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鞋厂浴火 鞋城莆田期待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 10:35 经济观察报

  魏黎明

  “10·21”一场大火,“鞋城”福建莆田付出的代价是37死19伤。

  此次失火的鞋厂是当地最普遍的“三合一”(吃、住、工混合)性质的制鞋工厂,虽然火灾原因还没定论,但“三合一”被认为是酿成此次悲剧的关键因素。

  类似的“三合一”作坊在莆田遍地都是。一直以来,制鞋业是莆田的传统支柱产业,其年产值在去年占该市GDP总量的近1/3。但与此同时,莆田鞋业至今仍处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初级代工阶段。

  相比较而言,近邻晋江的制鞋业起步虽然晚于莆田,但现已发展成为“品牌之都”。而莆田众多的“三合一”作坊已沦为晋江部分鞋企的代工“车间”。

  火

  10月21日晚9时50分,还有10分钟就要下班了,但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飞达鞋面加工厂的37名工人却没能等到这一刻。一场大火令他们突然罹难,同时还有19人受伤。

  10月23日,本报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失火的是一栋5层高的民宅,2、3层部位尚余大量火烧过的黑色痕迹。据一名当晚因请假而幸免于难的该作坊员工介绍,飞达加工厂就设在这栋民宅内,1层放货料,2、3层是车间,4层以上是食堂和员工宿舍。事发之前,数十名员工正在赶制一批货物。

  飞达加工厂,这是莆田当地最典型的吃、住、工混合的“三合一”加工厂所。据莆田官方介绍,飞达同时还属于无证生产,2004年曾被取缔。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靠近台湾,莆田近水楼台,吸引了大量台商来此创办制鞋厂,给国内外很多品牌鞋代工。之后,日渐红火的制鞋业一直是莆田的传统支柱产业,80、90年代,莆田还一度被称为“鞋城”。

  台资厂里培养出许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于是本地鞋厂和加工作坊逐渐发展起来,产业规模日渐庞大。2006年,莆田全市GDP总量约为422.6亿元,其中制鞋业就贡献了138.8亿元,占比约1/3。

  飞达加工厂经营者黄淑滨,业主陈宗飞是其丈夫,目前,两人已被刑拘。据当地人介绍,陈宗飞以前在某大型鞋厂工作过,后来攒下一笔钱自己办了这个工厂。

  2004年飞达加工厂被取缔之后,陈宗飞在去年9月以128万元买下笏石镇北埔村北埔新街的这栋民房,开辟为加工作坊。该作坊日常有工人约120人,在当地同类个体户中属于“大厂”。

  23日,就在距离飞达加工厂百米开外的另一条街上,一家正在开工的小型加工厂的招牌被取了下来,放在一条小巷的角落里。

  像这样的“三合一”作坊,在莆田市到底有多少个,莆田市经贸委运行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小厂太多了,没办法统计出来”。

  来自晋江某鞋企的老郑,刚刚和助手运了一批工料到上述工厂加工。2000年以来,他就一直在莆田联系代工业务。据他介绍,像飞达这样的作坊式工厂,在莆田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

  而他们公司现在基本都将代工业务交给莆田做,然后贴上公司自己的牌子出口。老郑认为,虽然晋江鞋业晚于莆田,但是现在比莆田好多了,两地已经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路

  晋江距离莆田直线距离不过百公里,80年代初,莆田鞋业红火起来的时候,晋江也开始做鞋。

  如今,成为县级市才15年的晋江,去年鞋业总产值近200亿元,超过莆田。更重要的是,晋江鞋业现有中国名牌12个,占全国同类产品中国名牌数的80%。当 “安踏”、“特步”、“361度”等晋江鞋叫响全国的时候,莆田183个上规模的鞋企当中,才出了“沃特”这一个中国名牌的独苗。

  与20余年前相比,莆田鞋业的规模虽然日渐扩大,但产业结构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初由台资厂肇始的“来料加工”模式延用至今。所不同的是,过去莆田鞋企为外国品牌做代工,如今是在为邻居晋江的品牌做代工。

  “莆田还停留在贴牌加工、造假的阶段。”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驻泉州办事处的张主任说。她介绍,代工不用做推广,无需投放大量广告,也不用担心原料,因此受到莆田大大小小鞋企的欢迎。

