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1月1日电 记者 车晓蕙 张欣 王攀
第98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是我国进行汇率改革之后的第一个广交会,在本届广交会上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已表现得非常明显。以“物美价廉”为特征的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由于成本及价格上涨,一部分对价格较敏感的外国客商正在流失。
在本届广交会上,应对人民币升值,企业的普遍做法是试图涨价,但由于各行业竞争程度以及成本构成不同,博弈的状况也各有不同。
北京凯艺玩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文娟说,企业肯定不会亏损做生意,但一方面是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是同行的竞争激烈,企业只能在两者的平衡中寻找出路。这代表了企业的普遍心态,大部分企业在与客户谈判时都同时顾及自身的成本压力以及留意左邻右舍的报价。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昌智才说,今年七月份国家调整人民币汇率,一些已执行而未收货款的合同一夜之间就令企业损失了几百万元。在交易会上的订单就要特别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但提价的难度却很大。由于茶叶行业的门槛不高,管理混乱,一些中小企业只要能卖就做,使我们向客户要求提价时谈得很艰难,在本届广交会上,我们对欧盟、非洲和日本这些市场都提高了价格,增幅在2%-2.5%。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茶叶行业一些小型厂家就可能要倒闭。
在本届广交会上,对于人民币还将继续升值的预期使企业报价非常谨慎。
志高空调欧洲区销售总监宋杰说,大家都不报价,要报也报高价。对于机电产品来说,前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后有欧盟WEEE和ROHS指令提高进入门槛,加上原材料涨价,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很大。当然这些成本不能直接转嫁给采购商,而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带动新产品的价格提升,还要通过企业加强管理来消化一部分。在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2%至5%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本届广交会的成交情况显示,人民币升值对那些主要依靠价格策略竞争的企业影响是巨大的,而对于电子、机械、冶金等技术和资本门槛要求较高,规模效益也较明显的企业影响则较小。广交会浙江交易团的统计显示,机电及化工类产品价格普遍上调,上调幅度为3%至12%,而一些传统产品由于款式、同行竞争及技术含量等原因,其价格或持平或下跌,下跌幅度为1%至6%。记者从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获悉,一些商品成交价格上涨但成交量却大幅下降,成交减少主要是因为价格上涨而导致国际竞争力的削弱。如矿产冶金及有色金属成交1.2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81%,石蜡、三聚磷酸钠、黄磷、磷酸、轮胎、染料中间体、柠檬酸、医药中间体等重点商品下降幅度均在两位数以上。
汇率改革也在迫使外贸企业改变经营方式。广州轻工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宁丽丽说,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有弹性地浮动,给汇率带来可升可贬的不确定因素。在对外贸易中,如果企业忽视了汇率因素,就可能因汇率波动遭受损失。因此关键是改变观念和思维,改变传统体制下的思路来计算产品成本,在签单时以多种手段锁定汇率,防止汇率变化带来的亏损风险。
记者在广交会了解到,一些大型企业已在积极采取措施抵抗汇率波动的风险。志高空调宋杰说,企业的应对办法主要是:通过完善ERP的管理系统,压缩企业管理成本;加大国际采购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增加更多结算的币种,以欧元、澳元等硬通货来结算;通过在香港、新加坡的关联企业,购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期货,套期保值。江苏春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斌说,人民币升值后企业签单多选择近期付款方式,万一收到远期的订单就用一些金融工具来提前兑现。
但记者采访发现,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目前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做法并不多,大多只是以签短单,提高售价等方式来对冲人民币上升的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企业往往在秋交会上签明年一年的订单,而本届广交会大多数企业只接三个月以内的短单。主攻欧美市场的深圳华坤实业公司总经理谷武说,广交会上我们都跟客户说明,现在的报价只到12月份有效,因为今后人民币汇率怎么样一点谱都没有。去年我们出口了1500万美元,今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只能做到去年的60%。我们也知道银行推出了一些金融工具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但企业要因此而增加成本,算起来不划算。
中行广东省分行资金计划处处长叶志坚说,使用一些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是国际通行的方法,现在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规避汇率风险的办法都是很完善的,如我国就有远期结售汇合同、票据贴现、汇率调期等,但现在我国企业使用并不积极,因为这些金融工具至少要增加1%至1.5%的成本,这对长期不把汇率风险计算在成本之内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还很不适应,而国际采购商评估中国商品也未把这一部分算在成本之内,短期内企业只能以涨价的方式自己承担风险。参加广交会的企业普遍呼吁,考虑到我国企业的承受能力,国家应该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给予企业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其尽快调整出口战略和产品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以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