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我国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及非上市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8:46 工人日报企业周刊

  本报讯 (记者 蒋菡) “销售一台电脑只赚一把大葱的钱”,电脑厂商的抱怨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却反映出,目前国内的买方市场已将中国企业带入微利时代。

  在近日发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5》中有一个引人关注的结论:虽然中国上市公司本身的竞争力在加强,但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整体处于下风,并且上市公司的总体表现为竞争力两级分化严重,上市公司占有明显优势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垄断型
和资源型国有企业。

  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编写的这份报告显示,以2001年为分水岭,根据对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分析,2001年以后,上市公司的效率

竞争力总体上开始低于非上市企业的效率竞争力。

  对此,该报告的项目主持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表示,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上市公司没有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努力放在提高企业效率特别是资金利用效率上。其实,上市不是经营成功的标志,而是责任更大了;融资不是收入,而是某种意义的负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手头的资金更多了,但是单位资产的回报却低于过去的水平。

  金碚表示,上市公司竞争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上市公司管理水平,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水平,严重落后于公司上市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后对管理的更高要求。许多上市公司掌握着大量资金,却缺乏有效利用资金能力。

  报告认为,2001年是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竞争力强弱的分水岭,而这与自2001年起中国股市告别牛市开始熊市之旅不谋而合。

  金碚称,“这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

股票上市发行制度实际上把资金配置到了资产利用效率较低、盈利较差的企业。或者说,我国的股票上市制度不仅没有促进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反而产生了降低资金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报告的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制度和股票市场制度,还要进行重大的改革。”

  “公司上市既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化剂,也可能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消蚀剂。”金碚总结说,“如果不能够树立这样的理念、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这种上市公司消蚀企业竞争力的局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