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郑州总部经济的冲动与困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09:53 经济视点报

  总部经济是“聚集”经济,其实质是将传统的经济资源重新整合,使经济运行在新的层次、新的轨道上实现高速运转。而郑州东、西部同时存在两个开发区,无形之中已经稀释了“聚集”经济的能量。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新磊

  3月23日,沉默多时的国家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调宣布:“高新区着力打造总部经济,吸引河南以及中国中西部的企业总部落户郑州。”

  “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基地,郑州高新区具有充分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国家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建民称,高新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招商。

  据了解,郑州高新区已经提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基地”的发展战略,并制订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和优惠政策。

  “2005年,郑州高新区计划引进2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打造企业总部聚集新高地。到目前为止,已有6家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总部落户郑州高新区。”李建民对高新区的未来充满了自信。

  一个新的“兴奋点”

  令李建民充满自信的,是“郑州高新区的产业已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

  目前,郑州高新区先后建设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中部软件产业园、郑州新材料产业园、郑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郑州光机电产业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

  这种“一区多园”展现了郑州高新区的发展活力,已形成郑州高新区鲜明的发展特色。

  随着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不断聚集,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烟草研究院等一批高校及科研机构在郑州高新区的扎根落户,郑州高新区形成了河南省最具实力的大学科技城,是河南省高科技、高智力的密集区。

  目前,郑州高新区拥有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0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市级工程中心、十几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这些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进入,对高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中,已经有两家入驻郑州高新区,还有4家企业有意入驻。而国内500强企业,已经有十几家企业入驻。郑州高新区拥有的上市公司已达18家,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省内企业将总部设在郑州高新区。

  据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招商局透露,三门峡水电水利第11工程公司、开封前锋药业、上海纽科的总部已经入驻。

  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中,许多城市从中发现到“总部经济”带来的发展契机,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对有限的总部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李建民认为,郑州高新区已经具备建设“总部经济”的基础条件。

  此次郑州高新区“总部经济”战略的提出,一方面有中原崛起中郑州要率先隆起的战略需要,一方面还有经济发展大形势下的积极回应。

  “中原崛起看郑州,而看郑州的创造力,就不能少了高新区,看郑州的影响力,也少不了‘总部经济’。”这种观点已经成为高新区复兴后新的兴奋点。

  产业集群下的“总部经济”,可以更有效地整合战略资源和常规资源,降低资源成本。发展“总部经济”可以有效利用两个地区的两种资源,把总部所在地的战略资源和生产所在地的常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截至目前,在河南周边省份的大城市中,济南、武汉、西安都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

  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武汉、江西省的南昌以及河南省的郑州都明确提出要打造“总部经济”。

  特别是3月18日铁路实行改革的第六天,郑州提出在郑州高新区打造“总部经济”,虽然仅是时间上的巧合,却难免让人想到“醉翁之意不在酒”。

  正如猜想,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石迎军的讲话也透露出了这种意味:“中原崛起看郑州,高新技术被寄予中原崛起的厚望。”

  李建民也坚信,郑州高新区作为中部具有较强经济辐射能力的区域,将在中原崛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引领中原崛起的一块“经济高地”。

  特别是当“交通的绝对优势被打破之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就成为迫切的需要。

  郑州凭什么吸引“总部经济”

  提出在郑州发展“总部经济”,郑州高新区并不是第一个。

  早在2004年12月,在一场针对郑州市农业路沿线经济发展的研讨会上,金水区政府第一次以政府的姿态,传出了农业路将可能发展“总部经济”的声音。

  但是,这场由企业和政府合作“谋划”的“总部经济”,更多地被业内人士称为“噱头”。

  就在郑州高新区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新闻发布上,还有人对农业路的“总部经济”嘲讽为“几幢大楼的‘总部经济’。”

  人们的嘲讽,无怪乎一点:凭什么吸引总部?

  “郑州高新区发展‘总部经济’,不仅有土地和优惠政策优势,更有一批高校及科研机构强大的智力支持。”负责招商工作的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招商局局长吴即发平缓的语速里透着自信。

  在吴即发自信的背后,却是不容乐观的“总部经济”竞争。企业总部有限,但是“总部经济”的省会城市之争却日益激烈。

  “仅有优惠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有良好的高新产业基础和突出的科技与人才优势。这在河南省是不可比的。况且,郑州自身的交通优势,都决定了郑州在‘总部经济’的竞争中,具有非常多的实力。”在吴即发眼里,郑州是决胜中部、守望西部的黄金部位。

  已经把总部由湖北宜昌迁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葛洲坝集团公司董事长张野称,“迁都”武汉旨在借助武汉的信息、交通、人才等资源优势,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由水电工程转向公路、水电站、港口、码头、供水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和经营,将企业做大做强。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则把东风总部迁至武汉视为“东风战略布局发生重大变革的结果”。

