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三次革命 城商行蝶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01:3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贺江兵 北京报道 三年前还是中国银行业中最接近破产的城市商业银行,如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上市,以及杭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商行的即将上市,昔日的“麻雀”已经变成了“凤凰”。 三次革命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改革与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城市信用社改造为城市商业银行,初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框架”,业界称之为中国城商行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2004年6月起,城商行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开始大规模重组整合,这被称作其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而从2007年7月起,由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首开先例的城商行上市,无疑标志着城商行的发展已经掀开了新的篇章。 城市商业银行是经国务院批准,在部分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城市私营、个体经济的蓬勃兴起,城市信用社发展加速。1994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信用合作社5200家,但存在规模小、资金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内控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经营风险日益显现和突出。1995年国务院决定组建城市合作银行,1997年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由于城商行在经营管理中受到地方政府极大干预,加之历史包袱沉重,在城商行发展的第一阶段,最严重的时候,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34.32%。2004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6%。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下发了《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要求到2006年底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8%的最低标准,并在2008年年底前,分阶段完成不良贷款的拨备。银监会多次强调:今年将解决部分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对于风险状况不断恶化、地方政府无力或无意救助的,要研究其市场退出问题。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城商行是地方政府能够掌控的惟一银行。为保住城商行这个稀缺的金融牌照,地方政府都出手援助了城商行,比如对城商行的不良贷款进行置换、协助清理不良贷款、注入资金等。部分省份把辖内的城商行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成为省级城市商业银行,比如安徽把省内的6家城商行和7家城信社整合成为“徽商银行”、江苏省把省内的10家城商行整合成了江苏银行。《华夏时报》获悉,吉林省和陕西省也即将采取类似的办法整合辖内的城商行,以组建省级城市商业银行。 通过多方努力,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经营业绩等方面都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资本充足率在8%以上的城商行达75家,不良贷款率降至4.8%。城商行资产总额为2.57万亿元,占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总资产的5.85%;负债总额为2.45万亿元,占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总负债的5.87%。南京、宁波、杭州、上海等9家城商行已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关键的5年 业内人士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城商行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标志着城商行正在朝良性方向发展,其主要标志有三个:安徽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整合成“徽商银行”;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实现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最耀眼的是最近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成功上市。 徽商银行发展规划部总经理邵赤平对本报表示,未来3到5年是城商行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5年后,全国城商行中较好的可能有30-40家”。在他看来,经过整合重组,部分城商行将被合并或兼并,其余的城商行将会发展成较小的社区银行。此前,曾经分管城商行工作的原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提出过城商行发展规划目标,银监会要求城商行到2008年,整体要具备现代金融企业的雏形;到2012年,城商行要全部建成现代金融企业。所谓的现代金融企业可以理解成像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那样的上市公司,而今后的5年则是城商行发展的关键期。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主要参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研究员也持类似看法。邵赤平和刘煜辉对城商行发展均持乐观态度,他们向本报介绍,这几年城商行财务状况得到改善、不良贷款占比大幅下降、资本充足率提升,城商行正在朝良性方向发展。银监会提供的数据印证了他们的观点,截至2007年3月末,全国113家城商行合计资产总额2680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14606亿元;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660亿元,占比下降到4.52%;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8.67%,城商行的核心的平均指标达到巴塞尔协议和银监会监管要求。各项指标比去年初更加好转。 深层矛盾 城商行大多由当地城市信用社或者城市合作银行整合而成,而城市信用社多由地方政府、基层人民银行或各类经济组织组建。 由于城商行与当地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给城商行改革与发展带来一定的有利因素,但更多的是弊端。众多的其他商业银行人士认为,有地方政府“罩着”给城商行业务发展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下文要求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必须存在城市商业银行,并且把代理业务也划给了城商行。 身在城商行的内部人士也认为,这种支持是畸形的,城商行的发展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而不能依赖行政手段实现。 在邵赤平看来,城商行遇到的问题还是身份歧视问题。比如,监管部门对于城商行在监管上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视同仁,但是在异地设置机构上则难得多。