个角度作进一步的分析。

  在政治方面,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国官员远远还没有赢得外国人的好感,但是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政府对腐败的打击工作的认同率很高。外国人对中国的外交多予以肯定,而且调查显示,20世纪70年代来过中国的受访者对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及中国外交留有深刻印象,达到了100%的认同,这与当时中国外交掀起一轮建交高潮有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背景的人中间,对中国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两者呈现出不小的差距。数据显示,低学历的外国人容易受媒体等信息渠道的影响,接触的信息有限,而高学历的人比较容易接触到关于中国的信息,并且善于理性的思考。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政府形象(百分比)

  在经济领域,一个重要的争论就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同的外国人眼中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我们统计,外国人中主流的看法认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方面,我们调查发现,有一半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双面的。

  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了全世界从经济衰退中复苏,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的廉价商品让全世界获益,但是很多外国人也担心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威胁到他们本国的就业。在绝大多数的外国人眼中,中国还是一个廉价产品的基地。但是,不少外国人认为中国产品质量还是较好的。有些外国人表示,中国产品虽然还不如欧洲和美国生产的好,但是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文化方面,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外国人当中,有一半人对中文感兴趣。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字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中国快速发展,中国国家形象全面提升带来了全方位的吸引力。外国人对中国的烹调和书法也同样很感兴趣,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国家形象的构建带来了雄厚的资本。我们发现,悠久的文化成为中国形象中一个非常耀眼的方面。

  通过以上的考察,基本可以概括出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论调主要有几种,包括“中国崛起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及“中国责任论”,它们也正是现在十分流行的关于中国的话语。这些论调其实包含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的几个关键词。

  “中国崛起”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主要看法之一。早前的中国崩溃论已经很难再找到市场了。2004年10月德国《明镜》周刊的专题报道《中国:超级大国的诞生》,此后,这一论题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追捧。美国《新闻周刊》、《时代》杂志、加拿大《环球邮报》、英国《卫报》,以及CNN、BBC都在谈论中国崛起。“中国发展太快了!”这句话成了很多外国人的感受。近期《瑞典日报》说,中国国内消费仍然强劲,贸易顺差仍在增加,外汇储备还在增长,似乎问题并没有想象的严重,于是文章中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难道一些经典的经济规律在中国失灵了吗?曾经关于中国政治可能陷入混乱的预言也被顺利的代际交接所打破。

  中国的快速发展自然会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于是,在一些政客和媒体炒作下,“中国威胁论”又一次抬头。西方在看待中国时,常常会走极端,就像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人屡屡犯的错误,不过这次连一些亚洲国家也跟着担心起来。因此,中国适时提出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理念,部分化解了世界对中国的担忧,同时表明了自己的善意。伴随“中国威胁论”的还有“中国机遇论”。现在“中国机遇论”比较受到东南亚国家的认可,是中国国家形象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负责任的大国”是中国因在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卓越表现受到的赞扬,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财富。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国际赞誉,自那以来,一直注意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大国风范。在泰国,二三十年前,泰国人学习汉语是很难被接受的。现在,泰国的政客纷纷以华裔为骄傲。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了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拐点。

  国家形象最起码有三个特征:随时间而变、呈现在方方面面、表现为千姿百态。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除以上几个特征外,还有别具特色的几个方面,它常常表现极端、充满不可思议的矛盾、复杂而难以理解。民众是形成国家形象的最终要素,但是常常不是关键要素。民众掌握的信息有限,常常看到一些个别现象。

  今年韩国《中央日报》8月29日的一篇文章中说:有时中国并不是适合生活的地方:买东西要看找回的是不是假币,坐

出租车时要警惕司机绕远……医院、商品、饮用水甚至空气都让人难以相信。但是,迄今为止,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只有3个,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中国外汇储备世界排名第一,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确定在华举办……每年还有一次让美国经济界巨头全体出动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篇文章很好地揭示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困惑。

  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在国家形象的构建方面,外国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看法是值得关注的,我们尤其要关注世界主流媒体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国家形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迎合世界主流媒体的传播需要,而是需要考虑到它们的特点,进一步在完善自身实在的基础上,借助它们进行更加巧妙的传播,以使国际传媒环境有利于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如果要通过世界主流媒体进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借助国家形象广告等多种传播方式是可以值得认真加以考虑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