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再揪问题资金2900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03:22 每日经济新闻 | |||||||||
新华社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昨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说,今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9.1万个单位,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揭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50多亿元。通过审计,已上交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等170亿元;共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370多件。
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好于往年 今年,审计署重点审计了40个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总的看,中央预算执行情况一年比一年好,各部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但审计也发现,一些中央部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各类违规问题金额达90多亿元,约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审计结果引起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从目前情况看,整改效果是好的。 银行基层勾结作案现象突出 今年,审计署在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21家分行审计时,重点对其所属22家县级基层支行进行了全面审计,发现各类案件线索51起,涉案金额80多亿元。上述违规问题和案件基本都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内外勾结作案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与各级主要负责人有关。 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问题是,违规发放贷款导致大量银行资金被套取和挪用;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票据市场混乱。一些银行分支机构违反操作规程办理贷款业务,特别是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等过程中,违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大量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充斥票据市场。 存款业务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分支机构擅自动用客户存款,变相高息揽存,随意调节存款余额,虚增存款。 国企审计发现三大突出问题 今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6020户企业,发现违规问题金额449亿元。审计署重点开展了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等11户中央管理的重要骨干企业的审计。 总的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发现了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企业损益不实,造成多计利润48亿元、少计利润150亿元;二是一些企业决策失误造成损失和潜在损失90亿元;三是一些企业管理不善、利益驱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39亿元。 2.2万干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今年以来,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地厅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逐步扩大,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试点。 此外,近年来各地还加强了对审计系统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已有近300名审计厅局长接受了审计。 据初步统计,1至11月,全国已对2.2万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规金额350多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9亿多元,其中由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金额35亿元。 通过审计,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0人,有196名领导干部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各地参考审计结果,晋升领导干部1093人、降职72人、撤职52人。 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普遍 今年,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围绕国家重大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尤其关注了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审计署统一组织了对科技经费、退牧还草项目、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合作医疗基金等13项资金或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这些专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使用总体是好的,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仍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据对7个项目审计情况初步统计,共发现挤占挪用资金19亿多元。如对16个省农村公路的审计调查发现,被滞留或挤占挪用的建设资金就有10.7亿元。 同时,因虚报冒领、有的计划与实际脱节、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