城商行在异地开办业务同样会受到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歧视”。 刘煜辉对城商行和地方政府关系提出了更尖锐的质疑。由于地方政府多是城商行的大股东,城商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多由地方政府委派。很多城商行的高管都是政府官员,而不是职业银行家。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和贪大求洋的风格很容易带到城商行,把银行机关化,银行的高管和干部也讲行政级别。 他表示,行政官员到银行任高管的一个明显的弊端是,行政官员喜欢追求大规模和大块头,这跟商业银行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是难以调和的矛盾。“银行规模大了,风险控制不好,亏损严重,这些银行高管大多调回地方政府当官。” 由于城商行多由城信社转变而来,人员素质整体不高,这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来说也是致命的硬伤,并且,这种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善。 出路 刘煜辉认为,城商行首先要明晰产权,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重组城商行,地方政府尽量少的干预城商行的经营管理。如果政府真心想为城商行的改革与发展做点什么的话,那么就应该学习浙江省的各级政府。一方面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城商行的股权向民营资本开放,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对于明晰产权十分有利。 在他看来,工、农、中、建、交升级成为国际化的大银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谋求全国化是合适的,113家城商行都谋求股份制商业银行有些不切实际。城商行的特色就是小,优势是为社区和中小企业服务,并不是越大越好。 他对城商行跨地区经营也持保留态度,他说,在浙江台州市有泰隆、民泰、台州等3家城市商业银行,每家银行都不大,但效益都很好。“在多年对城商行的竞争力排名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竞争力和效益好的城商行规模都不大。” 邵赤平也强调,城商行不能放弃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定位,随着城商行发展壮大,这些城商行有放弃为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服务的倾向。 “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于城商行发展很重要,但是,必须要引进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据邵赤平介绍,徽商银行正在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他们认为,战略投资者必须能为城商行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在战略制定、产品研发、管理能力的提升上都要有实质帮助。想成为徽商银行海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很多,但至今未敲定。“银监会已经取消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要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硬性规定,这对城商行在谈判中更有利。” 政策驱动 城商行今非昔比 本报记者 郭雪莹 北京报道 从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到如今两家城商行已经上市、更多城商行筹备上市的银行业“第三梯队”,城商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随着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在沪深两地成功上市,城商行旋风正越刮越紧。 7月20日,徽商银行以每股1.25元的底价拍卖32万法人股,11家竞买者在场上交锋激烈,价格一路攀升,最后合肥一家冠名科技的企业以每股5.05元的高价成功买下。这个价格,足足高出了其资产净值4倍以上。徽商银行法人股高价拍卖,让人们看到了城商行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 为中小企业而生 银监会今年6月份公布的2006年年报显示,2003年,城商行的总资产为14621.7亿元,所有者权益为499.1亿元,税前利润为54.2亿元。到2006年,总资产已达25937.9亿元,所有者权益达1215.3亿元,税前利润达180.9亿元,分别提高了77%、143%、234%。而到今年3月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已上升到26806.4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5.8%。短短几年,城商行从开始的蹒跚学步,到现今的一路小跑,进步的速度着实惊人。而在这巨大成就的背后,国家政策的扶持给了城商行很大的帮助。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城市合作银行。我国原有约5000家城市信用社,但大多城市信用社已失去合作性质,实际上已办成小型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形成规模,1995年,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1998年,城市合作银行全部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宁波银行的成功上市,受这一政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宁波银行以“收益高、风险低”而著称,是国内盈利能力最高的银行之一。能有这样的成就,与它一直以来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是分不开的。经过多年实践,宁波银行逐步形成了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比较完整的业务发展和客户管理理念,构建有利于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组织架构、营销体系和考核机制,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细分,选择产品前景良好、主业突出的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大力发展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小企业客户。同时,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建立适应小企业业务发展的IT系统。正因如此,到2006年底,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仅为0.33%,拨备覆盖率却达到405.28%,成为了获批上市的首批城商行。 实现跨地域发展 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上市之后,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江苏银行也在积极筹备相关上市事宜。在此大背景下,城商行的股权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并不让人奇怪。可以说,城商行在资本增值保值方面已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而在扩大规模方面,城商行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筹划。 从上海银行筹建宁波分行、徽商银行成立、沈阳市商业银行参股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到近期北京银行在上海开设分行,城商行通过联合、并购等方式,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从而实现其突破单个城市的限制,实现了跨区域发展。