  而晋江市政府办公室经济科一位方姓工作人员告诉本报,晋江鞋业一开始就想打品牌。事实上,1983年,耐克的代工工厂当初曾设在晋江,但其后不久即搬往莆田。“晋江人在耐克的厂里学了技术之后就不干了,出来做自己的牌子。”该位工作人员说。

  他表示,“莆田现在就是卖产品,而我们卖的是品牌。”譬如安踏,1999年花1000万元请乒乓球明星孔令辉做广告,打响了晋江鞋业创品牌的第一枪。近年来,晋江为鼓励企业创名牌,更明确指出获“中国名牌”企业将直接获奖励200万元。

  莆田在制鞋业上走了另外一条道路,耐克的代工厂一直扎根在莆田,莆田荔丰公司等鞋企是耐克在华的知名代工厂。一些大大小小类似飞达的个体工商户也蜂拥而起,一时间几乎家家户户做鞋子。一双莆田代工的耐克鞋国内成本约80元人民币,经耐克公司一转手,却是80美元。

  丰厚的利润被品牌厂商赚取,类似飞达这样的代工企业仅分得很少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工厂主一面拼命招工人,抢订单,一面又舍不得扩大厂房,规范生产,改善工作环境。

  由于代工工厂太多,大量用工,政府监管也就力不从心。2004年被取缔之后,飞达加工厂换个地方又重新开张。在笏石镇的主干道上,本报记者看到,这个“无证”作坊的招牌高高挂起,特别惹眼。

  与晋江市政府积极扶持鞋业发展不同的是,鞋业规模同样很大的莆田市,却长期缺乏对鞋业的整体规划和引导。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莆田市经贸委等多个部门,始终无法获得有关莆田鞋业发展的年度统计与分析等资料。上述莆田市经贸委运行科工作人员表示,从来没有见到过有这样的一份统计分析资料。

  警

  事实上,莆田鞋企等部分行业正在面临一场考验。

  今年前8个月,莆田制鞋业产值112.88亿元,增速放缓。作为省重点企业的荔丰鞋业,由于订单减少、价格下降等原因,产值减少超过1.58亿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该市保兰德鞋业公司、奥力仕鞋服公司等大型企业上。

  目前,

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升、国外
反倾销
等因素不断集中爆发,令习惯于代工制的莆田鞋服等企业进退两难。而出路似乎只有走晋江的老路,创自己的品牌。

  “我们已经打了一个报告给市经贸委,下一步会有一系列的动作。”莆田市今年6月刚成立的鞋业协会会长蔡金辉对本报表示。

  对于创品牌,蔡金辉也许是最热心最迫切的一个。他的莆田华丰鞋业公司拥有莆田惟一的“中国名牌”沃特。

  他承认,莆田“三合一”工厂过多过滥了,“10·21”火灾的发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表示,其实就在火灾发生之前,协会本来已经准备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进行联合整顿。

  整顿的目的是,把一些“三合一”、无证生产以及生产低劣产品的工厂“打掉”。而具体的目标是,将莆田30%的这类鞋企“处理掉”,另外扶持30%的鞋企创品牌,带动另外40%的鞋企发展。

  但是,他也承认,现在创品牌很困难,“现在做广告投入1个亿,不一定抵得上过去的1000万。”

  而在晋江,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不断外迁。“像做鞋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难做,过去就靠赚时间的钱,强迫工人加班加点,现在不让这么干了,工人工资又越来越高。”老郑说。

  因此,晋江的品牌厂商索性将莆田的大小工厂作为“车间”,将这方面的成本压力转嫁。

  在笏石镇,一个小型的“三合一”加工厂内,一名新来2个多月的女工告诉本报记者,平常从早到晚一般工作12个小时,一般都是在晚上10点钟下班。如果她成为熟练工之后,每个月最多可以拿到1500元。

  与晋江外来工多不同,莆田本地人在作坊做工的也相当多。在飞达火灾中死去的工人中,据称大部分是本地人。在取缔小作坊和解决就业之间,政府往往陷入两难境地。

  笏石镇“10·21”火灾现场,火烬未冷。附近的那家加工厂内,那位新来的女工一边麻利地重复着简单劳作,一边满不在乎地说:“失火嘛,没什么好怕的!”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