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关注我国铁矿石谈判 > 正文
 

中印试探铁矿石长期协议 目标短期内无法实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 09:2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种昂 勾新雨 青岛、北京报道

  占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1/4以上的印度铁矿,正试图与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模式即长期协议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4月13日,印度矿业联盟秘书长沙玛(R. K. Sharma)在青岛举行的中印铁矿石峰会上多
次重申:“现货销售不符合我们的长期利益。我们应该努力争取让印度的矿产商与中国的钢铁厂之间直接签订长期合同。”

  这次会议是应印度铁矿石联盟主动要求,中印双方行业协会联合举办。60多个印方铁矿石生产企业代表和100多个中国钢铁企业代表悉数到场。

  此时,中国钢铁业与国际矿业三巨头的旷日持久的拉锯式谈判正僵持不下。

  对中国的钢铁业而言,如果能够与印矿达成长期协议,无疑将会对中国争取铁矿石定价话语权有极大的帮助。但现在看来,短期内达成这样的目标还不太可能。

  供求关系转换推动

  河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外矿科科长吴丽霞是此次“中印铁矿石峰会”的参会企业代表之一。她此行的目的,一是了解目前中印铁矿石贸易的现状,更重要的是想借此机会,寻找合适的印度铁矿石企业,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

  吴丽霞所在的公司每年进口100多万吨铁矿石,其中一半来自印度。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澳大利亚协议矿进口受到配额限制,需求缺口只得通过中间商从印度购买,每吨要比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高出10多美元。吴丽霞告诉记者,如果印方能主动降价或者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印度进口,企业每年至少将节省数百万的开支。

  我国企业能从澳大利亚、巴西的协议矿中完全满足需求的都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只能获得很少一部分。“如果没有协议铁矿石的话,印度就是国内企业的主要来源。”吴丽霞说。

  在今年3月31日结束的财务年度里,印度向中国出售了6850万吨铁矿石,但是几乎全为现货销售。2005年主要基于现货贸易的印度矿的平均到岸价为76.23美元,比澳矿的平均到岸价高出38.75%,比巴西矿的平均到岸价高出29.07%。这也使得国内使用印度矿的多数是中小企业。

  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梁树和说,印度已成为我国铁矿石第二大贸易国,但其国内产业结构却是小而散。印度矿山247家,其中100万吨以上的矿山20家左右,1000万吨以上的只有三家。虽然印度铁矿石产业结构与我国钢铁集中度不高相适应,但由于中印的铁矿石交易都是采取现货方式,价格随行就市,所以中间环节多,贸易成本和风险较大。

  印度铁矿石价格高企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面对印度众多企业人士,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上述会议上说,2007年世界铁矿石将至少过剩1500万吨。这样一个全球供大于求的态势将从2006年一直延续到2010年。

  印度也将受到来自三大铁矿石巨头的挑战。根据规划,必和必拓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产量扩大到年产1.45亿吨,力拓公司计划2006年年产量达1.71亿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计划将年产量扩大到8500万吨。此外中国也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将铁矿石年生产能力增加2000万吨,达到3500万吨。

  广东省金属材料进出口公司衡朝晖经理告诉记者,供求关系的变化正是印方此次集体探路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旦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中国企业首先选择的一定是长期、稳定和低价的供货方,印度散货、现货交易将势必越来越难以为继。

  共识与分歧

  “中印双方应尽快就铁矿石进行谈判。中方将组建联合谈判小组,希望印度方面尽快成立企业联合小组进行价格方面的集体协商。如果有困难,建议按照地区组成谈判团队。尽快将中印以现货为主的交易方式转变为长期协议为主。”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峰会上说。

  他的观点,得到了中印双方的一致认可。但印度印中贸易中心驻北京首席代表迦娅女士认为,中印铁矿石贸易现在正趋向于大宗贸易,但现在看来在一两年之内恐怕很难实现签署长期协议的目标。印度矿源分布很散,80%以上都掌握在个体私营矿主手里,他们喜欢卖现货。另外铁路、公路运输费用非常高,印度何时能真正整合这些矿产资源,是个严峻的考验。

  “印度铁矿石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降价将是合作的前提。”面对印度企业希望找到稳定的买家、建立长期贸易的愿望,参会的中国政界和企业界纷纷表达出降价的意愿。

  吴丽霞说,由于印度铁矿石价格本就较高,近日又传出涨价的消息,果如是,企业将无法承受。

  但对于降价要求,印方表示出对中国能否保证足够需求的担忧。一位印度铁矿石企业人士说,根据新的钢铁产业政策,中国将淘汰4300万吨的钢铁产能,这将每年压缩6000万吨铁矿石需求。未来5年内,中国钢铁企业将大幅减少。这对于铁矿石出口显然都不是好消息。

  相比而言,印方却更加关心中国大型钢铁企业是否愿意在印度投建钢铁厂。

  印度矿业联盟秘书长沙玛动员中国企业说:“印度矿产资源丰富,而且潜力巨大,提升产能并非难事;而且印度对于钢铁的需求也日渐扩大,国内大型企业一旦在印度投资建厂就可以同时拥有两个巨大的市场。”

  但一位国内规模在前十位的钢铁企业老板表示,印度之所以希望中方设厂,是因为印度公路、铁路等成本较高,政府对从印度矿山运往国内港口准备出口的铁矿石课以两倍于运往本国钢铁厂的运输税。如果中方企业在印度建厂,这些难题则要转嫁到中方企业身上。

  相对于参会的中小企业希望谋求直接交流平台来说,参会的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却另有用心。因为此时正处于中国与澳大利亚和巴西就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关键时期。

  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矿产部主任、铁矿石分会会长梁若东不久前曾表示,如果印度价格过高,那咱们就买三大巨头的。反过来,如果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刻意抬高价格,中国也可以以进口印度矿来制约他们。

  能否较好地处理中印铁矿石-钢铁企业的关系,对于中国把握全球市场的谈判主动权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浦项或者米塔尔在印度投建千万吨大型钢厂,加上印度自身市场的扩大,中国就很难再分得铁矿石份额。而且一旦中印双方谈判失败,中国钢铁企业也将很难抵制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三大矿业巨头的新一轮涨价。

  “与2005年9月中国钢铁协会代表团一行14人对印度进行访问相比,2006年青岛峰会标志着中印两国铁矿石企业全面合作的开始。”虽然中印合作将会面临重重考验,但印度已占到我国铁矿石进口的25%,与会人士对与印度建立长期稳定协议合作的前景看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8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