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重拾升势成品油提价加剧通胀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1:45 华夏时报

  物价触顶回落的声音犹在耳边,新一轮物价上涨又悄然来临。

  猪肉已经连续四周上涨,蔬菜平均售价环比大幅度上升,鲜奶零售价格提高了一成,持续上涨的食用油价格,更是牵动了多方神经。

  与前期预测物价见顶回落不同,多家分析机构纷纷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CPI重拾升势的声音不绝于耳。

  11月1日成品油调价,使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更加强烈,成品油调价会否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全面通胀,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对此,11月8日中科院研究员易宪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资产存在泡沫,通胀压力不大可能轻易得到缓解。

  当日,沪指以狂泻271.76点,暴跌4.85%,呼应人们日益强烈的通胀预期。

  CPI重拾升势

  11月8日下午,亚奥世贸中心的摊主告诉记者,与前一段相比粮油零售价格大概上涨了20%。

  “又涨价了!”正在买油的大妈随口附和。

  10月下旬以来食品价格再次上涨,猪肉价格连续四周上涨,而蔬菜价格也再次加速上涨。

  从商务部和发改委所公布数据来看,占CPI三分之一权重的食品价格中部分指标同比增幅高于9月。

  央行在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预测,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将达4.5%左右,央行报告中同时警示,目前价格整体上行压力依然较大,通胀风险仍须关注。

  对于掉头向上的物价,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表示,回落不是一个短期过程,相对于11%的经济增长率,CPI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也并不可怕。

  经济学家韩志国则表示,农产品涨价并不可怕,现在全世界农产品都在涨,中国农产品不可能不涨价,而且他认为现在农副产品价格并不是历史的高点。

  多家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报告纷纷调整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预测。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报告也预计,中国10月份整体CPI同比增幅将达到6.4%左右,相比9月份的暂时回落可能会重拾升势。高盛最新报告更是预测10月消费价格指数很可能在6.8%-7.1%之间,而11月份的涨幅可能会更高。

  之前,高盛认为,9月份的CPI走低,很可能表明中国最高峰的通胀已经过去。同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连续两月趋热。

  法国巴黎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分析师秦红雨表示,食品价格通过食品服务业的传导还远没有结束,由于农业部公布的只是批发价格,经过销售环节的加成后,10月份CPI中食品价格的环比涨幅可能达到0.6%,她预期10月CPI可能达6.7%。

  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则认为,这次的价格压力主要来自于今年以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以及收入的增长。

  油价连锁反应

  发改委宣布成品油价格每吨上调500元,油价成为影响物价的更大因素的分析应声而至,虽然,发改委表示成品油调价直接影响CPI上升仅0.05个百分点。

  有分析认为,通过上游企业的原料采购和下游的直接消费,油价上升几乎可传导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部分,远超粮食所能带来的影响,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国内工业品领域仍是买方市场,此次成品油调价对工业品价格影响不是太大。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成品油调价本身在更大范围内对价格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人们的涨价预期很可怕,通货膨胀的预期扩大,就可能引发真实的通胀。

  左小蕾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同时她认为,国家也一直在给这种预期降温,央行行长周小川反复强调要加大对通胀的调控力度,发改委也一直强调保证供给、严控价格违法等,都告诉人们政府调控通胀的决心。

  事实上,成品油调价后,发改委即强调保证市场供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严肃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禁止各种形式的惜售。

  不过很多分析人士还是强调基础性产品涨价的传导效应。

  事实上,在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之前,国际油价上扬压力已传导到国内,国家调控范围外的私营或黑市油价悄然上升。与居民生活最相关的能源——液化石油气价格在9月也出现攀升,其5.96元/公斤的平均价格,比9月上涨2.41%。在上调成品油价格后,国家已经决定,相应提高液化气和天然气出厂价格。

  分析人士认为,成品油价格上调,一系列隐性涨价动力更增加了明年CPI的变数。油价上调使更多的燃料和产品步入涨价行列。而且一旦基础燃料价格普遍上调,下游化工、机械等行业必然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在难以消化的时候,自然会通过产品提价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如此一来,尽管油价上调直接影响月度CPI上升仅0.05个百分点,但其后续连锁反应则可能使CPI上行“意犹未尽”。

  对此韩志国表示,因为国内的工业品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资源性产品涨价,更多地会被企业消化,产成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不过,从主要工业品价格来看,大部分在10月份环比上涨。

  监测显示,10月份,线材、冷轧薄板全国平均价格分别为3928元/吨、5303元/吨,环比分别上涨0.56%、0.68%。国内主要化工产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36个大中城市聚乙烯、天然橡胶平均价格分别为13268元/吨和20579元/吨,环比分别上涨0.26%和2.62%;聚氯乙烯平均价格为7779元/吨,环比下跌0.58%。

  分析认为,上述数据表明,上游定价能力持续得到改善,而10月份PPI涨幅可能达到3%,创9个月以来新高,而资源要素价格的逐步理顺之时,也就是下游行业生产成本提高之日,在这一过程中,资源要素涨价压力可能传导至广大下游行业,使社会面临持续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