  和郑州最具可比性的武汉,其“总部经济”的建设,似乎昭示了郑州“总部经济”的未来。

  “河南的企业正日益强大起来,无论从企业升级还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来看,将总部迁到郑州高新区,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且,郑州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区位优势,具有较强的产业辐射功能,是中部地区经济、交通和商业中心。”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称。

  事实上,“总部经济”是一种集聚效能的体现。在河南,把豫企总部迁到北京、上海,对一些企业来说,是不太可能的,首先是成本高,其次是发展战略决定了中西部地区更有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郑州、武汉、西安等地建设“总部经济”是有可能的。同时,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所以,郑州高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将被放大。

  已有消息表明,一些总部开始放弃在上海等城市建设总部,根本一点就是要把商务费用降下来。事实表明,郑州定位于吸引河南乃至中西部技术企业的总部,这种定位还是可信的。而产业集群雏形,也日益成为吴即发在招商中的“撒手锏”。

  据了解,郑州高新区总部基地的选址已经基本确定。

  在高新区瑞达路和合欢街交叉口,目前高新区内标准最高的、集宾馆和写字楼为一体的光华大厦,正在建设中。按计划,光华大厦将于今年年底装修完成交付使用,可为进区公司总部提供星级酒店式办公场所。

  “除了光华大厦,我们还规划有莲花街基地和科学大道总部基地。仅科学大道总部基地就可以安排5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设总部办公。”李建民介绍说,抓住“总部经济”这一契机,对于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不可规避的“兄弟之争”

  郑州高新区发展“总部经济”,最大的竞争并非来自周边省份,而是来自同在一城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开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州高新区一东一西,隔城相望。

  随着郑州郑东新区规划和建设的飞速发展,未来CBD(中央商务区)、CBD副中心越来越被看好,而东开发区已经成为郑州郑东新区中的一部分。

  “郑东新区规划成为未来郑州的经济中心,这就在客观上影响到郑州总部经济的集聚效能的聚集和释放。但是,郑东新区由于缺少产业支持,即使是一些总部落户,短时间内也很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并不看好郑东新区,一方面是情感因素,一方面是他“更相信市场经济的作用”。

  作为开发区,无论是郑州高新区,还是郑东新区;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如何使其繁荣,都是各自面临的难题。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很多地方表明,梧桐树栽了不少,且不说金凤凰没有招来,就是麻雀也没有招来多少。

  “前几年,高新区的状况不是‘不好’,而是‘非常不好’。”一位高新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一提起高新区往昔的景状,连连感叹,大有一种“不堪回首”的味道。

  “目前两个开发区的竞争,不是激烈,而是残酷。”吴即发感叹不已。

  “即使相对于中部其他省份,郑州具有非常强的向心力,但是一个事实却摆在面前:如何避免东、西两个开发区之间的同质竞争?如何让‘总部经济’发挥更大的势能?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忧患之思。”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建议。

  针对这种忧患,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石迎军说:“郑州高新区与郑东新区都提出要建设总部基地,发展‘总部经济’。两者的差别在于,郑东新区主要是引进大企业的总部,郑州高新区着重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总部。”

  而“总部经济”的精髓就是将传统的经济资源重新整合,在智力、资本、信息等方面处于集中化的高端位置,从而使经济运行在新的层次、新的轨道上实现高速运转。

  而郑州东、西两区,无形中分散了“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

  郑东新区的发展,CBD的建设,无疑是未来最能吸引企业总部入驻的地区,而高新区目前已吸引了大量高校以及河南有限的总部资源,结果很可能造成河南仅有的“总部经济”实力被稀释。

  这种担心并不多余。郑东新区已发生过和郑州高新区争夺项目的事情。

  据了解,有一个郑州高新区谈成功的项目,因为行政命令,最终还是落户到了郑东新区。提起往事,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颇“不服气”。

  “不服气”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一回事。而这个事实就是郑州有两个开发区。

  “当年郑州高新区成立之后,也是苦于没有项目和产业支持,其中有一段时间很荒芜。高校的入驻在很大程度上有‘填空’的意味。今天的郑东新区也正在走着郑州高新区当年的路。”东开区一家企业负责人称其为“郑州特色”。

  东、西开发区都要发展,发展就离不开项目支持。而郑东新区的发展,又需要很多项目。竞争,自然不可避免,而且会更激烈。

  在无休止的“兄弟之争”中,除了一些已经变成客观的地理因素外,更多的是主观因素。而被寄予厚望的“总部经济”能否从“对有限的总部经济资源争夺中胜出”,却还是个未知数。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