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先天畸形婴儿数字上升透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3:01 第一财经日报

  赵奕

  对于近年新生儿先天畸形比例逐渐升高的情况,在昨日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了解决方案。

  新生儿畸形比例增高

  今年1月12日,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我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人到120万人,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且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对于畸形比例增高原因,上述课题组成员、《报告》起草者之一、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邬沧萍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邬沧萍解释说,先天畸形儿增多的情况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城市污染正在向农村转嫁,而相关的医疗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地覆盖上述地区,是造成农村畸形婴儿增多的原因之一。”

  而中国人口学会生殖保健分会常务副会长梁济民教授指出,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的原因25%是遗传因素,15%是环境因素,60%是营养、生理、保健和技术等其他因素。

  近年,我国的人口出生质量不容乐观。根据1986~1987年卫生部出生缺陷监测调查,全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当时,我国每年约有30万~40万出生缺陷儿;而2004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每年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在50万~60万人;都远远低于目前80万~120万人的水平。

  发生率增高背后

  “发生率增高,我们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就是情况出现了恶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卫平对记者表示。

  他认为,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医疗保障水平,现在我国孕妇妊娠阶段获得的保障都要超过20年前,而畸形儿数字的大幅增高,可能是因为疾病的发现率增高。

  对于缺陷率高企,业内此前争论最多的是婚检的取消。有观点认为正是婚检的取消,让很多遗传疾病都在毫无预防的情况下传给下一代。

  2003年,我国取消了历时50多年的婚检制度。此前,婚检主要检查: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是否患有精神病、是否患有性传播疾病等三类疾病。专家对记者表示,上述三类检查对于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有着很大的作用。

  “除了婚前检查的必要外,我国对于孕前检查和围产期(妊娠28周至产后一周)检查也未引起充分的重视。”《百科知识》杂志副总编张田勘告诉记者。

  不过,中国目前在孕期检查的指标体系和费用由谁承担方面,还没有明确规定。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研究员田雪原告诉记者:“国家公共财政支出如果能够覆盖这笔检查费用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目前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目前完全由财政支出是不现实的。”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将能更好地保证“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实施。

  于2004年启动的“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包括:产前诊断、孕期保健、为孕妇增补碘等措施,可以极大地干预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该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郑晓瑛教授在其2001年的一篇题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战略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曾经提及,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战略,“国家应该有战略性指导意见,使大家的工作能够像一盘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