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解读·Ⅱ】
从《梨园春》到《武林风》:豫版文化叫响“文武河南”
《梨园春》和《武林风》,这一文一武两档节目,已经成为河南电视台的两个“当家花旦”。12年《梨园春》,3年《武林风》,它们见证了河南两大传统文化豫剧和武术的振兴
与发展,在对外传播河南文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对河南区域品牌的营销。
□经济视点报主笔 刘金松
和吴立新的采访,约在了他拍摄的间隙。作为河南电视台《武林风》的制片人、总导演,他最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节目的录制,明年的改版,《武林歪传》的贺岁系列,与日本富士电视台的合作,“武林风”彩票的发行……
以至于在刚刚开始的十几分钟谈话中,就被打断了好几回。他显得很抱歉,但没办法。如今他所负责的这档节目与《梨园春》一起,成了河南电视台一文一武两大“当家花旦”。
12年《梨园春》,3年《武林风》,它们见证了河南两大传统文化豫剧和武术的振兴与发展,在对外传播河南文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对河南区域品牌的营销。
梨园造星
2006年9月17日,悉尼歌剧院,作为2006中国文化澳洲行主要活动之一,由河南电视台组织的《梨园飞歌》大型戏曲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豫剧,也是《梨园春》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当日,有2700多个座位的悉尼歌剧院座无虚席,加拿大、意大利、泰国、罗马尼亚、古巴、越南等国的驻悉尼总领事馆总领事,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总领事以及当地侨界侨领、社会知名人士和澳大利亚观众一起观看了这台晚会。演出开始20多分钟后,门口还有大批求票进场的观众。
在此之前,中国大剧院、甘肃、台湾、新疆……都已经留下了《梨园春》脚印。
作为河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豫剧,已经开始走出河南、走出国门,成为响亮的河南名片。其广泛海选的模式更是激发了民间对豫剧的热情,甚至那些劳作于乡间的农民,也乐于在农闲之余,登台高歌一曲。
关于豫剧的起源,至今仍无定论。不过据资料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豫剧就已经相当流行。近代更是涌现出了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这样的名家大师,产生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
但在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下,豫剧和其他戏曲一样,也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豫剧戏曲艺术所特有的严格程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格式化的故事情节,越加显得其时尚性和娱乐功能不够,与当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求存在差距。”
1999年3月,随着广电系统体制改革的深入,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被选定为首批体制改革试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改版第一年,平均收视率稳步上升到河南卫视播出节目的第一位,达14.26%。2000年以来,平均收视率24.8%,最高达到35.7%;2004年,同时段收视全国排名第一,每期综合收视超过2亿人次。
如今,《梨园春》连续12年卫冕河南电视台收视冠军,连续6年收视率在全国省级电视台中位居第一位。
在《梨园春》的影响下,省内10多家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戏曲电视栏目,一些省市电视台也办起了自己的地方戏栏目。这不仅丰富了电视荧屏,也使豫剧和许多传统戏曲得到了发展壮大。
《梨园春》带来了豫剧的春天。但它在内容上也正面临着挑战,有人针对戏迷擂台赛唱段的短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总结:骂不完的法海(《白蛇传》),洗不完的衣裳(《小二黑结婚》),登不完的龙位(《三哭殿》),当不完的红娘(《西厢记》、《拷红》)。
豫剧的地域局限性,决定了《梨园春》注定不能像超女一样,“倾城倾国”。
功夫魅力
“天下功夫出少林。”继《梨园春》成功之后,依托河南丰富的武术资源,《武林风》诞生了,这是河南又一个电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该栏目以“武术艺术化、娱乐化”为指导,以搏击比赛为主干,由“争霸赛”、“百姓擂台”、“武侠梦工厂”三大板块构成。
吴立新说:“如果说《梨园春》在创办初期还带有些许的试探性,那么到《武林风》出台的时候,显然已经是出于对开发本土文化资源的自觉意识了。”
在河南地区,2005年《武林风》最高收视率达13.69%;近日,在央视索福瑞全国35个省级卫星频道调查中,《武林风》获得了16.28%的收视新高,在全国诸多栏目中排行第12名,这是《武林风》开播至今获得的最好成绩。
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实践,《武林风》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自己的收视群体,栏目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成为弘扬中华武术、促进世界武术交流的一面旗帜。现在,台湾东森、日本软银等很多机构均表示了要引进《武林风》的意向。
相对于“超女”商业模式的爆发式成功,《武林风》还有很大的差距。《武林风》的优势在于其模式的不可复制性,吴立新解释为“别的地方没有这种土壤”。经过两三年的积累,《武林风》在商业运作、人才储备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用吴立新的话说,“我们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吴立新说,在2007年,《武林风》将改版,将依靠“三驾马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武林风》将新推出《武林兄弟连》,“跳出囿于尚武的单一模式,走上尚武重侠的文化旅途”。
