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家信息中心 今年前两月投资增长呈现五大特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 10:29 《财经时报》

  今年前两月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础上继续平稳回落,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近30个百分点,但与去年高达53%的基数考虑,20%以上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整个投资增长与地方项目的增长的相关性依然比较高,地方项目上得越快,整个投资增长也就越快;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央项目增长加快,而地方项目却迅速回落,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抑制投资的作用十分显著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财经时报 执笔:周景彤

  中国2004年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部分行业的过快增长,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2004年全社会投资增速呈现逐级回落的态势。今年1至2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5%。从数据上看,还不能认为投资已经反弹了,投资增速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24.5%还是偏高,尤其是相对于今年提出的GDP增长8%的目标来说。在投资总量增速减缓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则有所改善和优化。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有所优化、部分增长过快行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和地区投资增长趋于均衡。

  地方项目增长迅速回落中央项目增长加快

  今年前两个月,从增幅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础上继续平稳回落,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近30个百分点,但与去年高达53%的基数考虑,20%以上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图表数据显示,整个投资增长与地方项目增长的相关性依然比较高,地方项目上得越快,整个投资增长也就越快。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央项目增长加快,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而地方项目却迅速回落,落幅近40个百分点。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抑制投资的作用十分显著。

  资金来源发生显著变化

  资金来源方面,前两个月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与其他资金占比也比去年同期上升。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贷款增长大幅回落,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也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为了遏止投资和金融风险,国家陆续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加强土地管理以及央行的“窗口指导”等收紧措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加快东部地区投资增加较快

  与上年相比,三大地区投资增长均有所放缓,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比上年回落了37.9个百分点、17.9个百分点和10.1个百分点。但与去年末比较,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加快,而中东部地区均呈继续回落态势。横向来看,中西部地区投资提高得更快,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要大于中西部地区。

  从行业角度看,最大的特点在于农业投资增速高达70%,一方面与上年基数低(增速为负)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家对“三农”问题更加重视,加大对农业投资有关。同时,二、三产业投资快速回落,尤其是第二产业回落近50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由正增长94.3%变为今年的负增长28.9%。总体看来,今年投资增长在总量增速缓慢回落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得到了优化。今年1至2月,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8%。该保的保住了,该压的也压了下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只有19.5%,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9.9%,而黑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采选及矿物制品业的投资甚至分别下降了9%和7.7%。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速回落个体经营投资由负转正

  按登记注册类型,前两个月增长最快的是内资企业,尤其是其中的联营企业、其他企业投资增速在50%左右。其中集体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投资分别从47.6%和68%下降到负的16.7%和负的2.4%。总体来看,除了个体经营企业由去年的负的18.1%转为正的9.5%以外,其他各类企业均有所下降,投资增速回落的趋势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有所体现。

  一季度投资增长24%结构趋于优化

  今年一季度投资仍将延续去年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增长态势,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在投资领域充分体现出来。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同比降低28.5个百分点。预计一季度实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752.5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23.8个百分点,比2004年全年水平降低3.6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继续呈现回落态势主要原因是:

  “双稳健”政策有利于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2005年中国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全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比2004年减少2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减少300亿元,两项累计减少支出500亿元。政府投资缩减和功能转换将抑制投资总规模的扩张。

  从货币政策看,2005年货币政策仍较为偏紧。2004年银行货币供应量呈现紧缩的态势,M1和M2分别增长13.6%和14.6%,大大低于17%的计划增长目标。2005年M1和M2的调控目标均为15%,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贷款总额定为25000亿元,比上年的计划减少了2000亿元。此外,人们对2005年再次提高利率水平的预期较强。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货币政策仍是较为偏紧的局面,也将制约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投资为目标

  虽然2004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相对于9.5%的经济增长来说,25.8%的投资增速仍然偏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5年要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此轮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目前一些主要行业的投资有所降温,但不排除反弹的可能,在体现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政策的同时,对过热行业投资的控制仍将保持一定的力度,因而投资不会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增长16%,这是一个较低的增速。

  去年高基数对今年增长有所约束

  2004年一季度中国投资呈现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4%,甚至高于1992-1993的投资高峰期。去年一季度投资的高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今年一季度的增长。

  此外,2004年是暖冬,投资项目增加较多,而2005年冬天较寒冷,政策偏冷和季节偏冷均有助于防止投资的过快增长。

  在投资总量增速回落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促进投资结构优化的因素。去年中国农业投资增幅较大,今年国家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突出的位置,因而对一产投资的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此外,政府已开始设法跨越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制约,这需要相当的投资支持,因此投资的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是必要的。2005年政府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方面的投资限制会继续,但管制的力度可能会放松,因为控制的目的是改进投资的质量,而不是降低增长率。总之,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不断落实,投资调控将进一步向结构优化、向靠近市场的方向发展,投资增长将更加注重效益,而不是速度。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投资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