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会 > 正文
 

房地产业要泡沫还是要减速 房产企业各寻出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 15:28 证券时报

  在正在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第四届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各大房地产商将就“中国房地产发展前景”的议题展开讨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巨大压力,面临的是同样的困境与问题。到底是要泡沫还是减速,房地产商们需要尽快作出决定。

  地产泡沫经济初露端倪

  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房价同比上涨14.4%,今年一季度,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5%。

  业内专家指出,绝大多数中国城市,房屋的平均销售价格在家庭年收入水平的10倍以上。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门的数字表明,中国的房屋购买者正在负担著和美国人一样高的房价。就住房空置率而言,国外媒体认为中国的空置率已远远超过15%这一国际认可的警戒线。

  这边是空置的房屋和大量烂尾楼,那边却是干得热火朝天的新工地。大笔资金还在源源不断地投向房地产业。今年1-2月,房地产投资增长27.1%,在全部4222亿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房地产投资占了1200亿元。

  尽管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说法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房地产存在局部过热以及结构失衡的情况是勿庸置疑的。为了挤压泡沫,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了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通过金融、税收等槓杆,对土地管理制度、房屋信贷利率、房地产商运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控制和管理。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通过“有形之手”,因地制宜地对当地房地产进行调节控制。

  房地产企业各寻出路

  “房地产行业将是今年宏观调控中受创最重的行业!”在一份最新发佈的市场研究报告中,安邦分析师以相当肯定的语气做出推断。他们的基本理由是,房地产业已被正式纳入投资过热名单之中,此次宏观调控的两记“重拳”---控制土地和控制信贷,又都击中了这个行业的要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从这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看,之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国务院针对投资热的问题,对症下药,运用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著力解决土地与信贷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手段和一刀切。正因为问题找得准,又配之于适合解决中国问题的措施而不是西方经济学指出的利率手段,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基本达到调控目的。

  SOHO中国联席主席潘石屹认为,宏观调控只会给真正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的企业提供机会,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企业就有可能逃不过这一“劫”。

  万科企业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表示,“宏观调控有利于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上升,这就为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创造了机会,现在关键是如何认识和把握自身发展的问题。宏观调控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的趋势是比较好的,它基本上是符合投资增长趋势。市场投资速度在下降,供给在减少,但是总体需求的水平得到持续的保持。”

  在国家明确发出严控房价过快上涨的信号之时,各方专家纷纷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献计献策。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建议对房地产转让征收高比例所得税。他表示,此举是为了抑制部分人在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尹中立建议还要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对闲置土地严格按规定收取闲置费。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谈到,商品住宅开发用地要予以保证,争取做到相对充足和提前供应,以防形成商品住宅的供应紧张而推动数年房价持续上升的局面。顾云昌说,对普通商品住宅的银行贷款,不宜再进一步的收紧。但也有专家认为,2%的利率增幅太小,对限制房地产交易起不到真正作用。(文/王英诚 董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博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