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山东GDP的前世来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2:51 第一财经日报

  2004年,山东GDP全国排名第三,而城乡居民收入仅排名全国第八,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排名在15~20名左右,比一些中西部省份还要低

  山东本地媒体的报道中,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因江苏尚未最终发布GDP,因此最终排名尚未确定

  冰箱只要是在山东当年生产出来,即便作为库存,也会算入GDP

  山东省的第一、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总体比较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在全国排倒数第十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倒数第四位,第三产业营业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全国最后一名

  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山东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已经被严重扭曲,投资方面投入大,这必然影响到消费水平

  除了上海外,山东是地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最少的省市。换句话说,山东上缴中央的多,自己得到的少

  本报记者 施平 发自山东

  一时间,山东GDP跃居全国第二的消息广为流传。

    排名风波

  2005年2月5日上午,山东省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4年山东省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54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2004年是山东自1995年以来GDP增速最高的一年。

  山东省统计局发言人刘兴慧特意指出,按照国家统计局审核与反馈的数据,2004年山东GDP总量仅次于广东的16040亿元,超过江苏,跃居全国第二位。

  不过,山东本地媒体的报道中,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因江苏尚未最终发布GDP,因此最终排名尚未确定。

  4天后,2月8日,江苏省统计局传出消息,2004年江苏的GDP为15512.4亿元,依然比山东高出22亿元。近几年来,山东GDP一直紧跟江苏,这22亿元是两个省之间最小的差距。

  2005年4月底,又是先于江苏,山东省统计局发布200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公报,公报显示:“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608.2亿元,总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2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2%,增长速度仅次于内蒙、天津,居全国第3位。”

    GDP计算法

  GDP还是一个价值的概念,国际通行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价值会有不均衡的变动。

  “假如一台在山东生产的海尔电冰箱,它的出厂标价为1000元,假如它消耗掉的钢材、电等物质成本为200元,那么,剩下的800元,就计算在了山东当年的GDP里面了。”山东省统计局综合处副处长、总经济师谭杰说。

  概括一下,企业的总产值包括消耗掉的物质成本、职工的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费、上缴税金和利润。GDP就是扣除物质成本后的这四项。这是我国GDP统计的基本方法。

  谭杰说,每年年终,企业上报给各级统计局包括总产值、利润在内多达40多项的生产指标,也就是每年GDP统计工作的开始。

  这里并不包括销售等其他环节,冰箱只要是在山东当年生产出来,即便作为库存,也会算入GDP。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原材料、能源需求上升,导致价格上涨,相关企业利润增加。2004年,山东原油产量比2003年仅增加0.3%,但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实现产值406亿元,比2003年增加多达63亿元。

  谭杰认为:“采掘原油主要靠电,由于山东电价稳定,所以新增原油所耗去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63亿元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可以直接算进GDP里面。”

    大型企业的贡献

  2004年,山东三次产业之比(即一、二、三产业之比)为5.4:66.7:28。显然,在山东的GDP结构之中,第二产业(即工业)的贡献要大得多。

  山东省的统计公报显示:“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799.3亿元,增长2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拉动9.9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山东的工业发展,又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制造业拉动作用显著,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380.9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2个百分点;

  二是大型企业(资产4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人数200人以上)支撑效果明显。山东拥有大型工业企业263家,总量居全国首位。2004年,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1.4%的大型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6.6%,户均实现利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近35倍。实现利润的前50名的大型企业实现利润占全省的39.8%。

  基于此,2004年底,山东省经贸委起草的《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下称《发展纲要》)出台,该文件详细制定了山东制造业今后五年的发展计划:到2010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要有100户,营业收入由2003年5900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占全省制造业的比重由47%提高到53%。其中,过500亿元的9户,100亿~500亿元的要有66户,海尔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100户企业集团要确立与国际大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对接的目标。

  在文件的结尾,作为附件,山东省营业收入100强企业名单按照次序排列,而且,这些企业2007年和2010年的营业收入已赫然入目。

  山东力诺集团,在该表中排名第54位。按照要求,力诺集团在2007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0亿元,2010年为120亿元。《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曾致电该公司,对方确认了这个纲要要求,并表示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没有问题。

     不和谐的音符

  “政府这样为企业制定营业收入,不是完全多余的吗?市场还有什么用?”在看完《发展纲要》的附件后,山东大学山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少安说。

  大型企业在《发展纲要》要求下谋求发展,而在山东,还有着50万家中小企业。

  从企业融资来看,2004年底,山东16家银行的103家机构共有亿元以上的授信或贷款的大客户869家,授信额度5086亿元,户均授信5.85亿元,贷款余额4亿元。其中,大客户贷款余额占16家银行全部贷款余额的41.66%。

  另一突出的现象是,一个企业有多家银行授信的现象严重,869家大客户中同时获得5家以上银行授信的有48家。

  这样的融资条件,与山东中小企业的规模极不相称:2004年山东中小工业企业数量50万家,从业人数占工业企业人员的70%以上,每年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到8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971亿元,占全省GDP的45%,实缴税金占全省实现税收的60%以上。)

