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精细化财长谢旭人履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 06:3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覃爱玲 北京报道

  8月30日下午,新华社频繁发布有关任免公告,包括国家安全部、监察部、人事部和国防科工委等一系列重要部委的一把手换人,其中财经领域更是引人注目:财政部长和税务总局局长核心职位双双易人,原国家财政部长金人庆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接任财政部长,原湖南省常务副省长肖捷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财政部历来是政府中枢,而当此中国经济发展转折期和财政体制改革关键期,部长人选交替格外引人注目。外界对曾被称为“亚洲最佳财长”的原财政部长金人庆转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这一“虚职”表示意外。

  而由税务总局局长接任财政部长,从近年来看,已成为一种惯例,前两任财政部长项怀诚和金人庆都是由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接任,所以谢的任职并无悬念。从政治履历看,接任税务总局局长的肖捷也与前几任有众多类似之处:从项怀诚、金人庆到谢旭人,在接任税务总局局长之前,都曾担任财政部副部长。肖捷曾长期在财政部任职,短暂外任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一职前,曾是财政部副部长。

  “财税不分家”这一传统,在此次财税高层官员任命中,再次得到完全继承。

  从工人到部长

  谢旭人生于1947年,来自素以精打细算善于

理财著称的浙江宁波。与同时代众多高官一样,他曾长期在基层工作。对于至今普通话中仍带着宁波口音的他而言,宁波镇海机械厂显然在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从1967年参加工作始,由工人至技术员而至管理层的副厂长,他在这里有着长达十多年的工厂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整个国家的转折点,也是谢人生轨迹的转折点。1980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1年,34岁的谢旭人入浙江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学习。四年毕业后,他正式进入政坛,在短暂担任过宁波市下属两县的副县长、县长职务后,上调省会杭州,此后几年,在浙江省计经委下属投资、计划等部门工作。

  1990年,谢的职业生涯出现了另一大转折。这一年,他进入掌管十多亿人口大国钱袋的国家财政部,此后上升轨迹平滑流畅,8年内,由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综合改革司司长至部长助理,而至财政部副部长。由此可见,财政系统是谢根基深厚之地。

  1998年,51岁的谢旭人首次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从财政部调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一职。然而,与这次机会相伴的是更大的危机。2003年6月公布的2002年国家审计报告中提到,1996年至1999年,农发行总行涉嫌巨额资金重大经济犯罪。“农发行案”爆发,震惊整个金融界。2004年6月,农发行原副行长,后升任信达、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监事会主席的胡楚寿和农发行副行长于大路同时被“双规”。而已于2000年被调任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的谢则未被波及。有人以清廉命之,不久,他再次担任过渡职务——国家经贸委副主任。

  2003年初,在国家经贸委被撤销、新一届政府组阁之际,谢的机会再次来临,他被任命为“中国第一税官”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浮出政治水面。

  有认识谢的人士称他“工作认真,为人谦逊,不耻下问”,爱读书和研究专业知识。他任国税总局局长时,经常拿小黑板给局里的干部讲税务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不错;还曾经在中央党校给学员做报告,听众反映也不错。谢还有清廉的口碑,据说,他出行到地方,很少接受地方官员吃请,经常在职工食堂就餐。

  精细化局长面临

宏观调控

  业界公认的说法是,谢在任税务总局局长几年中,给人印象最深且成绩显著的是推进征税“精细化”,使国家税收收入稳步上涨。而对税制改革虽然也常有提及,总不及前者突出。有人甚至以“精细化局长”称之。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的说法是,我国税改制度的大框架,在金人庆担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时已经确定,谢在任时,正好使这些大的框架能够得到好的具体落实,使我国税收增长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谢就任局长一年后的2004年,我国共完成税收收入25718亿元,增收5256亿元,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此后几年,一直稳步上升。谢曾表示,“税收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功不可没”。

  税务总局是国家的“收钱”之手,财政部是“花钱”之手,按照一般的逻辑,把大把的银钱花出去,似乎比向人“收钱”要来得轻松。而事实上,谢到财政部所要面临的问题将与在税务总局大不相同,更为宏观复杂。

  税收管理工作可以偏于微观、重在执行,而财政政策涉及到整个政府的核心职能。我国正面临向“公共财政”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认为,在前任财政部长金人庆任上,我国的公共财政政策取得初步成绩,但无论是涉及体制改革的“人权与事权相匹配”,或是对科教文卫这些有关民生的部门进行数量上更大的合理再分配上,都尚需大开大合之手予以推进和平衡。而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通货膨胀等不稳定压力,也对财政政策的调控要求更高。

  不过,谢曾经在财政部的长期宏观经历,可能有了用武之地。他自己曾回忆,在财政部的工作使他得以在较长时间里从宏观层面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据了解,当年在财政部工作期间,谢曾直接参加过1993年-1994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并参与了调查、研究、实施的全过程。

  能否发挥好曾经的宏观背景,从“精细化局长”的谨慎作风很快换位到“宏观部长”,应对我国急需加速推进的“公共财政”改革和宏观调控功能,是这位新任财长面临的最大挑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