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成品油价格06年首次上涨 > 正文
 

成品油新一轮涨价酝酿中 可能年内与国际接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 09:35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北京报道

  因近来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炼厂环节吃紧,继今年3月26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上涨之后,新一轮的成品油(汽油、柴油等)价格上调方案正在酝酿之中,汽柴油平均每吨可能将上涨300元-400元左右,涨幅与3月底的调价大体相当。

  据悉,中石化已将此涨价方案报送国家发改委并获其批准,目前正等待国务院批准,预计该方案将在未来几周之内择机实行。

  “涨价只是时间问题”

  5月11日,中石化南方一炼化公司总经理向本报证实了此事。他说:“现在还没有接到来自北京总部的正式文件,但涨价只是时间问题。”

  据他预计,涨价是肯定的,但力度不会大大,应该和上次差不多。

  不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有关部门的官员对本报表示:并未听说此事。

  虽然现在距3月份的调价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从3月底开始,国际

原油价格从60美元每桶一路走高,目前仍维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上的高位,对于主要依赖进口石油的中石化而言,成品油的涨价已被国际原油的高价所冲销,炼化环节压力再次增大,据其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一季度虽然公司整体盈利91亿元,但炼油业务大幅亏损78.8亿元。

  4月28日,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家仁公开表示,希望国家进一步调整成品油的零售价格,以避免第二季度公司炼油业务的更大亏损。

  与此同时,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油荒的征兆,各种变相涨价也暗流涌动。

  

国际油价上涨,炼化环节亏损,成品油供应紧张,石油公司要求涨价,这几乎可以看做每次油价上涨前的信号和前奏。

  上述中石化地方公司的总经理说,3月份的涨幅很小,是试探性的,国家在看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反应。现在上海的出租车已经随油价上涨而涨价了,其他地方也在酝酿相关方案,虽然政府会有些补贴,但总的来说还是要转移给消费者的,所以政府现在很谨慎。

  接轨国际价格

  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的能源专家牛犁认为,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是大趋势,涨价只是时机和幅度问题。

  据他介绍,三月份成品油涨价时,原计划半年之内就与国际接轨,当时的国产石油成本是每桶43美元,国际油价是60美元,中间相差17美元,而现在国际油价涨到了70美元,中间差距又拉大了10美元,涨价已是在所难免。

  另外,今年年底前,成品油批发权就要对内资和外资企业放开,届时跨国石油公司将有可能获得自由进出口大宗成品油的权利,如果届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将可能导致石油外流。业界普遍预期,年底的批发权大限放开之前,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会与国际价格逐步接轨。

  而批评者认为,过激的石油价格改革政策将给

中国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虽然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超过10%,但钢铁、水泥、石化等几大支柱型行业的利润均大幅度下滑,除了部分行业产能有过剩趋势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石油等资源型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在上述行业中,已有相当数量的国企已经步入亏损境地,而油价的再次上涨无疑将会打压企业利润,加大企业的亏损面。

  但支持者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与其为了保持企业竞争力而压低油价,用石油公司来补贴全社会,政府再来补贴石油公司,甚至像东南亚一些国家由此财政被拖入破产边缘,不如直接提高油价,将补贴直接发放给真正需要补贴的弱势群体与部门,在剥离了石油公司政策性负担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征收石油业的特别收益金了,以此补充补贴资金。

  3月份的涨价前,中央财政一次性补贴中石化100亿元人民币,以补偿2005年其因炼化价格倒挂而导致的亏损;3月份涨价之后,国家开始对农业、交通等部门实行补贴,目前仅山东一省就从中央获得11.7亿元的补贴,而讨论已久的特别收益金亦于近期开始征收。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和补偿机制均已明确和逐渐成熟,为新一轮油价上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5月12日,中石化股份公司财经信息处处长桑箐华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听说有上报发改委的涨价方案,但中石化炼化环节一直是亏损的,亏损自然有涨价的要求,但何时涨价要政府说了算。

  但上述中石化地方公司的总经理说:“政府现在还是观望态度,要看其决心和力度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