同时,银监会也在政策上,对这一发展战略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今年4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八次会议”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提出了城商行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08年基本具备现代金融企业雏形,到2012年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则表示,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推进,许多城市商业银行提出了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跨区域发展的要求。对此,银监会支持城商行,只要达到了相关监管指标,就可以跨区域发展。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也在第三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透露,监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到县城设立分支机构。 上海银行研究部的张吉光博士则表示,银监会在这次会议上也对城商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高要求。风险管理水平低是长期以来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它使很多城商行的不良资产包袱沉重,发展举步维艰。 若要实现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下,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快改善这一状况。 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目前风险管理活动仍集中于传统信贷领域,还不能做到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覆盖,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是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增强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开发量化模型,才能实现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量化管理。 三是改善风险管理赖以开展的业务信息系统,丰富数据量,做到对风险的科学评价。四是引进风险管理人才,只有提高风险管理队伍的质量,才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上市打造 城商行核心竞争力 郭田勇 7月19日,城市商业银行的领头羊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率先发力顺利上市。浙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后续部队”也处于厉兵秣马之中。业务如何定位、如何拓展无疑是城商行上市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商行业务如何定位 当前一谈到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流动性过剩无疑会成为首要的。的确,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将在我国宏观经济层面长期存在,这已成为各方共识,本人也不再赘述。但这里要说的是,在总量之外,当前还要特别注意流动性的结构失衡。这表现在,一方面大量社会资金在股市、房地产等热点领域扎堆儿,不少银行也竞相“垒大户”并为此不惜降低贷款标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却问题依旧。 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组织对15个省市520余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占65%,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感到基本满意的仅占30%,明确表示不满意的竟占到47%。须知,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创造了全国企业利税总数的60%,解决了75%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板块。 因此,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结构,将过剩的流动性用于大力开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仅能为中小企业和客户雪中送炭,也有利于高储蓄率的消化和流动性过剩的缓解。 在这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可谓重任在肩。城商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支持个体、民营等中小经济实体而成立的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在各个中心城市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业务核心是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为何要提及上述问题呢?因为不少银行在上市之后,随着资本金的增加和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业务中心也会不断上移,甚至有可能抛弃以前的一些小型客户转而去追逐一些大企业,而这无疑将使我国银行业同质性问题愈发严重。 饮水思源,两家城商行上市之后,切不可忘记这一初衷。 业务如何开拓? 其实,审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状况,从经营上看,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比较小,经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从股权上看,股权相对较为分散,除地方政府外,还有企业参股、职工入股;从分布上看,东中西部城商行发展不均衡,银行经营状况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不同等因素而产生地区性差异。 因此,两家城商行上市之后,还需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发挥银行业第三梯队领头羊的作用,也为其他未上市银行做出表率。 具体来说,首先,要处理好经营发展中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在注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还应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通过多渠道投放资金及减少银行内部的闲置资金数量等方式以提高盈利能力。 上市之后还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中间业务不仅是城商行也是中资银行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未来利差缺口的逐渐缩小和资本市场带来的持续“脱媒”,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培训专门人员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通过期权、掉期等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展锁定汇率风险,在国际金融战场中守住阵地。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城商行创新能力的增强及创新产品的应用,势必将改善银行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