  此外,2004年山东的固定资产投资达7589.3亿元,占GDP的比重的48.99%,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山东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已经被严重扭曲,投资方面投入大,这必然影响到消费水平。

  山东省的第一、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总体比较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在全国排倒数第10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倒数第4位,第三产业营业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全国最后一名。

  山东省省长韩寓群也曾对媒体坦承:“经济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不够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是山东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居民收入之惑

  2004年12月,山东莱阳钢铁集团公司(下称“莱钢”)调整工资。调整后,25岁的烧结厂皮带工张宁的工资从每月600多元升至940元。如果加上平均400元的奖金,张宁的月收入可以达到1300元左右。而2002年张宁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月工资为500元。

  45岁的靳保国上世纪80年代就在青岛电冰箱厂(海尔前身)工作,是海尔最早的一批职工之一,做过锻打工等多个工种,像他这样资历的职工,在海尔目前仅有168人。

  现在,靳保国是海尔集团下属物流企业的员工。与张宁的工资逐年增长不同,靳保国的月收入近两年内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000元、1800元、1600元、1300元。

  一个下降,一个增长,在这种缩影中,山东经济结构调整可见一斑。

  在山东,莱钢集团这样的资源型企业近几年异军突起,2004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93亿元,比上年增加162亿元。在全省100强工业企业的排名由2003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海尔集团是山东工业企业的领头羊,但是在竞争性很强的家电领域,海尔的利润饱受挤压。

  然而,尽管有莱钢这样的企业发展前景喜人,工人工资不断上涨,但是山东工人的工资水平仍是偏低的。

  如图所示,山东和江苏(13512元)、广东(15763元)、浙江(14267元)、辽宁(12206元)其他工业强省相比,其制造业平均工资是最低的。2003年,山东制造业的年平均工资仅为10000元。

  2004年,山东GDP排名15490.7亿元,全国排名第3,而城乡居民收入仅排全国第8名。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43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7.4元,而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和山东GDP在全国的地位很不协调。

  从其他指标也可看出山东的“穷”。

  2004年,山东省的人均居民存款为8411.2元,而全国则是9197.4元。

  2004年,山东省财政总收入为2675.6亿元,而财政支出为1188.6亿元。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收入的44.4%。在2003年,这一比例是47.8%,远远低于江苏70%的水平,还不及边远的云南省。

  除了上海外,山东是地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比例最少的省市。换句话说,山东上缴中央的多,自己得的少。

  而山东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排名在15~20名左右,比很多中西部省份还要低。

    肢解GDP

  如此巨大的经济总量,城乡居民收入却难以与之相媲美。究其原因,还得从产业与就业结构上分析。此处以老牌工业基地辽宁作对照。

  辽宁省与山东省相望于渤海湾,地理位置非常相似,都紧临京津冀地区,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2003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11.9:53.5:34.6,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3:48.3:41.4,山东省的农业、二产比例明显偏高,而辽宁省的三产比例明显偏高。2004年,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山东三次产业比例变为5.4:66.7:28,而辽宁为11.2:47.7:41.1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

  二产中的工业主体税是增值税,而增值税75%进入中央财政。而三产的税收主体是地方税,这就是两省上缴中央财政的差别所在。

  从就业结构上看,2003年山东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是46.9:26.2:26.8,辽宁为34.7:28.2:37.1。山东一产就业比例比辽宁高出12个百分点,而辽宁三产就业比例比山东省高出10个百分点。

  山东人就业还是以农业为主,而辽宁则以二、三产业为主,两者收入往往差距较大。

  其次,山东的GDP主要靠投资形成,占比例较大。而辽宁的GDP消费形成。根据支出法计算的GDP形成结构,2003年山东省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所占比例分别为46.5%、46.5%,而辽宁分别是51.69%、38.88%,显然山东的GDP更多是投资的贡献,而辽宁省的GDP则更多是最终消费的贡献,这正是山东近年来GDP增长较快,而人民收入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

  再者,山东的高科技、高收益的企业偏少,也间接造成了人均收入偏低。以青岛市为例,2003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率为12.98%,低于全国的42.7%的水平。2004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润率为3.12%,在全国的著名工业城市中最低,利润绝对值103.9亿元,也低于众多城市。

  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全国为21.22%,青岛只有8%。到了2004年,全国这一比重上涨到27%,而在青岛,却下降到了12%。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部副主任程国有一直关注山东的民富问题,山东经济的关键重在民。要激励民众的创业热情,政府重任在肩,程国有提出两个系统化的路径:城镇化和民营经济。

  首先,民众要有一个居住平台。要降低城市居住成本,减少或限制当前的房地产暴利开发模式,让农民能够低成本在县域城市获得住房。

  其次,建立好市场平台。民营经济绝大多数都是从小企业起步的,小企业的成功最终取决于销售。所以,需要建立一大批区域性批发市场,可以降低企业销售成本、寻找市场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凡是区域性批发市场发达的地方,民营经济必然发达。再有就是良好的政策法治环境。

  总之,民资怎么样便利进出,怎么选到好项目、怎么销售产品,并且保证公平的环境,这样,民间才能迸发出勃勃生机。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