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加速小幅升值正当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4:32 《财经》杂志

  王庆/文

  加快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降低贸易保护主义风险等,正是其有利时机。但一次性大幅升值并不可取

  自两年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是一个由慢到快的渐进过程。笔者认为,当前正是加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时机。因为汇改初期对人民币升值的种种顾虑,回头看来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时,近期国际国内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凸显了加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必要性。

  对

人民币升值的种种顾虑,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三点:第一,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冲击,从而影响出口甚至整体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扩张势头;第二,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引起“热钱”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第三,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品价格更便宜,造成输入型通货紧缩。

  两年实践表明,以上顾虑略显多余。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的负面影响有限。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中国出口数量上的持续高速扩张,而且表现在出口价格的提升。人民币升值使中国出口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发现”了自己本来拥有却由于彼此间激烈竞争而未能充分发挥的定价权。

  ——真正意义上的由外国投机者带来的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数量很有限。从统计数据中观察到的所谓“热钱”变动,实际上是中国金融机构本身的外汇资金的跨境调动。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大量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流入。

  ——自去年底以来通货膨胀率的明显攀升表明,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而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及其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显然远大于人民币升值产生的输入型通货紧缩的效果。

  既然上述有关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问题并不如当初想象的突出,那么当前汇率政策的侧重点,就应该偏向于解决国际国内经济中的一些新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当前是加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时机。

  从国际经济上看,美国房屋贷款次级债危机的不断加深及其对公司债和股票市场的波及效应,将会持续发酵。虽然这些变化反映的是市场对信用风险的重新评估,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但资本市场已经迅速调低了美联储进一步升息的预期,相反大大调高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笔者判断,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最近一两个月出现的美元颓势,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美元疲软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继续保持对美元的缓慢升值,结果可能是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日元)的汇率出现贬值,从而可能使人民币对其所参照的货币篮子的有效汇率升值放缓甚至贬值。这样无法实现人民币升值的最终目的,也无助于解决由人民币被低估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国际收支不平衡)。

  从国内经济最新形势上看,经济全面过热的风险正在加剧,中国政府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防止通胀失控。笔者认为,加快人民币汇率升值在抑制本轮通货膨胀中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轮通胀与以往相似,都受到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推动。这并不偶然,因为中国农业部门的供给对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要远远弱于制造业,任何由于总需求扩张而带来的通胀压力,都会首先以农产品和食品的大幅上涨表现出来。要抑制通胀,既需要偏紧的货币政策来减轻需求压力,也需要增加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以缓解国内市场上的供给紧张状况。

  然而,鉴于当前国际市场农产品及食品价格也在攀升,增加进口有可能同时引入国际市场的通胀因素。在这种情形下,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可以有效切断国际通胀向国内市场输入的渠道,因为这样做可以降低以人民币计价的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所有进口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从而在增加国内市场供给的同时,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所以,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是当前控制国内通货膨胀的需要。

  此外,低估的人民币汇率,正在成为以美国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重要借口。在笔者看来,这些国际贸易保护势力对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威胁,要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如果加快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降低贸易保护主义风险,这样做未尝不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理性选择。

  在加快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目前又出现了人民币再度大幅升值的呼声。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首先,人民币渐进升值战略已被国际国内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所接受。如果再来一次“一次性”升值,将会彻底打破这种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共识”,不可避免地损害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其次,除非这“一次性”升值能够做到“一步到位”,从而彻底打破单边升值预期,否则,这只会引发新一轮更为动荡的针对人民币的投机活动。

  作者为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