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2006替代能源花开三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 17:54 中国科技财富

  2006年伴随着石油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大幅上涨,寻找新型替代能源的脚步变得异常频密,中国市场上太阳能、生物燃料和煤化工成为替代能源的三大热点。

  太阳能:高潮过后体验阵痛

  对于中国太阳能产业来说,2006年是非常浮躁的一年。2005年底,中国太阳能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在美国成功上市,其掌门人施正荣也随即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首富,将新兴产业造就财富的故事演绎到了极至,很多企业受此吸引不断加入到中国光伏产业当中来,产能开始迅速扩张。

  目前,我国光伏企业已经猛增到了400家左右,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在短短三年内也达到12家之多。这股投资热潮仍在继续,国家发改委世行项目组办公室主任吴达成介绍,2006年中国大陆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将比2005年增长近10倍。

  "两个工程师,5000万资金就可以上一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产品无论好坏都能卖得出去。"这样一种被业界广为流传的产业状态,根本无法抑制资本追逐超额利润的冲动。甚至连杉杉、

春兰等业外资本也开始对光伏进行疯狂的"押注"。在上市公司G天威(600550)股权结构中,更可看到花旗、渣打、汇丰等国际资本的身影。

  然而随着中国太阳能企业快速扩张,销售市场却出现了萎缩的可能,主要原因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销售市场——德国正在限制外国光伏产品的进入。

  "2006年下半年开始,德国已逐渐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光伏产品开始外流,

汉堡港出现了大量压港现象。"天威英利国际业务部的王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无锡尚德外贸部的一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随着德国每年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下降5%,只有6%的投资收益使得德国市场的需求逐年下降。更令这位销售人员担忧的是,德国正在酝酿对进口光伏产品实施相关限制政策,预计2007年即可出台。

  德国光伏市场的变化与德国政局变化密切相关。2000年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后出台《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政府的补贴激发了居民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作为投资的积极性。虽然欧洲本土技术实力很强,但是从投产到满足市场还有一段时间,这就给了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巨大的成长空间。但这一梦幻时期似乎即将结束。

  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认为,"德国政府欲对《可再生能源优先法》进行修正早在2005年就可看出端倪。"

  2005年德国大选时,德国政府的"绿电"补贴机制遭到了现任总理默克尔的质疑。默克尔曾攻击施罗德政府的能源补贴政策最终受益的是国外光伏企业,并声称要出台修正案对德国进口光伏产品进行限制。

  刚刚从德国考察归来的黄鸣告诉记者,德国光伏企业认为政府补贴使得德国企业受到冲击,并积极推动政府做出改变,而默克尔推行的政策与此高度一致。这一点当年在德国总理大选时,中国光伏企业的老板们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可能是最希望施罗德连任的中国人了,但是默默祈祷并未奏效,默克尔胜出了。

  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每三年修订一次,2007年正是对现行法律重新修订的时间。据法新社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政府希望帮助德国减轻对外国能源供应商的依赖,并重新调整能源政策。

  "由于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德国光伏产品价格首次下降。"天威英利销售公司总经理马燕告诉记者,德国政府的补贴逐年下滑,原料成本不断增长,直接挤压了企业利润。目前,国内规模较小的企业在德国市场已经出现亏损,天威英利也开始加大对其他欧美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她表示,目前欧洲和北美其他国家政府也开始对光伏发电开始补贴。

  "德国开始酝酿政策限制是世界主要光伏输入国限制进口的开始。一旦其他国家效仿德国的做法、对光伏产品进口实行限制,我国又没有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急速增长中的光伏产能将无从消化。"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说。

  "我个人认为,2007年对于国内光伏产业来说,将是转折性的一年。"天威英利销售公司总经理马燕认为,任何行业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在市场拐点到来时只有具备一定实力和品牌的企业才能得以生存。

  "整个光伏行业都在观望。"面对即将到来的2007年,我国太阳能企业正迎来一个寒冷的冬天。采访中,一位业界人士告诉记者,他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此渴望获得国内政府的价格补贴。

  生物能源:巨头发力

  2006年,中国在生物能源领域发展力度最强的品种是燃料乙醇,截至目前,国家批准建设了吉林燃料乙醇、黑龙江华润酒精、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4家定点生产厂。四家企业2006年共生产了大约163万吨燃料,在全国十多个省份推广。

  与中国主要集中在燃料乙醇的研究和生产上不同,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了对新的生物燃料的研制和开发,其中很多石油巨头正联合世界顶级院校进行新型生物燃料的开发,BP石油就是众多进入新能源领域中的石油巨头之一。

  BP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开发在2006年进入加速阶段,无论科研还是商业实践都有新计划和大动作。

  2006年6月,BP宣布了在生物燃料领域的发展设想,计划在未来的十年内投资5亿美元,依托美国或英国的一所重点学术中心,建立世界上首座专注于生物科学能源研究的实验室。

  BP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勋爵指出,公司已经开始与一些世界领先的大学进行接洽,以确定BP能源生物科学研究院(EBI)的最终合作方。该研究院的初期研究项目预计在2007年底前启动。

  根据布朗勋爵的表示,新成立的BP能源生物科学研究院初期研究工作将集中在能源生物科学的三个重要领域:

  研发生物燃料的新成份,改善现有的运输混合燃料中生物燃料的效率和混合比;

