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银监会微改城商行布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23:00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崔帆

  环保调控演绎银行信贷新方

  信贷“大棒”似乎已成环保之战的终极武器,能否见效仍有待实践检验,但无论如何,环保已经成了下半年信贷调控的有力武器

  本报记者 田文会

  环保问题的解决终于祭出了信贷“大棒”。近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自查“两高(高耗能、高污染)”贷款情况。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于7月12日联合下发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下称《意见》)也于日前公布。

  《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应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据悉,今年年底前,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对各地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而在《意见》公布的同时,还公布了环保总局向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通报的12个省的30家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并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供商业银行查看。

  杀一儆百的态势似乎已经很明显了。

  上海银行研究部张吉光认为,企业贷款须环评达标的要求早已存在,但以往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此次一系列的动作表明监管部门开始加大了力度。

  事实上,《意见》下发之前,环保总局和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了一项基础工作。当时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共享企业环保信息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张吉光认为这一基础工作的进程对于商业银行的执行意义重大。

  银行的需求

  “现实中,往往有些效益不错的企业,银行抢破头放了贷款后,最终却因为环保原因关门,贷款血本无归。”央行征信管理局某人士谈起这样的例子甚感可惜。“商业银行本身有一种内在需求,希望环保信息集中后共享。”

  农行天津分行某人士表示,以往放贷时会找企业和环保局要环保数据,因为如果企业违反国家政策,很可能会遭到整治,威胁银行资金安全。

  上述央行人士告诉《财经时报》,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的工作,已经开展了快半年,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整合数据,环保部门的处罚信息已经进来了一万多条。据悉,这一工作先从部分省市试点开始,现在已经在全国推广。

  “环保总局抓得很紧,但是由于各省市信息系统建设参差不齐,环保部门的信息整合有一个过程。”建行天津分行某部门负责人称,现在新项目放贷时所需要环评报告和环保年检认证一般还是找企业,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数据只是参考。

  利益诱惑

  不管怎么说,效益好的“两高”企业,对于银行仍然是个不小的诱惑。

  农行天津分行某人士表示,对于此类效益好的大型企业,仍然是重点扶持。一般来说,此类企业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柱企业。对于银行来说,风险不大。

  该人士认为,相较于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对污染问题也更加重视,农行对其减排、治污工程建设也是积极支持,该行最近刚刚扶持了一个节净污水的工程。

  上述央行人士称,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只是提供一个信贷参考,看不看,贷不贷,是商业银行自己的事,各家银行风险偏好也不一样。

  而对于商业银行执行情况的奖罚,主要是由银监会负责,银监会将把节能减排信贷和相关工作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评级的重要内容,将评价结果与被监管机构的分支机构准入、高管人员任职、业务发展相挂钩,落实到位的,则予以鼓励。

  《意见》也称,“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的行为,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追究相关机构和责任人责任。”

  一箭双雕

  信贷与环保挂钩,不仅仅是为了环保这么简单。

  在张吉光看来,最近的信贷环保限制措施,更多是从

宏观调控的角度,是一个更有效的调控方式来约束银行不去过多投放贷款。

  上述建行天津分行人士称,建行总行对于“双高”贷款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双高”贷款的贷款准入很严,对于“双高”贷款的存量则实行压缩计划,贷款到期加强回收,或者压缩后转贷。

  现在各家银行的年度贷款规模都很紧张,空间有限,谁还愿去碰这种贷款?

  从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看,今年上半年普遍加强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节能减排措施不力、效果较差企业的贷款控制,比上年末下降9个百分点。

  但截至2007年5月末,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石油加工及炼焦、

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和电力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放中长期贷款总量仍有1.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8%。

  链接

  2006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到GDP的49%。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而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和电力等六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则占工业能耗的70%。2007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更是增长20.1%,高于工业1.6个百分点。增加这些行业的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甚至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是遏制其投资冲动的紧迫要求。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