其次,明年推出50集《武林歪传》。经过两年的比赛,《武林风》已经积累了相当的选手资源。相对于超级女生选拔、宣传与包装的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武林风》对选手资源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最后,《武林风》正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发行“武林风”彩票。“发行彩票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彩票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国家严格控制。对此,我们曾向相关部门求证,但他们对此均表示并不知情。
一个栏目发行彩票,在全国都是没有先例的。假如《武林风》获得成功,那将是开天辟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彩票的发行可能使《武林风》获得龙门一跃,在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上获得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它也对《武林风》的赛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比赛的权威性,市场的规模化,河南卫视的覆盖能力以及其自身的推广能力、运营能力等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尚继业们的“河洛大鼓”
“要是我们的河洛大鼓能像豫剧一样上电视,我们也火了,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这是今年10月在巩义采访尚继业时他说过的一句话。
尚继业,65岁,河洛大鼓艺人,巩义市曲艺家协会的主席,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著有《河洛大鼓初探》一书。对河洛大鼓造诣很深,一生致力于河洛大鼓的传承与保护。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流行于洛阳、偃师、巩义一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洛阳琴书和“单大鼓”相结合,并结合了河南坠子而形成,早期叫“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1951年,二代艺人的领军人物张天培带着大鼓书曲目赴朝慰问演出,经周恩来总理建议,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河洛大鼓达到鼎盛时期。据尚继业说,“那个时候,天一黑,老百姓聚在一起就哼唱河洛大鼓,不管唱腔如何。一听说哪个村里有说唱河洛大鼓的,人们也会结伴摸黑走上七八里山路去听。台下黑压压的一大片,有上千人,那掌声可以说震耳欲聋。”
但河洛大鼓很快就步入低谷。尚继业曾成立文工团演出,组织下乡演出队,挂靠当地一家企业办学校,通过种种方式来发扬河洛大鼓、传承河洛大鼓。然而,经过初期的红火后,都失败了。
尚继业说,都是电视、网络惹的祸。电视、网络留住了大家的心,没人愿意出来看了。虽然愤懑,但他又是如此羡慕被《梨园春》捧红了的豫剧。尚继业,恰恰代表了大多数失落的民间艺人的心理。
对此,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汪振军认为,“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就好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其带来了人们的审美眼光以及文化需求方式的转变,使传统文化面临危机;同时,其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传统文化要得以延续必须依靠现代传媒,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众传媒来实现。
汪振军认为,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到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都功不可没。尽管目前这样的栏目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但毕竟在文化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传统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走向更广大的人群。
《梨园春》、《武林风》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加入了现代的娱乐元素,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这种节目,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具有不可复制性的,正如吴立新所说:“别的地方没有这种土壤。”
河南是传统文化大省,拥有众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最近公示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认定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单中,166个人中就有28个河南艺人;而河南省认定的“河南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就有76个,实际需要认定的人数会更多。在所认定名单中的民间文化,基本都处于濒临消亡状态。
因此,保护河南传统文化将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利用好,负担也将迅速转化为真金白银,这也是一个机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