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攻 发自青岛
中国与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国印度正积极寻求突破过去现货交易,实现长期合同供货的新方式。谈判有望年内开始。
昨日,2006年中印铁矿石峰会在青岛开始举行。据了解,中印双方在建立长期合作
机制上一拍即合。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建议,尽快由国内的钢铁企业组团与印度的铁矿石生产企业组团进行谈判,以形成一年一议的价格机制。
印度矿业联盟秘书长沙玛(R.K.Sharma)也认为应该形成长期供应及价格机制。他说,尽管中印之间铁矿石交易剧增,但由于现货交易的不确定性,印度对矿山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的投入都存在顾虑。
但是,中钢贸易公司相关人士认为,印度矿业联盟作为一个行业组织,虽然声称可以牵头协调相关企业与中国贸易商谈判,但实际上印度的许多矿主往往各自为政。
对此,罗冰生说,即使不能与印度整体谈,也可以先分地区谈。
罗冰生表示,中印铁矿石供应新方式谈判现在还处在建议阶段。而济南钢铁集团副总经理温燕明估计谈判年内可以开始。
另外,在此次会议上,中方以供求关系将要出现的变化为依据,力促印度铁矿石供应方降低价格。
中国钢铁协会认为,印度出口中国的铁矿石价格应该下调。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现货交易这种形式本身使得铁矿石价格偏高;二是,铁矿石供求情况未来将发生变化,供应紧张的状况将缓和,供求状况将基本平衡。
现货交易价格透明度不高,中间商的介入提供了更多炒作空间。同时,中国钢铁企业对印度产铁矿石的质量稳定方面也存在担心。
罗冰生说,在现货交易和长期合同交易之间,中国企业肯定会选择后者。
对于中方发起的价格攻势,沙玛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预计中国铁矿石需求量仍然将继续增长,即使扩大产能,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供应商仍不能完全满足中国需要,印方正好弥补这一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