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 近期货币紧缩可能不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13:33 第一财经日报 | |||||||||
昨日(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全国2005年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升5.8%,增长幅度陷入近9个月以来的最低谷,部分专家指出,这种趋势显示2005年中国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得到逐步缓解,紧缩性政策在短期内将不会出台。PPI数据已经是2004年10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去年10月、11月、12月PPI上涨分别为8.4%、8.1%、7.1%。 数据显示,PPI增幅放缓主要归因于食品以及部分原材料价格涨幅回落。其中石油及成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马骏表示,5.8%比之前预计的数字要略低。他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因为目前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可能的加息存有担心。而考虑到价格上涨趋缓,显示近期内货币政策紧缩可能不大。 而此前,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发布报告显示,如果2005年央行继续维持紧缩银根的政策,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将会愈发凸显。 中信证券高级分析师李志强认为,不仅仅是PPI,其他的一些宏观数据例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近几个月来也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是放松压力的好机会。“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减弱,例如2005年1月工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50%左右幅度的下降。” 李志强表示,“短期内央行加息的预期正在慢慢淡化,紧缩性的政策可能遭到诸如遏制经济活力的怀疑,因此央行可能会保持继续观察的态度。”但是他也补充,通胀降温和经济趋于平稳,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回笼规模将会大幅度减少,因为目前货币市场资金面依旧宽裕,资金对于中长期方向的投资尚有疑虑,因此不排除央行加大货币回笼力度的可能。 “虽然CPI数据还未公布,但是可以预测,将也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李志强预测。 国泰君安和华夏证券的分析师们则认为,鉴于中国经济“年初抬头”的规律,在未来的几个月,投资规模和工业品出厂价可能会有小幅度的回升。 针对5.8%的涨幅,ING集团驻新加坡研究主管TimCondon补充了他的意见,通胀压力的减小将有助于减轻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压力,因为政府不必采取任何紧缩措施,或者担心经济增长出现过快下滑,这也有可能为中国政府实施汇率改革提供良好时机。
|