  开发新技术,以提高并加快有机物物质转换为生物燃料分子的过程,由此提高农作物中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原料的部分的比例运用现代植物科学,研发能够生长于非农用土地的,可以提高植物中能量物质产量的新植物种类。

  能源生物科学研究院的成员将包括来自所在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的科学家,以及少数BP公司的专家。

  在生物能源的商业实践方面,BP选择了杜邦作为其未来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杜邦公司是世界上知名的生物和化学公司。

  2006年6月,在宣布建立世界上首座专注于生物科学能源研究的实验室的同时,同时宣布了与杜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开发、生产并向市场推出新一代生物燃料,以帮助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对可再生运输燃料的需求。

  从2003年开始,BP就一直与杜邦密切合作,致力于开发能有助于克服当前生物燃料各种局限性的先进生物燃料。目前双方准备重点的生物燃料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生物丁醇。

  生物丁醇具有很多优势明显的生物特性和较强的商业适应性,例如生物丁醇的蒸汽压力低,与汽油混和时对水作为杂质的宽容度大,使其适合在现有的燃料供应和分销系统中使用。与现有的生物燃料相比,生物丁醇能够实现与汽油更高的混和比,且无需对车辆进行改造。与乙醇混合汽油相比,生物丁醇的经济性更高,能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和行驶里程。

  另外生物丁醇还可以提升汽油中乙醇混合成分的性能,例如,降低乙醇对蒸汽压力的影响,这是限制乙醇在现有汽油分销渠道中更广泛应用的问题之一。

  生物丁醇的生产拟采用一系列原料,例如甘蔗、甜菜、小麦、木薯;在将来可以使用速生的"能源植物"的纤维素原料,如草,或麦秆、玉米秆等农业秸秆为原料。由于生物丁醇生产与乙醇生产采用相似的工艺和原料,现有的乙醇生产设施经过改造便可转而生产生物丁醇。

  2007年我们将会在英国首先看到这种新型生物燃料的面世。根据计划,BP和杜邦与英国联合食品集团(Associated British Foods plc)旗下的英国糖业公司(British Sugar)一道,改造英国的首座乙醇发酵装置来生产生物丁醇。双方将视市场需要增加在全球的生产能力。此外,BP、杜邦和英国糖业在英国建设更大规模生产设施的可行性研究业已展开。

  煤化工:万亿蛋糕的诱惑

  作为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长期以来煤炭占据了中国能源消费的70%左右,随着国际油价从2006年初不断上涨,并长时间维持在高位,煤化工开始在我国能源替代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最新消息,未来13年,中国规划投资逾1万亿元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这有助于解决中国日益紧张的能源需求问题。这是《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透露出的信息。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上查到的消息表明,《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工作基本结束,《规划》争取在年内出台。

  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促进煤化工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称,为节水、环保和促进煤炭高效利用,"在规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国家发展改革部门确认之前,暂停核准或备案煤化工项目",因此,市场一直在期待这份煤化工产业规划。

  据记者了解,《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为2006年至2020年,中国煤化工总计投资1万多亿元,其中装备费用占50%,技术费用占10%。从征求意见稿来看,煤制甲醇、二甲醚、煤烯烃和煤制油在今后十五年将获得大发展。

  征求意见稿显示,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煤制油规划年产分别为150万吨、1000万吨和3000万吨(2015年和2020年,煤制油占

成品油的比例分别为4%和10%);掺烧于汽油的二甲醚的规划是,在上述三个时间点上年产分别为500万吨、1200万吨和2000万吨。

  煤烯烃的规划是,在上述时间点上年产分别为140万吨、500万吨和800万吨,占烯烃总量比例分别为3%、9%和11%。

  煤制甲醇的规划增长速度也很大。在上述时间点上年产分别达1600万吨、3800万吨和6600万吨,到2020年,煤制甲醇占甲醇总量的94%。

  二甲醚和煤烯烃由甲醇转化而来。前者转化比例为1.5:1,后者转化比例为2.92:1,两者合计在2010年、2015年、2020年共约用甲醇1170万吨、3300万吨和5400万吨。

  2005年甲醇年产能为500万吨。从上述数字分析看,今后十年新增产能,基本上用于转化,甲醇用做替代燃料的空间不大。化石替代燃料主要还是以煤制油、二甲醚为主。

  根据征求意见稿透露的信息,未来我国在煤化工领域将着力打造七个主要基地,并修建四条用于运输煤化工产品的四条管线。

  七个主要煤化工基地分别是黄河中下游、蒙东、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按规划初稿,黄河中下游、新疆、蒙东将形成大规模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生产基地。

  四条主要管线分别为

  为把蒙东地区的甲醇输送出来,计划投资50亿元,在呼伦贝尔——霍林河——阜新——锦西修建一条长1800公里、年输送甲醇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输送管线。

  为输出黄河中下游燃料,规划投资80亿元,在宁东——榆林——鄂尔多斯——京津唐港建一条长2000公里输送管线。

  同时,还投资12亿元,修建长400公里的伊宁——独山子成品油管线,与出疆成品油管线独山子——兰州——成都成品油管线连接,年送油品1000万吨,将煤制油送往西南地区。

  另外,在内蒙多伦地区,建一条长约200公里至北京的天然气输送管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