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民营经济跨进历史新时期 前途向好仍需配套保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张志勇 高春颀 张晓晖

  2005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发布黄孟复称取得进一步发展仍需配套政策保障

  上周五,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工商联2005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作了2005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他用丰富的数字阐
述了“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地位与作用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务院3号文件)出台以后,

  推动了民营经济进入历史发展新的阶段。同时,他还分析指出,民营经济未来的前途向好,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仍需配套政策来进行保障。

  民营经济五年发生历史性变化

  黄孟复介绍说,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九五”末期的2000年,我国内资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约为42.8%,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比重约为12.6%,二者之和约占GDP的55%。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比重约为49.7%,外商和港澳台比重约为15%-16%,两者相加约占65%左右。私营工业增长更迅猛。私营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1318亿元增长到2004年8290亿元,2005年预计将超1万亿元,五年增长7倍多。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城镇民营经济就业人数,净增5700万人。而同期城镇就业总数增加了4100万人,国有单位就业减少了约1500万人,个体私营企业就业增加了2600万人。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7.5%增加到2005年(预测)的84.1%。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为65%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企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5年来一直保持40%以上,占全国税收比重从2000年3.3%提高到目前的8.7%。2005年私营企业税收可达2000年的6.3倍。从总量看,目前民营经济税收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超过60%。

  民营经济已成为外贸的新兴主力和“走出去”生力军。“十五”期间,民营经济

  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32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6043亿美元(预计),增长3.6倍,年均增速35%。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53.3%提高到2005年的77.4%,5年提高了24.1%。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进出口权的放开,私营企业现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私营经济出口5年来年年翻番,5年增长48倍,在外贸出口中的比例由2000年仅占1%提高到今年1-9月份的14.6%。

  黄孟复指出,“十五”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得到根本性提高的5年。一是逐步进入重

化工业和基础产业,产品质量档次大幅提高;二是企业资本规模明显扩大,产权结构日益多元化。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和资本规模大幅增加;三是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治理结构走向规范;四是诚信守法渐成趋势,劳动关系走向和谐;五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奉献公益事业。

  36条助力民营经济大发展

  在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时,黄孟复说,2005年2月,国务院制定了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7个方面36条的重要政策措施。之后,几十个部门、32个省市区纷纷着手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这预示着十六大以来,我国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并将逐步完善。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黄孟复介绍,在国务院3号文件的推动下,2005年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态势。预计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5%左右。民营经济占全部城镇就业的比重2004年为74.7%,2005年约为75.8%。民营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57.6%提高至2005年1-9月的59.8%。私营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004年为15.1%,2005年1-9月份为17.0%,提高1.9个百分点。

  2005年1-9月全社会税收收入的增长率为20.8%,其中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23.4%,国有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12.6%。民营经济税收占全社会的比重2004年为32.1%,2005年1-9月为32.5%。私营企业税收1970亿元,增长37.2%,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为8.7%,比去年又提高1个百分点。加上个体经济,目前私营经济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为13.1%。

  2005年,民营经济投资维持高增长速度。1-9月份,民营经济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7.9%提高到61.6%。其中私营经济的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从2004年为11%到2005年1-9月份是13.3%。

  2005年,民营经济出口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民营经济占全社会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4.1%,2005年将达到76.9%。其中私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占全国出口的比重可达14.6%,比去年再提高约3个百分点。

  前途向好,仍需配套政策保障

  黄孟复预测,中国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发展将呈现五个方面变化趋势,一是发展速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二是企业规模继续明显扩大,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大公司大集团将形成;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向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更大拓展,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档次更加提高;四是企业治理结构不断规范与完善,人才结构和员工素质进一步提升;五是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

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黄孟复指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私人财产权保护相关立法的滞后,行政执法和司法监督中的不公平,市场准入实际管理中各种或明或暗的限制,财税金融土地技术和社会等方面服务的不完善甚至歧视,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严重落后,私营企业自身素质方面仍有种种局限。

  最后,黄孟复提出了推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六项政策性建议:加快配套立法进程,完善保护私人产权法律体系;改善行政执法,改进司法监督,营造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完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改革财税金融管理制度,构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重要作用;健全治理规范行为,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