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苏商:在沉默与困惑中崛起(7)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03:16 中华工商时报

  下篇

  沉默的苏商

  提到广东、浙江企业家,人们脑子里很快会出现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而如果问起你所熟知的江苏老板,相信很多人回答不上来。普遍的一种看法是,虽然江苏经济的底盘大,但冒尖的不多;老板们都在精打细算,执商界之牛耳的不多。相对浙商、粤商的风光,江苏商人的沉默已是由来已久,最近最火的江苏商人应该是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而很显然已经被负面化的他不能作为苏商的代表。有学者甚至认为,“苏商”没有很统一、很鲜明的特质,“苏商”这个概念不过是政府宣传的需要。

  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企业家经济,企业家的风貌最能反映当地经济的特点。而研究企业家,就不得不注意当地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制度因素。自然环境、历史沿革、风俗民情等因素一旦形成,就会陈陈相因,对今天的一切产生惯性和强化作用。江苏经济的重心在苏南,我们下面的分析主要以苏南作为标本。

  如果对江苏商人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应该说他们就像太湖水一样风平浪静,稳健、谨慎又精打细算。

  江苏自古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称。两熟制或三熟制使该地区“农事紧张”,民众“四体既勤”。勤劳就是幸福,生活就是干活,忙碌着才是美好的,在今天仍是多数江苏人的生活信条。记者接触的老板中,也都比较朴素,很少有谈论风靡全国各地的

高尔夫球、游艇等娱乐运动的,即是这种特点的一种表现。勤劳必然节俭,也意味着务实。由于

  该地区土地有限、人口稠密,使得人人都是善于谋划、巧于安排的好管家。所以在企业家的类型上,江苏多管理型、政治型的企业家;而少有温州多战略型和技术型的企业家,正如民间所说的“绍兴出师爷,苏州出管家”。

  农业生产的理念反映到经营理念上,就是江苏人历来主张“货殖为急”、“时任知物”、实业为主、商贸为辅。观察今天江苏著名的企业家,沙钢的沈文荣、红豆的周海江、远东的蒋锡培,无一不是作风稳健、以实业为本,一般不会冒很大的风险。对于玩“空手道”的严介和,一位江苏老板认为他是苏商中的“另类”,并对其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能力表示不屑:“钱是要自己能控制的,他失去了自己对钱的控制,自然会倒。”

  稳健、谨慎让江苏人作决策时很少“拍脑袋”,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百般盘算,再作决定。在每一次金融风暴、房地产风波中,江苏人所受损失也相对较小。然而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江苏企业的发展过于稳健,而少有财富模式上巨大的创新和奇迹,江苏没有什么一致公认的、由衷佩服的大老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